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et、GATA-3、FoxP3及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沈红石 陈海飞 +4 位作者 任传路 李征洋 唐杰庆 王静 吴天勤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8-10,13,共4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转录因子FoxP3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A患者27例(AA组)、体检健康者25例(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Th2细胞及C...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转录因子FoxP3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A患者27例(AA组)、体检健康者25例(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Th2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 mR-NA的表达,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血浆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A组的血浆T-bet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GATA-3与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P<0.01);AA组外周血中CD+3、CD+3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CD+3CD+4、CD+4CD+25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和CD+4/CD+8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AA组血浆中IFN-γ水平及IFN-γ/IL-4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AA患者存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表达下调,调节性T细胞的减少及由此引起免疫抑制效应不足可能是AA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ET基因 GATA-3基因 FOXP3基因 转录因子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fMRI区分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MVPA方法研究
2
作者 汪方毅 唐杰庆 +3 位作者 刘倩 余成新 李博 丁帆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5,共8页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数据构建脑网络,建立多变量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 MVPA)实现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有效区分。材料与方法 使用公开数据集中55名认知优(...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数据构建脑网络,建立多变量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 MVPA)实现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有效区分。材料与方法 使用公开数据集中55名认知优(认知优组)和43名认知差(认知差组)的健康老年人,基于全部受试者的静息态fMRI数据,建立MVPA方法对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进行区分。其中,脑网络构建和特征选择使用高斯Copula互信息(Gaussian Copula mutual information, GCMI),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完成分类,然后与现有的MVPA方法区分健康老年人的认知水平作对比。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一致性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 本文建立的MVPA方法实现了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有效区分,分类准确率达到77.22%,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81.82%、72.09%和0.77。另外,认知差组的一致性功能连接强度相对于认知优组有明显降低,且组间差异普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对非线性敏感的GCMI进行脑网络的构建并选择特征,结合SVM可以实现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有效区分。通过分析一致性功能连接,发现其强度减弱可能导致认知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一致性功能连接对于辅助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健康老年人 认知水平 分类 多变量模式分析 脑网络 高斯Copula互信息
下载PDF
抗磷脂综合征并发Evan综合征1例
3
作者 沈红石 唐杰庆 +4 位作者 吴天勤 金玲娟 李征洋 秦龙梅 王兆钺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42-442,共1页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Evan综合征
下载PDF
获得性依赖VitK凝血因子缺乏症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海飞 金玲娟 +9 位作者 吴天勤 唐杰庆 沈红石 李征洋 朱晶晶 秦龙梅 降宇峰 蒋文秀 余自强 王兆钺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09-411,415,共4页
目的:探讨非婴幼儿获得性依赖Vit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的获得性依赖VitK凝血因子缺乏症26例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随访情况。结果:18例患者病因不明(A组),6例为杀鼠药中毒(B组... 目的:探讨非婴幼儿获得性依赖Vit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的获得性依赖VitK凝血因子缺乏症26例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随访情况。结果:18例患者病因不明(A组),6例为杀鼠药中毒(B组),2例为华法令过量(C组)。所有患者均同时或先后出现皮肤、黏膜、皮下及内脏出血,首发最常见出血部位(症状)为血尿;由于失血,15例患者Hb<100g/L,最低仅为36g/L;患者自出血症状始至明确诊断中位时间为10(2~120)d,其中11例患者1~4个月才确诊,各组自出血症状始至确诊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全组有15例患者误诊,就诊时所有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显著延长或升高,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均正常,各组APTT、PT、I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2例华法令过量的患者仅停用华法令外,其余24例患者静脉给予VitK1(20~60)mg/d滴注1~2d后出血停止,部分患者同时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和)血浆输注,复查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治疗后患者APTT、PT及INR值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静脉使用VitK1时间为1~10个月。