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G水平及其意义
1
作者 陈祥 蒋最明 +5 位作者 李胜 顾敏 周喜桃 罗文辉 林慧 唐满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808-2811,共4页
目的探究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血清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G(C-type lectin domain family 4 member G,CLEC4G)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0例AD患者(观察组)和29例对照者(对照组)血液样本,检测样本中CLEC4G、白细... 目的探究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血清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G(C-type lectin domain family 4 member G,CLEC4G)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0例AD患者(观察组)和29例对照者(对照组)血液样本,检测样本中CLEC4G、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gE,t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gE,s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分析CLEC4G水平与AD患者临床资料及IL-33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LEC4G、IL-33等指标评估AD发病的风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CLEC4G水平显著降低[(359.4±57.3)pg/mL vs(521.8±48.1)pg/mL];CLEC4G水平在儿童期、青少年与成年期及男、女性AD患者中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IgE≤100 kU/L组相比,CLEC4G水平在100~200 kU/L组、tIgE≥200 kU/L组患者中显著降低,但在100~200 kU/L组、tIgE≥200 kU/L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清CLEC4G水平只在AD病情中度组中显著降低,在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33在观察组患者血清中水平升高,但CLEC4G与IL-33间无显著相关性(r=0.090,P=0.495);年龄小于14岁、IL-33是AD发病的危险因子,OR值分别为2.756、1.241,95%CI分别为1.076~7.060、1.030~1.495;而CLEC4G为AD发病的保护因子(OR=0.890,95%CI:0.809~0.979)。结论CLEC4G可能是独立于IL-33介导AD发病的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G 白细胞介素-33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陈祥 蒋最明 +3 位作者 顾敏 罗文辉 陶瑶 唐满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2-335,共4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以皮肤干燥、湿疹样皮损和明显瘙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过敏性皮肤病^([1])。近年来,AD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影响着全球约20%儿童及3%成人^([2-3])。有研究表明免疫失调是AD发病的关键环节,其中辅助性T细胞(Th)1/Th2...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以皮肤干燥、湿疹样皮损和明显瘙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过敏性皮肤病^([1])。近年来,AD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影响着全球约20%儿童及3%成人^([2-3])。有研究表明免疫失调是AD发病的关键环节,其中辅助性T细胞(Th)1/Th2分化失衡引起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在AD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4])。白细胞介素(IL)-33是IL-1细胞因子家族成员,IL-33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Th2及肥大细胞等,产生IL-4及IL-5等细胞因子,从而促进Th2型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5])。多项研究发现IL-33在AD患者皮损中表达水平升高^([6-7])。此外,AD患者血清可在体外抑制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2的表达,从而减弱皮肤抗炎能力,进一步提示IL-33在AD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8])本研究通过检测AD患者血清IL-33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探讨IL-33在A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白细胞介素-33
下载PDF
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唐满玲 李见红 +1 位作者 吴莹 顾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0,共2页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57 893名拟输血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结果 HBsAg阳性5 766例(9.96%)、抗-HCV阳性840例(1.45%)、抗-HIV阳性50例(0.09%)、抗-TP阳性1 067例(1.84%)...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57 893名拟输血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结果 HBsAg阳性5 766例(9.96%)、抗-HCV阳性840例(1.45%)、抗-HIV阳性50例(0.09%)、抗-TP阳性1 067例(1.84%)。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诊治,还可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预防医源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感染 梅毒 HBSAG 抗-HCV 抗-HIV
下载PDF
几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评价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唐满玲 顾敏 +1 位作者 将最明 周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105-1107,共3页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4种梅毒血清学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及临床适用性评价。方法分别采用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186例梅毒患者及80例非梅毒患者(...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4种梅毒血清学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及临床适用性评价。方法分别采用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186例梅毒患者及80例非梅毒患者(对照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ELISA、TPPA、RPR和TRUST法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8.92%、97.31%、81.18%、86.02%;特异性分别为98.75%、100.00%、92.50%、93.75%。ELISA法与TPPA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R法与TRUST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R法和TRUST法分别与ELISA法、TPPA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方法侧重点各有所不同,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合理选择。ELISA法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筛查,TPPA法进行确诊,RPR和TRUST法联合应用于对疗效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评价研究
