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皖南事变”后重庆《新华日报》的舆论反击战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唐筱童
-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第20期78-78,83,共2页
-
文摘
1941年初,国民党政府倒行逆施,发动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在那种险恶的政治环境中,重庆《新华日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积极依靠统一战线,坚决打响了"皖南事变"舆论反击战。
-
关键词
《新华日报》
皖南事变
周恩来
国民党
-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舆论导向探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唐筱童
-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21期1-2,8,共3页
-
文摘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中心城市公开创办的一份大型日报,在抗日战争每一重大的历史关头,它始终坚持以救亡图存的正确舆论引导人,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当国民党一意孤行,片面抗战遭到失败时,它引导国统区各阶层人民认识全面抗战的意义;当"亡国论"和"速胜论"甚嚣尘上时,它引导国统区各阶层人民全面分析敌我双方各自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认识到中国必胜但又不能速胜,只能打持久战,既坚定了抗战信心,又防止了军事上的盲动主义;当国民党顽固派在日寇的诱降下发动三次反共高潮时,它引导国统区各阶层人民认识日寇诱降阴谋和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分裂不利于抗战胜利的大局,掀起了反投降、反分裂、反倒退的浪潮,从而坚持了团结、抗战、进步的正确路线;当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时,它引导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把国民党淹没在争民主的舆论海洋中。
-
关键词
《新华日报》
抗战
团结
民主
进步
联合政府
-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重庆时期《新华日报》的经营管理活动管窥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唐筱童
-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新闻传播》
2012年第11期141-142,共2页
-
文摘
《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1947年2月28日),是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国统区亲自领导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张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在当时国统区极其艰苦险恶的特殊环境条件下,《新华日报》历经种种磨难而能够屹然挺立,堪称奇迹。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机动灵活的经营管理活动,则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党报经营管理工作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
关键词
《新华日报》
经营管理活动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重庆
经营管理工作
中国共产党
公开发行
国统区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重庆时期《新华日报》的采编经验和办报思想
- 4
-
-
作者
唐筱童
-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7-88,103,共3页
-
文摘
抗战时期至解放战争初期,《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陪都重庆公开创办的一份大型机关报。为了打破当时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在采编工作上,《新华日报》通过深入前线战场,深入基层群众,充分利用资料室,将采访活动和统战工作相结合等手段,广辟新闻来源。同时,想方设法利用副刊等阵地狠抓报纸言论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积累了宝贵的采编经验,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较完备的"人民的报纸"办报思想。
-
关键词
《新华日报》
抗战
国民党
采编
办报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浅析重庆《新华日报》是促进新闻界大团结的榜样
- 5
-
-
作者
唐筱童
-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第19期125 151-,共2页
-
文摘
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坚强领导下,以抗战大局为重,为了使抗战事业得到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该报率先垂范,广交朋友,普结人缘,打破了国统区中心城市新闻界以往一盘散沙的状态,促成了进步新闻战线的空前大团结。
-
关键词
重庆
新华日报
团结
抗战
-
分类号
G219.27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密切联系群众的典范
- 6
-
-
作者
唐筱童
-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新闻世界》
2014年第12期131-133,共3页
-
文摘
《新华日报》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中心城市重庆创办的大型日报,通过吸引群众关心报纸并参与办报、反映群众疾苦、积极引导群众等方式,密切联系群众,这也是其独树一帜的一大法宝。
-
关键词
新华日报
工人
学生
抗战
-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抗战胜利前后重庆《新华日报》的舆论导向探析
- 7
-
-
作者
唐筱童
-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
出处
《视听》
2017年第11期161-162,共2页
-
文摘
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前后,重庆《新华日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密切关注国内外时事动态,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始终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公众,及时澄清人们对决定战争胜负根本手段的认识;宣传积极配合苏军,对日寇发起全面反攻;为中国抗战胜利欢呼喝彩;宣传坚决捍卫人民抗战胜利果实;大力呼吁民主、和平与团结,成为当时国统区具有远见卓识的舆论领袖。
-
关键词
新华日报
抗战胜利
舆论导向
和平
民主
团结
-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对新闻典型和典型报道的再认识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黄基秉
唐筱童
-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6-66,共1页
-
文摘
新闻典型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方面、一定地区,能够在思想上、政策方针或工作方法等方面,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一般事物的本质或发展规律的个别事物。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它是新闻典型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是从个性来展现共性。那些关于“一...
-
关键词
典型报道
新闻典型
先进人物典型
群众基础
时代特色
再认
结合部
典型宣传
英雄人物
典型性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新闻学专业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被引量:11
- 9
-
-
作者
唐筱童
-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新闻窗》
2011年第6期100-101,共2页
-
文摘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个舶来词,在国内也有"传媒素养"、"传媒素养教育"等提法。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大众特别是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专业大学生
新闻学
传媒素养教育
选择能力
媒体信息
理解能力
质疑能力
-
分类号
G210-4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媒体融合:锻造跨媒体新闻人才势在必行
被引量:11
- 10
-
-
作者
唐筱童
-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新闻窗》
2009年第6期24-25,共2页
-
文摘
时代呼唤跨媒体新闻人才
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新型的跨媒体人才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所谓跨媒体人才即指媒体融合人才,他们被形象地称作“背囊记者”,意为掌握了全面的多媒体技能,肩挎背包,里面有笔、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录音笔等工具,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的全能型记者。
-
关键词
新闻人才
媒体融合
跨媒体
锻造
笔记本电脑
多媒体
摄像机
录音笔
-
分类号
G214
[文化科学—新闻学]
G220.7
[文化科学]
-
-
题名澄清媒体“反三俗”的认识误区
- 11
-
-
作者
唐筱童
-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新闻窗》
2010年第6期36-37,共2页
-
文摘
一个时期以来,媒体在对点击量、收视率、发行量、销量、票房收入的片面追求下,"三俗"之风甚嚣尘上,从戏说历史、热炒成风、恶搞经典、颠覆传统到躲避崇高、解构主流、调侃伟人,
-
关键词
认识误区
媒体
澄清
俗
票房收入
戏说历史
收视率
发行量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