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端法测定羟基硅油的羟基含量 被引量:3
1
作者 余学成 杨建静 +1 位作者 熊英 唐红定 《有机硅材料》 CAS 2018年第1期57-61,共5页
以吡啶为缚酸剂,采用羟基硅油与过量二甲基氯甲基氯硅烷反应,产物提纯后直接由核磁共振氢谱算得羟基硅油的平均摩尔质量与羟基含量。该方法准确性和重现性较好,避免了传统Li Al H4测定方法中水分的干扰,适用于测定有确定分子式或有固定... 以吡啶为缚酸剂,采用羟基硅油与过量二甲基氯甲基氯硅烷反应,产物提纯后直接由核磁共振氢谱算得羟基硅油的平均摩尔质量与羟基含量。该方法准确性和重现性较好,避免了传统Li Al H4测定方法中水分的干扰,适用于测定有确定分子式或有固定基团比例的羟基硅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 硅油 含量 平均摩尔质量 封端法
下载PDF
甲基苯基环硅氧烷的制备及表征
2
作者 苏俊柳 刘强 唐红定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以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水解催化剂、氢氧化锂为裂解催化剂,经水解缩合、裂解和蒸馏制得甲基苯基环硅氧烷(D_(4)^(Ph))。采用红外光谱、飞行时间质谱、气相色谱表征了产物结构及组成,并探讨了裂解反应催化剂种类和用... 以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水解催化剂、氢氧化锂为裂解催化剂,经水解缩合、裂解和蒸馏制得甲基苯基环硅氧烷(D_(4)^(Ph))。采用红外光谱、飞行时间质谱、气相色谱表征了产物结构及组成,并探讨了裂解反应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甲基苯基环硅氧烷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甲基苯基环硅氧烷;产物主要组分为D_(3)^(Ph)、D_(4)^(Ph)和D_(5)^(Ph),此外还含有D_(6)^(Ph)和D_(7)^(Ph)组分。裂解反应的催化剂选择氢氧化锂较佳,氢氧化锂的适宜用量为0.05%,此时甲基苯基环硅氧烷收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甲基苯基环硅氧烷 飞行时间质谱 裂解反应 催化剂
下载PDF
三甲硅基封端苯基硅氧烷低聚物的合成研究
3
作者 殷永彪 路姣姣 +2 位作者 叶文波 王全 唐红定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黏度19~30 mm^(2)/s、折射率1.458~1.462的三甲硅基封端苯基硅氧烷低聚物的合成方法,以及单官能团链节M与三官能团链节T物质的量之比(M/T)、回流时间、蒸馏温度等条件对产品黏度、...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黏度19~30 mm^(2)/s、折射率1.458~1.462的三甲硅基封端苯基硅氧烷低聚物的合成方法,以及单官能团链节M与三官能团链节T物质的量之比(M/T)、回流时间、蒸馏温度等条件对产品黏度、收率和甲氧基残留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M/T=2.05,回流反应6 h,110℃蒸馏3 h,产品收率最高92.3%,黏度19.8 mm^(2)/s,折射率1.463,无色无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硅氧烷低聚物 M/T比值
下载PDF
有机硅液晶合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红定 熊英 +1 位作者 张晓阳 张先亮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9-176,共8页
结合国内外有机硅发展概况 ,重点总结了 15年来在有机硅液晶合成方法研究方面的有关成果 .评述了利用硅氢化方法合成有机硅液晶的优缺点 ,以及开发改进硅氢化方法的途径 .着重介绍了用含碳官能团有机硅烷或聚硅氧烷为原料 。
关键词 液晶 合成 有机硅 硅氢化方法 亲核取代反应 超分子作用方法 含碳官能团
下载PDF
聚二茂铁硅烷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唐红定 秦金贵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5-23,共9页
90年代以来 ,聚二茂铁硅烷高分子由于其分子量大、溶解性好、可连接功能基侧链等优良性能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被关注。本文主要对缩聚法、开环聚合法、后功能化等合成方法进行了评述 。
关键词 聚二茂铁硅烷 合成 性质 应用 缩聚 环聚合
下载PDF
1,3-双(2,4,6-三甲基苯基)氯化咪唑的制备及其催化的安息香缩合反应——推荐一个有机化学设计实验 被引量:4
6
作者 吕辉 熊英 +3 位作者 龚林波 曹建军 龚淑玲 唐红定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3-137,共5页
介绍了一个有机化学设计实验.该实验以乙二醛、 2,4,6-三甲基苯胺、氯甲基乙基醚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高效制得氮杂环卡宾前体盐1,3-双(2,4,6-三甲基苯基)氯化咪唑.然后利用合成的咪唑盐在碱性条件下原位形成的氮杂环卡宾对醛极性反转的... 介绍了一个有机化学设计实验.该实验以乙二醛、 2,4,6-三甲基苯胺、氯甲基乙基醚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高效制得氮杂环卡宾前体盐1,3-双(2,4,6-三甲基苯基)氯化咪唑.然后利用合成的咪唑盐在碱性条件下原位形成的氮杂环卡宾对醛极性反转的特性,催化苯甲醛的安息香缩合反应,合成2-羟基-1,2-二苯基乙酮.使用IR,1H NMR,13 C NMR等多种方法对催化剂及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盐 氮杂环卡宾 极性反转 安息香缩合 有机化学 设计实验
下载PDF
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的合成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晓英 唐红定 +4 位作者 陈向前 杨超 彭华龙 尤小姿 唐乃美 《有机硅材料》 CAS 2010年第4期193-197,共5页
