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头状甲状腺癌^(131)碘治疗中放射性活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云波 王磊 +7 位作者 高刘艳 唐海利 王俊燕 孙涛 李汭虹 魏光明 何伟 袁梦晖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341-1347,共7页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切除术后~(131)碘(~(131)-iodine,^(131)I)治疗中放射性活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PTC切除术后行^(131)I治疗的134例患者,采用全身动态辐射监测系统测量^(131)I治疗后颈部和...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切除术后~(131)碘(~(131)-iodine,^(131)I)治疗中放射性活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PTC切除术后行^(131)I治疗的134例患者,采用全身动态辐射监测系统测量^(131)I治疗后颈部和腹部2、24、48 h的放射性活度,并计算24、48 h的放射性活度变化率(ratio of change of radioactivity,RCR)。采用t检验比较放射性活度差异,多因素线性模型筛选影响RCR的因素,采用皮尔逊和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法分析影响因素与RCR的相关性。将甲状腺腺体外侵犯分为无侵犯、侵犯包膜、侵犯周围组织3组,并比较3组的24 h RCR。结果:颈部24 h RCR为0.810±0.059,48 h为0.717±0.12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9, P<0.05);腹部24hRCR为0.830±0.047, 48h为0.765±0.1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7, P<0.05)。多因素线性模型分析显示: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腺体外侵犯程度均是腹部24 h RCR的影响因素(F=5.529,P<0.05;F=5.847,P<0.05);^(131)I治疗次数是颈部24、 48hRCR的影响因素(F=21.458, P<0.001;F=13.259,P<0.001)。Tg与腹部24 h RCR呈负相关(r=-0.22,P<0.05)。侵犯包膜组、侵犯周围组织组的腹部24 h RCR均低于无侵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g水平及甲状腺腺体外侵犯均是腹部24 h RCR的影响因素,^(131)I治疗次数是颈部RCR的影响因素,为^(131)I治疗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放射性^(131)碘治疗 放射性活度变化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MDT联合PBL教学在普通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楠 唐海利 +3 位作者 杨莹 贺加星 韩卓 何显力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work,MDT)模式联合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在普通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2021年进入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普通外科接受专科医师规...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work,MDT)模式联合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在普通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2021年进入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普通外科接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6名医师分为两组:对照组19名专培医师,仅接受传统临床LBL带教模式;后续17名专培医师,接受参加MDT联合PBL教学的教学模式为MDT组。分别于专培前、专培中期(1年)、专培结束后统计两组医师的理论考试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并利用调查问卷在专培结束后请两组医师对带教模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专培前的理论考试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陪后,两组医师的理论考试成绩和病例分析较专培前成绩均得到明显提高(P<0.01)。组间比较,MDT组专陪1年和专陪2年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对照组相近(P>0.05),而MDT组专陪1年和专陪2年的病例分析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专培医师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显示,MDT组的教学模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DT联合PBL教学法在普通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效果显著,可以培养专培医师较为全面的临床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外科学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MDT PBL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唐海利 杨小军 +2 位作者 路建国 师娇娇 赵华栋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276-1278,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治疗的150例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手术前后的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以了解甲...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治疗的150例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手术前后的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以了解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共28例(18.