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造业集聚、城镇化与城乡共同富裕——基于东北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晓华 余建刚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7-125,144,共10页
制造业集聚和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共同富裕的演化趋向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东北地区的经验数据,通过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城镇化与城乡共同富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长期内三者之间保持着稳定的均衡关系,且... 制造业集聚和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共同富裕的演化趋向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东北地区的经验数据,通过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城镇化与城乡共同富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长期内三者之间保持着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均对城乡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短期内三者的动态关系没有达到最优,城镇化对城乡共同富裕的短期波动具有更为直接和明显的解释力,而制造业集聚对城乡共同富裕变化的解释力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强;制造业集聚、城镇化与城乡共同富裕之间的演进关系具有阶段性特征,由于存在较高的摩擦成本,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的互动并未实现良性累积。在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双重目标下,东北地区应改善制造业集聚形态,着力于城镇化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促进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交互协同效应的循环累积,进而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城镇化 城乡共同富裕 阶段性 互动
下载PDF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
2
作者 唐晓华 余建刚 刘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7-102,共6页
文章基于200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关系,并借助门槛模型考察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差异化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先... 文章基于200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关系,并借助门槛模型考察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差异化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先负后正的“U”型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南方地区与中低端行业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更明显。从不同约束条件来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存在人力资本水平的双重门槛效应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且均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价值链升级 人力资本 外商直接投资
下载PDF
基于技术营销的白酒营销师培训分析
3
作者 唐晓华 《酿酒》 CAS 2024年第4期30-32,共3页
白酒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发酵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营销是商品变现的必要手段,白酒的营销是每个企业最为重要的事务,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将企业的产品更好的推销出去,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除了传统的营销方式以外,是... 白酒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发酵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营销是商品变现的必要手段,白酒的营销是每个企业最为重要的事务,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将企业的产品更好的推销出去,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除了传统的营销方式以外,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本文以白酒营销师培训以及技术营销为主题进行论述,以期为白酒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营销 技术营销 白酒营销师 培训
下载PDF
高校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及反拨效应探析
4
作者 唐晓华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
高校英语教育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评价标准、测试体系等因素影响着高校英语教育思辨能力的培养。培养语言技能和思辨能力俱佳的英语人才,必须从英语教育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等不同环节入手,以全方... 高校英语教育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评价标准、测试体系等因素影响着高校英语教育思辨能力的培养。培养语言技能和思辨能力俱佳的英语人才,必须从英语教育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等不同环节入手,以全方位、多维度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必然对师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产生一定的反拨效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英语教育 思辨能力 模式构建 反拨效应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与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创新
5
作者 唐晓华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3期51-53,共3页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连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持续推进中,这使得高职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变革。文章基于行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聚焦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从定位数...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连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持续推进中,这使得高职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变革。文章基于行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聚焦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从定位数字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数字化课程体系、丰富数字化教学内容、提升师资团队的数字化知识和能力、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构建产学研一体数字化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探讨,从而改进和创新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 数字化转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铁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比较研究——基于高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数据的视角分析
6
作者 刘蕊 唐晓华 余建刚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28-38,共11页
评价中国高铁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指标是高铁最具核心技术水平的关键设备及零部件。文章依据2013—2022年9类高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的数据,测度其出口技术复杂度,分析了中国与另外17个高铁强国的优势和劣势,并评估了与共建“一带一路”1... 评价中国高铁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指标是高铁最具核心技术水平的关键设备及零部件。文章依据2013—2022年9类高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的数据,测度其出口技术复杂度,分析了中国与另外17个高铁强国的优势和劣势,并评估了与共建“一带一路”11个国家的合作。得出结论:中国高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增长较快,但由于其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与其他高铁强国相比处于相对弱势;总体上看,中国高铁全球价值链地位较低。要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可行的方略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加快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高铁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在合作中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技术跳跃和新的地位跃升,增加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高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的出口份额,进而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实现由“高铁大国”向“高铁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一带一路” 高铁产业 全球价值链地位 关键设备及零部件
下载PDF
基于ISCNFI分析框架的我国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唐晓华 姜博 马胜利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共10页
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在借鉴中外经验及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围绕投入信息化、产出服务化、流程低碳化、组织网络化、融资多元化以及创新集成化,本文通过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ISCNFI分析框架,对我国30个地区2012年度产... 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在借鉴中外经验及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围绕投入信息化、产出服务化、流程低碳化、组织网络化、融资多元化以及创新集成化,本文通过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ISCNFI分析框架,对我国30个地区2012年度产业融合情况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产业融合程度差异性显著,多数地区融合程度与理想状态差距较大,但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这意味着产业融合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较为显著,其原因可部分归结于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基础及政府干预强度等影响因素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ISCNFI框架 测度 经济发展指数
