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耕地边际化评价与转移的生态价值评估——以三峡库区涪陵段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江汶静 田永中 +4 位作者 唐君桃 龙宓 吴晶晶 许文轩 肖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107,共7页
采用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邻域评估、极限条件和综合指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耕地边际化进行预测并探讨转移方向,对转移结果进行生态价值评估,研究表明:(1)海拔、坡度、起伏度、灌溉距离、交通距离和耕作距离(水平距离和垂直距... 采用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邻域评估、极限条件和综合指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耕地边际化进行预测并探讨转移方向,对转移结果进行生态价值评估,研究表明:(1)海拔、坡度、起伏度、灌溉距离、交通距离和耕作距离(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对耕地完全边际化影响较大;(2)研究区共有21 455.78hm2耕地可能发生转移,其中林地9 519.73hm2,园地47.01hm2,草地11 889.04hm2;且转移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比转移前上涨17.09千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耕地边际化 耕地转移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三峡库区 涪陵区
下载PDF
丘陵山地区耕地水约束状态研究——以黎香溪流域为例
2
作者 唐君桃 田永中 江汶静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2206-2210,共5页
建立一种土壤水循环机理与地形特征结合的层次评价模型,以长江一级支流——黎香溪流域为研究区,以土壤的蓄水量、土壤地形湿度、蒸散发量和灌溉用水条件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流域耕地水约束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将水约束状态分为... 建立一种土壤水循环机理与地形特征结合的层次评价模型,以长江一级支流——黎香溪流域为研究区,以土壤的蓄水量、土壤地形湿度、蒸散发量和灌溉用水条件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流域耕地水约束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将水约束状态分为轻度、一般、较重、重度、极重5个等级。通过对300个样本的抽样调查,分析结果总体正确率为78%。灌溉条件的影响力随着约束等级的降低而增加,正确率随着约束等级的降低而降低,从极重到轻度正确率分别为85.00%、81.67%、78.33%、75.00%和68.33%。流域内耕地受用水较重及以上程度约束占总面积的55%。模型对流域内部耕地用水状态的相对差异模拟精度较高,灌溉水平的差异是误差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水约束 层次分析法 数字高程模型 黎香溪流域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值税税率与扣除项目核算——基于重庆市大足区入市实例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任玉龙 郑财贵 +2 位作者 唐君桃 牛德利 李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65-73,共9页
明晰国有土地增值税和集体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在税率和成本扣除项目中的差异,核算集体土地入市成本扣除项目类型与标准,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税费.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结果表明:由于现行土地增值税对城乡土地不区分区位、用途... 明晰国有土地增值税和集体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在税率和成本扣除项目中的差异,核算集体土地入市成本扣除项目类型与标准,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税费.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结果表明:由于现行土地增值税对城乡土地不区分区位、用途、入市途径与方式,在调节高增值、高价格土地收益时存在不足,土地增值税替换调节金后,大足区国家与农民(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由4.5∶5.5变为3∶7,国家收益将大幅降低;首次入市环节与转让环节的土地成本扣除项目有本质不同,首次入市土地成本扣除项目包括土地使用权取得费和土地开发费两项,前者包含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成本、房屋拆旧补偿成本、农民集体所有权人补偿成本、工程费用成本、统筹管理成本等5项,集中区、就地和城中村3种入市途径的成本扣除平均分别为32.28万元/667 m^2、18.94万元/667 m^2、31.09万元/667 m^2;如果土地增值税替换调节金,成本扣除项目是核算关键,建议建立统一细化的成本扣除项目类型与标准的动态更新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集体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 国有土地增值税 土地成本扣除项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