下载PDF
血清apo A1、apo B、apo E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唐满玲 周娟 +6 位作者 蒋最明 顾敏 林伟 李见红 胡卫 李娟 罗文辉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po)A1、apo B、apo E水平与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30例AD患者及100名无过敏性疾病史的体检健康者,检测血清apo A1、apo B、apo E、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水平。采用Lo...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po)A1、apo B、apo E水平与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30例AD患者及100名无过敏性疾病史的体检健康者,检测血清apo A1、apo B、apo E、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项目及其与AD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AD组和正常对照组女性血清apo A1水平均高于男性(P<0.05)。AD组女性血清apo A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女性(P<0.05)。AD组男性血清apo B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男性(P<0.01)。sIgE阳性者男女比例与总IgE>200 kU/L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7岁为年龄分组界限,≤7岁组与>7岁组sIgE阳性率和总IgE>200 kU/L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 A1、apo B与apo E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0.287,P<0.01)。apo A1与apo B无相关性(r=0.030,P>0.05)。apo A1、apo B和apo E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1、0.417、0.14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o A1可增加AD的发病风险[比值比(OR)=7.346,95%可信区间(CI)为2.349~22.977],但与总IgE和sIgE无关;apo B校正年龄、性别后与AD发病风险无关,但可增加总IgE>200 kU/L的风险(OR=6.694,95%CI为1.739~25.762)。apo E无论是否校正年龄和性别均与AD发病风险、总IgE和sIgE无关。结论apo A1可能是独立于IgE介导的参与AD发病的危险因子。apo B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与AD发病风险的关系尚不明确。apo E与AD的发病风险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1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E 免疫球蛋白E 特应性皮炎
下载PDF
血清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满玲 胡卫 彭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9期2310-2310,231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结合珠蛋白(HP)、前清蛋白(P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65例肝硬化患者和80例健康成年人血清HP、PA和RBP的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HP... 目的探讨血清结合珠蛋白(HP)、前清蛋白(P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65例肝硬化患者和80例健康成年人血清HP、PA和RBP的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HP、PA、RBP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HP、PA、RBP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结合珠蛋白 前清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
下载PDF
过敏原检测在儿童反复哮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唐满玲 蒋最明 +4 位作者 顾敏 纪青 李娟 胡卫 周志霖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616-617,620,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原检测在反复哮喘儿童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24例反复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3组:婴儿组(0~<1岁)250例,幼儿组(1~<3岁)150例,儿童组(≥3岁)124例。3组患儿均... 目的探讨过敏原检测在反复哮喘儿童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24例反复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3组:婴儿组(0~<1岁)250例,幼儿组(1~<3岁)150例,儿童组(≥3岁)124例。3组患儿均予以过敏原检测,比较其过敏原阳性率及过敏源的分布情况。结果患儿过敏原检测总阳性率为39.69%(208/524),其中儿童组过敏原阳性率(66.13%)最高,婴儿组(24.00%)最低,3组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户尘螨及猫毛皮屑过敏原的阳性率位于前3位,且儿童组户尘螨和屋尘阳性率最高,婴儿组最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原检测对反复哮喘儿童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快速找到哮喘的病因,而且能够更早地识别可能发展为哮喘的儿童,为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反复哮喘 过敏原检测
下载PDF