下载PDF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基于“互联网+”视角 被引量:12
8
作者 唐晓华 刘蕊 +1 位作者 丁琦 张志国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80,共12页
文章通过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估算了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并应用空间滞后模型检验了"互联网+"影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空间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互联网+"的程度整体偏低,且分布不均衡,高技术制造... 文章通过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估算了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并应用空间滞后模型检验了"互联网+"影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空间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互联网+"的程度整体偏低,且分布不均衡,高技术制造业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的技术创新效率都呈现空间依赖特征;"互联网+"对于研发阶段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转化阶段的技术创新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规模呈"U型"关系,与市场竞争程度呈正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技术制造业 技术创新效率 空间滞后模型
下载PDF
不孕妇女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唐晓华 江镜全 +2 位作者 叶俊凯 蔡媛媛 夏勇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孕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致病菌的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不孕妇女阴道分泌物样本,留取念珠菌阳性样本,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做培养鉴定,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做药物敏感性...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孕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致病菌的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不孕妇女阴道分泌物样本,留取念珠菌阳性样本,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做培养鉴定,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收集的454例样本中共分离出86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48株,占55.81%;光滑念珠菌24株,占27.91%;热带念珠菌8株,占9.30%;克柔念珠菌4株,占4.65%;近平滑念珠菌2株,占2.33%。分离的菌株对两性霉素B、克霉唑、咪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3.55%、77.91%、65.12%、62.79%、59.30%。结论非白念珠菌在不孕妇女VVC中分离率较高,不同菌种对不同抗菌药物敏感性有较大差异,临床应根据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不孕 妇女
下载PDF
能源强度与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实证 被引量:32
10
作者 唐晓华 刘相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8-85,共8页
制造业的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该文利用Geweke因果检验方法,并采用1993—2013年20年间的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和分析。首先,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 制造业的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该文利用Geweke因果检验方法,并采用1993—2013年20年间的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和分析。首先,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将产业结构优化划分成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中高级化都呈现良好的趋势,但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却呈现出"倒U"变化趋势,这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具有一定相关性。其次,计算制造业的能源强度,并利用LMD方法对能源强度进行分解,分解为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两个方面,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能源强度变化受到技术效应影响波及时间较长,结构效应变化造成短期影响较大。最后,利用Gewke因果检验的方法对能源强度和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即时因果关系及整体因果关系进行统计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能源消耗之间形成两条不同反馈循环,一条为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结构效应及技术效应之间的短期反馈循环,另一条为产业结构优化内部和技术效应之间的长期反馈循环,这两条循环相互促进和影响,最终形成闭合横"8"字均衡循环。据此,研究给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一是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实现能源的"开源节流"的有效手段;二是制定差异化的能源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是实现"减少能源压力、保证经济发展"双赢局面的重要保障和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产业结构优化 Geweke因果分解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晓华 聂锦标 徐霞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i,MRS)的感染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菌株,用mecA基因PCR扩增法鉴定MRS,并结合临床资料对本院MRS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住院患...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i,MRS)的感染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菌株,用mecA基因PCR扩增法鉴定MRS,并结合临床资料对本院MRS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住院患者标本中共收集到68株葡萄球菌,其中MRS 38株(阳性率为55.9%)。MRS感染主要多发于年龄>60岁,男性,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科室分布以呼吸内科、泌尿外科及ICU病房为主。药敏结果显示MRS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及喹努普汀的敏感率为100%,对替考拉宁敏感率为94.7%,对利福平的敏感率为57.9%,其余抗菌药物敏感率均<30%。结论及时了解本院患者MRS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监测及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ECA基因 耐药性
下载PDF
工业智能化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唐晓华 李静雯 邱国庆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6-44,共9页
为了揭示工业智能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及机制,在对工业智能化技术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06—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方法,实证考察工业智能化技术... 为了揭示工业智能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及机制,在对工业智能化技术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06—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方法,实证考察工业智能化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工业智能化技术会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在创新人才流动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工业智能化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2)劳动力结构升级是工业智能化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主要促进因素,地区高技能劳动力比例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工业智能化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面影响。(3)工业智能化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劳动力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会因地区差异而表现不同效应,东部和中部地区促进效果与全国层面保持相对一致,西部不显著。为此,整体上应加大工业智能化技术支持力度,同时也要考虑智能化实施的地区差异性,促进高技能劳动力质量提升,以实现产业技术升级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技术 产业结构升级 劳动力结构 空间效应
下载PDF
基于产业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晓华 姜博 夏茂森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9-131,共3页
本文基于产业关联视角,通过计算产业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对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需求情况及产业关联程度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强... 本文基于产业关联视角,通过计算产业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对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需求情况及产业关联程度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强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需求感应程度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感应程度整体差别不大,但产业结构内部差异较大。本文从加快中低技术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重点发展物流服务业、重视科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剥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关联 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系数
