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sAg/HBsAb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S基因免疫逃逸相关变异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唐子淋 刘妍 +6 位作者 刘佳梁 思兰兰 李乐 廖昊 邵金曼 徐东平 李进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分析HBsAg/HBsAb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S基因主要亲水区免疫逃逸相关位点变异特点。方法收集89例HBsAg/HBsAb双阳性和148例HBsAg单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临床资料,提取患者血清HBV DNA,扩增患者HBV S基因并进行测序,应... 目的分析HBsAg/HBsAb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S基因主要亲水区免疫逃逸相关位点变异特点。方法收集89例HBsAg/HBsAb双阳性和148例HBsAg单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临床资料,提取患者血清HBV DNA,扩增患者HBV S基因并进行测序,应用DNASTAR Lasergene Meg Align软件对主要亲水区已有文献报道的46个免疫逃逸相关位点及新增N-糖基化变异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ALT、TBIL、HBV DNA载量和HBe Ag阳性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BsAg/HBsAb双阳性患者HBV S基因主要亲水区变异的总检出率为31.46%,明显高于HBsAg单阳性患者的18.92%(P<0.05),其中s L110I/S、s T113N/S、s T131I/N/P和s S143L/M/T的变异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阳性组;双阳性患者多位点联合变异检出率亦明显高于单阳性患者(20.22%vs.6.08%,P<0.05)。双阳性患者新增N-糖基化变异检出率高于单阳性患者(7.87%vs.2.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HBsAb双阳性患者比HBsAg单阳性患者的HBV S基因免疫逃逸相关变异种类更多,单位点和多位点联合变异检出率更高,并且新增N-糖基化变异检出率也更高,这些变异可能是引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HBsAb双阳性共存的驱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S基因 免疫逃逸相关变异
下载PDF
HBsAg/Anti-HBs共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表面蛋白免疫逃逸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佳梁 唐子淋 +7 位作者 李乐 张凯 邵金曼 纪冬 李进 徐东平 刘妍 陈国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2-397,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HBsAg/Anti-HBs共同阳性现象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HBV S蛋白)主要亲水区(MHR)内免疫逃逸相关变异的关系。方法收集81例HBsAg/Anti-HBs共同阳性和167例HBsAg单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HBsAg/Anti-HBs共同阳性现象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蛋白(HBV S蛋白)主要亲水区(MHR)内免疫逃逸相关变异的关系。方法收集81例HBsAg/Anti-HBs共同阳性和167例HBsAg单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数据和血清样本,提取HBV DNA扩增HBV S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两组患者HBV S蛋白MHR内免疫逃逸相关变异特点。结果 HBsAg/Anti-HBs共同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HBsAg单阳性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时间、HBV DNA水平和HBeAg阳性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HBsAg/Anti-HBs共同阳性患者中,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间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HBsAg单阳性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HBV DNA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5)。与HBsAg单阳性患者相比,HBsAg/Anti-HBs共同阳性患者中MHR内总体免疫逃逸相关变异检出率(46.9%vs.25.2%)、多位点联合变异检出率(21.0%vs.7.2%),以及免疫逃逸相关的MHR新增N-糖基化位点变异检出率(9.9%vs.1.2%)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HBsAg/Anti-HBs共同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应谨慎评价HBeAg反应HBV复制活跃程度的能力。与HBsAg单阳性患者比较,HBV S蛋白MHR内免疫逃逸相关变异及新增N-糖基化位点变异检出率更高、变异形式更复杂,可能是导致HBsAg/Anti-HBs共同阳性现象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 免疫逃逸相关变异
下载PDF
146例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乔艳 朱冰 +5 位作者 吕飒 杨昊臻 刘婉姝 唐子淋 游绍莉 李进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CV-ACLF)患者临床特点,为指导HCV-ACLF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HCV-ACLF患者年龄、肝功能指标、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根据是否重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CV-ACLF)患者临床特点,为指导HCV-ACLF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HCV-ACLF患者年龄、肝功能指标、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根据是否重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分为单纯HCV-ACLF组(114例)和重叠HCV-ACLF组(32例),单纯HCV-ACLF组和重叠HCV-ACLF组患者年龄分别为(57.45±12.60)岁及(48.06±10.54)岁,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HCVACLF组中的老年患者(>60岁)比率明显高于重叠HCV-ACLF组(P<0.01)。单纯HCV-ACLF组及重叠HCV-ACLF组患者的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HCV-ACLF比重叠HCV-ACLF患者好转率低(P<0.05)。单纯HCV-ACLF组腹水、电解质代谢异常、感染、糖尿病、肝硬化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重叠HCV-ACLF组(P<0.05),而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伴发肿瘤、胸水在单纯HCV-ACLF组中发生率虽然比HBV重叠HCV-ACLF组高,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HCV-ACLF组比重叠HCV-ACLF患者年龄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好转率低,两组患者发病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丙型肝炎病毒 肝功能衰竭 急性 肝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