湖南省株洲市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唐满玲 顾敏 +1 位作者 彭俊 李见红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株洲市第一医院患者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分布,为梅毒的全面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株洲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门诊普通患者及术前拟输血患者共29328例进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 目的了解湖南省株洲市第一医院患者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分布,为梅毒的全面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株洲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门诊普通患者及术前拟输血患者共29328例进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确证。结果29328例标本中,男性阳性结果为426例,女性阳性结果为310例,总阳性率为2.51%。在各年龄组均发现有梅毒感染。其中20~40岁组阳性率最高,占55.43%。在感染科室当中,外科患者阳性感染率最高,其次是妇产科。结论患者血清梅毒抗体在临床科室占一定比例的阳性率,因此对患者,尤其是术前患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可以及时阻断梅毒的传播。有效预防院内感染,并有利于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下载PDF
产科静脉滴注硫酸镁的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唐满玲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8期812-813,共2页
关键词 孕产妇 静脉滴注 硫酸镁 护理
下载PDF
CLEC4G与CD34及肝细胞癌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满玲 蒋最明 +4 位作者 顾敏 杨耀永 谢智钦 黄美园 陈祥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G(CLEC4G)与肿瘤血管生成标记物CD34之间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肝细胞癌(HCC)侵袭转移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株洲市中心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的40例HCC标本及相应术前血清标本分为转移... 目的探讨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G(CLEC4G)与肿瘤血管生成标记物CD34之间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肝细胞癌(HCC)侵袭转移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株洲市中心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的40例HCC标本及相应术前血清标本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同时收集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CLEC4G、CD34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CLEC4G、CD34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LEC4G的含量;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LEC4G对HCC转移的预测价值;定义高于均值水平为高表达,低于均值水平为低表达,采用χ;检验分析CLEC4G水平与患者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qRT-PCR、IHC检测结果均显示CLEC4G与CD34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R=-0.89,P<0.001;R=-0.817,P<0.05);健康对照组血清CLEC4G含量为(479.4±30.7)pg/mL,HCC非转移组为(303.0±22.1)pg/mL,转移组为260.3±26.6 pg/mL,转移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LEC4G对预测HCC转移具有较高的价值,AUC值为0.833(特异性:0.938;灵敏性:0.667);血清CLEC4G含量与HCC患者性别、年龄、HBV感染等无相关性,与患者肿瘤大小(P=0.023)、肿瘤分期(P=0.046)、侵袭转移(P=0.008)有关。结论CLEC4G与CD34的表达在HCC侵袭转移中呈负相关关系,CLEC4G低表达与HC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对预测HCC转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窦内皮细胞 CLEC4G CD34
下载PDF
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满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08年第10期1013-1013,1021,1023,共3页
关键词 职业危害因素 护理人员 防护 职业危险因素 医务人员 艾滋病病人 卫生工作者 输血工作者
下载PDF
血流变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满玲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5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流变学检测。观察记录2组研究对象血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血粘度高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流变学检测。观察记录2组研究对象血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血粘度高切、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沉降率分别为(6.06±1.23)200/s、(0.49±0.04)、(1.99±0.26)m Pa·s、(3.29±1.55)g/L、(15.34±6.28)mm/h,对照组则依次为(4.22±0.82)200/s、(0.42±0.03)、(1.62±0.13)m Pa·s、(2.53±0.85)g/L、(11.63±4.56)mm/h,研究组血粘度(高切)、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沉降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血流变学变化,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健康者,为此可将血流变学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指标,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流变学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满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09年第10期1150-1150,117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期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对300例产妇分两组进行护理研究。观察组150例,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50例,未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及接受孕期健康教育,按产后护理常规给予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吸吮乳房。结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期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对300例产妇分两组进行护理研究。观察组150例,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50例,未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及接受孕期健康教育,按产后护理常规给予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吸吮乳房。结果:经过分娩与护理后,观察组48h内乳量充足率达80.0%,72h达100%;对照组48h内乳量充足率达66.7%,72h为86.7%,观察组产妇乳量充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产前、产时及产后的护理干预是促进产后早期乳汁分泌、保证乳量充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泌乳
