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分子生物学和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可依 唐卓芸 +3 位作者 赵忠意 魏垠昊 李冬冬 陶传敏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77-684,共8页
目的对我院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及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hvKp的识别、治疗、防控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我院肺炎克雷伯菌(Kp)临床分离株,检测毒力基因、荚膜多糖血清分型基因和外... 目的对我院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及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hvKp的识别、治疗、防控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我院肺炎克雷伯菌(Kp)临床分离株,检测毒力基因、荚膜多糖血清分型基因和外膜蛋白OmpK36分型基因,进行药敏试验,并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Kp菌株147株,其中hvKp 40株(27.21%)。magA、rmpA、rmpA2、iutA、peg-344和aerobactin六种毒力基因在hvKp中携带率明显高于cKp(P=0.000)。K2、K1和K57荚膜多糖血清型在hvKp中的比例高于cKp(P=0.000,P=0.000,P=0.020)。hvKp的OmpK36型别以C型为主占70.00%,在hvKp中的比例高于cKp(P=0.000);在OmpK36 C型Kp中各毒力基因携带率高于其他型别(P=0.000)。hvKp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cKp,对碳青霉烯耐药率低,对多黏菌素B全部敏感。肝脓肿(P=0.000)、糖尿病(P=0.004)以及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P=0.002)在hvKp感染患者中的比例高于cKp,贫血(P=0.038)和低蛋白血症(P=0.020)比例低于cKp。hvKp感染患者好转率高于cKp感染患者(P=0.008)。感染来源于社区以及患肝脓肿是hvK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hvKp毒力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cKp;peg-344和aerobactin基因可作为判定hvKp的备选标准;OmpK36 C型与Kp毒力有一定相关性;hvKp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cKp;感染来源于社区以及患肝脓肿是hvKp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相关因素 耐药性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01~2017年某大型综合医院新发HIV/AID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唐卓芸 张可依 +4 位作者 李冬冬 邓杰伦 黄曦悦 石明巧 陶传敏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7-372,共6页
目的分析2001~2017年新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在某大型综合医院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为综合医院的HIV/AIDS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2017年新发HIV/AIDS... 目的分析2001~2017年新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在某大型综合医院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为综合医院的HIV/AIDS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2017年新发HIV/AIDS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确证阳性率及新发HIV/AIDS患者的分层分布,并分析及其传播途径的分布特征。结果 2001~2017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HIV筛查的患者共1 520 228例,其中门急诊患者285 983例,住院患者1 234 245例。共确证新发HIV/AIDS患者4 037例,总确证阳性率为0.27%,门急诊患者和住院患者2001~2013年确证阳性率增加,2014~2017年略有下降。男性、女性新发HIV/AIDS患者分布整体比例为3.49∶1,历年比例在1.65∶1和5.08∶1之间波动;以汉族(88.23%)、低学历(58.66%)、已婚者(54.75%)、农民/牧民(26.33%)为主要人群;青少年(15~29岁)、中老年群体(≥50岁),高学历群体(高中以上),未婚群体分布均呈增长趋势。传播途径分析显示,17年间,异性传播比例稳定在60%左右,同性传播途径增长明显(χ~2_(趋势)=14.436,P<0.005),从2008年开始增长后稳定在15%左右。注射毒品(χ~2_(趋势)=71.633,P<0.005)和血液传播(χ~2_(趋势)=16.672,P<0.005)途径均明显下降。899例女性新发HIV/AIDS患者中77.20%为异性传播,无同性传播;3138例男性中61.41%为异性传播,18.10%为同性传播。同性传播随年龄的增大而下降,异性传播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上升。母婴传播则集中在0~15岁(100%)。结论 17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新发HIV/AIDS经历长期增长后渐入平缓期,青少年、中老年,高中以上学历,未婚群体增长明显。注射毒品和血液传播HIV/AIDS的途径得到控制,异性传播仍为主要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HIV 临床流行病学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筛查联合免疫印迹或核酸补充实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丽 唐卓芸 +4 位作者 张可依 李冬冬 罗岚 敖科萍 陶传敏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930-935,共6页
目的对第四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原抗体试剂筛查联合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或核酸补充实验的检测策略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HIV抗原抗体筛查的所有样本资料,采... 目的对第四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原抗体试剂筛查联合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或核酸补充实验的检测策略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HIV抗原抗体筛查的所有样本资料,采用HIV第四代抗原抗体试剂筛查,用第三代抗体试剂对筛查阳性样本进行双份复检,复检样本均进行WB或HIV RNA的补充实验。结果HIV第四代抗原抗体试剂筛查217803例,其中筛查阳性718例,确证阳性513例,筛查阳性率为0.33%,确证阳性率为0.24%。所有筛查阳性样本经WB补充实验,确证阳性513例(71.45%)、阴性163例(22.70%)、不确定42例(5.85%);对于WB阴性和不确定的15例样本经HIV RNA检测6例阳性,随访4例患者有2例血清学转阳。第四代阳性+第三代阳性样本536例,经WB确证阳性513例(95.71%),阴性6例(1.12%),不确定17例(3.17%);第四代阳性+第三代阴性样本182例,经WB确证阳性0例(0.00%),阴性157例(86.26%),不确定25例(13.74%)。第四代阳性+第三代阳性样本的确证阳性率(95.71%,513/536)明显高于第四代阳性+第三代阴性样本(0.00%,0/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091,P<0.001)。WB确证阳性条带以全带和次全带为主(占82.26%),条带数≥5条带组的临界值指数值更高(P<0.001)。结论第四代阳性+第三代阳性样本,确证阳性率高,需尽快做补充实验以明确诊断;第四代阳性+第三代阴性样本,确证阳性率低,但对于有高危史的患者,应尽快做HIV RNA实验进行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四代抗原抗体试剂 第三代抗体试剂 免疫印迹试验 核酸检测
