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骨不连19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郭义城 田乃宜 +4 位作者 靳西勇 贾明锁 张小威 唐昭惠 李勇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524-525,共2页
关键词 股骨 骨不连 交锁髓内钉
下载PDF
脊柱钢板在胸腰段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田乃宜 郭义城 +3 位作者 贾明锁 张小威 李勇 唐昭惠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脊柱钢板 内固定 截瘫
下载PDF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 被引量:1
3
作者 田乃宜 吴水清 +2 位作者 李勇 唐昭惠 王全平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前路减压植骨 融合治疗 颈椎病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田乃宜 郭义城 +3 位作者 贾明锁 张小威 李勇 唐昭惠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7至2004年6月我院应用胶原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652例,进行回顾分析。X线透视下用12号穿刺针穿刺到病变椎间隙,注入600~1200万U胶原酶,术后应用抗生素,绝对卧床1周。结... 目的探讨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7至2004年6月我院应用胶原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652例,进行回顾分析。X线透视下用12号穿刺针穿刺到病变椎间隙,注入600~1200万U胶原酶,术后应用抗生素,绝对卧床1周。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症状良好达81%。结论化学溶核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酶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乃宜 郭义城 +3 位作者 张小威 李勇 唐昭惠 贾明锁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无柄人工髋关节 临床应用 研究
下载PDF
获得性血友病A致骨筋膜间隙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昭惠 张秋林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1053-1054,共2页
获得性血友病A是一种少见的出血性疾病,是因非血友病患者后天自身产生抗凝血因子Ⅷ抗体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而致,其临床表现与典型血友病甲相似。国外统计,获得性血友病每年大约每10万人中有0.2-1.0人发病[1]。而因获得性血友病A局部出血... 获得性血友病A是一种少见的出血性疾病,是因非血友病患者后天自身产生抗凝血因子Ⅷ抗体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而致,其临床表现与典型血友病甲相似。国外统计,获得性血友病每年大约每10万人中有0.2-1.0人发病[1]。而因获得性血友病A局部出血导致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更为少见。1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因双小腿肿胀,疼痛,活动受限1 d来我院血管外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血友病A 骨筋膜间隙综合征 凝血因子Ⅷ抗体 骨筋膜室综合征 血友病患者 凝血功能障碍 出血性疾病 血友病甲
下载PDF
RF提拉钉复位固定减压原位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37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田乃宜 孙卫红 +4 位作者 张晓威 郭义城 李勇 贾明锁 唐昭惠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30-731,共2页
目的探讨用R FⅡ、Ⅲ型提拉钉复位,减压、植骨、原位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该方法治疗L4或L5滑脱者37例。结果通过平均20个月的随诊,按照侯树勋疗效评定标准,优23例,良9例,可5例。优良率达86.5%,37例病人术后X线示全部... 目的探讨用R FⅡ、Ⅲ型提拉钉复位,减压、植骨、原位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该方法治疗L4或L5滑脱者37例。结果通过平均20个月的随诊,按照侯树勋疗效评定标准,优23例,良9例,可5例。优良率达86.5%,37例病人术后X线示全部骨性愈合。结论对Ⅰ、Ⅱ度腰椎滑脱者,采用R F-Ⅱ、Ⅲ型提拉钉可达到89.2%复位率,是基层医院治疗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提拉钉 腰椎滑脱 复位固定 减压植骨
下载PDF
双胞胎多发骨软骨瘤病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贾明锁 唐昭惠 +1 位作者 郭义城 赵丽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骨软骨瘤 双胞胎 多发
下载PDF
浮动肘46例临床观察
9
作者 田乃宜 郭义城 +3 位作者 张小威 贾明锁 李勇 唐昭惠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55-455,共1页
关键词 浮动肘 骨折 复位固定
下载PDF
BiPAP呼吸机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并急性呼吸衰竭2例
10
作者 姚刚 刘兴旺 +3 位作者 田乃宜 周谊 唐昭惠 张小威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BIPAP 脂肪栓塞综合征
下载PDF
锁骨骨折术后再骨折原因分析及手术治疗
11
作者 张小威 田乃宜 +4 位作者 靳西勇 贾明锁 郭义城 李勇 唐昭惠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55-455,共1页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再骨折 分析
下载PDF
胸腰椎结核外科治疗2l例分析
12
作者 贾明锁 田乃宜 +4 位作者 李勇 唐昭惠 张小威 郭义城 郭新宁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901-903,共3页
目的总结胸腰椎结核彻底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局部置管给药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胸腰椎结核21例,均经X线、CT或MRI证实有不同程度椎体破坏及椎旁脓肿。手术方法:(1)病灶清除、植骨,分别选用AF、GSS、椎体钢板内固定;(2)病灶部位置管... 目的总结胸腰椎结核彻底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局部置管给药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胸腰椎结核21例,均经X线、CT或MRI证实有不同程度椎体破坏及椎旁脓肿。手术方法:(1)病灶清除、植骨,分别选用AF、GSS、椎体钢板内固定;(2)病灶部位置管,术后每日经导管推注链霉素1000mg,异烟肼500mg。结果21例均得到随访,最长68个月,最短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4~6周原有症状基本缓解。8~12周日常生活基本自理。X线片提示:4~6个月椎体间及骨腔内植骨边缘模糊不清,椎旁可见新生骨痂生成。结论彻底清除病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坚强的内固定维持了畸形矫正位置,有利于植骨及病椎的愈合,局部置管给药,具有口服、肌注、静脉注射方法所不具有的优点。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可缩短疗程,增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结核 胸腰椎 病灶清除 内固定 置管注药
下载PDF
空心钉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田乃宜 孙卫红 +5 位作者 张小威 郭义城 李勇 贾明锁 唐昭惠 郭新宁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29-730,共2页