下载PDF
NLR、PLR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祥 蒋最明 +8 位作者 顾敏 唐满玲 肖鹏程 陈洲熙 艾红艳 高雁 谭芙兰 楚舟 谭米多 《肿瘤药学》 CAS 2020年第6期719-723,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2019年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将32...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2019年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将32例未出现SLN转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68例出现SLN转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8例SLN转移阳性数≤2的患者为A组、38例SLN转移阳性数>2但未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为B组、22例远处转移患者为C组);计算各组患者的NLR、PLR,并分别以对照组和观察组NLR、PLR中位数为截断值,分析NLR、PLR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NLR、PL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亚组中,A、B两组及A、C两组N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NLR无显著差异(P>0.05);A、B两组和B、C两组PLR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A、C两组P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LR、PLR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NLR与导管内癌栓显著相关(P=0.034);观察组NLR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P=0.033)、Ki-67(P=0.016)、肿瘤分期(P=0.027)明显相关,而PLR仅与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0.038)。结论乳腺癌SLN转移可引起患者的NLR、PLR发生变化,其中NLR可能作为SLN转移风险预测因子,且较高的NLR与较差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和更具侵袭性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转移 NLR PLR
下载PDF
47628例输血前四项检测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见红 唐满玲 吴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5期14-15,共2页
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HBsAg、抗-HCV、梅毒TP、抗-HIV感染情况,预防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生物防护与自我保护。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47628例拟输血患者进行以上四项检测,按项目、姓... 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HBsAg、抗-HCV、梅毒TP、抗-HIV感染情况,预防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生物防护与自我保护。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47628例拟输血患者进行以上四项检测,按项目、姓别、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47628例患者中,总阳性6316例,总阳性率13.26%。其中HBsAg阳性4308例,阳性率为9.04%;抗-HCV阳性772例,阳性率为1.62%;梅毒-TP阳性1212例,阳性率为2.54%;抗-HIV阳性24例,抗-HIV阳性率为0.05%;梅毒TP男性略高于女性;抗-HCV、梅毒阳性率TP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结论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检测,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也可发现隐性感染者,为临床治疗、经血液传播疾病引起的医患纠纷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 HBSAG 抗HCV 抗HIV 梅毒TP
下载PDF
住院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致病菌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耀永 唐满玲 蒋最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4期2114-2116,2119,共4页
目的探讨住院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ICU收治的557例危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6年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目的探讨住院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ICU收治的557例危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6年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发病率(23.62%)较2015年(19.48%)有所增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4,P=0.245);122例IFI患者共培养分离真菌66株,其中白色念珠菌45株(68.18%),热带假丝酵母菌9株(13.64%),光滑假丝酵母菌2株(3.0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株(4.55%),克柔念珠菌7株(10.61%);各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真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普遍较差,5种真菌对伊曲康唑敏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例IFI患者治疗首选氟康唑72例(59.02%),伏立康唑23例(18.85%),两性霉素B 10例(8.20%),5-氟胞嘧啶9例(7.38%),伊曲康唑8例(6.56%),其中目标治疗以伏立康唑使用率最高为50.00%,抢先治疗和经验治疗以氟康唑使用率最高,分别为64.47%和52.63%。结论该院ICU病房危重病患者IFI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对于临床诊断和拟诊的患者可首选对常见真菌敏感性普遍较高的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进行治疗,确诊的患者则可选择相应敏感性高的药物进行目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药敏试验 耐药性 目标治疗
下载PDF
循环游离DNA在生理和病理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祥 蒋最明 +2 位作者 顾敏 肖鹏程 唐满玲 《肿瘤药学》 CAS 2020年第4期401-405,422,共6页