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吸烟、饮酒与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无关(P>0.05);肿瘤性质恶性、肿瘤大小≥4 cm、合并桥本病、行淋巴清扫、合并甲状旁腺误切、应用纳米碳示踪剂的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分别为36.73%、31.75%、55.00%、28.07%、57.89%、22.34%,明显高于肿瘤性质良性、肿瘤大小<4 cm、未合并桥本病、未行淋巴清扫、未切甲状旁腺、未使用纳米碳示踪剂的患者(分别为9.90%、9.20%、55.00%、12.90%、12.98%、8.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桥本病、肿瘤≥4 cm、行淋巴清扫、存在甲状旁腺误切、未应用纳米碳示踪剂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与合并桥本病、肿瘤≥4 cm、行淋巴清扫、存在甲状旁腺误切、未应用纳米碳示踪剂相关,临床应监测患者术后血钙、PTH水平,并对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预防性补钙,以预防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除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并发症 纳米碳 淋巴清扫 桥本病 甲状旁腺素
下载PDF
c-FLIP通过抑制自噬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
4
作者 陈冲 雷世雄 +5 位作者 铁娅滕 唐海利 杨振宇 周龙志 李燕 杜锡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c-FLIP对肝癌细胞自噬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在低糖条件下通过干扰c-FLIP的表达,明确c-FLIP对低糖诱导肝癌细胞自噬的影响。Transwell、细胞划痕、增殖实验及裸鼠荷瘤等方法分析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结果:干...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c-FLIP对肝癌细胞自噬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在低糖条件下通过干扰c-FLIP的表达,明确c-FLIP对低糖诱导肝癌细胞自噬的影响。Transwell、细胞划痕、增殖实验及裸鼠荷瘤等方法分析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结果:干涉c-FLIP后,肝癌细胞自噬水平明显上升;c-FLIP干涉组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运动能力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c-FLIP干涉组荷瘤裸鼠存活率上升。结论:c-FLIP抑制低糖诱导的肝癌细胞自噬发生,促进肝癌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提示c-FLIP可能通过调节肝癌细胞自噬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LIP 自噬 LC3 肝癌细胞
下载PDF
柔道运动员恢复疲劳的几种方法
5
作者 唐海利 石淑梅 《少年体育训练》 2002年第5期10-11,共2页
1、整理活动包括:慢跑、呼吸、体操、各肌群的伸展练习(量不可太大,尽量使肌肉放松),按摩手法中的揉搓、肌肉抖动、肢体抖动、点穴(包括拇指、肘尖、足跟、器械点穴等),这些方法有利于肌肉放松和血液循环,有利于减轻肌肉酸痛和僵硬程度。
关键词 柔道运动员 恢复疲劳 肌肉酸痛 肌肉放松 点穴 血液循环 按摩手法 青少年运动员 整理活动 伸展练习
下载PDF
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敏 郭康 +4 位作者 李珍 唐海利 杨小军 陈宝莹 赵华栋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10期1395-1403,共9页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48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3年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19)和生存组(n=129),对老年...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48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3年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19)和生存组(n=129),对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年龄70~79岁(54.05%)、初潮年龄≥15岁(60.81%)、绝经年龄<55岁(88.51%)、初次生育年龄<30岁(72.98%)、左侧乳房肿瘤(51.35%)、有哺乳史(86.49%)、无恶性肿瘤家族史(75.68%)、无乳腺癌家族史(94.59%)、合并高血压(24.32%)、合并症为2个(37.16%)的患者占比例较高。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以浸润性导管癌(70.26%)、病理Ⅱ期(45.27%)、组织学2级(56.08%)、病理T2分期(51.35%)、病理N0分期(57.43%)、无脉管癌栓(97.97%)、无高复发风险(81.08%)占比最高。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以ER+(68.92%)、PR+(61.48%)、Her 2-(70.95%)、Ki-67未知(71.63%)、P53-(60.82%)、分子类型Lumnal A(68.92%)占比最高。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浸润性导管癌、病理N2和N3期、ER-、PR-、淋巴结转移、未化疗是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值1.737~3.673,P<0.05)。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上应对年龄≥70岁、浸润性导管癌、病理N2和N3期、ER-、PR-、淋巴结转移、未化疗的患者加强监测,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老年女性 临床病理特点 生存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纳米碳混悬液示踪前哨淋巴结在早期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晓敏 包国强 +4 位作者 邱波 樊东 唐海利 杨小军 赵华栋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8期2134-2136,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碳混悬液示踪前哨淋巴结(SLN)在早期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纳米碳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使用体积分数为1%的亚甲蓝作为示踪剂,纳米碳组使用纳米碳混悬液作为示踪剂。两... 