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拉西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唐步春 陆志新 周振和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治疗组67例,氯氮平治疗组66例,疗程均为6mo。治疗前及治疗第2、4、6mo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损筛...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治疗组67例,氯氮平治疗组66例,疗程均为6mo。治疗前及治疗第2、4、6mo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损筛选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损筛选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治疗第2、4、6mo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静坐不能、震颤、头痛、恶心、嗜睡等;氯氮平为头晕、流涎、体重增加、嗜睡、恶心呕吐、心肌劳损、粒细胞减少等。齐拉西酮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且程度轻。结论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不良反应较氯氮平轻,服药依从好,可作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氯氮平 疗效
下载PDF
西酞普兰与曲唑酮改善老年期抑郁症认知损害的P300对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唐步春 吕振雷 汪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曲唑酮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将实验组分为西酞普兰治疗组(实验组1)及曲唑酮组(实验组2),...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曲唑酮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将实验组分为西酞普兰治疗组(实验组1)及曲唑酮组(实验组2),对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1相匹配的为对照组1,与实验组2相匹配的为对照组2。比较各组之间治疗前后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各成分及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实验组1与实验组2P300各成分均无显著性差(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实验组1及实验组2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2、N2、P3波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后,实验组1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2、N2、P3波幅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实验组2P2、N2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2、N2、P3波幅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P3潜伏期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实验组1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实验组2HAMD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1,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西酞普兰与曲唑酮均有改善老年期抑郁症认知功能的作用,西酞普兰优于曲唑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认知损害 西酞普兰 曲唑酮
下载PDF
健脑素合并碳酸锂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步春 周振和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健脑素合并碳酸锂对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69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健脑素合并碳酸锂治疗组35例(研究组)和氟西汀合并碳酸锂治疗组34例(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6w。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w末采用汉... 目的探讨健脑素合并碳酸锂对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69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健脑素合并碳酸锂治疗组35例(研究组)和氟西汀合并碳酸锂治疗组34例(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6w。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各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2w末对照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较研究组多(P<0.05),4、6w末无差异。疗程结束时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副反应量表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健脑素联合碳酸锂治疗抑郁症与氟西汀联合碳酸锂疗效相当,但副反应少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脑素 碳酸锂 抑郁症 汉密顿抑郁量表 副反应量表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步春 奚娟 《大医生》 2019年第19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40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0例。其...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40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0例。其中干预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量表(ADL)及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ADL及SQLS总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更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 长期住院 慢性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振和 袁国桢 +2 位作者 朱红梅 唐步春 汪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在6~15岁之间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予P300检测,分别比较P300...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在6~15岁之间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予P300检测,分别比较P300潜伏期、波幅及面积的差异。结果观察组PZ点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延长(t=2.977,P<0.01);观察组FZ、CZ、PZ、OZ点波幅比对照组降低(t=2.674、2.160、3.834、3.520,P<0.05或P<0.01)。观察组F3点波幅比F4点波幅降低(t=2.492,P<0.05)。结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大脑感知容量减低,半球间协调能力以及各脑区间整合能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事件相关电位P300
下载PDF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汉语句子事件相关电位N400特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振和 袁国桢 +2 位作者 朱红梅 唐步春 汪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汉语句子事件相关电位N400(N400)特征。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在7-15岁之间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2组予N400检测,分别比较N400潜...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汉语句子事件相关电位N400(N400)特征。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在7-15岁之间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2组予N400检测,分别比较N400潜伏期、波幅的差异。结果观察组FZ、CZ、PZ、OZ点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P<0.05或P<0.01),FZ、CZ、PZ点波幅比对照组减低(P<0.05);观察组F3波幅比F4波幅低(P<0.05)。结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与语言加工有关的认知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汉语句子 事件相关电位N400
下载PDF
