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位蛋白基因在FLT3-ITD/DNMT3A R882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1
作者 唐善浩 陆滢 +11 位作者 张丕胜 陈冬 刘旭辉 杜小红 曹俊杰 李双月 沙科娅 陈列光 庄贤栩 叶佩佩 林丽 裴仁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转位蛋白(TSPO)基因在FLT3-ITD/DNMT3A R882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初发AML患者76例,其中伴有FLT3-ITD突变34例,伴有DNMT3A R882突... 目的:观察转位蛋白(TSPO)基因在FLT3-ITD/DNMT3A R882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初发AML患者76例,其中伴有FLT3-ITD突变34例,伴有DNMT3A R882突变27例,伴有FLT3-ITD/DNMT3A R882双突变15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19例。骨髓穿刺留取骨髓3 ml,常规提取RNA,通过转录组测序方法检测TSPO基因的表达量(使用2^(-ΔΔCT)法计算)。结果:FLT3-ITD单突变组和DNMT3A R882单突变组初诊时TSPO基因表达量分别为2.02±1.04、1.85±0.76,均高于对照组的1.00±0.06,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P=0.821);双突变组初诊时TSPO基因表达量为3.98±1.07,明显高于FLT3-ITD单突变组和DNMT3A R882单突变组(P=0.032,P=0.021);双突变组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时的TSPO基因表达量为1.19±0.87,明显低于其初诊时的水平(P=0.011)。结论:TSPO基因或许可以作为评估FLT3-ITD/DNMT3A R882双突变AML治疗疗效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位蛋白基因 急性髓系白血病 FLT3-ITD DNMT3A R882
下载PDF
组蛋白H3K27甲基化抑制剂EPZ005687对U937细胞和正常骨髓CD34^+细胞凋亡、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唐善浩 裴仁治 +7 位作者 马俊霞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陈冬 沙科娅 曹俊杰 李双月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61-1566,共6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组蛋白H3K27甲基化抑制剂新药EPZ005687对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和正常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EPZ005687作用于U937细胞,在不同时间点采用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WST-1法...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组蛋白H3K27甲基化抑制剂新药EPZ005687对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和正常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EPZ005687作用于U937细胞,在不同时间点采用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7-AAD流式细胞术检测法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化学法检测H3K27组蛋白甲基化活性。结果表明:EPZ005687显著诱导U937细胞的凋亡,在0.5、1、5和10μmol/L浓度下作用于U937细胞48 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3.96%±0.79%、5.74%±0.73%、13.34%±1.77%和25.24%±2.55%,而EPZ005687对正常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影响较小;在0.5、1、5和10μmol/L浓度下CD3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4%±0.62%、4.28%±0.99%、6.18%±1.19%和7.56%±1.34%;0.5、1、5和10μmol/L浓度的EPZ005687分别作用于U937细胞12 h至96 h,作用CD34+细胞1至5 d,明显观察到EPZ005687显著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而对正常CD34+细胞的增殖抑制并不明显。细胞周期分析显示,1μmol/L EPZ005687作用72 h可使U937细胞明显阻滞于G1期(64.18%±13.27%vs 49.43%±12.54%),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低(9.67%±2.61%vs 15.26%±5.58%),而正常CD34+细胞因多数细胞位于G1期,S期细胞较少而不受其影响。进一步的H3K27组蛋白甲基化检测分析显示,EZP005687可明显地降低U937细胞的H3K27组蛋白甲基化,而不降低正常CD34+细胞的H3K27组蛋白甲基化。结论:组蛋白H3K27甲基化抑制剂EPZ005687明显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但对正常造血细胞CD34+影响较小,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血液肿瘤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K27甲基化抑制剂 EPZ005687 U937细胞 CD34^+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CD64指数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唐善浩 裴仁治 +9 位作者 马俊霞 张丕胜 陆滢 刘旭辉 杜小红 陈哲 陈冬 沙科娅 曹俊杰 李双月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23期1930-1932,共3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2-07-2013-07血液科住院的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98例,其中感染性发热组(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混合感染,除外病毒感...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2-07-2013-07血液科住院的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98例,其中感染性发热组(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混合感染,除外病毒感染)65例、非感染性发热组(包括肿瘤性发热、药物热等)33例,对照组30例为同时期住院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的水平。