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青年话语的结构分析及其深层阅读
1
作者 闫方洁 唐振耘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5,共10页
当代青年是在网络空间和社会生活中积极创造并传播自身话语体系的一代人。青年话语以多样的文本和形式呈现,构成了透视青年精神世界的镜像。青年话语不只是由“能指—所指”构成的意指符号,还包含着产生意义对应关系的实践和历史过程,... 当代青年是在网络空间和社会生活中积极创造并传播自身话语体系的一代人。青年话语以多样的文本和形式呈现,构成了透视青年精神世界的镜像。青年话语不只是由“能指—所指”构成的意指符号,还包含着产生意义对应关系的实践和历史过程,蕴含着青年尚未言说的、隐匿其中的对社会的认知及对自我的想象。然而,人们经常局限于经验主义的阅读方式,停留在对青年话语的浅表化释义,这不利于准确把握青年的内在需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为此,要超越直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从历时性、共时性和前瞻性维度出发,探寻青年话语背后的复杂意蕴,提升理解青年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的全面性与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话语 结构 深层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在青年主流文化认同塑造中的效用及其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振耘 闫方洁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82-190,共9页
随着文化产业和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大众文化成为“Z世代”青年生活世界的重要内容,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的观念、价值和情感塑造。传统意义上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间的“冲突”随着新一代青年的成长逐步走向缓和,大众文化在塑造青年文化认同... 随着文化产业和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大众文化成为“Z世代”青年生活世界的重要内容,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的观念、价值和情感塑造。传统意义上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间的“冲突”随着新一代青年的成长逐步走向缓和,大众文化在塑造青年文化认同中的潜力得以逐步显现。从内容层面来看,大众文化以现实性特征弥合了主流文化的宏观叙事与青年日常生活之间的鸿沟;从形式层面来看,大众文化为青年主动诠释和创新主流文化提供了话语、手段与体裁。在此背景下,应当尽可能突破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面向青年时呈现的“圈层”和“脱嵌”,以大众文化助力青年主流文化认同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青年 大众文化 主流文化
原文传递
“光晕”的消解与重构:对自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生产的批判性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振耘 《新媒体研究》 2020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光晕”是一个文艺批评领域的经典概念,在本雅明的文艺理论中得到了详细的诠释,用来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中具有“礼仪”性质和距离感的艺术和文化观感,用来批判传统艺术在机械时代的渐趋式微。在当今社会,自媒体平台上的文化产品在数字空... “光晕”是一个文艺批评领域的经典概念,在本雅明的文艺理论中得到了详细的诠释,用来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中具有“礼仪”性质和距离感的艺术和文化观感,用来批判传统艺术在机械时代的渐趋式微。在当今社会,自媒体平台上的文化产品在数字空间被高密度高效率地传播,大众文化生产的碎片化和即时化使文化的“光晕”在现代语境中遭遇二次消解。但乐观的一面在于,自媒体具有的包容性、价值无涉性和参与性以及去中心化的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也为“光晕”和崇高意义的重新凝聚提供了某些契机。我们要加强对自媒体的引导和对文化创新的鼓励,克服大众化的惊颤和消遣情结,重新发掘那些具有光晕特质的文化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产 光晕 自媒体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斗争观的生成逻辑及精神意蕴 被引量:1
4
作者 闫方洁 唐振耘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1-24,共14页
中国共产党斗争观既脱胎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又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斗争现实中具体化的产物。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自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斗争观生成的总体逻辑。其一,从实践维度看,斗争观是对我们党... 中国共产党斗争观既脱胎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又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斗争现实中具体化的产物。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自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斗争观生成的总体逻辑。其一,从实践维度看,斗争观是对我们党百年斗争经验的深刻凝练与总结。在由各阶段历史任务塑造的鲜活斗争语境中,中国共产党人既形成了灵活具体的斗争方法,又淬炼出自觉系统的斗争理念。其二,从理论维度看,斗争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化对斗争本质、动力、目的等根本性问题认知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矛盾的观点诠释斗争,始终将人民置于斗争中的主体地位,赋予了斗争观丰富的内涵。我们要全面继承党的斗争观,传承其精神价值,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取得新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百年历程 斗争观 斗争精神 矛盾
下载PDF
“00后”青年的网络行为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略论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闫方洁 唐振耘 《青年学报》 2022年第6期49-54,共6页
“00后”青年是肩负国家与社会期望的新时代青年,又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要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地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关注“00后”青年的网络行为特点及其背后的精神诉求。“00后”青年的网络行为集中表现为对网络信息的日... “00后”青年是肩负国家与社会期望的新时代青年,又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要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地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关注“00后”青年的网络行为特点及其背后的精神诉求。“00后”青年的网络行为集中表现为对网络信息的日常运用与依赖、对网络文化和消费的偏好、对网络社交圈子的主动参与等,其中蕴含着“00后”青年追求个性与自我价值的发展需求、世俗化的生活态度以及作为实践主体的能动性诉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客观承认、全面辨析“00后”青年精神诉求的基础上,确立平视、交流、对话的新理念,积极运用网络资源,适时调整内容与形式供给,引导青年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后”青年 网络行为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