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托吡酯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素真 冯宗怀 +1 位作者 张凤珍 唐洪侠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TS病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托吡酯按0.5~1.5 mg·kg-1·d-1,分2次口服,对照组采用硫必利100~400mg·d-1,分...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TS病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托吡酯按0.5~1.5 mg·kg-1·d-1,分2次口服,对照组采用硫必利100~400mg·d-1,分2~3次口服,疗程6 mo.治疗期间每月定期门诊复诊.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对照组有效率为85%.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率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托吡酯与硫必利治疗TS疗效相似,且不良反应较硫必利明显减少,同时可有效减轻合并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必利 抽动秽语综合征 药物疗法 吡酯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儿童的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芳 孙素真 +5 位作者 王薇 杜雅坤 马贵林 唐洪侠 张晓青 刘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3期73-76,8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10 mg/(kg·d...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10 mg/(kg·d),60例]、中剂量组[20 mg/(kg·d),60例]和高剂量组[30 mg/(kg·d),60例]。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液中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水平、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记录三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6、12个月,三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抗NMDAR抗体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P<0.05),且高、中剂量组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但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三组患儿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高、中剂量组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但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皮肤瘙痒、肝肾功能受损、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中剂量组血压升高和体重增加的发生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20、30 mg/(kg·d)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能在保证免疫疗效的同时,使激素副作用处于耐受范围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泼尼松龙 儿童 自身免疫性脑炎 不良反应
下载PDF
INPP5E基因变异所致Joubert综合征一家系报道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芳 孙素真 +4 位作者 唐洪侠 李荣品 王薇 刘康 杜雅坤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61-863,共3页
先证者:男,1岁1个月,因至今1岁1个月独坐不稳首次就诊。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出生后无缺氧、窒息、黄疸,4个月可抬头,8个月可翻身,至今1岁1个月独坐不稳。父母非近亲结婚,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人。患儿营养良好,神志清楚... 先证者:男,1岁1个月,因至今1岁1个月独坐不稳首次就诊。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出生后无缺氧、窒息、黄疸,4个月可抬头,8个月可翻身,至今1岁1个月独坐不稳。父母非近亲结婚,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人。患儿营养良好,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可,自主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毛发分布正常。前囟2 cm,平坦,张力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UBERT综合征 家系报道 基因变异 浅表淋巴结 首次就诊 足月顺产 近亲结婚 身体健康
下载PDF
IgA、IgM与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预后的相关性
4
作者 陈玲 孙素真 +3 位作者 张梅杰 唐洪侠 刘康 岳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第7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的表达与不同类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6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类标准分为脱髓鞘型组(30例)...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的表达与不同类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6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类标准分为脱髓鞘型组(30例)与轴索型组(30例);同期选取在该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gA、IgM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预后的因素。结果轴索型组血清IgA、IgM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3.558、10.526),脱髓鞘型组血清Ig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9.780),脱髓鞘型组血清IgA、IgM阳性率均低于轴索型组(χ^(2)值分别为4.800、5.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与脱髓鞘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预后有关(r_(s)值分别为0.468、0.539,P<0.05);IgA、IgM与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预后有关(r_(s)值分别为0.380、0.791,P<0.05);轴索型(OR=1.901,95%CI:1.374~2.631)、IgA阳性(OR=1.954,95%CI:1.268~3.012)、IgM阳性(OR=1.800,95%CI:1.139~2.846)是影响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gA阳性、IgM阳性可能与脱髓鞘型、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脱髓鞘型 轴索型 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M 预后
