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虚-瘀-毒”病机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小棋 李帅 +6 位作者 于江 普海崟 彭煜 范欣怡 唐家杨 郭淑贞 王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2309-2313,共5页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慢性心力衰竭“虚-瘀-毒”病机贯穿心力衰竭的过程。早期前心力衰竭阶段为“因虚致瘀”,从心力衰竭的代偿期到失代偿期为“瘀久成毒”,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关键时期;“瘀毒从化”是心力衰竭病因繁多、...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慢性心力衰竭“虚-瘀-毒”病机贯穿心力衰竭的过程。早期前心力衰竭阶段为“因虚致瘀”,从心力衰竭的代偿期到失代偿期为“瘀久成毒”,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关键时期;“瘀毒从化”是心力衰竭病因繁多、变证频发的集中体现;失代偿期的重症心力衰竭“诸毒并现,正虚不复”,此时多种病邪皆已化毒,五脏六腑皆受毒害,正气衰惫,造成阴竭阳脱的局面。针对“虚-瘀-毒”病机,提出益心解毒、活血化瘀是主要治法,在临床和基础实验中均显示出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病机 虚-瘀-毒
下载PDF
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构树叶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汪雁 徐荣华 +2 位作者 彭林彩 王春芳 唐家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975,共5页
本论文通过研究大孔树脂对构树叶黄酮吸附过程中动力学与热力学的变化,寻找大孔吸附树脂对该体系吸附能力的规律。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对构树叶黄酮的吸附在9 h后达到平衡,且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温度下该大孔吸附树脂对... 本论文通过研究大孔树脂对构树叶黄酮吸附过程中动力学与热力学的变化,寻找大孔吸附树脂对该体系吸附能力的规律。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对构树叶黄酮的吸附在9 h后达到平衡,且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温度下该大孔吸附树脂对构树叶黄酮的吸附等温线采用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进行拟合,结果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度较高,说明该吸附为优惠吸附,同时吸附焓变ΔH<0、吸附自由能ΔG<0、吸附熵变ΔS>0,说明大孔吸附树脂对构树叶黄酮的吸附过程是放热的,该吸附过程为自发不可逆过程,且吸附有明显的物理吸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01大孔吸附树脂 构树叶 黄酮 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
下载PDF
温控可变相态离子液体催化转化玉米芯制备糠醛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圆圆 李芹 +3 位作者 李瑞阳 廖荣珍 唐家杨 汪雁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86-90,共5页
目的:以玉米芯为研究对象,研究离子液体苯并噻唑甲烷磺酸盐在糠醛制备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玉米芯转化为糠醛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以玉米芯催化转化产物中糠醛的含量为指标,探讨了离子液体浓度、固液比、反... 目的:以玉米芯为研究对象,研究离子液体苯并噻唑甲烷磺酸盐在糠醛制备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玉米芯转化为糠醛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以玉米芯催化转化产物中糠醛的含量为指标,探讨了离子液体浓度、固液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糠醛产率的影响。结果:制取糠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子液体浓度0.2 mol/L、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 h、固液比1∶25。结论:该研究为玉米芯催化转化糠醛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同时拓展了温敏型离子液体在生物质转化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温敏性 玉米芯 糠醛 催化
下载PDF
心力衰竭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江 唐家杨 +5 位作者 李帅 李想 普海崟 彭煜 李芳赫 郭淑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0-67,共8页
目的:建立心力衰竭气虚证的病证结合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将44只昆明种(KM)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四君子汤加减组(12.89 g·kg^(-1))。模型组及四君子汤加减组给予主动脉弓缩窄术(TAC)处理,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缩... 目的:建立心力衰竭气虚证的病证结合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将44只昆明种(KM)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四君子汤加减组(12.89 g·kg^(-1))。模型组及四君子汤加减组给予主动脉弓缩窄术(TAC)处理,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缩窄。采用超声心动图、病理学检测对心力衰竭进行疾病模型判断及药效学评估;从宏观表征、微观生物学、方剂反证3个层面分别对小鼠的一般性体征、体质量、旷场、抓力、线粒体超微结构等宏、微观表征进行采集,并测定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表达,以判断证候类型。结果:TAC术后8周,相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1),四君子汤加减可显著改善小鼠LVEF(P<0.05)。