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胸中下段癌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1
作者 孙勇攀 梅宏 +1 位作者 许川 唐洪均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575-577,共3页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下行Ivor-Lewis术式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Ivor-Lewis组50例于胸腹...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下行Ivor-Lewis术式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Ivor-Lewis组50例于胸腹腔镜下经胸、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并胃代食管右胸内吻合术,同期Mc Keown组42例于胸腹腔镜下经胸、腹、颈三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复发转移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Ivor-Lewi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92.5±36.7)min,短于Mc Keown组的(326.4±55.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vor-Lewis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85 172.3±20 338.4)元,高于Mc Keown组的(70 838.1±21 153.0)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vor-Lewis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0%,低于Mc Keown组的4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Ivor-Lewis组3例出现转移,5例死亡,一年生存率为90.0%;Mc Keown组2例出现转移,3例死亡,一年生存率为92.9%,两组患者的转移率和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or-Lewis术式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淋巴癌清扫彻底、分期明确,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率均优于Mc Keown术,但手术费用相对略高,总体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腹腔镜 Ivor-Lewis 食管肿瘤 吻合术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2
作者 唐洪均 梅宏 +1 位作者 许川 孙勇攀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观察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57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27例于完全胸腔镜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为... 目的观察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57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27例于完全胸腔镜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为肺段切除组,30例于完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肺叶切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记录术后并发症及死亡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也无患者死亡;肺段切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引流量明显少于肺叶切除组,平均引流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平均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VC%、FEVl%、MV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肺段切除组患者的FVC%、FEVl%、MVV%分别由术前的(95.42±10.84)%、(95.41±9.64)%、(95.83±11.46)%降低到(85.76±8.27)%、(84.73±8.62)%、(83.07±8.68)%,肺叶切除组患者的FVC%、FEVl%、MVV%分别由术前(95.13±9.62)%、(94.87±8.29)%、(94.38±10.24)%降低到(78.29±6.27)%、(76.22±8.27)%、(77.54±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患者术后FVC%、FEVl%、MVV%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近期疗效与肺叶切除术基本相同,但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术后对肺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小结节病灶 肺功能 疗效
下载PDF
PVP术与非手术治疗椎体骨折后邻近椎体骨折危险因素研究
3
作者 唐洪均 张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2期187-187,189,共2页
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与非手术治疗椎体骨折后邻近椎体骨折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20年6月的18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后发生临近椎体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进行了手术治疗分为PVP组(... 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与非手术治疗椎体骨折后邻近椎体骨折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20年6月的18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后发生临近椎体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进行了手术治疗分为PVP组(观察组)和非手术治疗(对照组),PVP组患者共78例,非手术治疗组50例。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vp术与非手术治疗椎体骨折后邻近椎体骨折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年龄、二次外伤以及是否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上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性别、体重指数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患者发生临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为抗骨质疏松治疗、骨密度、二次外伤(P<0.05)。结论:患者的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以及二次外伤等均是造成进行椎体骨折治疗患者发生临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抗骨质疏松作为独立保护因素,提示患者应该积极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为了防止发生临近椎体骨折,同时患者还应该提高骨密度和做好二次外伤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再骨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和患者不良评价反应
4
作者 张豪 唐洪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2期183-183,202,共2页
探讨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使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即LCP)内固定术和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和患者不良评价反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全年接诊的九十余位患有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两组患者分为两组,各47人。... 探讨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使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即LCP)内固定术和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和患者不良评价反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全年接诊的九十余位患有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两组患者分为两组,各47人。实验组以掌侧锁定加压钢板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出血量、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间和出血量并没有差距,而恢复情况则是实验组要明显由于对照组。结论:掌侧锁定加压钢板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方法能够加快患者康复,改善患者腕功能,更能减少桡骨远端丧失,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C型桡骨 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