下载PDF
INPP5E基因变异所致Joubert综合征一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基因分析
5
作者 陈芳 郑华城 +3 位作者 唐洪侠 李荣品 王薇 杜雅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Joubert综合征一家系进行临床表现、磁共振成像(MRI)及遗传学分析,确定家系中的致病基因。方法对2015年10月到2017年10就诊于本院的兄弟2例进行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进行整理,采用目标序列捕获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家系进行基... 目的探讨Joubert综合征一家系进行临床表现、磁共振成像(MRI)及遗传学分析,确定家系中的致病基因。方法对2015年10月到2017年10就诊于本院的兄弟2例进行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进行整理,采用目标序列捕获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发现的可能的致病突变进行家系成员验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MRI结果,对该Joubert综合征家系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此家系中2例患儿均表现为语言、运动发育落后,查体肌张力无明显异常,未见特殊面容、体征,2例MRI均表现为小脑下蚓部缺失,四脑室上部呈"蝙蝠翼状"的特殊表现。对该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发现2例患儿均为INPP5E基因c.1024T>C的纯合突变,确诊为Joubert综合征1型。父母均为此突变杂合子,此突变为一个未见临床报道的新突变。结论 Joubert综合征1型可出现智力、运动发育落后,不伴有视网膜及肾功能异常,综合临床病史、MRI及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可推测INPP5E基因引起c.1024T>C突变是该Joubert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ubert 综合征 INPP5E 基因 高通量核酸测序 磁共振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误诊2例
6
作者 田杰 郑华城 唐洪侠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476-476,共1页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诊断 误诊 小脑肿瘤
下载PDF
托吡酯大剂量冲击疗法治疗小儿癫(?)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晓青 孙素真 +3 位作者 唐洪侠 杜雅坤 吴文娟 李鑫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托吡酯大剂量冲击疗法治疗小儿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癫(?)患儿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2组患儿均给予托吡酯口服,对照组首次剂量为1 mg/(kg&#... 目的探讨托吡酯大剂量冲击疗法治疗小儿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癫(?)患儿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2组患儿均给予托吡酯口服,对照组首次剂量为1 mg/(kg·d),若无严重不良反应,逐渐增加至6 mg/(kg·d);观察组起始剂量为10 mg/(kg·d),连续给药2 d,继以10 mg/(kg·d),分2次服用,连用3 d,逐渐降低至维持剂量7~8mg/(kg·d)。2组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儿住院时间、癫(?)发作减少率、疗效、放电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36),观察组患儿癫(?)发作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8)%比(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 8%(30/32)比77. 4%(2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6)。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放电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8)。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吡酯大剂量冲击疗法治疗小儿癫(?)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癫(?)发作,减少大脑异常放电,且不良反应可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癫癎 托吡酯 大剂量冲击疗法
下载PDF
一例PCDH19基因新生突变男性嵌合体致癫痫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文娟 胡进通 +4 位作者 唐洪侠 张晓青 李爱霞 李宝广 孙素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3751-3756,共6页
PCDH19基因突变主要引起限于女性的癫痫伴智力低下。因其特殊的遗传方式主要导致女性杂合子发病。目前PCDH19突变女性病例报道已达200余例,其临床特点已较明确。目前PCDH19基因突变男性患者报道仍然较少。其发病临床特点尚不十分清楚,... PCDH19基因突变主要引起限于女性的癫痫伴智力低下。因其特殊的遗传方式主要导致女性杂合子发病。目前PCDH19突变女性病例报道已达200余例,其临床特点已较明确。目前PCDH19基因突变男性患者报道仍然较少。其发病临床特点尚不十分清楚,亟待更深入的研究。本文报道1例PCDH19基因致病性突变男性嵌合体患儿的临床资料,基因检测结果提示PCDH19 c.1078(exon 1)G>A(p.Glu360Lys)变异,为新生突变,拓宽了PCDH19基因突变致病的基因表型谱。经过文献检索分析既往报道的13例性染色体核型为XY型的男性PCDH19基因致病性突变男性嵌合体患儿临床资料。14例男性嵌合体患儿(包含本文病例)发病特点为:(1)均有癫痫发作,100%呈丛集性发作,78.6%(11/14)具有热敏感性,发作起始年龄为5~31个月,中位年龄9个月,首次发作多为全面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常见,后期以局灶性发作常见,35.7%(5/14)病程中存在癫痫持续状态;(2)癫痫发作前多数智力正常,癫痫发作后76.9%(10/13)存在智力障碍和精神症状。本文为临床诊治PCDH19基因突变患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H19基因 男性 嵌合体 癫痫 孤独症
下载PDF
SCN2A基因突变致癫痫三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文娟 唐洪侠 +4 位作者 李宝广 张静 胡进通 李爱霞 孙素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9期534-539,共6页