目的探讨纳米碳混悬液示踪前哨淋巴结(SLN)在早期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纳米碳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使用体积分数为1%的亚甲蓝作为示踪剂,纳米碳组使用纳米碳混悬液作为示踪剂。两组患者均先行乳腺癌SLN活检术,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组SLN活检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Kappa值及术中寻找SLN的时间。结果纳米碳组诊断SLN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8.24%、94.92%和0.859,与病理诊断结果的Kappa值为0.869,均略高于对照组的82.35%、93.22%、0.800及0.817。纳米碳组和对照组术中寻找SLN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3.72±5.07)、(24.90±5.2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纳米碳混悬液或亚甲蓝作为示踪剂进行早期乳腺癌腋窝SLN活检均具有良好的检出情况,且两种示踪剂对SLN的诊断价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早期 前哨淋巴结 纳米碳混悬液
下载PDF
指压法治疗甲状腺癌术后轻中度颈部淋巴漏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董彦明 彭书甲 +3 位作者 杨平 唐海利 杨林 包国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指压法治疗甲状腺癌术后轻中度颈部淋巴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行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24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发生术后左侧颈部淋巴漏。分析局部指压法治疗淋巴漏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指压法治疗甲状腺癌术后轻中度颈部淋巴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行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24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发生术后左侧颈部淋巴漏。分析局部指压法治疗淋巴漏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治疗前、后颈部引流液的量及性状,以及颈部引流管的拔除时间。结果12例患者接受指压法治疗后均顺利拔管并痊愈出院。患者治疗后颈部引流量持续减少,治疗第4天拔除引流管,且无因复发再次住院的患者。结论指压法治疗甲状腺癌术后轻中度颈部淋巴漏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压法 甲状腺癌 淋巴漏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参与介导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曹长青 郭新艳 +6 位作者 高源 张存 唐海利 樊东 杨小军 张松 赵华栋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调控HER2的表达与其下游信号功能、调控细胞周期、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减缓肿瘤血管生成和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曲妥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药... 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调控HER2的表达与其下游信号功能、调控细胞周期、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减缓肿瘤血管生成和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曲妥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药物贯穿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靶向治疗,然而近年来随着乳腺癌成为女性第一高发肿瘤,曲妥珠单抗的耐药问题越来越普遍。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在曲妥珠单抗的耐药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影响HER2阳性乳腺癌的发展及预后。这篇综述总结了近些年肿瘤微环境在曲妥珠单抗耐药机制方面的进展,重点强调了NK细胞的作用,并对克服耐药性,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曲妥珠单抗 耐药 肿瘤微环境 ADCC效应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对胃癌细胞的抗癌作用及机制探讨
10
作者 王佩 杨振宇 +1 位作者 袁利娟 唐海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09-1415,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ⅡA)对胃癌细胞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胃癌细胞AGS、BGC-823为研究对象,基于MTT比色实验,计算TⅡA在胃癌细胞AGS、BGC-823中的半抑菌浓度(IC50)。选择合适浓度的TⅡA,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ⅡA对细胞凋亡和死亡...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ⅡA)对胃癌细胞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胃癌细胞AGS、BGC-823为研究对象,基于MTT比色实验,计算TⅡA在胃癌细胞AGS、BGC-823中的半抑菌浓度(IC50)。选择合适浓度的TⅡA,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ⅡA对细胞凋亡和死亡的影响。将胃癌细胞AGS、BGC-823分为对照组、TⅡA组和TⅡA+铁死亡抑制剂Fer-1组(TⅡA+Fer-1组),分别检测并比较每组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半胱氨酸(Cys)、活性氧(ROS)及脂质过氧化水平。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和String数据库筛选并验证TⅡA潜在的作用靶点。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谷氨酸/胱氨酸转运蛋白(xCT)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P53、溶质载体7家族11成员(SLC7A11)、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内合酶2(PTGS2)的mRNA水平。结果TⅡA对胃癌细胞AGS、BGC-823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IC50分别为2.880μg/mL和2.350μg/mL。TⅡA能抑制胃癌细胞AGS、BGC-823的生长,促进其凋亡和死亡。TⅡA能降低胃癌细胞AGS、BGC-823 GSH、Cys水平(P<0.05),升高ROS、脂质过氧化水平(P<0.05),最终引起细胞铁死亡。通过数据库分析发现,TP53是TⅡA重要的作用靶点。TⅡA能促进TP53的表达,抑制xCT的表达,Fer-1能削弱TⅡA对TP53、xCT表达的影响。加入TP53抑制剂后,TⅡA对SLC7A11、PTGS2、TP53的作用减弱(P<0.05)。结论TⅡA对胃癌细胞AGS、BGC-823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可以通过TP53/xCT途径促进胃癌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铁死亡 TP53 谷氨酸/胱氨酸转运蛋白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DCE-MRI联合高b值DWI检查的表现分析