长期静脉给予VitK治疗者中位随访6(1~20)个月,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非婴幼儿获得性依赖VitK凝血因子缺乏症多数原因不明,容易误诊。首发出血最常见的症状(部位)为血尿,半数以上的患者可因失血并发贫血。不明原因及杀鼠药中毒者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类似,均需接受长疗程静脉VitK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K缺乏 出血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恒渠 王登海 +5 位作者 陈海飞 唐杰庆 金玲娟 朱晶晶 葛颖超 吴天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0期2438-2439,244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住院TTP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结果 6例出现典型5联征,4例患者表现为3联征,10例患者外周血片均可发现1%-10...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住院TTP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结果 6例出现典型5联征,4例患者表现为3联征,10例患者外周血片均可发现1%-10%的破碎红细胞,6例行ADAMTS13检测,2例活性正常,4例活性不同程度降低,有效治疗时活性恢复,再次复发时又下降,确诊中位时间5 d,10例急性期均进行了血浆置换,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长春碱、环磷酰胺、环孢素,中位随访2.1年,9例治愈,1例患者复发,2例难治患者采用了利妥昔单抗治疗,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仔细目测计数破碎红细胞有助于早期发现TTP,该病仍依赖临床进行综合诊断,但获得性TTP患者ADAMTS13活性与病情明显相关,获得性TTP需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利妥昔单抗可能是治疗难治/复发性TTP患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红细胞 血小板
下载PDF
低剂量环孢素治疗难治/复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天勤 陈海飞 +5 位作者 唐杰庆 朱晶晶 金玲娟 李征洋 沈红石 秦龙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12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A)在难治/复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中的l性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难治/复发ITP患者接受3~5mg/(kg·d)的CyA治疗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10个月,完全反应(CR)13例(36.1...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A)在难治/复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中的l性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难治/复发ITP患者接受3~5mg/(kg·d)的CyA治疗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10个月,完全反应(CR)13例(36.1%),有效(R)15例(41.7%),无效(NR)8例(22.2%),总有效率为77.8%。复发与难治两组疗效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83)。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头痛、血压升高及肝功能受损,多数患者能较好耐受。结论低剂量的CyA治疗1TP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挽救性治疗方法,严重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难治性 复发性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患者以皮肤多发毛细血管瘤为首发表现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沈红石 任传路 +4 位作者 秦龙梅 王静 陈海飞 唐杰庆 吴天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4期1960-1961,1963,共3页
POEMS综全征是以多发性神经病变(polyneuopathy)为最主要特征的一种单克隆浆细胞病。常伴有多种副肿瘤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易识别。1956年被Crow首次报道,1980年Bardwick等人根据其5个主要临床特征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排列而命... POEMS综全征是以多发性神经病变(polyneuopathy)为最主要特征的一种单克隆浆细胞病。常伴有多种副肿瘤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易识别。1956年被Crow首次报道,1980年Bardwick等人根据其5个主要临床特征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排列而命名为:POEMS综合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全征 血管瘤 周围神经病变 M-蛋白
下载PDF
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细胞因子监测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沈红石 蒋复高 +3 位作者 吴天勤 唐杰庆 李征洋 秦龙梅 《东南国防医药》 2006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观察60例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前后外周血及骨髓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并探讨细胞因子监测再障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EL ISA检测外周血和骨髓IL-3、IL-8和TNF-α及IFN-γ水平。结果急、慢... 目的观察60例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前后外周血及骨髓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并探讨细胞因子监测再障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EL ISA检测外周血和骨髓IL-3、IL-8和TNF-α及IFN-γ水平。结果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IL-8、TNF-α及IFN-γ含量均远高于正常对照者,IL-3则低于正常对照者。