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SS)对急性中毒患者病情评估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跃林 唐昭喜 周利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01-102,共2页
目的 评价入院时中毒严重程度评分 (PSS)对急性中毒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5 0例急性中毒患者在入院时即刻进行PSS评分 ,并追踪观察 ,进行随访PSS评分 ,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入院时评分为 3分者 9例 ,死亡 6例 ... 目的 评价入院时中毒严重程度评分 (PSS)对急性中毒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5 0例急性中毒患者在入院时即刻进行PSS评分 ,并追踪观察 ,进行随访PSS评分 ,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入院时评分为 3分者 9例 ,死亡 6例 ,入院时评分为 2分者 2 3例 ,死亡 4例 ,病死率差别有显著意义 (P<0 .0 5 ) ,而入院时评分为 1和 0分的患者分别有 16和 2例 ,均无 1例死亡。结论 入院时PSS评分能比较准确的判断急性中毒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严重程度评分 急性中毒 病情评估
下载PDF
发热门诊如何科学排查“SARS”的探讨
2
作者 邓跃林 唐昭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433-436,共4页
关键词 发热门诊 排查 SARS 诊断
下载PDF
鱼胆中毒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邓跃林 唐昭喜 +6 位作者 肖桂林 金益强 罗学宏 孟新科 李洁 敖翔 周利平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研究鱼胆中毒后肝、肾、心肌及胃肠道等脏器功能的变化,探讨其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并总结治疗鱼胆中毒的成功经验。方法 1997年9月至1999年10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11例鱼胆中毒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及出院时肝、肾功... 目的 研究鱼胆中毒后肝、肾、心肌及胃肠道等脏器功能的变化,探讨其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并总结治疗鱼胆中毒的成功经验。方法 1997年9月至1999年10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11例鱼胆中毒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及出院时肝、肾功能、心肌酶学、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1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肾脏活检,了解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11例患者全部发生MODS,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11例,肝功能损害10例,中毒性心肌炎10例及胃肠道功能障碍8例,中毒后多脏器受损程度依次为肾、肝、心肌及胃肠道。治疗后肝、肾功能、心肌酶学、尿N-AG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肾脏穿刺检查结果为肾小管中毒性损害(主要为近曲小管)。11例全部恢复和出院。结论 鱼胆中毒可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按照受损程度依次为肾、肝、心肌及胃肠道。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是近曲肾小管的严重损害,这是首次肾活检得以证实,并认为尽早血液透析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胆中毒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扯 MODS 血液透析 肾脏活检 尿N-AG酶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前评分系统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吴莎 唐昭喜 向志钢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1期17097-17104,共8页
急性上消化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不一,临床干预与预后不同,门诊医生准确评估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对指导患者的进一步诊治有重要意义。国际上存在着多种关于上消化道出血危重程度的评分系... 急性上消化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不一,临床干预与预后不同,门诊医生准确评估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对指导患者的进一步诊治有重要意义。国际上存在着多种关于上消化道出血危重程度的评分系统,在不断更新的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规范中,未能指出最佳的评分系统,因各种评分都有其优缺点,无法从单一方面评价其好坏,且不同评分使用的对象不同,结合急诊接诊的患者不一定能及时的完善胃镜检查的情况,本文对不包含内镜结果的镜前Rokall评分、Glasgow Blatchford评分、mGBS评分、T评分、AIMS65、ABC评分、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进行介绍,从而找出适用于急诊的评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评分系统 输血 再出血 临床干预 预后评估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唐昭喜 欧强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1208-1208,123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同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和慢性重型乙肝患者IgGI、gAI、gM水平均有...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同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和慢性重型乙肝患者IgGI、gAI、gM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乙肝和慢性重型乙肝组之间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恶化组的PTA值明显低于好转组,IgGI、gAI、gM和TBIL水平高于好转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评估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预后
下载PDF
恙虫病致肺损害68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昭喜 曾传生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1897-1897,1899,共2页
关键词 恙虫病立克次体 肺损害 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点 肺部损害 淋巴结肿大 多脏器损害 肝脾肿大 患者资料 总结报告
下载PDF
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救治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唐昭喜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疗法,大剂量纳洛酮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小剂量纳洛酮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常规剂量纳洛酮治疗,观察并对比3组的平... 目的探讨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疗法,大剂量纳洛酮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小剂量纳洛酮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常规剂量纳洛酮治疗,观察并对比3组的平均转归时间。结果平均转归时间大剂量纳洛酮组短于小剂量纳洛酮组,而小剂量纳洛酮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大剂量尤其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急性酒精中毒 救治 疗效
下载PDF
66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唐昭喜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9期38-38,40,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分析血液灌流在急救过程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急诊科接诊的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急救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分析血液灌流在急救过程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急诊科接诊的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急救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昏迷时间与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在促进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抢救效果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在较短时间内加快患者症状的改善,加速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有机磷中毒 急救措施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外周血PLR、MLR与2型糖尿病及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龙霞 唐昭喜 向明钧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9期36-39,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炎性反应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外周血的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作为一项新兴的炎性指标,在预测糖尿病和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病情程度及... 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炎性反应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外周血的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作为一项新兴的炎性指标,在预测糖尿病和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病情程度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外周血的PLR、MLR与2型糖尿病及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泮托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病出血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唐昭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8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泮托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2例,其中观察组预防采用泮托拉唑,对照组预防采用西咪替丁,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泮托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2例,其中观察组预防采用泮托拉唑,对照组预防采用西咪替丁,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及用药前后pH值变化。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3.66%,对照组为19.5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例死亡,对照组8例死亡,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0.01<P<0.05);观察组用药前pH值为(1.53±0.12),用药后为(5.36±0.41),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泮托拉唑预防应激性溃出血效果显著,应激性溃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应用西咪替丁预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应激性溃疡出血 泮托拉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