以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硫化钠、硫粉为原料,在含有缓冲溶剂的水相中,通过相转移催化技术合成了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Si-69)。对反应温度、硫粉用量、水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了Si-69的... 以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硫化钠、硫粉为原料,在含有缓冲溶剂的水相中,通过相转移催化技术合成了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Si-69)。对反应温度、硫粉用量、水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了Si-69的较佳工艺为:硫化钠水溶液中硫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9%;硫粉/硫化钠的量之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γ2质量的2%;γ2与硫化钠的量之比为2.1;反应温度为85℃,并以液相色谱、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等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上述工艺条件可制得收率为95%、硫的质量分数达23.0%、外观淡黄色的Si-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 相转移催化剂 水相法 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硫化钠 硫粉
下载PDF
高性能阻燃液体硅橡胶的制备 被引量:4
8
作者 宋新锋 陈丽云 +2 位作者 周海峰 邵月刚 唐红定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5年第4期61-63,72,共4页
以乙烯基硅油为基础聚合物、自制低含氢硅油为交联剂、气相法白炭黑为补强填料、自制铂化合物为催化剂,加入一定量的阻燃剂,制备了性能优良的阻燃液体硅橡胶。讨论了氢氧化铝、苯并三氮唑对液体硅橡胶阻燃性、力学性能和硫化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液体硅橡胶 阻燃性 乙烯基硅油
下载PDF
苯基丙基硅树脂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新锋 邵月刚 唐红定 《有机硅材料》 CAS 2013年第5期344-348,共5页
以苯基三氯硅烷和丙基三氯硅烷为原料,通过水解、缩聚反应,得到固体苯基丙基硅树脂。采用1HNMR和FT—IR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重点讨论了影响苯基丙基硅树脂收率的主要因素。确定最佳合成工艺为:苯基三氯硅烷与丙基三氯硅烷的量之比... 以苯基三氯硅烷和丙基三氯硅烷为原料,通过水解、缩聚反应,得到固体苯基丙基硅树脂。采用1HNMR和FT—IR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重点讨论了影响苯基丙基硅树脂收率的主要因素。确定最佳合成工艺为:苯基三氯硅烷与丙基三氯硅烷的量之比为2:1、搅拌速度400r/min、水解温度7~10℃、溶剂与水的质量比1.5:1,水解反应时间2h,缩聚反应时间由所需的苯基丙基硅树脂的羟基含量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三氯硅烷 丙基三氯硅烷 苯基丙基硅树脂 水解 缩聚
下载PDF
乙烯基三氯硅烷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向前 邵月刚 唐红定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5年第4期64-67,共4页
研究了乙炔与三氯氢硅硅氢加成反应,以Karstedt催化剂为主催化剂、三苯基膦为助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在m(铂):m(氯苯)=13×10^-6:1,n(三苯基膦):n(主催化剂)=3:1,乙炔流量为2L/min,反应温度85~90℃... 研究了乙炔与三氯氢硅硅氢加成反应,以Karstedt催化剂为主催化剂、三苯基膦为助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在m(铂):m(氯苯)=13×10^-6:1,n(三苯基膦):n(主催化剂)=3:1,乙炔流量为2L/min,反应温度85~90℃,三氯氢硅滴加时间为80min的条件下选择性为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 硅烷 硅氢加成
下载PDF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向前 邵月刚 唐红定 《杭州化工》 CAS 2013年第4期25-28,32,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与三氯氢硅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氯硅烷,再将它与甲醇醇解反应制备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讨论了影响硅氢加成反应、醇解反应的主要因素,并得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三氯氢硅 甲醇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奎烷
下载PDF
含发色团的侧链液晶聚硅氧烷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扬剑 唐红定 张先亮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采用大分子酯化反应合成了侧链带有发色基团的聚硅氧烷 .它们的化学结构被 1 H - NMR,IR和元素分析所证实 .用 DSC、偏光显微镜和 X- ray衍射研究了它们的相转变行为 ,表明为 SA 相 .