心脏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壁增厚,四君子加减可显著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在6~8周,相较于假手术组及四君子汤加减组,模型组小鼠出现显著的毛发不齐,毛发枯黄、活跃度降低及精神萎靡的情况。同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增长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加减组体质量增长值明显上升(P<0.05)。在6~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旷场距离及旷场速度均明显下降(P<0.05),而四君子汤加减组在第8周明显改善旷场距离及旷场速度(P<0.05)。在6~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抓力最大值明显下降(P<0.05),而四君子汤加减组TAC术后8周抓力最大值明显增加(P<0.05)。腓肠肌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肌组织基质不均匀,线粒体肿胀,体积变大,基质溶解,嵴缺失,空泡化;四君子汤加减组可改善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基质空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腓肠肌分裂蛋白动力相关蛋白1(DRP1)表达显著增高(P<0.01),线粒体融合素1(MFN1)表达明显降低(P<0.05)。同时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加减组小鼠腓肠肌分裂蛋白DRP1表达明显降低(P<0.05),MFN1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TAC术后小鼠6~8周出现显著的气虚证候表现,同时伴随腓肠肌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而四君子汤加减可显著改善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气虚证 动物模型 四君子汤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凯 王栋 +5 位作者 于雪 唐家杨 于江 魏小棋 普海崟 郭淑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79-2386,共8页
心力衰竭作为世界上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目前,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手段有限,迫切需要发现新的疾病治疗靶点,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巨噬细胞作为伴随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先天免疫细胞,在维持心脏稳态,... 心力衰竭作为世界上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目前,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手段有限,迫切需要发现新的疾病治疗靶点,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巨噬细胞作为伴随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先天免疫细胞,在维持心脏稳态,调控心脏应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巨噬细胞在心脏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干预心力衰竭的潜在靶点,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巨噬细胞参与心力衰竭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医药在调节炎症反应、防治心力衰竭、维持机体稳态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该文从心脏巨噬细胞来源及分类、巨噬细胞与心脏炎症、巨噬细胞与心肌纤维化、巨噬细胞与心脏血管生成和巨噬细胞与心脏电传导等5个方面将近年来心脏巨噬细胞在心力衰竭的作用及中医药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巨噬细胞 中医药
原文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鸡鸣散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魏小棋 范昕怡 +6 位作者 普海崟 李帅 唐家杨 高阔 李芳赫 于雪 郭淑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747-4760,共14页
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分析了鸡鸣散干预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L-NAME)诱导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 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分析了鸡鸣散干预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L-NAME)诱导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小鼠血浆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究鸡鸣散改善HFpEF的药效和作用机制。随机将8周龄雄性C57BL/6N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恩格列净组(10 mg·kg^(-1)·d^(-1))、鸡鸣散高剂量组(14.3 g·kg^(-1)·d^(-1))和鸡鸣散低剂量组(7.15 g·kg^(-1)·d^(-1)),对照组予以低脂饲料,模型组和各给药组予以高脂饲料,各组小鼠均自由饮水,模型组和给药组的小鼠饮水中加入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0.5 g·L^(-1)),从造模第1天开始给药,15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压和心功能,取小鼠心脏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心肌胶原纤维沉积;取小鼠血浆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并使用MetaboAnalyst 5.0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鸡鸣散高、低剂量组血压显著下降,心肌向心性肥厚和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明显改善;HE和Masson染色显示,鸡鸣散高、低剂量组可显著改善心肌纤维化;代谢组学共筛选出23个血浆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出8条关联性较强的代谢通路,包括亚油酸代谢(linoleic acid metabolism)、组氨酸代谢(histidine metabolism)、α-亚麻酸代谢(alpha-linolenic acid metabolism)、甘油磷脂代谢(glyce-rophospholipid metabolism)、嘌呤代谢(purine metabolism)、卟啉与叶绿素代谢(porphyrin and chlorophyll metabolism)、花生四烯酸代谢(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嘧啶代谢(pyrimidine metabolism)。