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H方案联合乳腺区段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唐瑞遥 周怀英 汪中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3844-3846,共3页
目的:观察TCH方案(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联合乳腺区段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手术... 目的:观察TCH方案(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联合乳腺区段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手术组应用乳腺区段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组术后加用TCH方案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随访1年的肿瘤转移发生情况、复发情况和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比手术组更高(P<0.05)。治疗6个周期后,两组癌胚抗原(CE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脂质运载蛋白-2(LCN-2)、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比手术组更低(P<0.05)。治疗6个周期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比手术组更高;而两组CD8^(+)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比手术组更低(P<0.05)。治疗6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比手术组显著更高(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肿瘤转移发生率和复发率较手术组更低(P<0.05);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TCH方案联合乳腺区段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随访1年的肿瘤转移发生率、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TCH方案 乳腺区段切除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基于MRI的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对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张珊 李涛 +7 位作者 黄增发 杜昕雨 唐瑞遥 王万鹏 王曦 谢伟 王翔 张树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917,共9页
目的评估基于MRI的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 MRI)对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武汉中心医院影像科行盆腔磁共振平扫、动态增强并病理证实的患者407例;两名影像科医师通过磁共振图像特征对每个... 目的评估基于MRI的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 MRI)对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武汉中心医院影像科行盆腔磁共振平扫、动态增强并病理证实的患者407例;两名影像科医师通过磁共振图像特征对每个附件病变进行O-RADS MRI评分并以病理为金标准计算各个评分、增强类型、病变性质的恶性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O-RADS MRI评分、增强类型、病变性质对附件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407例患者共502个病变,其中良性病变364个,恶性病变(包括交界性肿瘤)138个。两名影像科医师O-RADS MRI评分(1~5分)的恶性率:医师1分别为0、0、5.4%、80.0%、89.7%,医师2分别为0、0、5.8%、86.2%,83.0%。以O-RADS MRI≥4分为最佳截断值,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医师1分别为94.2%、93.6%、93.8%、84.9%、97.7%、2.3%、15.1%,医师2分别为93.4%、93.6%、93.6%、85.4%、97.4%、3.6%、14.6%。增强类型(无强化、囊壁强化、I型曲线、Ⅱ型曲线、Ⅲ型曲线)的恶性率:医师1分别为0、1.3%、5.7%、81.2%、89.0%,医师2分别为0、1.2%、11.3%、87.6%、80.0%。囊性、囊性伴分隔病变、实性病变、囊实性病变及囊实性伴分隔病变的恶性率:医师1分别为0、7.1%、38.7%、79.1%、89.8%,医师2分别为0、8.1%,37.8%、72.4%、89.6%。以Ⅱ型、Ⅲ型曲线作为恶性标准,在囊性伴分隔病变中,医师1及医师2的灵敏度较低,均为50.0%。在含实性成分病变中,医师1与医师2的特异度均较低,分别为57.7%、56.5%。假阳性病变均含实性成分,多为纤维瘤、附件区肌瘤;假阴性病变多为交界性囊腺瘤,无实性成分或实性成分较少。结论O-RADS MRI风险分层系统在附件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完善,以降低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 MRI 附件肿块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改变组织声环境增效高强度聚焦超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唐瑞遥 陈锦云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1期1635-1637,共3页
自1927年Wood等首次报道高强度超声波的生物效应以来,经多年发展,在对实体肿瘤及非肿瘤疾病的治疗方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随着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组织内传播的距离越长其能量呈... 自1927年Wood等首次报道高强度超声波的生物效应以来,经多年发展,在对实体肿瘤及非肿瘤疾病的治疗方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随着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组织内传播的距离越长其能量呈指数衰减,导致能到达靶治疗区域的能量明显减少;同时,靶治疗区域的血供越丰富,治疗时被循环血液带走的能量也越多,所以,治疗位置较深或血供丰富的病灶就需要更多的HIFU能量沉积才能达到消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疗法 羟基磷灰石 高强度聚焦超声 改变声环境 能量沉积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雄性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周沁 潘晓梅 +4 位作者 万里洋 朱恩帅 唐瑞遥 冯敏 胡晶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SI)对老年SD雄性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2月龄的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0只,灌服维甲酸70 mg/(kg·d)14 d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后,手术建立骨折模型,低、中...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SI)对老年SD雄性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2月龄的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0只,灌服维甲酸70 mg/(kg·d)14 d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后,手术建立骨折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0、40、80 mg/(kg·d)SI,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然后进行影像学、组织形态学、力学和骨代谢指标测定,观察骨折愈合的情况。