11
作者 敏丽 张涛 +6 位作者 蔡雷 刘连锋 白江涛 任召 杨宁丽 马旭阳 唐海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0期1703-1707,共5页
目的分析卵巢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联合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0例确诊为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对... 目的分析卵巢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联合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0例确诊为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33.58±5.47)岁;观察组年龄(33.37±5.53)岁,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期8例、Ⅱ期25例、Ⅲ期12例、Ⅳ期5例。两组受试者均接受DCE-MRI及高b值DWI检查,比较两组受试者的DCE-MRI定量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观察并比较两组DWI表观弥散系数(ADC)情况;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DCE-MRI联合高b值DWI检查对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效能。采用F检验。结果观察组Ktrans、Kep、Ve分别为(0.43±0.05)min、(0.85±0.13)min、(0.75±0.25),均高于对照组的(0.07±0.06)min、(0.27±0.12)min、(0.26±0.16),观察组ADC值为(0.93±0.13)×10^(-3) mm^(2)/s,低于对照组的(1.53±0.23)×10^(-3) 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Ⅳ期患者Ktrans、Kep、Ve高于Ⅲ期,Ⅲ期高于Ⅱ期,Ⅱ期高于Ⅰ期,Ⅳ期患者ADC值低于Ⅲ期,Ⅲ期低于Ⅱ期,Ⅱ期低于Ⅰ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分析,DCE-MRI对卵巢癌不同分期的诊断灵敏度为85.35%,特异度为90.14%,高b值DWI对卵巢癌不同分期的诊断灵敏度为82.45%,特异度为87.14%,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癌不同分期的诊断灵敏度为94.14%,特异度为95.85%。结论DCE-MRI联合高b值DWI检查应用于卵巢癌患者具有更高效能,显著优于单项检测;当b值为1600 s•mm^(-2)时,结合DCE-MRI对卵巢癌的临床分期诊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作为临床无创诊断辅助手段,两种检查方式可互为补充,避免卵巢癌的误诊,对患者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 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 卵巢癌 速率常数
下载PDF
敲除NDRG2基因的AD模型小鼠的构建与鉴定
12
作者 陶亮 唐海利 +2 位作者 张伟东 李燕 熊利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6期1020-1023,1037,共5页
目的:构建与鉴定NDRG2基因全身敲除的阿尔茨海默症(AD)小鼠模型。方法:将NDRG2-/-、APP/PS1进行饲养杂交繁殖,将通过PCR技术鉴定基因型为NDRG2+/-APP/PS1的子一代小鼠再与NDRG2-/-小鼠回交获得子二代小鼠,提取子二代小鼠的基因组DNA再利... 目的:构建与鉴定NDRG2基因全身敲除的阿尔茨海默症(AD)小鼠模型。方法:将NDRG2-/-、APP/PS1进行饲养杂交繁殖,将通过PCR技术鉴定基因型为NDRG2+/-APP/PS1的子一代小鼠再与NDRG2-/-小鼠回交获得子二代小鼠,提取子二代小鼠的基因组DNA再利用PCR方法:扩增NDRG2和APP/PS1基因片段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获得4种基因型的小鼠。结果:选取基因型为NDRG2-/-APP/PS1的小鼠即为全身NDRG2敲除且淀粉样蛋白基因过表达的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应用PCR方法:鉴定NDRG2基因全身敲除的AD小鼠模型。成功获得NDRG2基因全身敲除的AD小鼠,该基因型小鼠有繁殖能力,其繁殖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结论:成功构建NDRG2基因敲除的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为进一步研究NDRG2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症病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RG2 基因敲除 阿尔茨海默症
原文传递
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薛景毅 胡喜娥 +1 位作者 唐海利 包国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548-155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conventional open thyroidectomy,CO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 目的系统评价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conventional open thyroidectomy,CO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和CNKI数据库中有关TOETVA与CO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比较的临床研究,检索日期截至2020年3月1日。遵循事先预设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项研究纳入本meta分析,共计1465例患者。