关键词 发色团 聚硅氧烷 侧链液晶 合成 非线性光学特性
下载PDF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粉的合成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瑜军 郑铮 +1 位作者 肖燕平 唐红定 《有机硅材料》 CAS 2015年第4期288-290,共3页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碱催化水解缩聚法制备了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MSQ)微粉,对产物进行了测试表征。探讨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水的用量对PMSQ微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PMSQ微粉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氨水的质量分数为2.8%...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碱催化水解缩聚法制备了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MSQ)微粉,对产物进行了测试表征。探讨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水的用量对PMSQ微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PMSQ微粉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氨水的质量分数为2.8%,反应温度在10℃左右,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00 g)与水(800 g)的质量比为1∶4,产品的粒径分布均匀,此时,产物的粒径为10.509μm,径距1.676,一致性为0.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 微粉 水解缩聚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下载PDF
导电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文灿 唐红定 夏江滨 《有机硅材料》 CAS 2019年第S01期74-78,共5页
介绍了近十余年来导电硅橡胶的加工、性能、应用等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导电硅橡胶 导电填料 应用
下载PDF
玻璃纤维制品用室温硫化有机硅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瑜军 卢志明 +2 位作者 田丕华 肖燕平 唐红定 《有机硅材料》 CAS 2012年第6期400-402,共3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制得α,ω-二羟基聚甲基硅氧烷基胶,再以硅树脂为补强剂、加入交联剂、催化剂和稀释剂等配制成室温硫化有机硅涂料。研究表明,α,ω-二羟基聚甲基硅氧烷的黏度选择80万~95万mPa.s,1 000 g涂料中加入6~1...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制得α,ω-二羟基聚甲基硅氧烷基胶,再以硅树脂为补强剂、加入交联剂、催化剂和稀释剂等配制成室温硫化有机硅涂料。研究表明,α,ω-二羟基聚甲基硅氧烷的黏度选择80万~95万mPa.s,1 000 g涂料中加入6~10 g硫化催化剂T-12时,涂料的可操作化时间和完全硫化时间分别为3~6 h和24 h。该涂料用于玻璃纤维制品的涂覆,涂覆前无需脱蜡,涂覆后无需高温烘烤,涂层室温下24 h完全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涂料 室温硫化 玻璃纤维
下载PDF
多功能化硅氢抑制剂在加成型硅橡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进 余学成 唐红定 《有机硅材料》 CAS 2017年第S1期23-27,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仪、差示扫描热仪、无转子硫化仪等仪器,考察了烷氧基硅烷化炔属化合物P2-1和P2-2对小分子硅氢加成反应、乙烯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含氢硅油混合物的硅氢化反应的抑制行为,以及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 采用气相色谱仪、差示扫描热仪、无转子硫化仪等仪器,考察了烷氧基硅烷化炔属化合物P2-1和P2-2对小分子硅氢加成反应、乙烯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含氢硅油混合物的硅氢化反应的抑制行为,以及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2-1和P2-2与有机硅材料具有良好相容性、相对低的挥发性、优异的硅氢加成抑制性能。与甲基丁炔醇和乙炔基环己醇相比,P2-1和P2-2可以让硫化物的表面更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氢加成 硅橡胶 烷氧基硅烷化炔醇 抑制剂
下载PDF
炔基聚硅烷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翁华峰 唐红定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0期26-28,共3页
