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病案网络化管理与病案管理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肖诰延
王淑平
+3 位作者
孙路明
易薇
曾兰
唐湘南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1998年第4期28-29,共2页
本文报告了我院的病案管理网络在废除了手工的三卡、三本后,实行以病案网络化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概况。
关键词
病案管理网络化
病案管理模式
医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BR活性污泥系统对废水中Cu^(2+)去除研究
2
作者
刘国华
唐湘南
+3 位作者
袁俊莉
齐鲁
叶正芳
赵泉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47-3456,共10页
为探究活性污泥法处理含铜废水的可行性,以活性污泥和模拟含铜废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静态吸附和SBR系统动态去除试验,分别研究了Cu^(2+)静态吸附效果、影响因素、吸附模型和吸附机理,以及Cu^(2+)动态处理效果和系统变化。结果显示,活性...
为探究活性污泥法处理含铜废水的可行性,以活性污泥和模拟含铜废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静态吸附和SBR系统动态去除试验,分别研究了Cu^(2+)静态吸附效果、影响因素、吸附模型和吸附机理,以及Cu^(2+)动态处理效果和系统变化。结果显示,活性污泥静态吸附Cu^(2+)的适宜pH值为4~7,25℃下最大吸附量为41.13 mg/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对吸附过程拟合较好,吸附机理主要包括表面有机络合、离子交换和静电吸附;SBR活性污泥系统对不同质量浓度(3 mg/L、5 mg/L、10 mg/L)Cu^(2+)的去除率分别为95%~98.7%、67.8%~76.2%、72.9%~82.4%,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系统中污泥浓度(Mixed Liquid Suspended Solids,MLSS)和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明显下降;在Cu^(2+)长期作用下,活性污泥系统性能呈现先波动后稳定的趋势,微生物种群结构趋向于单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活性污泥法
含铜废水
序批式反应器
静态吸附
机理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BR活性污泥系统去除模拟废水中Pb^(2+)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袁俊莉
刘国华
+4 位作者
唐湘南
齐鲁
王洪臣
叶正芳
赵泉林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22-2731,共10页
为了考察不同Pb^(2+)浓度(3、5、10 mg/L)下,SBR活性污泥系统对模拟含铅废水中Pb^(2+)的去除效果,分析了活性污泥去除Pb^(2+)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动力学模型、红外光谱及X射线能谱对活性污泥吸附Pb^(2+)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Pb^(...
为了考察不同Pb^(2+)浓度(3、5、10 mg/L)下,SBR活性污泥系统对模拟含铅废水中Pb^(2+)的去除效果,分析了活性污泥去除Pb^(2+)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动力学模型、红外光谱及X射线能谱对活性污泥吸附Pb^(2+)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Pb^(2+)浓度分别为3和5 mg/L时,SBR活性污泥系统对模拟含铅废水中Pb^(2+)的去除率均在98%以上,该系统中活性污泥的Pb^(2+)吸附量为6.2 mg/g;Pb^(2+)浓度为10 mg/L时,SBR活性污泥系统运行后期Pb^(2+)的去除率有所下降,这与该系统Pb^(2+)累积量(351.6 mg)过高有关.②在Pb^(2+)长期作用下,SBR活性污泥系统各试验阶段的MLSS均会经历先下降再恢复的过程,且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可逐渐筛选出对Pb^(2+)耐受性较强的微生物.③SBR活性污泥系统去除Pb^(2+)的适宜pH范围为6~7,最佳温度为25℃.④活性污泥对Pb^(2+)的吸附机理主要表现为化学吸附作用,包含表面有机络合、离子交换等过程.研究显示,SBR活性污泥系统更适用于处理低浓度(3、5 mg/L)的含Pb^(2+)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废水
Pb^(2+)去除
活性污泥
影响因素
机理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病案网络化管理与病案管理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肖诰延
王淑平
孙路明
易薇
曾兰
唐湘南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
出处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1998年第4期28-29,共2页