激励法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技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紫娟 周德祥 +3 位作者 周玉英 唐步春 张恒 王妙妙 《中国康复》 2013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探讨激励法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技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参加常规社交技能训练,观察组另外加入激励法训练,共12周。对2组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 目的:探讨激励法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技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参加常规社交技能训练,观察组另外加入激励法训练,共12周。对2组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评定,并进行上课率、作业完成率、知识掌握率评定。结果:训练结束3个月后,2组的SDSS及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上课率、作业完成率、知识掌握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激励法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训练效果,明显改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法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交技能训练
下载PDF
奥氮平对儿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振和 袁国桢 +3 位作者 朱红梅 唐步春 汪艳 程灶火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10期906-907,共2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随机选自6-15岁之间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30例正常儿童少年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奥氮平治疗8周,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随机选自6-15岁之间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30例正常儿童少年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奥氮平治疗8周,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疾病严重程度。比较2组间P300潜伏期、波幅的差异。结果实验组PZ点潜伏期(312±60)m s长于对照组(296±21)m s,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FZ、CZ、PZ、OZ点波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对照组PZ点波幅最高(F=7.514,P〈0.01)。实验组FZ点波幅最低(F=4.095,P〈0.05);F3波幅[(3.1±1.6)μV]比F4波幅[(3.5±1.9)μV]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PZ点潜伏期(300±20m s)比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FZ、CZ、PZ、OZ点波幅比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奥氮平能够改善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P300对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具有客观的评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事件相关电位P(300)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对网络游戏障碍患者内隐认知偏倚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姚建军 周振和 唐步春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对网络游戏障碍患者内隐认知偏倚的影响。方法:入组网络游戏障碍患者29例(研究组)与健康对照者30名(对照组)。对研究组进行CBT,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应用网络游戏信息相关的图片对患者进行反应/不反应Go/No-go...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对网络游戏障碍患者内隐认知偏倚的影响。方法:入组网络游戏障碍患者29例(研究组)与健康对照者30名(对照组)。对研究组进行CBT,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应用网络游戏信息相关的图片对患者进行反应/不反应Go/No-go内隐关联试验(GNAT),包括正向试验与反向试验,观察指标为Go刺激的正确率、反应时及No-go刺激的错误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正向试验反应时及正确率低于治疗前,错误率高于治疗前(t=1.879,1.908,2.431;P均<0.05);反向试验的反应时长于治疗前,正确率高于治疗前,错误率低于治疗前(t=2.117,2.453,1.112;P均<0.05)。正、反向试验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BT能够改善网络游戏障碍患者的内隐认知偏倚,具有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障碍 认知行为治疗 内隐关联试验 内隐认知
下载PDF
氟西汀与曲唑酮对老年期抑郁症P300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贺文 唐步春 《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曲唑酮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P300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将实验组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实验组1)及曲唑酮组(实验组2),对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P300检测...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曲唑酮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P300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将实验组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实验组1)及曲唑酮组(实验组2),对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P300检测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治疗前后P300及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实验组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2、N2、P3波幅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实验组1 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波幅明显增高(P<0.05或P<0.01);实验组2 P2、N2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2、N2、P3波幅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后实验组2 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实验组1明显延长(P<0.05或P<0.01);实验组2 HAMD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1(P<0.01)。结论氟西汀与曲唑酮均有改善老年期抑郁症认知功能的作用,氟西汀优于曲唑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P300 认知损害 氟西汀 曲唑酮
下载PDF
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振和 唐步春 程灶火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512-51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简明精神状态评定量表(BPRS)分别对37例偏执型、22例青春型和23例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精神病严重程度进行评定,将评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简明精神状态评定量表(BPRS)分别对37例偏执型、22例青春型和23例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精神病严重程度进行评定,将评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偏执型组患者PSQI-Ⅱ、Ⅴ、Ⅵ、Ⅶ因子分及总分分别为(2.63±0.61)分、(2.25±0.59)分、(2.49±0.57)分、(2.41±0.56)分、(17.29±2.13)分;青春型组患者PSQI-Ⅱ、Ⅴ、Ⅵ、Ⅶ因子分及总分分别为(1.68±0.71)分、(1.93±0.44)分、(1.51±0.89)分、(2.01±0.41)分、(15.3±1.62)分;单纯型组患者PSQI-Ⅱ、Ⅴ、Ⅵ、Ⅶ因子分及总分分别为(2.58±0.53)分、(1.16±0.60)分、(2.01±0.68)分、(2.15±0.72)分、(13.5±2.11)分。三组患者PSQI-Ⅱ、Ⅴ、Ⅵ、Ⅶ成份及总分间存在差异(P<0.01或0.05)。偏执型组PSQI成份Ⅱ、Ⅵ分值及总分明显高于青春型组(P<0.01)。偏执型组PSQI-Ⅴ分高于单纯型组(P<0.05)。偏执型组BPRS总分与PSQI总分、PSQI-Ⅱ、Ⅵ分呈正相关关系(r=0.410,0.357,0.714,P<0.05或0.01);青春型组BPRS总分与PSQI总分、PSQI-Ⅱ、Ⅵ分呈正相关关系(r=0.480,0.334,0.621,P<0.05或0.01)。结论偏执型及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降低,其疾病严重程度与入睡困难和药物的使用情况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有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祁曙光 安宝富 +4 位作者 董小惠 张云彪 周振和 唐步春 蒋德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23,共2页