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联合环孢素A(C sA)+雄激素较C sA+雄激素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8%。结论细胞因子IL-3、IL-8和TNF-α及IFN-γ等可以作为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指标。ALG联合C sA治疗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治疗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环孢素A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辐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胡佳乐 徐立军 +6 位作者 徐之明 陈海飞 沈红石 李征洋 唐杰庆 王静 吴天勤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BMSC)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UCB HSC),作为供体细胞。6只NOD/SCID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24只NOD/SCID小鼠经60Co...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BMSC)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UCB HSC),作为供体细胞。6只NOD/SCID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24只NOD/SCID小鼠经60Coγ射线照射,随机平均分成4组。阴性对照组:6只,不输入任何细胞;实验1组:输入UCB HSC;实验2组:输入UCB HSC和hBMSC(低剂量);实验3组:输入UCB HSC和hBMSC(高剂量)。照射后4 h内从尾静脉输入供体细胞。移植后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情况和形态特征;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总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供体骨髓人源细胞的嵌合比例。结果阴性对照组和实验1组小鼠均于2周内死亡,骨髓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小鼠死于骨髓衰竭。实验2、3组小鼠均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皮肤黏膜无溃烂、出血,毛发无缺损。第3周,实验3组小鼠外周血MNC数量高于实验2组小鼠(P<0.01)。第6周,实验2、3组小鼠的外周血均检测出供体细胞,实验3组小鼠人源细胞嵌合比例高于实验2组小鼠(P<0.05)。结论 NOD/SCID小鼠经60Coγ射线照射后,联合输入hBMSC和UCB HSC,可明显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且不增高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的诱导与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佳乐 徐之明 +6 位作者 徐立军 沈红石 陈海飞 唐杰庆 李征洋 王静 吴天勤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体外多向分化的潜能,为体内移植实验提供种子细胞。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自制无血清培养基培养hBMSCs;取生长良好的P4代hBMSCs,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表面抗原CD34、CD44和CD105的表达;应用含...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体外多向分化的潜能,为体内移植实验提供种子细胞。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自制无血清培养基培养hBMSCs;取生长良好的P4代hBMSCs,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表面抗原CD34、CD44和CD105的表达;应用含不同诱导剂的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油红O染色检测成脂诱导分化,茜素红染色鉴定成骨细胞诱导分化,阿利新蓝染色检测成软骨诱导情况。结果 hBMSCs表面抗原CD44、CD105呈阳性,CD34呈阴性;经过诱导培养,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以及阿利新蓝染色均呈阳性。结论分离培养的hBMSCs能够分化为成脂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说明hB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作为体内移植实验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诱导 鉴定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联合免疫治疗前后IL-8表达水平的改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红石 吴天勤 +5 位作者 唐杰庆 李征洋 秦龙梅 降宇峰 金玲娟 蒋文秀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和慢性再障患者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前、后外周血和骨髓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对监测再障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和ELISA法检测外周血和骨髓IL-8的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中CD4/CD... 目的:观察急性和慢性再障患者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前、后外周血和骨髓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对监测再障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和ELISA法检测外周血和骨髓IL-8的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中CD4/CD8阳性细胞比值变化。结果:急性和慢性再障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IL-8含量均远高于正常对照者,且CD4/CD8出现倒置。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加环孢素A(CsA)加雄激素较CsA加雄激素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2.5%。ALG加CsA加雄激素治疗重症再障较CsA加雄激素疗效显著。细胞因子水平改变和疗效明显相关。实时定量PCR和ELISA法正相关,但前者较易测出和量化。结论:ALG联合CsA治疗急、慢性再障疗效显著。细胞因子IL-8可以作为急、慢性再障的疗效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白细胞介素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成人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维生素K的序贯治疗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海飞 唐杰庆 +8 位作者 金玲娟 朱晶晶 沈红石 李征洋 秦龙梅 王静 吴天勤 余自强 王兆钺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治疗方法,防止病情复发。