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建设投资“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发展活力评价与对策
1
作者 王列辉 张圣 +1 位作者 苏晗 唐昭沛 《中国港口》 2023年第11期10-15,共6页
将中国建设投资运营港口与周边港口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对外承建、投资运营的港口经济效益显著,大部分港口活力高于周边港口。未来,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港口高质量发展,需着力通过软硬兼施、协调统一、风险规避和科学指导等措施促进... 将中国建设投资运营港口与周边港口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对外承建、投资运营的港口经济效益显著,大部分港口活力高于周边港口。未来,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港口高质量发展,需着力通过软硬兼施、协调统一、风险规避和科学指导等措施促进港口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运营 风险规避 一带一路 港口 评价与对策 软硬兼施 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
原文传递
空间扩容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陆路交通联系时空演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威 唐昭沛 +1 位作者 梁双波 曹有挥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3-171,182,共10页
城市群空间扩容有赖于城市间交通联系的强化。文章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探讨长三角城市群由16个设区市扩容至26个设区市,各单元经由陆路交通与中心城市及设区市市区的交通联系时空演化。结果显示:(1)空间扩容引致公路通达时间有所增长,但... 城市群空间扩容有赖于城市间交通联系的强化。文章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探讨长三角城市群由16个设区市扩容至26个设区市,各单元经由陆路交通与中心城市及设区市市区的交通联系时空演化。结果显示:(1)空间扩容引致公路通达时间有所增长,但趋于均衡化发展。(2)扩容后普速铁路网络通达时间明显增加,尽管连通度有所提升,但连通强度明显下降;高铁网络通达时间显著低于普铁网络,且连接指数显著高于普铁网络,中心城市在高铁网络中优势突出。(3)主要得益于高速铁路发展,扩容后陆路可达性及其均衡性均有所提升,交通发展很好地支撑了城市群扩容;受城市群扩容及陆路交通发展的共同作用,可达性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长江的阻隔效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 可达性 网络连接特征 空间扩容 长三角城市群
原文传递
武汉市文化遗产的社会记忆演化特征——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胡娟 朱琳 +1 位作者 唐昭沛 甘依霖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5-232,共8页
从社会记忆的维度,对武汉市283处文物保护单位构建“士农工商兵”的分类体系,并梳理其时间演变和空间结构特征,发现:①时间上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类型表现出由单一走向丰富的基本特性,可基本分为“远古—六朝”、“隋唐至今”的两... 从社会记忆的维度,对武汉市283处文物保护单位构建“士农工商兵”的分类体系,并梳理其时间演变和空间结构特征,发现:①时间上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类型表现出由单一走向丰富的基本特性,可基本分为“远古—六朝”、“隋唐至今”的两大阶段,总体表现为“生存文化—手工文化—学士文化—本土商贸文化—机械文化—军事纪念文化”的过渡特征。②空间上呈现出从分散到集中,由外围城区向中心城区聚集的特征;总体形成“两轴—四斑—两圈层”的空间分布体系。这种社会记忆的演化特征体现了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的变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这说明社会记忆的演化,受到社会群体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直接影响,主流生产力决定社会记忆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单位 社会记忆 文化圈层 社会劳动分工 楚文化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2
4
作者 唐昭沛 吴威 +1 位作者 刘玮辰 李晓丽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6-758,共13页
为深入探究高铁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散间的关系,论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基于2002—2017年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高铁运营数据和城市经济数据,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静态视角和动态双重差分模型的动态视角考察高速铁路对生产性服... 为深入探究高铁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散间的关系,论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基于2002—2017年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高铁运营数据和城市经济数据,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静态视角和动态双重差分模型的动态视角考察高速铁路对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空间集聚效应。结果表明:(1)高铁效应与城市高铁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受时空压缩和客运组织的综合影响。对生产性服务业而言,静态层面上,高铁显著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沿线城市集聚;动态层面上,高速铁路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效应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和滞后性,且作用强度随高铁网络化逐年增强。(2)高铁影响下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空间组织趋于差异化,其中研发设计业为"高显著促进型"产业,信息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为"中显著促进型"产业,运输服务业、节能与环保服务业、生产性租赁服务与商务服务业为"高显著抑制型"产业,高铁对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服务业影响不显著。(3)高铁对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动态效应具有显著行业异质性和阶段性,这一阶段性特征与高铁对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动态效应保持相对一致;具有相同静态特征的产业在高铁影响下表现出相同的动态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集聚 长三角城市群
原文传递
基于城市产业结构特征的高铁生产性服务业集散效应——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唐昭沛 吴威 +2 位作者 郭嘉颖 刘玮辰 李晓丽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88-2203,共16页
高铁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散效应深受城市特征的影响。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特征将城市分为二产主导型城市和三产主导型城市,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探讨高铁对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空间效应差异。结果表明,高铁对生产... 高铁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散效应深受城市特征的影响。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特征将城市分为二产主导型城市和三产主导型城市,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探讨高铁对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空间效应差异。结果表明,高铁对生产性服务业及细分行业的集散效应具有显著时滞性和异质性,城市产业结构对其效应产生了显著影响。①基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研究表明,在静态上,高铁促进二产主导型城市产业空间分散、三产主导型城市产业空间集聚;在动态上,高铁对二产主导型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散具有先促进集聚后促进分散的特性,对三产主导型城市的产业效应始终表现为促进集聚。②对于运输服务业、租赁与商服业而言,无论是静态效应还是动态效应,城市产业结构对其影响均较小,在静态上高铁促进二产主导型城市和三产主导型城市的产业在空间分散布局;在动态上高铁效应总体表现为“不显著-促进分散”的二阶段性。③对于金融服务业和研发设计业而言,高铁的静态效应在作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均表现为促进产业集聚,其动态效应受到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表现出显著阶段性差异。④对于信息服务业而言,高铁对其空间集散的静态效应表现为对二产主导型城市的产业影响不显著,促进三产主导型城市的信息服务业在空间集聚,且其动态效应与静态效应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集散 产业结构 长三角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