目的:比较有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间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效应有否差异。方法:调查标本来源于1983-06-01/2003-05-31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及任何类型的躁狂发作的患者177例。以... 目的:比较有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间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效应有否差异。方法:调查标本来源于1983-06-01/2003-05-31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及任何类型的躁狂发作的患者177例。以单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自杀情况),由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研究人员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对所有先证者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进行面检(面检率>95%);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则进行信函调查(53%)及面检(47%)。已死亡及不能进行面检者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观察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及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及胎次的效应。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共收集到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59例无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56例。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之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3.8%(14/373)较无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1.4%(5/363)高(χ2=4.14,P<0.05),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与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的关系非常显著(C=2.4>2,P<0.01,6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自杀 双亲 生育史
下载PDF
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祁曙光 安宝富 +4 位作者 董小惠 周振和 张云彪 唐步春 蒋德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的:对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进行分析,以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实质。方法:来源于1983-07-01/2003-06-01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既往至少有一次躁狂发作的患者23... 目的:对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进行分析,以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实质。方法:来源于1983-07-01/2003-06-01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既往至少有一次躁狂发作的患者235例。359名对照组为患者的朋友、同事及领居,与研究对象无血缘关系。以双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自杀情况),由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研究人员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双相抑郁标准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对所有先证者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进行面检(面检率>95%);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则进行信函调查(54%)及面检(46%)。已死亡及不能进行面检者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观察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用医学遗传数学方法中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结果:完成家系调查的共209例,其中可纳入分析的共184例(男68例,女116例),对照组共359名(男134名,女225名)。经分离分析表明本组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不符合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符合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亦不符合性连锁遗传;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50.15±9.7)%;一级亲属自杀行为预期发病率为1.38%,实际发病率为1.2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0.3056,P>0.05)。结论: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根据多基因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应注意对有自杀行为的双相抑郁症患者及其亲属加以监测,以防止自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自杀 多基因遗传
下载PDF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贺文 唐步春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影响。方法:随机将年龄在18~65岁之间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30例性别年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影响。方法:随机将年龄在18~65岁之间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30例性别年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分别予听觉P300检测,比较P300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结果:研究组Fz、Pz点潜伏期分别为(319±23)ms、(315±20)ms均比对照组分别为(300±22)ms、(299±21)ms延长,研究组Fz、Cz、Pz点分别为(2.5±1.8)μV、(2.6±2.4)μV、(2.5±3.3)μV波幅均比对照组分别为(3.8±2.0)μV、(3.7±1.9)μV、(4.1±3.0)μV降低(P<0.05或P<0.01)。治疗8周后,研究组Fz、Pz点潜伏期分别为(301±19)ms、(305±19)ms]明显缩短,Fz、Cz、Pz点分别为(3.5±1.8)μV、(3.7±2.1)μV、(3.6±3.5)μV波幅明显升高(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P300异常,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具有改善这种异常现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振和 唐步春 袁国桢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34-237,共4页
本文综述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使用及副作用。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儿少精神障碍 治疗
下载PDF
