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改良痔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敏 朱鹏 唐云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94-1297,共4页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与改良痔环切术(improved circular hemorrhoidectomy,ICH)对于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环状混合痔(Ⅲ~Ⅳ度)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PPH组...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与改良痔环切术(improved circular hemorrhoidectomy,ICH)对于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环状混合痔(Ⅲ~Ⅳ度)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PPH组,40例)和对照组(ICH组,40例),对手术近、远期疗效,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术后疼痛评分、肛门坠胀、尿储留、控便失调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出血、肛门狭窄、总体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实验组4例复发、对照组1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6)。结论:PPH治疗环状混合痔较改良痔环切术更为简单、安全,是一种微创手术,在控制费用的前提下,PPH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改良痔环切术 环状混合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对胃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肖端 朱代华 +1 位作者 唐云昊 邹开鹏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76例,其中快速康复路径组(观察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2例,抽取术前、术后第3...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76例,其中快速康复路径组(观察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2例,抽取术前、术后第3天及第7天外周静脉血,分析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T淋巴亚群(CD4+、CD8+)以及营养状况指标[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转铁清蛋白(TRF)]的差异。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术前相比,术后第3天两组免疫球蛋白均降低,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免疫球蛋白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低于术前。(3)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CD4+、CD8+、CD4+/CD8+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CD4+、CD8+、CD4+/CD8+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清ALB、PAB、TRF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术后第3、7天血清ALB、PAB、TR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相较传统方法能明显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在预防肿瘤远期转移复发中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外科学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免疫功能 营养状态
下载PDF
PBL教学在胃肠外科实习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唐云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9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在胃肠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11月在医院胃肠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学生共82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名。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试验组出科... 目的探讨PBL教学在胃肠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11月在医院胃肠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学生共82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名。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试验组出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生对教学方法的主观评价上,除了在“技能操作是否提高”这一项问题以外,试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是否加深”、“学习兴趣是否提高”、“学习积极性是否增强”、“学习效率是否提高”其余四项问题上持肯定态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医学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胃肠外科 临床实习 本科生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彭光勇 王亚旭 +1 位作者 唐云昊 Bahadur MA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4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44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晚期患者的相关资料,按RECIST 1.1版进行疗效评价。患者均接受起始剂量为400 mg/d的甲磺酸伊马...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44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晚期患者的相关资料,按RECIST 1.1版进行疗效评价。患者均接受起始剂量为400 mg/d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口服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的生存统计;Cox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其中4例(9.1%)完全缓解,27例(61.4%)部分缓解,10例(20.2%)疾病稳定,3例(6.8%)疾病进展;客观缓解率为70.5%。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5个月(95%可信区间:23.8~46.2);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5%、93.1、88.0%及73.3%。原发部位、肿瘤直径、核分裂数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原发部位、肿瘤直径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可以通过口服伊马替尼治疗获益。原发部位、肿瘤直径、核分裂数是影响晚期胃肠间质瘤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瘤 胃肠肿瘤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拮抗剂和抑制剂 抗肿瘤药 生存分析 预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Mile′s术后经腹膜外与经腹膜内造口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崔宏帅 王继见 +2 位作者 顾海涛 唐云昊 钱修珍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经腹膜外与经腹膜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及人工肛门控制排便的能力。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行腹腔镜Mile′s术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造口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经腹膜外与经腹膜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及人工肛门控制排便的能力。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行腹腔镜Mile′s术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造口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经腹膜外造口)54例(失访3例)和对照组(经腹膜内造口)59例(失访8例),采取电话、书信、QQ、邮件、门诊等方式比较2种造口方式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半年、1年控制排便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率[0.0%(0/51)]较对照组[13.7%(7/5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2,P=0.019),造口水肿发生率[19.6%(10/51)]明显高于对照组[5.9%(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术后半年,两组人工肛门控制排便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人工肛门控制排便能力及综合评价优良率[66.7%(34/51)]均高于对照组[29.4%(15/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Mile′s术后经腹膜外造口可明显降低造口旁疝发生率,且具有更好的控制排便能力,是临床首选的造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 造口术 腹腔镜检查 剖腹术 手术后并发症 直肠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改良三角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段鹏飞 朱代华 +1 位作者 唐云昊 肖端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根治术运用改良三角吻合技术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施行的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67例,其中传统三角吻合(Con-DSG组)35例,改良三角吻合(Mod-DSG组)32例,回...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根治术运用改良三角吻合技术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施行的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67例,其中传统三角吻合(Con-DSG组)35例,改良三角吻合(Mod-DSG组)32例,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住院时间、吻合口大小、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非计划再次手术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吻合口直径[(28.7±3.1)mm vs.(29.9±3.1)mm]、消化道重建时间[(19.0±3.1)min vs.(18.9±3.0)min]、淋巴结清扫[(17.0±1.9)枚vs.(17.6±2.2)枚]、住院时间[(14.7±5.0)d vs.(13.0±2.0)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非计划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on-DSG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Mod-DS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on-DSG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于Mod-DS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三角吻合技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近期疗效确切,能使患者获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胃肿瘤/外科学 胃肠道 吻合术 外科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盆底腹膜重建与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邹开鹏 唐云昊 +1 位作者 肖端 朱代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5期2276-2279,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腹膜重建与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在该院胃肠外科住院的1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既不行末端回肠造口也不重建盆底腹膜者71例(A... 目的探讨盆底腹膜重建与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在该院胃肠外科住院的1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既不行末端回肠造口也不重建盆底腹膜者71例(A组),盆底腹膜重建者61例(B组),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者51例(C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一般情况、肿瘤特征、住院费用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B、C组手术时间均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再次手术率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造口未还纳率为19.6%。结论盆底腹膜重建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能降低因吻合口瘘造成的再次手术率,但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增加了住院负担及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恶性肿瘤 盆底腹膜重建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 吻合口瘘
下载PDF
骶尾部藏毛窦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尧 朱鹏 唐云昊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875-877,共3页
藏毛窦(pilonidal sinus)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形成一种慢性窦道,常以骶尾部臀间裂软组织内多见,该病多见于20~30岁男性,17岁以下少见,男女发病比例为3∶1,以毛发浓密及肥胖者为好发人群。局部损伤、毛发硬、久坐的职... 藏毛窦(pilonidal sinus)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形成一种慢性窦道,常以骶尾部臀间裂软组织内多见,该病多见于20~30岁男性,17岁以下少见,男女发病比例为3∶1,以毛发浓密及肥胖者为好发人群。局部损伤、毛发硬、久坐的职业习惯、体质量指数大于25、个人卫生状况较差、局部刺激及创伤等为该病常见的发病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毛窦/诊断 藏毛窦/治疗 综述
下载PDF
腹腔镜保留左结肠动脉直肠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日龙 唐云昊 +2 位作者 张剑波 李潼 朱鹏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4期3616-3621,共6页
直肠癌作为常见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生率逐年增加,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式,因此规范而有效的手术治疗是直肠癌治疗的关键,手术中对肠系膜下动脉的处理是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其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直肠癌根治... 直肠癌作为常见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生率逐年增加,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式,因此规范而有效的手术治疗是直肠癌治疗的关键,手术中对肠系膜下动脉的处理是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其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直肠癌根治术已被广大外科医师接受,但根据目前研究显示其是否降低吻合口并发症,能否确保肿瘤疗效及其中的内在原因等方面仍存在争议。本文拟对目前保留左结肠直肠癌根治术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术式的规范及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左结肠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Riolan弓 吻合口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