目的探讨SCN2A基因不同位点突变致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SCN2A基因突变阳性致癫痫患儿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共收集3例SCN2A基因突变阳性致癫痫患儿,突变类型均为杂合突变。例... 目的探讨SCN2A基因不同位点突变致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SCN2A基因突变阳性致癫痫患儿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共收集3例SCN2A基因突变阳性致癫痫患儿,突变类型均为杂合突变。例1患儿生后2d起病,发作形式为阵挛发作、局灶性发作,诊断为良性家族性新生儿婴儿癫痫;突变基因型c.2426A>G(p.K809R),为家族遗传性突变,使用丙戊酸、托吡酯胶囊、苯巴比妥钠后发作控制。例2患儿生后30h起病,发作形式为局灶性发作,痉挛发作,诊断为婴儿游走性部分性癫痫,婴儿痉挛,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突变基因型c.4391C>T(p.T1464I),为自发突变,使用托吡酯及ACTH治疗后发作逐渐减停。例3患儿1岁3月龄起病,发作形式为强直发作,诊断为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征;突变基因型c.1711C>T(p.R571C),遗传自父亲,未使用抗癫痫药物。结论本组病例提示SCN2A基因应作为婴幼儿期良性癫痫、癫痫性脑病、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孤独症等疾病的候选筛查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N2A基因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婴儿癫痫 癫痫性脑病
下载PDF
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儿童肝损伤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辉 唐洪侠 +4 位作者 贾彬 崔玲 马慧轩 李颖佳 冉冀娜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8期121-124,共4页
目的通过对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用药情况进行真实世界研究分析,了解其在肝损伤患儿中的临床用药特征、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7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电子病历为数据来源,以连续3 d以上处方使用甘草酸... 目的通过对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用药情况进行真实世界研究分析,了解其在肝损伤患儿中的临床用药特征、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7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电子病历为数据来源,以连续3 d以上处方使用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肝损伤的0~14岁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基线资料、入院诊断、临床用药信息、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进行分析。结果共155例患儿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并用于分析,其中3岁及以下儿童占64.52%,患儿年龄中位数为1岁8个月(1个月1天~14岁);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临床多用于感染性疾病引起肝损伤的治疗;临床使用时常联用抗病毒药物或其他药物;57.42%的患儿单次用药剂量为>50~100 mL;57.42%的患儿用药疗程为8~14 d。本研究中患儿用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治疗0~14岁的肝损伤儿童临床疗效高,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临床用药特征 有效性 安全性 真实世界研究 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
下载PDF
儿童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病原学特点和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11
作者 唐洪侠 李文辉 吴文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病原学特点、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病原学特点、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37)及预后良好组(n=85),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2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93例为单一病毒特异性IgM阳性,以人类肠道病毒(HEV)-IgM阳性为主;29例为多种病毒特异性IgM阳性,以HEV+单纯疱疹病毒(HSV)-IgM阳性为主;患儿年龄主要集中于5~9岁,以男性患儿为主,疾病多发于夏季及秋季,临床表现为发热,部分患儿伴有头痛、精神萎靡、昏迷及嗜睡等症状,多数患儿脑电图正常。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在发热持续时间、精神萎靡、昏迷、嗜睡及脑电图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181、9.919、47.496、13.735、6.724,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持续时间≥15 d(OR=2.162,P=0.007)、精神萎靡(OR=2.085,P=0.005)、昏迷(OR=2.622,P=0.001)、嗜睡(OR=2.241,P=0.002)及脑电图异常(OR=1.978,P=0.003)均为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原体以HEV为主,集中于5~9岁患儿,多发于夏秋季,患儿预后主要受发热持续时间、精神萎靡、昏迷、嗜睡及脑电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膜炎 儿童 病原学
原文传递
Jeavons综合征四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吴文娟 唐洪侠 +4 位作者 王薇 李宝广 李静洁 于盼辉 孙素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618-623,共6页
目的探讨Jeavon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Jeavons综合征4例患儿资料。结果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自1~10岁不等。4例患儿均存在眼睑肌阵挛伴失神,光敏性,合眼诱发的痫性发作或... 目的探讨Jeavon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Jeavons综合征4例患儿资料。结果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自1~10岁不等。4例患儿均存在眼睑肌阵挛伴失神,光敏性,合眼诱发的痫性发作或痫样放电。例1患儿存在3种可能病因:CHD2基因突变,多小脑回畸形,变异型Dandy-Walker畸形。例2、例3及例4患儿病因不明。例3及例4患儿光敏性特别强,手机屏幕至普通室内光强度变化及电子屏幕本身光强度变化亦可引起眼睑肌阵挛发作。结论(1)Jeavons综合征多数病因可能与遗传及结构性异常相关;(2)学龄期及青春期儿童在使用电子产品时若有双眼球上翻及愣神现象要注意Jeavons综合征的可能性;(3)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对Jeavons综合征可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CHD2基因 Jeavons综合征 眼睑肌阵挛伴失神