血清S-100b蛋白自身抗体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袁建民 张明镰 +1 位作者 王志强 唐步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症状、疗效与血清抗S-100b蛋白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用间接ELISA检测153例正常人、32例连续服抗精神药物的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前至少14 d未服抗精神药物并完成12周治疗的复发精神分裂症60例及30例初...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症状、疗效与血清抗S-100b蛋白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用间接ELISA检测153例正常人、32例连续服抗精神药物的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前至少14 d未服抗精神药物并完成12周治疗的复发精神分裂症60例及30例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抗S-100b蛋白自身抗体;病人入院时及完成12周治疗后应用PANSS量表对患者进行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评定。结果抗S-100b蛋白自身抗体阳性率初发病组与复发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复发组之间病程长短无显著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初抗S-100b蛋白自身抗体,与PANSS量表评分呈现正相关(r=0.28,P<0.05);进一步观察与PANSS量表的N(阴性症状)呈正相关(r=0.33,P<0.05),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抗S-100b蛋白自身抗体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抗体与分裂症患者病程及严重程度相关,并与阴性症状呈正相关;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是否有效与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B蛋白 自身抗体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振和 朱红梅 +2 位作者 袁国祯 唐步春 汪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9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CNV)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在6~15岁之间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奥氮平治疗8周,...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CNV)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在6~15岁之间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奥氮平治疗8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疾病严重程度。两组分别用CNV检测,分别比较CNV反应时间、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反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较正常对照组CNV起点A潜伏期延迟(P〈0.05),A点到S2负变化(CNV)的平均波幅低于正常对照(P〈0.01);PINV平均波幅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预备信号后出现的P2波幅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P〈0.01),潜伏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NV潜伏期、平均波幅以及PINV平均波幅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大脑感知容量减低,认知资源减少或分配能力减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关联性负变 奥氮平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的情感强度识别能力及氟西汀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瑜 江晨光 +3 位作者 王军 周振和 赵幸福 唐步春 《四川精神卫生》 2018年第6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情感强度识别能力及氟西汀对其的影响,为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感强度识别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12月-2017年5月在无锡精神卫生中心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住院患者5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情感强度识别能力及氟西汀对其的影响,为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感强度识别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12月-2017年5月在无锡精神卫生中心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住院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各28例,分别给予氟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均治疗12周。分别于基线期及治疗4、12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患者抑郁症状,用情感强度识别任务(EIRT)评定患者情感强度识别能力。同期招募2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IRT评定其情感强度识别能力。结果治疗12周后,氟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HAMD-17评分均低于基线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但两组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基线期,氟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EIRT总评分及6个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或0. 01);治疗12周后,两患者组EIRT总评分及6个因子评分均高于基线期,氟西汀组EIRT评分高于阿米替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情感强度识别能力受损,氟西汀和阿米替林均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感强度识别能力,但氟西汀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氟西汀 阿米替林 情感强度识别任务
下载PDF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_(300)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振和 袁国桢 +4 位作者 唐步春 朱红梅 汪艳 程灶火 杜亚松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9-189,共1页
我们于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对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 对象和方法 对象为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入组标准:年龄6~15岁、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监护人知情同意... 我们于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对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 对象和方法 对象为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入组标准:年龄6~15岁、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监护人知情同意并合作。排除有脑部及躯体疾病史、2周内使用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既往有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者。共入组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7~15(13±2)岁;受教育年限2~10(5.7±2.3)年;病程3~60个月,中位数16个月。在本中心家属中选择健康者30名为对照组,其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与患者组相匹配,无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采用Stellate-64导EEG/ERPs仪测试,记录电极置于Fz、Cz、Pz、Oz、F3、F4、C3、C4点,眼动记录电极位于左眼上、右眼右2cm处,参考电极置于双耳A1、A2点。电极间阻抗〈5kΩ。短音刺激1次/s,20ms;灵敏度为5μV,带通低频滤波0.1Hz,高频滤波50Hz,叠加50次,分析1000ms。非靶刺激强度85dB,频率1000Hz,占80%。靶刺激强度为95dB,频率2000Hz,随机出现在非靶刺激中,占20%。应用HARMONIE软件记录脑电信号,用BESA5.1软件分析。分析指标为靶刺激P3潜伏期、波幅。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价患者智力水平。统计分析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 精神分裂症患者 儿童少年期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受教育年限 参考电极 P300检测 刺激强度 软件分析 阳性家族史
原文传递
奥氮平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的汉语句子N_(400)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振和 袁国桢 +4 位作者 唐步春 朱红梅 汪艳 程灶火 杜亚松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6-256,共1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N400 青少年 认知损害 汉语 奥氮平 门诊患者 统计手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