原文传递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0年-2019年新报告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文娟 魏垠昊 +4 位作者 唐卓芸 刘岚剑 杨先荣 李靖 陶传敏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248-254,共7页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为综合医院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为综合医院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9年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新报告HIV/AIDS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传播途径等信息。结果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0年-2019年接受HIV筛查患者共计551545例,新报告HIV/AIDS患者1091例,确证阳性率为0.20%。确证例数及阳性率在2010-2017年持续增加,2018年以后明显下降。新报告HIV/AIDS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86∶1,以31~45岁中青年为主(31.16%)。已婚者(58.02%)、小学学历(40.70%)、农民(46.38%)及汉族(79.84%)为主要感染人群。彝族占比高(18.52%),且占比逐年上升(χ_(趋势)^(2)=8.131,P=0.004),彝族患者主要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58.42%)。新报告HIV/AIDS患者中市外患者占比过半(50.32%),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患者占比逐年增长(χ_(趋势)^(2)=13.608,P<0.001)。异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90.93%),占比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22.137,P<0.001);其次是注射毒品(4.49%),占比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1.758,P=0.001);男性与女性(P=0.020)、汉族与彝族(P<0.001)在传播途径构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新报告HIV/AIDS患者具有少数民族占比高和以异性传播为主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病学特征 综合医院
原文传递
HIV-1分子传播网络的特点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卓芸 陶传敏 苏玲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321-1325,共5页
HIV-1分子传播网络是一种通过比对HIV感染者之间遗传信息的相似性构建网络连接结构的新兴方法,主要用于了解HIV流行特征和指导高效率的干预与防控工作。文章通过综述HIV-1分子传播网络的基本原理、构建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应用,旨在为更... HIV-1分子传播网络是一种通过比对HIV感染者之间遗传信息的相似性构建网络连接结构的新兴方法,主要用于了解HIV流行特征和指导高效率的干预与防控工作。文章通过综述HIV-1分子传播网络的基本原理、构建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应用,旨在为更高效、有针对性地防治HIV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分子传播网络 防治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p24抗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卓芸 王中浩 +2 位作者 魏垠昊 李冬冬 陶传敏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238-1242,共5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 p24抗原是HIV感染者体内最早出现的病毒蛋白之一,可作为诊断标志物将检测“窗口期”缩短至14 d左右,在HIV感染的早期诊断、抗病毒治疗监测等过程中至关重要。该文对HIV-1 p24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 p24抗原是HIV感染者体内最早出现的病毒蛋白之一,可作为诊断标志物将检测“窗口期”缩短至14 d左右,在HIV感染的早期诊断、抗病毒治疗监测等过程中至关重要。该文对HIV-1 p24抗原基本结构和检测临床意义进行简要描述,重点介绍国内外现有的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等对HIV-1 p24抗原的检测新技术研究,旨在了解基于新型纳米材料、新型化学反应等的生物传感器,以期为新检测技术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P24抗原 实验室检测
原文传递
医工结合背景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的改革探索
7
作者 唐卓芸 黄曦悦 +3 位作者 王中浩 王婷婷 谢轶 陶传敏 《华西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277-1279,共3页
医工结合旨在将医学与工程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开展科学研究与应用。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对医工结合的需求日益增加,也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该文阐述了医工结合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报告了四川大学... 医工结合旨在将医学与工程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开展科学研究与应用。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对医工结合的需求日益增加,也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该文阐述了医工结合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报告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基于医工结合进行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阐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方法、师资优化3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果,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结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