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宅基地退出绩效:评价体系、实证分析与提升路径——基于东中西部典型试点区域的全景式考察
1
作者 刘润秋 唐宇娣 +3 位作者 黄志兵 余超 张霞 吴川北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0,共11页
研究目的:明晰宅基地退出绩效目标,构建评价体系,对典型试点区域宅基地退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探寻宅基地退出绩效提升路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与政策绩效评价工具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结果:宅基地退出绩效目标主要由中央政策目标和... 研究目的:明晰宅基地退出绩效目标,构建评价体系,对典型试点区域宅基地退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探寻宅基地退出绩效提升路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与政策绩效评价工具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结果:宅基地退出绩效目标主要由中央政策目标和地方政府、村集体、退出农户的利益诉求构成;回应绩效目标,基于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嵌入乡村韧性理论,构建了从过程到结果、兼顾多维利益诉求、考虑长短期变化的宅基地退出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实证考察和评价分析发现,义乌、余江、泸县的宅基地退出绩效总体表现良好,但主要在经济韧性上存在短板,面临着资金紧张、主体乏力、盘活再利用受限等困境。研究结论:全面提升宅基地退出绩效,关键要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统领下,通过优化退出资金运作模式、形成多主体共治局面、拓宽退出土地盘活路径等,健全宅基地退出长效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绩效评价 乡村韧性 绩效目标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传统农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践评估——以四川省泸县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润秋 张列 唐宇娣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35,共9页
本文在共同富裕理论框架指导下,深入探索传统农区泸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践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传统农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践评估指标体系,实证检验了泸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国家试点的综合成效。研究表明传统农区... 本文在共同富裕理论框架指导下,深入探索传统农区泸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践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传统农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践评估指标体系,实证检验了泸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国家试点的综合成效。研究表明传统农区泸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国家试点的综合成效处于适中水平,其中安全性维度成效较高,发展性和人民性维度成效适中,而共享性维度成效较低。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促进传统农区闲置宅基地有效治理及农村综合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新的分配不公平和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传统农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应当更加重视完善符合公平正义的收益分配机制和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最后,针对传统农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际,本文从“激活制度内生动力、构建共享分配机制、筑牢安全保障底线、巩固农民主体地位”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宅基地“三权分置” 传统农区 实践评估
原文传递
高房价让青年不愿结婚了吗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润秋 唐宇娣 马一玲 《财经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7-148,共12页
本文基于近年来中国“高房价”和“低结婚率”的特征事实,聚焦青年人群,利用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和民政部婚姻登记数据,推算青年人群结婚率,匹配地区房价以及其他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面板回归模型,探究了房... 本文基于近年来中国“高房价”和“低结婚率”的特征事实,聚焦青年人群,利用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和民政部婚姻登记数据,推算青年人群结婚率,匹配地区房价以及其他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面板回归模型,探究了房价对青年结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青年人群结婚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从地区异质性来看,东部、中部地区房价上涨对青年人群结婚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西部则无明显影响。从年龄异质性来看,房价上涨对各个年龄段青年人群结婚率影响均显著为负,但随着年龄增长负向影响作用有减弱趋势。为解决高房价背景下青年“购房难”“住房难”而“结婚难”的问题,本文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强化青年刚需购房支持、加大青年住房保障力度、推动租售同权等方面寻找政策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上涨 青年人群 结婚率
原文传递
差别定价的产业用地供应策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中国277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唐宇娣 朱道林 +2 位作者 程建 李瑶瑶 宋洋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8-557,共10页
"以地谋发展"模式下,地方政府主导土地配置,采取"低工业、高商住"的产业用地出让策略,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目标。然而,中国经济转型期,曾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供地策略可能不再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本... "以地谋发展"模式下,地方政府主导土地配置,采取"低工业、高商住"的产业用地出让策略,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目标。然而,中国经济转型期,曾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供地策略可能不再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本文从理论出发,剖析地方政府供地逻辑,分析差别定价的产业用地供应策略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差异,提出相应假说,基于门槛回归模型,并利用2011-2016年中国277个城市产业用地供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用地价格差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会随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呈非线性关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差别定价的产业用地供应策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将由正转负;产业用地供应向商住用地倾斜而产生的产业用地结构错配会显著抑制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降低土地财政依赖则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据此本文建议,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用地供应策略时,要充分考虑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而在参与土地市场活动时,要明确自身干预经济的局限性,更多地培育有效市场,注重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避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出让 供地策略 政府干预 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水平差异 门槛回归
原文传递
人地挂钩视角下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24
5
作者 唐宇娣 朱道林 +2 位作者 程建 宋洋 李瑶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7-295,共9页
人地挂钩制度是促进城乡之间劳动力与土地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创新,对于解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问题有重要作用。研究从中国特殊体制制度框架下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出发,基于"人地挂钩"的城镇化协调发展... 人地挂钩制度是促进城乡之间劳动力与土地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创新,对于解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问题有重要作用。研究从中国特殊体制制度框架下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出发,基于"人地挂钩"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式,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弹性系数法和重心移动模型,对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成效显著,空间"抱团"特征逐步显化;(2)研究区西部人口城镇化发展更快,东部则相反,黔中城市群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热点,但土地城镇化发展更快,有城镇化发展失衡倾向;(3)研究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基本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末期与初期相比,二者协调关系提升明显。据此建议,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西部,要继续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严格控制土地城镇化;地区东部尤其是黔中城市群,要杜绝"大开发",注重产业培养,提升城市魅力,以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最终实现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人地挂钩 重心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