结果表明:与COT组相比,TOETVA组的手术时间较长[WMD=35.18,P=0.0001],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多[WMD=1.42,P=0.0005],但2组的出血量[WMD=–5.32,P=0.39]、住院时间[WMD=0.05,P=0.94]、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OR=0.81,P=0.43]、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OR=1.34,P=0.73]、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OR=0.55,P=0.35]、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率[OR=0.39,P=0.22]和出血或血肿发生率[OR=1.29,P=0.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OETVA有较高的稳定性,虽然COT的手术时间较短,但前者对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后颈部无瘢痕,且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COT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 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Ⅰ治疗后体内放射性总活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刘艳 何伟 +5 位作者 李云波 唐海利 袁梦晖 王俊燕 白芡蓉 魏光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73-979,共7页
目的探讨^(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术后患者体内放射性总活度的变化及其代谢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接受^(131)Ⅰ治疗的218例DT... 目的探讨^(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术后患者体内放射性总活度的变化及其代谢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接受^(131)Ⅰ治疗的218例DTC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服用^(131)Ⅰ的剂量分为低剂量组(≤3.7 GBq)171例和高剂量组(>3.7 GBq)47例, 使用全身动态辐射监测系统在服用^(131)Ⅰ后24、48及72 h测定体内^(131)Ⅰ残留活度并探讨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服用^(131)Ⅰ后低剂量组24、48及72 h的体内^(131)Ⅰ残留活度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t = -7.46、-3.31、-2.01, P<0.05);低剂量组24、48 h出院达标率明显高于高剂量组(21.0%vs. 4.3%、98.2%vs. 89.4%, χ^(2) = 7.23、5.91, P<0.05), 且所有患者在72 h均可达出院标准。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24及48 h体内^(131)Ⅰ残留活度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 BMR)及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有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低剂量组24 h时年龄越大、BMR越高、TSH水平越高, 体内^(131)Ⅰ残留活度越大, 48 h时BMI越大、TSH越高, 体内^(131)Ⅰ残留活度越大;高剂量组24 h时年龄越大、BMR越高, 体内^(131)Ⅰ残留活度越大。患者体内^(131)Ⅰ残留活度达到400 MBq的时间以24、36 h来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以24 h为分界时, TSH水平越低, 体内^(131)Ⅰ残留活度越低;以36 h为分界时, 年龄越小、TSH水平越低、^(131)Ⅰ治疗剂量越小, 体内^(131)Ⅰ残留活度越低。结论年龄、BMI、BMR及TSH水平是^(131)Ⅰ治疗DTC术后患者体内放射性总活度的影响因素, 联合上述指标进行辐射剂量评估可为调整患者住院时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Ⅰ治疗 体内放射性总活度 全身辐射监测系统
原文传递
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小军 唐海利 +3 位作者 樊东 邱波 赵华栋 包国强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且确诊前哨淋巴结(SLN)阳性,行腋窝淋巴清扫术(ALND)的9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 目的探讨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且确诊前哨淋巴结(SLN)阳性,行腋窝淋巴清扫术(ALND)的9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描述,其中连续变量使用秩和检验,分类变量使用χ^2检验。对与NSLN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建立非前哨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计算每例患者NSLN转移的预测概率,通过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从而来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NSLN转移与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淋巴血管是否受侵犯、SLN转移灶大小及SLN阳性率相关(P<0.05);将相关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淋巴血管是否受侵犯、SLN阳性率为乳腺癌患者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NSLN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绘制研究对象的ROC曲线,计算AUC为0.792(95%CI为0.651~0.93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603。结论肿瘤大小、淋巴血管是否受侵犯、SLN阳性率为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NSLN转移风险预测模型对NSLN转移患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辅助临床医师术前判断,选择合理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淋巴转移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