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确诊的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先接受维生素K1静滴3—14d,临床出血停止、复查凝血象正常后改用大剂量维生素K4口服序贯治... 目的探讨成人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治疗方法,防止病情复发。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确诊的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先接受维生素K1静滴3—14d,临床出血停止、复查凝血象正常后改用大剂量维生素K4口服序贯治疗(序贯治疗组),观察其临床出血表现、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此前本院收治的16例本病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常规治疗组)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中21例患者病因不明,10例为杀鼠药中毒,序贯治疗组发病时血小板计数为(224.8±73.42)×10^9/L、凝血酶时间(TT)为(16.32±0.62)s、纤维蛋白原(Fg)为(3.54±0.64)g/L,与治疗后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序贯治疗组随访1—15(中位数8)个月,无一例患者复发,而常规治疗组中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高达37.5%,两组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大剂量维生素K序贯治疗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血栓现象。结论大剂量维生素K序贯治疗本病安全、经济、高效,患者无复发、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蛋白紊乱/药物疗法 维生素K缺乏/药物疗法 维生素K/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lncRNA THAP9-AS1靶向miR-577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杰庆 秦龙梅 李洁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6-30,39,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HAP9反义RNA1(THAP9-AS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苏州市立区院东区2017-2019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30例,所有患者术前未接受过放化疗,另取距离癌...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HAP9反义RNA1(THAP9-AS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苏州市立区院东区2017-2019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30例,所有患者术前未接受过放化疗,另取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处的正常组织作为对照。将si-NC、si-THAP9-AS1、miR-NC、miR-577分别转染至SW620细胞中,分别记为si-NC组、si-THAP9-AS1组、miR-NC组、miR-577组;将siTHAP9-AS1分别与anti-miR-NC、anti-miR-577共转染至SW620细胞中,分别记为si-THAP9-AS1+anti-miR-NC组、siTHAP9-AS1+anti-miR-577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ncRNA THAP9-AS1和miR-577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p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THAP9-AS1和miR-577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直肠癌组织中THAP9-AS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577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lncRNA THAP9-AS1表达或过表达miR-577,结直肠癌细胞SW620中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细胞迁移、侵袭数显著降低,CyclinD1、MMP-2、MMP-9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2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THAP9-AS1靶向调控miR-577的表达;干扰miR-577表达逆转了抑制lncRNA THAP9-AS1表达对结直肠癌SW620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lncRNA THAP9-AS1通过下调miR-577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THAP9-AS1 miR-577 结直肠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海飞 金玲娟 +7 位作者 吴天勤 唐杰庆 朱晶晶 李征洋 沈红石 秦龙梅 余自强 王兆钺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69,共2页
维生素K缺乏或利用障碍会导致活性因子Ⅱ、Ⅶ、Ⅸ和X减少,代之合成无γ-羧基化的异常维生素K依赖因子,称之为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PIVKA)[1-2]。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凝血因子缺乏症 临床分析 获得性 患者 活性因子 依赖因子 羧基化
原文传递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合并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杰庆 陈海飞 +5 位作者 金玲娟 朱晶晶 沈红石 李征洋 秦龙梅 吴天勤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11期1224-1224,共1页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1岁。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4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9年11月24日入院。2009年7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伴腹胀并进行性加重,无畏寒、发热,无皮肤黏膜出血,无光敏感,无关节酸...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1岁。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4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9年11月24日入院。2009年7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伴腹胀并进行性加重,无畏寒、发热,无皮肤黏膜出血,无光敏感,无关节酸痛及口腔溃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激素