该研究明确了鸡鸣散具有降低血压和改善HFpEF的药效,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揭示了鸡鸣散发挥药效的机制,为鸡鸣散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提供了实验依据,为丰富和发展HFpEF的中医治法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鸣散 高血压 肥胖 代谢组学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当药苷调节兴奋-收缩耦联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唐家杨 王青 +5 位作者 于雪 魏小棋 于江 李帅 李森 郭淑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85-93,共9页
目的:探索当药苷通过兴奋-收缩耦联信号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0μmol·L^(-1)当药苷给药组与1μmol·L^(-1)地高辛给药组,并采用Langendorff系统... 目的:探索当药苷通过兴奋-收缩耦联信号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0μmol·L^(-1)当药苷给药组与1μmol·L^(-1)地高辛给药组,并采用Langendorff系统结合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各组心脏梗死面积,Powerlab生理记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左心室终末收缩压(LVE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提取分离乳鼠原代心肌细胞(NRCMs),建立缺氧/复氧(H/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μmol·L^(-1)当药苷给药组和10μmol·L^(-1)当药苷给药组,多功能成像细胞分析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各组心肌细胞活力、心率、收缩幅度、收缩时程、达峰时程和舒张时程及钙瞬变峰值。根据前期转录组学测序结果及文献调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L型钙通道相关基因(Cacnb2),细胞色素C氧化酶相关基因(Cox6a2),肌钙蛋白(Tnnc1、Tnni3、Tnnt2)、肌动蛋白(Actc1)、肌球蛋白(Myh6、Myl2、Myl4)等兴奋-收缩耦联通路基因的mRNA表达并对差异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加(P<0.01)、LVDP显著降低(P<0.01)、LVEDP显著上升(P<0.01)、LVESP明显下降(P<0.05)、+dp/dt_(max)有下降趋势和-dp/dt_(max)上升趋势及心肌细胞活力降低、心率降低、收缩幅度降低、收缩时程升高、达峰时程升高和舒张时程升高(P<0.01),而当药苷可以逆转上述指标(P<0.05)。此外,心肌细胞经H/R损伤后,Cacnb2、Cox6a2、Tnnc1、Tnni3、Tnnt2、Actc1、Myh6、Myl2、Myl4等兴奋-收缩耦联通路的基因表达下降(P<0.05、P<0.01)。而使用当药苷预处理后,可以增强上述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当药苷通过调节兴奋-收缩耦联信号通路,从而调节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增强心肌收缩功能,对抗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药苷 缺血再灌注损伤 收缩与舒张功能 CA^(2+) 兴奋收缩耦联通路
原文传递
血小板活化机制及调节血小板中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唐家杨 苏聪平 +5 位作者 罗慧 焦文超 王青 武雪 李琳 郭淑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620-6626,共7页
血小板生理病理性变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主要因素之一,抗血小板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热点。在血小板活化、聚集等过程中,与血栓和炎症反应息息相关,而且其调控机制复杂、药物的作用靶点繁多。临床上,中药的抗血小板作... 血小板生理病理性变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主要因素之一,抗血小板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热点。在血小板活化、聚集等过程中,与血栓和炎症反应息息相关,而且其调控机制复杂、药物的作用靶点繁多。临床上,中药的抗血小板作用显著,以及近年中药干预血小板活化与聚集的基础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章中主要整理了血小板活化、聚集时常见的调控机制和传统的中药在以血小板为靶点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为MAPK、PI3K、SFK等机制调控,调节血小板中药以川芎、人参、丹参等研究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调控机制 心血管疾病 血栓 炎症 中药
原文传递
清热解毒中药调节炎症反应对心血管疾病异病同治的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栋 于雪 +4 位作者 黄凯 唐家杨 魏小棋 普海崟 郭淑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418-5423,共6页