目的探讨加压空心钉并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块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三枚空心钉品字形固定股骨颈骨折处,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骨块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结果50例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个月,骨折愈合46例,占92%... 目的探讨加压空心钉并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块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三枚空心钉品字形固定股骨颈骨折处,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骨块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结果50例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个月,骨折愈合46例,占92%,其中髋关节功能完全正常者30例,占65%;仍有疼痛者16例,占35%;不愈合发生股骨头坏死功能丧失行全髋关节置换4例,占8%。结论加压空心钉固定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块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愈合率高,局部有丰富的血液循环,坚强的加压空心钉内固定,使骨折端固定可靠,空心钉的孔道可减轻股骨头内的压力,使血液循环在股骨头内充分重新分布,降低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此手术操作简单,不需吻合血管,治疗效果可靠,适合于成年人各型的股骨颈骨折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钉 旋髂深血管髂骨瓣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研究
14
作者 田乃宜 李勇 +3 位作者 张小威 郭义城 唐昭惠 贾明锁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小切口 全髋关节 置换
下载PDF
多发性胸椎包虫病1例
15
作者 贾明锁 唐昭惠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7期448-448,共1页
关键词 包虫病 多发性 左下肢麻木 妊娠反应 胸椎 临床资料 疼痛不适 行走无力
下载PDF
腰椎包虫病误诊为腰椎结核1例分析
16
作者 贾明锁 唐昭惠 郭义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550-1551,共2页
关键词 腰椎 脊柱疾病/寄生虫学 棘球蚴病/诊断 结核 脊柱/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腰椎包虫病1例
17
作者 贾明锁 唐昭惠 郭义城 《颈腰痛杂志》 2007年第2期146-146,共1页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4岁,蒙族,生活在牧区。一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腰背部疼痛,其后出现腰背后突畸形,且逐渐加重,同时发现双侧腹股沟区鸡蛋大小包块,进行性增大。于2006年9月来我院门诊检查,诊断为“腰椎结核”收住院。查体:慢...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4岁,蒙族,生活在牧区。一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腰背部疼痛,其后出现腰背后突畸形,且逐渐加重,同时发现双侧腹股沟区鸡蛋大小包块,进行性增大。于2006年9月来我院门诊检查,诊断为“腰椎结核”收住院。查体:慢性病容,全身消瘦,腰2.3棘突明显后突畸形,局部未触及包块,压痛及叩击痛阳性,上下肢感觉和运动正常。双腹股沟区膨隆,压痛,有波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包虫病
下载PDF
GSS内固定治疗胸椎包虫病术后复发并瘫痪1例
18
作者 贾明锁 唐昭惠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胸椎/寄生虫学 棘球蚴病 骨折固定术 截瘫
下载PDF
半坚强与坚强内固定邻近节段腰椎间盘角位移及应力的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建华 唐昭惠 +2 位作者 陈凯 李明 张秋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5-1281,共7页
背景:理论上腰椎半坚强内固定能够减缓邻近节段退变,但目前仍缺乏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支持。目的:以Isobar TTL装置为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半坚强内固定对邻近节段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USS坚强内固定系统和Isobar TTL半坚强... 背景:理论上腰椎半坚强内固定能够减缓邻近节段退变,但目前仍缺乏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支持。目的:以Isobar TTL装置为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半坚强内固定对邻近节段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USS坚强内固定系统和Isobar TTL半坚强内固定系统的材料参数分别导入已通过验证的L2-S5腰骶椎模型,构建双节段固定的腰椎内固定模型,各施加垂直负荷为400 N,扭矩为7.5 N·m,分别记录屈伸、侧屈、旋转等工况下邻近节段腰椎间盘角位移及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变化。结果与结论:USS坚强内固定及Isobar TTL半坚强内固定后,邻近节段腰椎间盘屈伸、侧屈和旋转时的角位移及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均较自然状态增大。但与USS坚强内固定相比,Isobar TTL半坚强内固定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时,角位移分别降低19.2%,15.1%,11.1%,12.2%,18.4%和22.1%,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分别降低33.0%,20.2%,23.9%,18.6%,28.8%和28.0%。提示与坚强内固定相比,半坚强内固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邻近节段椎间盘的活动度和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非融合 动态稳定系统 半坚强内固定 坚强内固定 邻近节段退变 角位移
下载PDF
自体红骨髓注射治疗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昭惠 诸黎星 +3 位作者 徐土炳 王凯 周新民 李强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7期549-550,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红骨髓注射治疗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60岁,平均32.5岁。骨缺损部位:胫骨7例,股骨2例,肱骨4例。采用自体红骨髓注射至骨折断端治疗,自体红骨髓经... 目的:观察自体红骨髓注射治疗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60岁,平均32.5岁。骨缺损部位:胫骨7例,股骨2例,肱骨4例。采用自体红骨髓注射至骨折断端治疗,自体红骨髓经皮注射每2周1次,共5次,每月复查肢体正侧位X线片。结果:13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5个月。13例骨缺损完全修复,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红骨髓注射创伤小,疗效明确,并能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有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是治疗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不连 自体红骨髓 注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