结果低、中、高剂量组骨痂生成情况优于对照组,且高、中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第8周时骨小梁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0 3);高剂量组第2、5、8周时股骨力学性能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各时间点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浓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SI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雄性大鼠 骨质疏松性骨折 愈合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中明 周怀英 +3 位作者 吴华玲 王华中 唐瑞遥 蒋忠军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临床病理特征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17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临床病理特征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17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中ER、HER2、Ki-67以及EGFR的表达,患者行NCT后1个月内手术,分析临床病理学参数和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之间的关系。结果EGFR表达和ER呈负相关(r=-0.129,P=0.018),EGFR表达和HER2(r=0.211,P=0.011)、Ki-67(r=0.195,P=0.013)以及肿瘤直径(r=0.315,P=0.007)呈明显正相关,而EGFR和患者的年龄、绝经状况以及淋巴结是否出现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ER阴性组pCR率(25.95%)明显高于阳性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组pCR率(32.39%)明显高于低表达组(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高表达组pCR率(24.11%)明显高于低表达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有72.16%(131/172)的患者EGFR表达下降,下降组的pCR率为24.43%(32/131),未下降组(无变化或者出现上升)患者的pCR率为2.44%(1/41),提示化疗后EGFR变化与化疗疗效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子亚型和绝经状况、化疗前肿瘤直径、疗效以及化疗前EGFR表达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淋巴结转移不相关(P>0.05);化疗前,EGFR低表达组总生存时间(total survival time,OS)和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 time,DFS)均优于EGFR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EGFR下降组OS和DFS均较未下降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Ki-67、EGFR、化疗后EGFR变化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GFR高表达者对化疗更为敏感,但预后差,化疗前Ki-67、EGFR、化疗后EGFR变化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Ki-67、ER、HGR2以及EGFR、分子亚型可以作为NCT疗效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分子亚型
下载PDF
南岸区经普办按照“两标准,一到位”选拔高素质普查指导员
6
作者 唐瑞遥 《重庆统计》 2018年第10期34-34,共1页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采用普查员PAD入户采集数据,同时增加了经济代码编码工作。为解决这些技术难题,南岸区经普办选拔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协助街镇开展经普工作。
关键词 高素质人才 南岸区 普查员 选拔 指导员 标准 采集数据 编码工作
下载PDF
基于CT血流储备分数的Duke危险评分对冠状动脉狭窄中危患者预后价值的研究
7
作者 唐瑞遥 张树桐 +6 位作者 黄增发 杜昕雨 王曦 王万鹏 李祚钦 丁义 王翔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86-1890,共5页
目的评估基于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的Duke危险评分(fDJS _(CTA))对中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中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CAD-RADS分级:2~3),随访时间2018年11月至2023年9月,共5年。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 目的评估基于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的Duke危险评分(fDJS _(CTA))对中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中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CAD-RADS分级:2~3),随访时间2018年11月至2023年9月,共5年。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使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进行预后分析,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临床因素结合fDJS _(CTA)模型预测MACE的能力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评估。结果共2336例患者被纳入,平均年龄为(63±10)岁,其中有158例发生了MACE。与CT-FFR及其他临床因素比较,fDJS _(CTA)是最强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HR=1.952;95%CI:1.370~2.781;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fDJS _(CTA)<4组的预后显著优于fDJS _(CTA)≥4组(P<0.05)。临床因素结合fDJS _(CTA)模型的AUC为0.682(P<0.001)。结论在中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fDJS _(CTA)对MACE的预测价值显著。临床因素结合fDJS _(CTA)可以提升MACE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FFR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基于卵巢附件病变MR评分报告系统O-RADS的不同观察者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研究
8
作者 李涛 张珊 +7 位作者 黄增发 杜昕雨 唐瑞遥 王万鹏 王曦 谢伟 张树桐 王翔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目的评估不同年资放射科医师对卵巢附件病变MR评分报告系统O-RADS的诊断准确性并检验观察者间评分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6月至2023年5月因卵巢附件病变于本院就诊并进行盆腔MRI检查的病例。两名不同年资的放射科医师观察者(R1... 目的评估不同年资放射科医师对卵巢附件病变MR评分报告系统O-RADS的诊断准确性并检验观察者间评分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6月至2023年5月因卵巢附件病变于本院就诊并进行盆腔MRI检查的病例。两名不同年资的放射科医师观察者(R1有9年工作经验、R2有6年工作经验)分别独立对纳入研究对象的MR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进行O-RADS MRI评分。其中一名放射科医师间隔3个月后对这同一批患者再次进行评分。将获得的评分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使用Kappa检验评估观察者组间的一致性及观察者前后两次评分的组内一致性。另有两名20多年腹部影像诊断经验的高级医师对上述研究对象的MR影像资料进行评估,如有不一致进行协商、讨论,达成一致,得到卵巢附件病变的O-RADS评分,作为O-RADS MRI评分的参考值,评分分为1~5分。结果观察者R1、R2组间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54;观察者R1间隔三个月前后两次评分的组内一致性Kappa值为0.941,P值<0.001。两名观察者以及观察者R1间隔三个月后再次评价(R11),每一O-RADS MRI分类的敏感性(90%~100%),阳性预测值(89%~100%)比较好,特异度(78%~100%),阴性预测值(74%~100%)是变化的。观察者R1、R2、R11诊断准确性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51、0.960、0.953,P值<0.001,以O-RADS评分≥4分作为恶性病变临界值。观察者R1、R2及R11诊断ROC曲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不同观察者对卵巢附件病变MR评分报告系统的一致性较好,诊断准确性比较高。同一观察者对卵巢病变MR评分报告系统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卵巢附件病变的MR评分报告系统O-RADS MRI可以作为一个很好诊断工具推广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DS MRI 卵巢附件病变 DCE 组间一致性 组内一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