下载PDF
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唐晓华 李绍东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37,共6页
本文通过2004—200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176个4位数产业的CR4和CR8数据,考察了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情况,并据此界定了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结构类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本文通过2004—200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176个4位数产业的CR4和CR8数据,考察了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情况,并据此界定了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结构类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2004—2007年的市场集中度呈现快速上升态势;根据贝恩及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200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为中、高寡占型市场结构;从其7个子行业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分别属于中(上)集中寡占型和高集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其他5个子行业都属于中(下)寡占型市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市场集中度 CR4 CR8
下载PDF
中英电信“双寡头垄断”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唐晓华 苏梅梅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27,共5页
中国电信南北分拆以后 ,将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两个业务领域形成新一轮“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英国是率先实行“双寡头垄断”作为过度 ,最终走向电信全面开放竞争的典范。中国电信业在 1994~1999年第一阶段改革中 ,曾试图仿效“英... 中国电信南北分拆以后 ,将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两个业务领域形成新一轮“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英国是率先实行“双寡头垄断”作为过度 ,最终走向电信全面开放竞争的典范。中国电信业在 1994~1999年第一阶段改革中 ,曾试图仿效“英国模式” ,构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双寡头垄断” ,最终以失败告终。在中国即将形成新一轮“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之时 ,我们有必要通过对英国电信改革的理论背景、具体实施过程、取得的成就的回顾 ,探求英国“双寡头垄断”成功的奥秘 ,并为中国新一轮电信重组所借鉴 ,提升中国的电信业国际竞争力 ,更好地应对WTO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寡头垄断 英国模式 互联互通 普遍服务
下载PDF
异质性与网络形成:一个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晓华 李占芳 许静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2,共11页
自巴拉和戈伊尔(Bala&Goyal,2000)与杰克逊和沃林斯基(Jaekson&Wolinsky,1996)分别提出单边链接形成模型和双边链接形成模型以来,考察异质性在网络形成中的作用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在介绍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从成本异质... 自巴拉和戈伊尔(Bala&Goyal,2000)与杰克逊和沃林斯基(Jaekson&Wolinsky,1996)分别提出单边链接形成模型和双边链接形成模型以来,考察异质性在网络形成中的作用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在介绍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从成本异质性,价值异质性,同时考虑成本和价值的异质性、链接异质性等方面,梳理了后续文献对基准模型的扩展,试图勾勒出理论发展的脉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形成 异质性 纳什网络 两两稳定
下载PDF
装备制造产业R&D投入强度、创新动力及合作趋向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唐晓华 刘春芝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4-98,共5页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和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辽宁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R&D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但是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资金缺乏和技术落后是阻碍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和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辽宁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R&D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但是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资金缺乏和技术落后是阻碍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实现的主要因素,同时,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目标和创新战略带有一定的市场被动性,致使创新效率低下。然而,当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趋向是,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的程度在增强。因此,增强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树立协作性竞争的新观念,不断培育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构建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 投入强度 创新动力 合作趋向
下载PDF
中国高铁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和国际竞争力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唐晓华 刘蕊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46,共9页
高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的发展水平是决定一国高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本文采用出口技术复杂度测度方法,基于2012—2017年行业和产品出口金额,从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测度高铁强国全球价值链地位,并采用IMS指数、... 高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的发展水平是决定一国高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本文采用出口技术复杂度测度方法,基于2012—2017年行业和产品出口金额,从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测度高铁强国全球价值链地位,并采用IMS指数、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综合测度10个高铁强国9类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国际竞争力水平。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高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全球价值链地位与高铁强国相比差距较大;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并不是影响高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全球价值链地位高低的关键因素;中国高铁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实力较强,电力机车的国际竞争力很强,但维修或服务车等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国际竞争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铁 关键设备及零部件 全球价值链 国际竞争力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线性抑或非线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唐晓华 李静雯 邱国庆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30-141,共12页
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的理论模型,运用2001—2016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之间呈现显著的先促... 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的理论模型,运用2001—2016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之间呈现显著的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2)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的抑制作用存在显著滞后性,当期高技术产业集聚会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滞后期高技术产业集聚则会阻碍区域创新发展。(3)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存在一定地区异质性。东、中、西部地区与全国层面估计结果保持一致,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4)高技术产业集聚主要通过技术溢出、劳动生产率和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
下载PDF
市场结构、企业性质与产业升级动力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晓华 刘相锋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51,共10页
在经济新常态下,作为寻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产业升级是我国产业保持长期稳定活力的源泉。从产业升级动力角度出发,首次构建动态搜寻模型和简约利润博弈模型相结合的混合模型,分析市场结构和企业性质在产业升级动力中所起的作用,... 在经济新常态下,作为寻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产业升级是我国产业保持长期稳定活力的源泉。从产业升级动力角度出发,首次构建动态搜寻模型和简约利润博弈模型相结合的混合模型,分析市场结构和企业性质在产业升级动力中所起的作用,并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对数理推导的结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润风险规避型企业升级进入垄断市场结构,会增强垄断市场或产业的升级动力,但其并不适合进入竞争性领域;利润风险偏好型企业升级进入竞争性领域或垄断边界模糊化领域,一方面会对竞争性领域产生双重驱动作用,另一方面会对垄断领域产生"鲶鱼效应"。这一结论可为我国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市场结构 企业性质 产业升级动力 制造业 产业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