结果 感染性发热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24±0.42 vs 1.09±0.41,P<0.05),也较非感染性发热组(1.58±0.59)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非感染性发热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则无明显升高(1.58±0.59 vs 1.09±0.41,P>0.05)。经过有效治疗2周后,感染性发热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1.11±0.7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非感染性发热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1.10±0.28)无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恶性血液病 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下载PDF
趋化因子与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善浩 裴仁治 +4 位作者 马俊霞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曹俊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9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a(MIP—1a)、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a(SDF.1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与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15例非血液肿瘤患者(对照组),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a(MIP—1a)、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a(SDF.1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与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15例非血液肿瘤患者(对照组),28例初治MM患者(MM组)化疗前以及化疗后3、6个月骨髓血浆中MIP-1a、SDF-1a、MCP-1、IL-8的水平,比较对照组、MM组以及MM组化疗前和化疗后3、6个月MIP-1a、SDF—1a、MCP-1、IL-8水平的变化。结果MM组化疗前骨髓血浆中MIP—1a、SDF-1a、MCP-1、IL-8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94.77±135.31)、(1335.34±540.47)、(599.48±238.09)、(158.76±48.97)ng/L和(54.33±14.49)、(291.79±193.04)、(206.02±191.59)、(58.34±35.75)ng/L](P〈0.01);化疗有效患者经过化疗后骨髓血浆中MIP-1a、SDF—1a、MCP-1、IL-8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无效患者骨髓血浆中MIP-1a、SDF-1a、MCP-1、IL-8的水平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因子MIP-1a、SDF-1a、MCP-1、IL-8可以作为MM疗效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类 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结果 预后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患者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裴仁治 吴静怡 +14 位作者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陈冬 沙科娅 李双月 曹俊杰 陈列光 庄贤栩 叶佩佩 范峥 林丽 唐善浩 张碧波 史晓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82-228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数量、表面抗原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免疫磁珠结合三色流式细...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数量、表面抗原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免疫磁珠结合三色流式细胞仪分选计数APL患者初诊及治疗后CECs的数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PL患者初诊及治疗后CECs表面CD146、CD31、CD144、VEGFR-2、CD45及CD133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CECs进行血管生成实验及细胞集落形成率的测定。结果:APL患者CECs在外周血白细胞〉10×10^-9/L及CD34阳性患者中数量明显增多(P〈0.05),高危、低危及中危3组患者的CECs数量也呈现明显的差异(P〈0.05)。32例APL患者诱导化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治疗后CECs数量及其表面CD133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同时治疗后APL患者CECs体外形成血管数目及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均明显减少(P〈0.05)。APL患者CECs数量治疗后/治疗前的比值与As_2O_3治疗1周后的尿砷浓度呈现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精确计数并深入了解CECs生物学特性可能有助于评价APL的预后及设计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循环内皮细胞 尿砷浓度
下载PDF
MACOPB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曹俊杰 裴仁治 +14 位作者 马俊霞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陈冬 沙科娅 陈列光 李双月 吴静怡 林丽 范峥 叶佩佩 张碧波 唐善浩 史晓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3期120-121,共2页