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身体健康,其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持续增高。针对心血管疾病的中西结合治疗已取得一定效果,但仍未满足临床需要。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相关机制存在共性特征,如心血管疾... 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身体健康,其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持续增高。针对心血管疾病的中西结合治疗已取得一定效果,但仍未满足临床需要。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相关机制存在共性特征,如心血管疾病中表达C-C趋化因子受体2(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2,CCR2)的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并促进炎症反应,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导致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中医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机与治法也有了新的认识与发展,心系疾病热毒学说和清热解毒治法逐渐受到关注,黄连解毒汤、四妙勇安汤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药理研究也逐渐增加。该文通过分析心血管疾病炎症反应机制的共性特点,探讨不同心血管疾病采用清热解毒法调节炎症、异病同治的预防和治疗的意义,为心血管疾病异病同治的临床治疗和药物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中药 清热解毒 炎症 异病同治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脾虚湿蕴证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焦文超 罗慧 +7 位作者 唐家杨 王青 苏聪平 于雪 刘燕 石冰洁 王伟 郭淑贞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38-745,共8页
目的从疾病和证候2个维度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脾虚湿蕴证辨识方法,为中药药效评价及证候基础研究提供适宜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周及8周的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复合法造模,多时间... 目的从疾病和证候2个维度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脾虚湿蕴证辨识方法,为中药药效评价及证候基础研究提供适宜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周及8周的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复合法造模,多时间点采集比较大鼠的宏观表征、抓力、毛发、旷场实验等方面数据,并分别于造模后28、56 d取材,HE染色分析结肠病理变化。将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见证候诊断标准等效转化,用于大鼠证候辨识。结果在造模后1~3 d,模型组大鼠不欲饮食,体重下降明显,腹泻便血,抓取反抗变强,但活跃度、反应能力、自主活动、精神状态均正常,毛发较暗淡凌乱。4 d^2周,模型组大鼠表现为稀便黏附肛门,宏观表征、抓力等与对照组基本无差异。在3~4周,模型组大鼠排稀便,饮食量及抓力降低(P<0.05),毛发暗淡凌乱,较对照组活跃度降低,抓取反抗及反应能力减弱,病理符合疾病诊断。5~8周,模型组各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免疫复合法造模后3~4周模型动物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 证候评价 脾虚湿蕴证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慧 焦文超 +4 位作者 唐家杨 苏聪平 王青 侯春英 郭淑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0-424,共5页
目的: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后,动态观察动物模型疾病发生后不同时间窗的证候,明确模型动物气虚证出现的时间窗。方法:首先依据临床意义相似性,将临床脑卒中及气虚证的诊断指标进行等效转化,建立动物模型诊断指标,再采用线栓法建立... 目的: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后,动态观察动物模型疾病发生后不同时间窗的证候,明确模型动物气虚证出现的时间窗。方法:首先依据临床意义相似性,将临床脑卒中及气虚证的诊断指标进行等效转化,建立动物模型诊断指标,再采用线栓法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后,动态采集动物气虚证诊断相关指标,对各阶段模型的气虚证特征数据进行分析、聚类以及检验。结果:动物模型气虚证诊断指标包括宏观表征、旷场、抓力及体质量。线栓法造模后模型组动物神经缺损严重程度评分均>0分,大脑TTC染色可见模型组大脑出现明显白色梗死区域,脑卒中造模成功。疾病发生后第2、3周,模型组大鼠较假手术组体质量、抓力显著降低(P<0.01),宏观表征见模型组大鼠毛发凌乱,精神不振,身体蜷缩,饮食饮水量减少,部分动物可见后肢颜色改变。术后第4周,模型组较假手术组体质量及抓力仍有显著降低(P<0.05),但宏观表征可见模型组大鼠毛发稍凌乱,精神活跃,饮食饮水量较第2、3周模型组有所增加,但不及假手术组。结论: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术后第2、3周符合气虚证诊断,术后第4周模型组气虚表现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证 评价指标 缺血性脑卒中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血小板与白细胞相互作用探讨活血解毒药干预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琳 唐家杨 +2 位作者 魏小棋 于江 郭淑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619-6622,共4页
心力衰竭(HF)在全球造成了较高的病死率和经济负担,血小板与白细胞相互作用造成的炎症级联效应是HF发生与进展的关键因素,抗血小板与白细胞相互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中医认为,瘀血内阻、蕴久化毒、瘀毒互结、损伤血络是HF缠绵难... 心力衰竭(HF)在全球造成了较高的病死率和经济负担,血小板与白细胞相互作用造成的炎症级联效应是HF发生与进展的关键因素,抗血小板与白细胞相互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中医认为,瘀血内阻、蕴久化毒、瘀毒互结、损伤血络是HF缠绵难愈的关键病机。HF治疗应活血与解毒并重。文章主要整理了血小板与白细胞相互作用诱发HF的机制和活血解毒中药以血小板和白细胞为靶点治疗HF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 血小板 白细胞 相互作用 活血解毒 心力衰竭 机制 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