文摘
本文报告了我院的病案管理网络在废除了手工的三卡、三本后,实行以病案网络化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概况。
关键词
病案管理网络化
病案管理模式
医院
分类号
R197.32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BR活性污泥系统对废水中Cu^(2+)去除研究
2
作者
刘国华
唐湘南
袁俊莉
齐鲁
叶正芳
赵泉林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低碳水环境技术中心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47-3456,共10页
基金
重金属废水处理项目资助(2019L20066)。
文摘
为探究活性污泥法处理含铜废水的可行性,以活性污泥和模拟含铜废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静态吸附和SBR系统动态去除试验,分别研究了Cu^(2+)静态吸附效果、影响因素、吸附模型和吸附机理,以及Cu^(2+)动态处理效果和系统变化。结果显示,活性污泥静态吸附Cu^(2+)的适宜pH值为4~7,25℃下最大吸附量为41.13 mg/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对吸附过程拟合较好,吸附机理主要包括表面有机络合、离子交换和静电吸附;SBR活性污泥系统对不同质量浓度(3 mg/L、5 mg/L、10 mg/L)Cu^(2+)的去除率分别为95%~98.7%、67.8%~76.2%、72.9%~82.4%,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系统中污泥浓度(Mixed Liquid Suspended Solids,MLSS)和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明显下降;在Cu^(2+)长期作用下,活性污泥系统性能呈现先波动后稳定的趋势,微生物种群结构趋向于单一化。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活性污泥法
含铜废水
序批式反应器
静态吸附
机理分析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copper-containing wastewater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tatic adsorption
mechanism analysi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BR活性污泥系统去除模拟废水中Pb^(2+)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袁俊莉
刘国华
唐湘南
齐鲁
王洪臣
叶正芳
赵泉林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低碳水环境技术中心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22-2731,共10页
基金
重金属废水处理项目(No.2019L20066)。
文摘
为了考察不同Pb^(2+)浓度(3、5、10 mg/L)下,SBR活性污泥系统对模拟含铅废水中Pb^(2+)的去除效果,分析了活性污泥去除Pb^(2+)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动力学模型、红外光谱及X射线能谱对活性污泥吸附Pb^(2+)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Pb^(2+)浓度分别为3和5 mg/L时,SBR活性污泥系统对模拟含铅废水中Pb^(2+)的去除率均在98%以上,该系统中活性污泥的Pb^(2+)吸附量为6.2 mg/g;Pb^(2+)浓度为10 mg/L时,SBR活性污泥系统运行后期Pb^(2+)的去除率有所下降,这与该系统Pb^(2+)累积量(351.6 mg)过高有关.②在Pb^(2+)长期作用下,SBR活性污泥系统各试验阶段的MLSS均会经历先下降再恢复的过程,且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可逐渐筛选出对Pb^(2+)耐受性较强的微生物.③SBR活性污泥系统去除Pb^(2+)的适宜pH范围为6~7,最佳温度为25℃.④活性污泥对Pb^(2+)的吸附机理主要表现为化学吸附作用,包含表面有机络合、离子交换等过程.研究显示,SBR活性污泥系统更适用于处理低浓度(3、5 mg/L)的含Pb^(2+)废水.
关键词
重金属废水
Pb^(2+)去除
活性污泥
影响因素
机理分析
Keywords
heavy-metal containing wastewater
Pb^(2+)removal
activated sludge
impact factor
mechanism analysi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病案网络化管理与病案管理模式的转变
肖诰延
王淑平
孙路明
易薇
曾兰
唐湘南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199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SBR活性污泥系统对废水中Cu^(2+)去除研究
刘国华
唐湘南
袁俊莉
齐鲁
叶正芳
赵泉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SBR活性污泥系统去除模拟废水中Pb^(2+)的研究
袁俊莉
刘国华
唐湘南
齐鲁
王洪臣
叶正芳
赵泉林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