目的观察MACOPB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难治复发性NHL患者应用MACOPB方案(MTX 400 mg/m2第2、6、10周静滴,24 h后四氢叶酸钙15 mg/m2,qh×6次解救,MIT 6 mg/m2第1、3、5、7、9、1... 目的观察MACOPB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难治复发性NHL患者应用MACOPB方案(MTX 400 mg/m2第2、6、10周静滴,24 h后四氢叶酸钙15 mg/m2,qh×6次解救,MIT 6 mg/m2第1、3、5、7、9、11周静滴,CTX 400 mg/m2第1、3、5、7、9、11周静滴,VCR 2 mg第2、4、6、8、10、12周静滴,DXM 10 mg qd×2周静滴后减量,BLM 10mg/m2第4、8、12周静滴)化疗,评定疗效。结果 2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8.6%(22/28),完全缓解(CR)率为60.7%(17/28),部分缓解(PR)率为17.9%(5/28)。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黏膜炎、胃肠道反应等。全组病例支持治疗下均能完成所有化疗,全组无致死性毒性反应发生。结论 MACOPB方案可用于治疗难治复发性NHL,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轻微,易于控制。为能够再次缓解的复发淋巴瘤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OPB方案 复发 难治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7
作者 吴静怡 周剑峰 +15 位作者 裴仁治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陈冬 沙科娅 李双月 曹俊杰 陈列光 庄贤栩 叶佩佩 范峥 林丽 唐善浩 张碧波 史晓薇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02-405,41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患者的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CECs)与健康者CECs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并分析其与PML/RARα融合基因的关系。方法免疫磁珠结合三色流...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患者的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CECs)与健康者CECs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并分析其与PML/RARα融合基因的关系。方法免疫磁珠结合三色流式细胞仪分选计数APL患者的CEC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ECs表面CD31、CD144、VEGFR-2及CD133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绘制其生长曲线,并测定CECs的集落形成率。结果 APL患者的CECs的数量及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16例APL患者CECs中CD133阳性率及集落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D34+APL患者CECs表达CD133高达(50.3&#177;9.2)%,其集落形成率是对照组的8倍。APL患者CECs数量及CD133阳性率均与PML/RARα融合基因呈正相关。结论精确计数并深入了解CECs可能有助于评价预后及设计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PML/RARΑ融合基因 循环内皮细胞
下载PDF
INHB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功能预测
8
作者 斯婷 陆滢 +1 位作者 唐善浩 裴仁治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9期44-47,51,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抑制素β-A(INHB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索及预测INHBA在AML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连续收治的AML患者骨髓标本120例及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健康成人骨髓标... 目的分析抑制素β-A(INHB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索及预测INHBA在AML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连续收治的AML患者骨髓标本120例及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健康成人骨髓标本15例,采用细胞免疫组化、Western Blot、qRT-PCR等方法检测INHBA在AML不同细胞系及AML患者与正常成人中的表达水平;利用STRING数据库及KEGG富集分析构建INHBA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预测其功能。结果INHBA在AML细胞系(Kasumi-1、KG-1及THP-1)中均有表达;qRT-PCR验证了INHBA在AML中的表达水平均值高于正常对照(0.718 vs 0.3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蛋白质网络互作分析显示,与INHBA互作得分在0.90以上的17个蛋白,从高到低分别为FSTL3、ACVR2A、ACVR2B、ACVR1B、ACVR1C、ACVR1、ACVRL1、INHA、ENG、SMAD2、SMAD3、INHBB、SMAD4、IGSF1、FSHB、CGA、FKBP1A;KEGG富集分析显示,INHBA及其互作蛋白主要功能富集于TGF-β信号通路与BMP/Smad信号通路。结论INHBA在AML中高表达,可能通过调控TGF-β与BMP/Smad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HBA 急性髓系白血病 功能预测 生物信息
下载PDF
IKZF1基因突变是成人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善浩 陆滢 +5 位作者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陈冬 裴仁治 唐晓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5-410,共6页
目的:分析合并IKZF1基因突变的成人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预后,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否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收集经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骨髓IKZF1基因突变164例成人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KZF1基因突变与... 目的:分析合并IKZF1基因突变的成人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预后,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否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收集经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骨髓IKZF1基因突变164例成人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KZF1基因突变与成人B-ALL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164例成人B-ALL患者中IKZF1基因突变阳性80例,阴性84例。