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体钻井最小气体体积流量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唐佳彤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77,共5页
目前气体钻井时主要采用Angel模型计算注气量,但与实际注气量相比,Angel模型的计算结果往往偏小。为此,结合最小速度理论,首先计算得到携带岩屑所需的最小流速,然后采用最小动能方法求解气体钻井所需的最小气体体积流量。考虑气体流量... 目前气体钻井时主要采用Angel模型计算注气量,但与实际注气量相比,Angel模型的计算结果往往偏小。为此,结合最小速度理论,首先计算得到携带岩屑所需的最小流速,然后采用最小动能方法求解气体钻井所需的最小气体体积流量。考虑气体流量、环空截面积等因素对气体钻井所需最小气体体积流量的影响,引入颗粒群系数与阻力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了修正,使求解得的气体钻井最小注气量更加准确。计算结果表明,修正模型的计算结果比Angel模型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机械钻速、井眼直径对气体钻井最小气体体积流量的计算结果也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气力输送 最小注气量 携岩 颗粒群 Angel模型
下载PDF
曙一区薄互层状油层挖潜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唐佳彤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12期152-153,共2页
针对曙一区杜84块、杜229块两个超稠油区块,薄互层状油藏未得到有效动用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储层特征再认识,依据井壁取心资料分析,并结合动态分析,对研究区域低产油层进行重新评价,修改并完善互层状油层开发部署界限,进行整体规划部署,... 针对曙一区杜84块、杜229块两个超稠油区块,薄互层状油藏未得到有效动用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储层特征再认识,依据井壁取心资料分析,并结合动态分析,对研究区域低产油层进行重新评价,修改并完善互层状油层开发部署界限,进行整体规划部署,达到充分动用油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该区域油藏的高速、高效开发。该研究对超稠油薄互层状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薄互层状油藏 低产油层 开发部署界限
下载PDF
松辽盆地安达地区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3
作者 唐佳彤 《化工管理》 2015年第10期138-138,共1页
本文对松辽盆地的地质背景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从构造进化、烃源岩、沉积、储盖组合、油水关系与油藏类型等多方角度进行了必要的石油地质特征分析,从而明晰了未来松辽盆地安达地区的石油勘探方向,最终为此地区石油勘探工作提出了建设性... 本文对松辽盆地的地质背景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从构造进化、烃源岩、沉积、储盖组合、油水关系与油藏类型等多方角度进行了必要的石油地质特征分析,从而明晰了未来松辽盆地安达地区的石油勘探方向,最终为此地区石油勘探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安达地区 石油地质特征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多场耦合的井筒循环压耗模型
4
作者 唐佳彤 《化工管理》 2015年第21期104-104,共1页
钻井设计中,水力参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使钻头获得更多的压力降和水功率,一定要准确的计算出循环系统压耗。传统压耗模型把流体性能当作常数进行计算,而实际上钻井液性能受压力、温度的耦合作用,另外钻井液在环空流动时,由于钻铤... 钻井设计中,水力参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使钻头获得更多的压力降和水功率,一定要准确的计算出循环系统压耗。传统压耗模型把流体性能当作常数进行计算,而实际上钻井液性能受压力、温度的耦合作用,另外钻井液在环空流动时,由于钻铤与井壁截面较小,常常发生紊流,这时管壁的粗糙程度对压耗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鉴于此,建立了考虑温度、压力、管壁粗糙度等因素的循环压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压耗 计算模型 温度 压力
下载PDF
曙一区薄互层状油层挖潜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唐佳彤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5期131-132,共2页
针对曙一区杜84块、杜229块两个超稠油区块,薄互层状油藏未得到有效动用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储层特征再认识,依据井壁取心资料分析,并结合动态分析,对研究区域低产油层进行重新评价,修改并完善互层状油层开发部署界限,进行整体规划部署,... 针对曙一区杜84块、杜229块两个超稠油区块,薄互层状油藏未得到有效动用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储层特征再认识,依据井壁取心资料分析,并结合动态分析,对研究区域低产油层进行重新评价,修改并完善互层状油层开发部署界限,进行整体规划部署,达到充分动用油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该区域油藏的高速、高效开发。该研究对超稠油薄互层状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薄互层状油藏 低产油层 开发部署界限
下载PDF
超稠油水平井分层开发技术分析探索
6
作者 唐佳彤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10期86-87,共2页
研究区两个主力超稠油区块从"九五"开始先后采用两套开发层系、70~100m正方形井网直井蒸汽吞吐开发,通过多年大规模产能建设,直井井网已遍布全区[1]。经过不断探索,建立了多元化分层开发模式、坚持整体部署的思路、研究总结... 研究区两个主力超稠油区块从"九五"开始先后采用两套开发层系、70~100m正方形井网直井蒸汽吞吐开发,通过多年大规模产能建设,直井井网已遍布全区[1]。经过不断探索,建立了多元化分层开发模式、坚持整体部署的思路、研究总结部署经济技术界限、针对不同油层发育的薄层及单砂体油层水平井设计,依据轨迹优化等技术,不仅已经在部分超稠油区块得到有效应用,达到了预期成果,并且在继续开展的多元化分层开发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其它同类型区块中也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水平井 分层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