循环游离DNA(cfDNA)是人体组织释放到血液中的DNA片段,在健康人和患者中均可存在。现有研究表明,cfDNA可用于肿瘤诊断和预后、产前诊断、炎性疾病、创伤等生理和病理疾病的相关评估。作为分子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cfDNA的相关研究发展迅... 循环游离DNA(cfDNA)是人体组织释放到血液中的DNA片段,在健康人和患者中均可存在。现有研究表明,cfDNA可用于肿瘤诊断和预后、产前诊断、炎性疾病、创伤等生理和病理疾病的相关评估。作为分子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cfDNA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鉴于cfDNA在生理和病理疾病相关评估中的重要潜力,本文就其最新研究动态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NA 液体活检 肿瘤 产前诊断
下载PDF
血清载脂蛋白A1、B、E与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祥 蒋最明 +5 位作者 顾敏 肖鹏程 胡卫 李娟 易婷 唐满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载脂蛋白A-1、B、E(apo A1、apo B、apo E)的含量与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收集于本院皮肤科就诊的2~7岁儿童AD患者血清标本共300例,其中男126例,女174例,平均年龄(4.0±1.4)岁,检测患者血清中... 目的研究血清载脂蛋白A-1、B、E(apo A1、apo B、apo E)的含量与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收集于本院皮肤科就诊的2~7岁儿童AD患者血清标本共300例,其中男126例,女174例,平均年龄(4.0±1.4)岁,检测患者血清中过敏原和总IgE水平。收集年龄、性别与病例组匹配的健康儿童(无过敏性疾病史)新鲜血清样本100例,男38例,女62例,平均年龄(4.0±1.7)岁。所有样本均检测apo A1、apo B、apo E的浓度。结果AD组apo A1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apo E浓度高于AD组(P<0.01),而apo B在2组中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组中sIgE阳性者的男女比例与总IgE>200 kU/L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中apo A1水平升高能显著增加AD的发病风险[比值比(OR)=7.415,95%可信区间(CI)2.549-22.763],且能增加总IgE>200 IU/mL的风险[比值比(OR)=7.018,95%可信区间(CI)1.746-20.762]。apo E水平升高能降低AD的发病风险[比值比(OR)=0.958,95%可信区间(CI)0.936-0.980],apo B与AD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且apo E、apo B均与IgE的水平高低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2~7岁儿童AD患者中,apo A1可能是通过IgE介导途径参与AD发生的危险因子;apo E可能是独立于IgE介导途径AD的保护因子,apo B与AD的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特应性皮炎 载脂蛋白A1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E 总IGE
下载PDF
过敏性皮肤疾病的两种过敏原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最明 唐满玲 +1 位作者 顾敏 罗文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59-460,462,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应用在过敏性皮肤疾病过敏原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74例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免疫印迹法组与皮肤点刺法组,免疫印迹法组患者... 目的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应用在过敏性皮肤疾病过敏原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74例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免疫印迹法组与皮肤点刺法组,免疫印迹法组患者治疗前抽取静脉血进行免疫印迹法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法组患者治疗前实施皮肤点刺法试验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免疫印迹法组检测的过敏原阳性率70.3%,而皮肤点刺法组检测的过敏原阳性率56.8%。免疫印迹法组的过敏原阳性率高于皮肤点刺法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过敏性皮肤疾病的过敏原检测,免疫印迹法在过敏原的筛选及其顺应性等方面要优于皮肤点刺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法 点刺试验 过敏性皮肤疾病 过敏原
下载PDF
头针结合绳带疗法对缺血性卒中偏瘫恢复期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陈慧敏 罗勇 +3 位作者 康永清 沈锦 唐满玲 罗超 《四川中医》 2023年第7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绳带疗法对缺血性卒中(CIS)偏瘫恢复期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5例CIS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头针组、绳带组、头针联合绳带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内科治疗,在...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绳带疗法对缺血性卒中(CIS)偏瘫恢复期步行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5例CIS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头针组、绳带组、头针联合绳带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头针组予头针疗法,绳带组予绳带疗法,头针联合绳带组予头针联合绳带疗法,为期4周,比较各组治疗疗效、下肢步行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记录三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头针联合绳带组显效率[71.43%(25/35)]明显高于头针组[42.86%(15/35)]、绳带组[48.57%(17/35)],差异显著(P<0.05),头针组、绳带组显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10m步行测试(10MWT)、Tineetti步态与平衡量表(TGA)及Holden步行能力评定(FAC)均高于治疗前,但头针联合绳带组各指标高于头针组、绳带组(P<0.05),头针组、绳带组各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头针组、头针联合绳带组各指标均低于绳带组(均P<0.05),头针组、头针联合绳带组各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L-1β、IL-6、hs-CRP均与FMA-LE、10MWT、TGA、FAC评分呈负相关(P<0.05)。三组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绳带疗法对CIS偏瘫恢复期步行功能障碍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步行功能,调节机体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绳带疗法 缺血性卒中 偏瘫恢复期 步行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