80例IKZF1基因突变阳性患者根据诱导化疗缓解后的治疗方式分为移植组(48例)和化疗组(32例)。分析结果显示,移植组中IKZF1突变阳性患者的3年总生存(OS)率、无白血病生存(LFS)率分别为50.3%±8.3%和41.6%±8.5%,化疗组分别为33.7%±12.8%和31.5%±9.5%,均明显低于IKZF1突变阴性患者率(79.5%±7.6%、64.0%±8.4%)和(54.4%±9.9%、40.6%±9.6%)(P<0.05)。IKZF1突变阳性80例患者中移植组3年OS和LFS率(55.3%±7.5%和48.3%±7.6%)明显高于化疗组(32.9%±11.8%和28.4%±10.3%)(P<0.05)。结论:IKZF1基因突变是成人B-ALL预后不良的因素,allo-HSCT可明显提高IKZF1突变阳性成人B-ALL患者的3年OS和LFS率,从而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ZF1基因突变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多发性骨髓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善浩 裴仁治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94-397,共4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血液病患者化疗后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曹俊杰 裴仁治 +13 位作者 马俊霞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陈冬 沙科娅 陈列光 李双月 吴静怡 范峥 林丽 唐善浩 张碧波 史晓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105-106,共2页
药物性肝损害是化疗药物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化疗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已占药物性肝损害的5.46%~8.36%[1],化疗药物所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不适,并可影... 药物性肝损害是化疗药物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化疗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已占药物性肝损害的5.46%~8.36%[1],化疗药物所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不适,并可影响化疗的剂量及化疗给药进程.本研究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观察了47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出现肝功能损坏,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还原型谷胱甘肽 血液病患者 异甘草酸镁 化疗后 临床观察 治疗 天冬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与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裴仁治 唐善浩 +8 位作者 马俊霞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陈哲 陈冬 沙科娅 曹俊杰 李双月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73-75,共3页
为了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CCR1、CCR2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疗效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初发MM病人骨髓中MM细胞表面CXCR4、CCR1、CCR2的表达情况。患者分为2组,表达至少1个趋化因子受体的归为趋化因子受体表... 为了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CCR1、CCR2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疗效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初发MM病人骨髓中MM细胞表面CXCR4、CCR1、CCR2的表达情况。患者分为2组,表达至少1个趋化因子受体的归为趋化因子受体表达阳性组(Ⅰ组),不表达趋化因子受体的归为趋化因子受体表达阴性组(Ⅱ组)。经过化疗3、6个月后分别评价和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显示:经过化疗3个月后,Ⅰ组患者(34例,中途失访3例)化疗有效率80.6%(25/31),Ⅱ组患者(14例)化疗有效率50%(7/14);经过化疗6个月后,Ⅰ组患者化疗有效率83.9%(26/31),Ⅱ组患者化疗有效率50%(7/14),无论经过化疗3个月还是经过化疗6个月,2组患者的有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R4、CCR1、CCR2可以作为预测MM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 CXCR4 CCR1 CCR2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G—HAA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双月 曹俊杰 +15 位作者 裴仁治 庄贤栩 张丕胜 吴静怡 刘旭辉 范峥 马俊霞 林丽 杜小红 叶佩佩 陈冬 唐善浩 沙科娅 张碧波 陈列光 史晓薇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05-107,110,共4页
目的评价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ACR)、高三尖杉酯碱(HHT)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成的G—HAA预激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8例难治、复发性AML患者分成采用CA... 目的评价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ACR)、高三尖杉酯碱(HHT)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成的G—HAA预激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8例难治、复发性AML患者分成采用CAG预激方案治疗的CAG组(23例)和G—HAA预激方案治疗的G—HAA组(25例)。两组患者根据年龄再分为3个亚组:儿童亚组(≤14岁)、中青年亚组(15~59岁)和老年亚组(≥60岁)。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预激方案治疗,观察并比较其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和未缓解率(NR);评价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CAG组和G—HAA组总CR率分别为69.6%、76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CR+PR)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M,、M。