甲基苯基二氯硅烷以Wurtz反应合成聚甲基苯基硅烷,然后与乙酰氯在三氯化铝存在下发生氯交换反应得到含氯聚硅烷,含氯聚硅烷与对三甲基硅乙炔苯基锂反应即可得到侧链含有三甲基硅乙炔基的聚硅烷。经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产物... 甲基苯基二氯硅烷以Wurtz反应合成聚甲基苯基硅烷,然后与乙酰氯在三氯化铝存在下发生氯交换反应得到含氯聚硅烷,含氯聚硅烷与对三甲基硅乙炔苯基锂反应即可得到侧链含有三甲基硅乙炔基的聚硅烷。经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产物为侧链含有三甲基硅乙炔基的聚硅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烷 Wurtz缩合 氯交换反应 金属催化交叉偶联
下载PDF
羟基封端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低聚物的合成
18
作者 余学成 徐四喜 +3 位作者 项学驰 杨建静 熊英 唐红定 《有机硅材料》 CAS 2018年第S1期1-4,25,共5页
以吡啶为缚酸剂,二甲基二氯硅烷与过量二苯基硅二醇反应得到二羟基封端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低聚物,采用核磁和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采用封端法测定了其平均摩尔质量和羟基含量。此低聚物具有二甲基与二苯基交替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羟基封... 以吡啶为缚酸剂,二甲基二氯硅烷与过量二苯基硅二醇反应得到二羟基封端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低聚物,采用核磁和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采用封端法测定了其平均摩尔质量和羟基含量。此低聚物具有二甲基与二苯基交替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羟基封端聚硅氧烷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低聚物 羟基封端 合成 羟基含量
下载PDF
复合催化体系硅氢化合成β-氰乙基甲基二氯硅烷
19
作者 邓冬云 唐红定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16年第5期35-37,共3页
采用氧化亚铜和四甲基乙二胺复合体系催化丙烯腈与甲基二氯氢硅烷,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β-氰乙基甲基二氯硅烷。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其结构。考察了催化体系中水分、加料方式、催化剂中Cu/N配比、原料配比和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 采用氧化亚铜和四甲基乙二胺复合体系催化丙烯腈与甲基二氯氢硅烷,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β-氰乙基甲基二氯硅烷。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其结构。考察了催化体系中水分、加料方式、催化剂中Cu/N配比、原料配比和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为:催化剂的水分处理方法为四甲基乙二胺用分子筛处理,氧化亚铜真空干燥脱水;加料方式为将四甲基乙二胺和氧化亚铜复合催化剂(Cu、N摩尔比为0.2)投入到反应瓶预热到100~110℃,缓慢将甲基二氯氢硅烷混合物和丙烯腈(摩尔比为1.2:1)从瓶底滴加到反应瓶中。在此条件下,β-氰乙基甲基二氯硅烷收率最高,可达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氰乙基甲基二氯硅烷 硅氢加成反应 制备 氧化亚铜 四甲基乙二胺 丙烯腈 甲基二氯氢硅烷
下载PDF
取代超支化聚硅烷紫外光引发剂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英 梁秋鸿 +3 位作者 王晓玲 武青青 杨建静 唐红定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7-524,共8页
以钠缩合法合成的含Si–Cl键的超支化聚硅烷(Cl-HPS)为基础,将其分别与4-羟基二苯甲酮和2-羟基硫杂蒽酮反应,制备了小分子光引发剂取代的超支化聚硅烷BP-HPS和TX-HPS.小分子光引发剂取代的超支化聚硅烷可以不同程度地扩展超支化聚硅烷... 以钠缩合法合成的含Si–Cl键的超支化聚硅烷(Cl-HPS)为基础,将其分别与4-羟基二苯甲酮和2-羟基硫杂蒽酮反应,制备了小分子光引发剂取代的超支化聚硅烷BP-HPS和TX-HPS.小分子光引发剂取代的超支化聚硅烷可以不同程度地扩展超支化聚硅烷的紫外吸收.采用实时红外光谱研究了它们引发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紫外光聚合行为.结果表明,小分子光引发剂取代的超支化聚硅烷的自由基引发效率高于未经取代的超支化聚硅烷和它们对应的小分子光引发剂的引发效率.电子自旋共振光谱研究表明,BP-HPS和TX-HPS既可以裂解产生硅自由基,也可以通过硅甲基参与的夺氢反应产生碳中心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引发剂 超支化聚硅烷 合成 光聚合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