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醇滴眼液预防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干眼症267例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春舟 徐学东 +1 位作者 任洁 朱建刚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6期592-594,共3页
目的 :研究聚乙烯醇滴眼液对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干眼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1日—5月31日在我院眼科诊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无干眼症)并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 目的 :研究聚乙烯醇滴眼液对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干眼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1日—5月31日在我院眼科诊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无干眼症)并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共267例267眼。分成两组,对照组135例(135眼)常规用药(点必殊、左氧氟沙星、普拉洛芬滴眼液);观察组132例(132眼)除常规用药外加用聚乙烯醇滴眼液。观察术前1 d和术后3周患者的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Ⅰ(Schirmer’sⅠtest,SⅠt)、患者主观症状评分等。结果:术前两组间各项数据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1 d相比,对照组术后3周BUT缩短(P<0.05)、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增加(P<0.05)、SⅠt无显著变化(P>0.05),干眼症发病率为30.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眼症发病率降低(30.9%vs 18.9%,P<0.05)、BUT增加(P<0.05)、干眼主观症状评分下降(P<0.05)、SⅠt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下降,导致部分患者罹患干眼症;预防性使用聚乙烯醇滴眼液可以增加术后早期泪膜的稳定性,降低术后干眼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干眼症 超声乳化 聚乙烯醇滴眼液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下载PDF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春舟 洪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3例2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1例12眼,进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均一期植入人... 目的:观察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3例2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1例12眼,进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均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结果:术后随访1mo,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前平均眼压30.68±7.60mmHg,术后17.83±5.9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前平均眼压29.27±5.55mmHg,术后18.12±1.8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间平均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眼压控制良好者(6~21mmHg)者26眼(72%),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控制良好者8眼(22%),总体有效控制率94%,眼压不能控制者(22~30mmHg)2眼(6%);术后视力提高者32眼(89%),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并发症少;其在控制眼压方面对于原发性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切除 白内障囊外摘除
下载PDF
龟分枝杆菌脂葡聚糖对人角膜上皮细胞IL-8和IL-6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通路
3
作者 唐春舟 管怀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63-967,共5页
目的:研究龟分枝杆菌细菌壁内脂葡聚糖对人角膜上皮细胞IL-6和IL-8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信号转导通路。方法:提取龟分枝杆菌细菌壁内脂葡聚糖作用于原代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human corneal epithelia,HCE)。实验分为实验组(脂葡聚糖样品处... 目的:研究龟分枝杆菌细菌壁内脂葡聚糖对人角膜上皮细胞IL-6和IL-8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信号转导通路。方法:提取龟分枝杆菌细菌壁内脂葡聚糖作用于原代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human corneal epithelia,HCE)。实验分为实验组(脂葡聚糖样品处理组)、阳性对照组(LPS处理组)和空白组。脂葡聚糖处理后的0,6,12h各时间点采用RT-PCR法在mRNA水平检测实验组中IL-6和IL-8的表达水平;脂葡聚糖处理后的0,6,12,24h各时间点采用ELISA法在蛋白水平检测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组中IL-6和IL-8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空白组与实验组(时间点24h)HCE细胞内NF-κB的表达与定位。结果:实验组中,12h内IL-6和IL-8在mRNA水平明显增加,6h时即达到峰值(IL-6是空白组的32.7倍,IL-8是对照组的36.8倍);在蛋白质水平,培养上清内IL-6和IL-8含量在24h内呈现时间依赖性上升(6,12,24h各时间点与对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变化一致。空白组NF-κB定位于细胞浆内,实验组NF-κB被激活,移位至细胞核内。结论:龟分枝杆菌来源的脂葡聚糖可以促使人角膜上皮细胞过表达IL-6和IL-8,其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通过核转录因子NF-κB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分枝杆菌龟亚种 人角膜上皮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脂阿拉伯甘露聚糖 脂甘露聚糖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