型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AML患者CR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M4、M5型AML的CR率分别为444%、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方案和G—HAA方案儿童治疗CR率分别为375%、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青年和老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J〉0.05);进一步分析儿童亚组显示,CAG方案和G—HAA方案治疗M4、M5型CR率分别为20.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1、M2型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HAA预激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AML安全、有效,特别是对M。、M。型AML疗效较CAG预激方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AA方案难治性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硼替佐米不同给药方式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江群 忻丽娜 +3 位作者 周丹丹 胡晓艳 俞君飞 唐善浩 《现代实用医学》 2019年第6期789-791,I0003,共4页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皮下给药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87例MM患者,其中观察组(硼替佐米1.3mg/m^2皮下给药,每周2次)55例,对照组(硼替佐米1.3mg/m^2静脉给药,每周2次)32例。比较两组治疗后4及8个月的神经毒性发生率,治疗...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皮下给药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87例MM患者,其中观察组(硼替佐米1.3mg/m^2皮下给药,每周2次)55例,对照组(硼替佐米1.3mg/m^2静脉给药,每周2次)32例。比较两组治疗后4及8个月的神经毒性发生率,治疗后3年的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EFS)。结果观察组1~2级、3.5级神经毒性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3年OS和E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MM未降低疗效,反而减轻了神经毒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给药方式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DNA甲基化介导的miR-720沉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生物学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善浩 裴仁治 +9 位作者 李空飞 马俊霞 张丕胜 陆滢 刘旭辉 杜小红 陈冬 沙科娅 曹俊杰 李双月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 探讨miR-72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调控机制及其与白血病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38例AML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骨髓细胞miR-720表达水平;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定量检测AML患者和正常对照miR-... 目的 探讨miR-72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调控机制及其与白血病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38例AML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骨髓细胞miR-720表达水平;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定量检测AML患者和正常对照miR-720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构建慢病毒介导的miR-720过表达kasumi-1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WST-1法、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miR-720对kasumi-1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集落生成、迁移及P53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地西他滨处理前后kasumi-1细胞miR-720甲基化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地西他滨处理后kasumi-1细胞miR-720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AML患者miR-72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0.69±0.09对3.00±0.46,P<0.01),且miR-720启动子区域呈现显著高水平的DNA甲基化[(75.56±2.35)%对(47.65±2.78)%,P<0.01].miR-720过表达的kasumi-1细胞自身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7),对细胞毒药物依托泊苷的凋亡敏感性也明显增加(P=0.004),细胞增殖明显受抑(P<0.01),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减弱(P=0.005),细胞周期阻滞于G1/G0期,细胞迁移能力下降.miR-720的过表达显著诱导kasumi-1细胞P53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包括P53、Bax以及诱导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地西他滨处理后的kasumi-1细胞miR-720表达水平较处理前明显增高,而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AML患者骨髓细胞miR-72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DNA甲基化介导的miR-720表达抑制有助于白血病生物学特征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微RNAS DNA甲基化 肿瘤特征 地西他滨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KZF1基因突变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裴仁治 吴小津 +7 位作者 陆滢 陈冬 曹俊杰 陈列光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唐善浩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50-753,共4页