下载PDF
大剂量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疗效分析
13
作者 张晓青 孙素真 +3 位作者 唐洪侠 杜亚坤 李鑫 吴文娟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A0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作为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部分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RGCSE)经胃肠道给予的负荷量托吡酯(TP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纳入前瞻性开放性非随机临床研究。托吡酯,选择性... 目的探讨作为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部分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RGCSE)经胃肠道给予的负荷量托吡酯(TP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纳入前瞻性开放性非随机临床研究。托吡酯,选择性应用于至少两种标准抗癫痫药治疗失败患儿中。托吡酯片剂粉碎,通过鼻胃管给予;首剂量为10mg/kg,3d后改为5mg/kg,每天2次。结果10例患儿在病情稳定后,临床发作频率或脑电图放电指数较引入负荷量托吡酯前下降>50%者7例,其中完全停止2例;在负荷量托吡酯引入后24h后临床发作减少小于50%或视频脑电图放电指数下降不明显者3例;无反应者0例。结论使用胃管内给予负荷量托吡酯治疗,对癫痫持续状态部分性发作患者中可能有效,并且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儿童 托吡酯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mNGS在儿童病毒性脑膜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唐洪侠 李文辉 吴文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755-1758,共4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在儿童病毒性脑膜炎(VM)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61例疑似VM患儿为研究对象,以VM临床诊断标准为金标准,分别进行mNGS检测和传统培养,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 目的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在儿童病毒性脑膜炎(VM)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61例疑似VM患儿为研究对象,以VM临床诊断标准为金标准,分别进行mNGS检测和传统培养,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及病毒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61例疑似VM患儿,以VM临床诊断标准为金标准,VM阳性29例;传统培养诊断VM阳性15例,与最终诊断符合9例,不符合6例,准确率为31.03%(9/29);mNGS检测诊断VM阳性31例,与最终诊断符合27例,不符合4例,准确率为93.10%(27/29);mNGS检测VM阳性准确率高于传统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27,P<0.05)。传统培养诊断VM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1.03%、81.25%、60.00%、56.52%;mNGS检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0%、87.50%、87.10%、93.33%;mNGS检测诊断VM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传统培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727、4.363、11.963,P均<0.05)。29例VM患儿中,m NGS检测的病毒以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居多,且检出率均高于传统培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4.350,P均<0.05)。结论mNGS检测和传统培养相比,可以提高VM阳性检出率,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其检出的病毒主要为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病毒性脑膜炎 宏基因二代测序 脑脊液
原文传递
以孤立性癫癎发作为表型的儿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15
作者 刘康 王薇 +3 位作者 靳梅 孙素真 唐洪侠 于盼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3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探讨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的孤立性癫癎发作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1年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血清抗MOG抗体检测阳性,病程中以孤立性癫癎发作为表型患儿的临床特点。使用基于转染细胞(C... 目的探讨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的孤立性癫癎发作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1年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血清抗MOG抗体检测阳性,病程中以孤立性癫癎发作为表型患儿的临床特点。使用基于转染细胞(CBA)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MOG抗体。结果共3例患儿病程中存在1次及以上的癫癎发作,同时未达到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综合征的临床或放射学标准。共6次癫癎发作中,局灶性发作5次,局灶继发双侧强直阵挛性发作1次。脑脊液白细胞存在不同程度升高(15~69×10^(6)/L),视频脑电图正常或局灶性慢波。所有患儿均予以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未加用抗癫癎发作药物,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抗MOG抗体可能介导癫癎发作,对于孤立性局灶性癫癎发作的学龄期患儿,应考虑检测MOG抗体,免疫治疗有效,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癫癎发作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 儿童
原文传递