原文传递
丙戊酸钠导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与颅内出血一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海飞 李征洋 +7 位作者 唐杰庆 沈红石 吴天勤 秦龙梅 崔庆亚 任永亚 余自强 王兆钺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2-682,共1页
患者,男,4l岁。因“听力进行性下降2年”就诊某医院神经外科。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右侧桥小脑角占位,疑诊听神经瘤。术前Atwr、PT、凝血酶时问(TTr)、纤维蛋白原(FIB)及PTJT均正常。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血症 颅内出血 丙戊酸钠 MRI诊断 神经外科 桥小脑角 头颅CT 听神经瘤
原文传递
一例血汗症患者病理及诊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玲娟 陈海飞 +6 位作者 吴天勤 唐杰庆 沈红石 李征洋 邹萍 余自强 王兆钺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研究1例血汗症患者的病理机制及其诊治。方法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各种凝血因子活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出血时间与血小板聚集。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性渗出物,对渗血的局部皮肤进行活检。结果出血性渗出物中含有各种血细胞;病... 目的研究1例血汗症患者的病理机制及其诊治。方法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各种凝血因子活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出血时间与血小板聚集。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性渗出物,对渗血的局部皮肤进行活检。结果出血性渗出物中含有各种血细胞;病理检查显示汗腺结构正常,无血液成分。患者经心得安治疗后基本痊愈。结论血汗症的渗出液是血液与汗样液体,而不是与汗液的混合物。血管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β-受体阻滞剂可成为该病新的有效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汗症 病理机制 诊断 治疗 心得安
原文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多发性骨髓瘤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海飞 吴天勤 +3 位作者 唐杰庆 沈红石 李征洋 侯健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9-410,共2页
骨髓瘤细胞通常局限在骨髓微环境增殖,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髓外病变是多发性骨髓瘤(MM)罕见并发症。为了解CNS受累的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本研究对10例CNS受累的MM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分析 骨髓微环境 骨髓瘤细胞 罕见并发症 髓外病变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62例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天勤 唐杰庆 +11 位作者 陈海飞 金玲娟 朱晶晶 葛颖超 沈红石 李征洋 秦龙梅 廖建芳 赵志芳 王静 余自强 王兆钺 《中国综合临床》 2011年第8期791-794,共4页
目的探讨非婴幼儿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62例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随访结果及误诊原因。结果62例患者中51例患者病因不明,11例为杀... 目的探讨非婴幼儿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62例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随访结果及误诊原因。结果62例患者中51例患者病因不明,11例为杀鼠药中毒。所有患者均同时或先后出现皮肤、黏膜、皮下及关节、肌肉、内脏出血,首发最常见出血症状为血尿;35例(56.5%)失血患者血红蛋白(Hb)〈100g/L,最低仅为32g/L;治疗后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5.46±43.22)s、(36.62±7.85)s,(107.33±47.38)S、(13.64±4.86)S,(7.63±1.87)、(2.14±0.68),t值分别为19.51、15.49、13.62,P均〈0.01],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均正常,患者自出血症状至明确诊断的中位时间为8(2~192)d,其中16例患者出血1—6个月才确诊,首诊误诊率高达61.3%(38/62),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占60.5%(23/38),其次为血友病占21.1%(8/38)。所有患者接受维生素K治疗,总疗程为1~22个月,少数严重出血患者同时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和(或)血浆输注。中位随访时间为8(1~56)个月,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非婴幼儿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多数原因不明。首发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为血尿,本病易误诊,最常见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早期的凝血功能检测可减少误诊。维生素K序贯治疗可有效防止复发,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出血 杀鼠药 误诊
原文传递
全血细胞减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骨髓弥漫侵犯乳腺肿块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海飞 田承为 +7 位作者 李征洋 朱晶晶 秦龙梅 沈红石 吴天勤 唐杰庆 王静 王兆钺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9-1012,共4页
晚期实体肿瘤侵犯骨髓并不少见,但以酷似急性白血病(AL)而原发肿瘤不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较为罕见,极易误诊;偶有明确诊断的,但因患者严重的血液和出血并发症无法耐受有效治疗而失去治疗时机。本文报道了1例以全血细胞减少、弥散... 晚期实体肿瘤侵犯骨髓并不少见,但以酷似急性白血病(AL)而原发肿瘤不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较为罕见,极易误诊;偶有明确诊断的,但因患者严重的血液和出血并发症无法耐受有效治疗而失去治疗时机。本文报道了1例以全血细胞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弥漫性骨髓侵犯为首发表现的乳腺横纹肌肉瘤患者的诊治经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实体肿瘤 骨髓侵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