目的分析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改善合并IKZF1(Ikaros家族锌指蛋白1)突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预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80... 目的分析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改善合并IKZF1(Ikaros家族锌指蛋白1)突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预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80例IKZF1阳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allo-HSCT的48例(A组),未接受allo-HSCT的32例(B组),并选择同期46例IKZF1阴性且接受allo-HSCT的病例作为对照组(C组)。分析影响IKZF1阳性B-ALL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提示首次完全缓解(CR1)时微小残留病灶(MRD)阳性、未行allo-HSCT是IKZF1阳性B-ALL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A组3年总存活率(OS,58.0%±7.7%)、3年无白血病存活率(LFS,52.3%±7.4%),高于B组(32.4%±10.6%、31.2%±9.9%),χ2=4.259,P=0.039和χ2=3.926,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3年OS(58.0%±7.7%)、3年LFS(52.3%±7.4%)低于C组(63.2%±8.7%、57.7%±8.1%),χ2=1.306,P=0.253,χ2=0.648,P=0.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lo-HSCT是影响IKZF1阳性B-ALL预后的独立因素、可提高该类患者的3年OS和3年L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疗效
原文传递
FLT3-ITD与DNMT3A R882双突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善浩 陆滢 +10 位作者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陈冬 沙科娅 李双月 曹俊杰 陈列光 庄贤栩 裴仁治 唐晓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52-557,共6页
目的探讨FLT3-ITD和DNMT3AR882双突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allo-HSCT预后的影响。方法使用直接测序法检测206例接受allo-HSCT的AML患者(M3和使用分子靶向药物索拉菲尼的病例除外)初诊时骨髓中常见的基因突变组套(包括FLT3.IT... 目的探讨FLT3-ITD和DNMT3AR882双突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allo-HSCT预后的影响。方法使用直接测序法检测206例接受allo-HSCT的AML患者(M3和使用分子靶向药物索拉菲尼的病例除外)初诊时骨髓中常见的基因突变组套(包括FLT3.ITD、DNMT3A、c-kit、CEBPA、FLT3-TKD、NPMI),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各基凶突变组的移植预后。结果①206例AML患者中男104例,女102例,中位年龄38(3-63)岁。FAB分型:M0 6例,M1 24例,M2 56例,M4 39例,M5 63例,M6 6例,不能分类12例。②全部206例患者根据初诊时的突变基因情况分为4组:FLT3-ITD^+ DNMT3A R882^+组(A组)19例,FLT3-ITD^+ DNMT3A R882^-组(B组)38例,FLT3-ITD^- DNMT3A R882^+组(C组)21例,FLT3-ITD^-DNMT3A R882^-组(D组)128例。四组间性别、年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FAB分型、移植前疾病状态、染色体核型、供者类型、预处理方案及GVH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和B、C、D组比较,2年累积复发率较高[分别为(72.2±2.6)%、(38.6±0.6)%、(36.8±1.6)%、(27.8±0.1)%,P值均〈0.05],总生存率较低[分别为(30.9±13.3)%、(67.5±7.8)%、(61.4±12.4)%、(80.1±3.7)%,P值均〈0.05],无白血病生存率较低[分别为(11.3±10.2)%、(47.9±8.4)%、(56.8±12.5)%、(79.7±3.6)%,P值均〈0.05]。结论伴有FLT3-ITD与DNMT3A R882双突变的AML患者移植后累积复发率较高,总生存率和无白血病生存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FLT3-ITD突变 DNMT3A R882突变
原文传递
Ikaros家族锌指蛋白1基因突变是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不良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善浩 陆滢 +10 位作者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陈冬 李双月 曹俊杰 陈列光 乐静 钱素英 洪用伟 裴仁治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1-306,共6页
目的观察Ikaros家族锌指蛋白1(IKZF1)基因突变对成人费城染色体(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宁波市4家医院接受治疗的成人Ph+ ALL患者共6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初诊时骨髓或外周血标本,采... 目的观察Ikaros家族锌指蛋白1(IKZF1)基因突变对成人费城染色体(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宁波市4家医院接受治疗的成人Ph+ ALL患者共6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初诊时骨髓或外周血标本,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检测IKZF1突变情况,分析IKZF1突变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结果63例成人Ph+ ALL中合并IKZF1突变者39例,占61.9%。IKZF1突变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IKZF1无突变组[(64.6±11.3)×10^9/L比(33.7±5.6)×10^9/L,P<0.05],突变组白细胞计数≥30×10^9/L者的比例高达56.4%。IKZF1突变组首次诱导化疗4周内的完全缓解率为64.1%,低于IKZF1无突变组(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IKZF1突变是影响Ph+ ALL预后的因素,但不是独立影响因素。根据是否接受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将全部患者分为化疗组和移植组。化疗组中IKZF1突变者的3年总生存(OS)率和无白血病生存(LFS)率明显低于IKZF1无突变者(24.8%比40.0%;19.0%比34.3%;P值均<0.05)。移植组中IKZF1突变者的3年OS率和LFS率也明显低于IKZF1无突变者(42.3%比59.3%;31.2%比50.0%;P值均<0.05)。结论IKZF1突变是成人Ph+ ALL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城染色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Ikaros家族锌指蛋白1基因