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患儿临床分析(附1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芳 孙素真 +2 位作者 李荣品 杜雅坤 唐洪侠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0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目的分析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轻度脑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3~7月收治的16例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轻度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有前驱感染史分为感染组(14例)和无感染组(2例)。根据前驱感染部位将感染组分为呼吸道感染亚... 目的分析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轻度脑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3~7月收治的16例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轻度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有前驱感染史分为感染组(14例)和无感染组(2例)。根据前驱感染部位将感染组分为呼吸道感染亚组(7例)和消化道感染亚组(7例)。回顾性分析病原学、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结果16例患儿的起病年龄为11个月至11岁。感染组(14/16例,87.5%)的前驱感染史包括:呼吸道感染7例,起病年龄(6.14±3.44)岁,消化道感染7例,起病年龄(3.00±1.1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2例,呕吐、腹泻7例,咳嗽6例,头痛4例,抽搐8例,心肌酶升高10例,血钠降低7例。血清病原学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最为常见(62.5%)。头颅MRI检查16例均提示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的轻度脑炎,MRI异常表现均在治疗后恢复正常。治疗时间为5~36 d(平均19.7 d)。结论前驱感染是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轻度脑炎患儿最常见的病因,肺炎支原体是主要感染性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轻度脑炎 肺炎支原体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对难治性癫痫患儿脑电活动、免疫球蛋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晓青 孙素真 +2 位作者 唐洪侠 杜雅坤 刘学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8期3537-3540,3591,共5页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对难治性癫痫患儿脑电活动、免疫球蛋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n=40)、对照组(n=40),均予原抗癫痫药物治...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对难治性癫痫患儿脑电活动、免疫球蛋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n=40)、对照组(n=40),均予原抗癫痫药物治疗方案,并积极预防并发症,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托吡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脑电活动、免疫球蛋白水平、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P<0.05)。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癫痫样放电量、α波、β波、θ波、δ波数量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未见显著变化,且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发作担忧、社会功能、情绪、精力等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难治性癫痫患儿经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后,患儿脑电活动得到有效控制,患儿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有效改善,用药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左乙拉西坦 难治性癫痫 脑电活动 免疫球蛋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DNM1L基因变异致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裂变1缺陷相关脑病(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康 孙素真 +2 位作者 唐洪侠 吴文娟 李静洁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2年第2期190-198,共9页
目的总结DNM1L基因变异所致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裂变1缺陷相关脑病(EMPF1)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EMPF1患儿临床资料,以“Encephalopathy due to defective mitochondrial peroxisomal fission1”、“EMPF1”、... 目的总结DNM1L基因变异所致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裂变1缺陷相关脑病(EMPF1)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EMPF1患儿临床资料,以“Encephalopathy due to defective mitochondrial peroxisomal fission1”、“EMPF1”、“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裂变1缺陷相关脑病”、“DNM1L”等为关键词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等数据库相关文献并进行讨论。结果患儿为3岁女性,反复癫(局灶性)发作为主要症状,使用多种抗癫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自幼精细运动及语言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基因检测提示存在DNM1L基因(NM_012062.4)c.1207C>T(p.R403C)位点杂合错义突变,国内外文献报道该突变位点为导致EMPF1的致病性突变。截至2021年5月,检索文献共报道37例DNM1L基因突变相关EMPF1病例,常见表型为发育障碍、难治性癫和癫持续状态,部分患儿存在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疼痛敏感度降低、心肌病、自主神经病变以及视神经萎缩等非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结论EMPF1由致病性DNM1L基因突变所致,临床表型存在异质性;详细的临床评估结合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确诊患儿需注意筛查神经系统以外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M1L基因 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裂变1缺陷相关脑病 基因型 表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