原文传递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裴仁治 李双月 +15 位作者 张丕胜 马俊霞 刘旭辉 杜小红 陈冬 沙科娅 陈列光 曹俊杰 庄贤栩 吴静怡 林丽 范峥 叶佩佩 唐善浩 张碧波 史晓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诱导治疗期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方法回顾性分析HHT联合ATRA和As2O3方案(观察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诱导治疗期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方法回顾性分析HHT联合ATRA和As2O3方案(观察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ATRA和As2O3,方案(对照组)治疗初治APL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4例,对照组2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诱导治疗期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CR率分别为92.9%(14例中13例)、95.2%(21例中20例),获得CR的时间分别为(28.1±3.8)、(31.7±4.2)d;诱导缓解后观察组和对照组PML—RARα融合基因阴性率分别为76.9%(13例中10例)、75.O%(20例中15例);CR患者序贯治疗第1周期结束后PML—RARc~融合基因阴性率分别为100.0%和9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5年总生存(0s)率分别为(92.6±0.6)%、(89.9±0.5)%;5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100.O%、(86.8±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⑧诱导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3.1%和60.0%;机采血小板输注量分别为(54.7±29.6)、(76.5±25.6)U;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分别为(1157.1±238.4)、(1423.5-4-324.6)ml;剔除HHT和IDA费用后,总的医疗费用分别为(36074.9±1245.6)、(50564.5±3658.4)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T联合ATRA和As2O3治疗初发APL患者疗效好,长期生存率高,且费用低,是APL治疗的合理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高三尖杉酯碱 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原文传递
R-CDOP方案治疗大包块和(或)结外多部位累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2年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邵奕 唐善浩 +7 位作者 陆滢 张丕胜 刘旭辉 陈冬 杜小红 李双月 曹俊杰 裴仁治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81-485,492,共6页
目的:观察R-CD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脂质体多柔比星、长春地辛、泼尼松)方案治疗大包块和(或)结外多部位累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2年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01-2017-06在我院血液科初诊的大包块和(或)结外多部... 目的:观察R-CD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脂质体多柔比星、长春地辛、泼尼松)方案治疗大包块和(或)结外多部位累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2年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01-2017-06在我院血液科初诊的大包块和(或)结外多部位累及的DLBCL患者78例,其中接受R-CDOP方案治疗的患者33例,接受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地辛、泼尼松)方案治疗的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化疗4个疗程及6~8个疗程结束后的客观反应率(ORR)。随访2年,比较2组患者2年的总生存率(OS)和2年无病进展生存率(PFS);观察2组化疗期间及随访2年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骨髓抑制、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和间质性肺炎等。结果:①化疗4个疗程后评估疗效,R-CDOP组的ORR明显优于R-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9%∶68.9%,P<0.05);6~8个疗程结束后R-CDOP组的ORR也明显优于R-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8%∶64.4%,P<0.05)。②R-CDOP组的2年OS率及PFS率优于R-CHO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5%∶45.8%,45.5%∶40.0%,P>0.05)。③R-CDOP组和R-CHOP组的骨髓抑制、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DOP组的间质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R-CHOP组,而心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R-CH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DOP方案治疗大包块和(或)结外多部位累及DLBCL的早期疗效明显优于R-CHOP方案,远期疗效的优势尚需进一步观察证实。除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升高之外,R-CDOP方案的其他常见不良反应与R-CHOP方案相似,但心脏毒性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多柔比星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