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早期美国校园小说
1
作者 马红旗 唐艳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48,共7页
本文在梳理了“校园小说”这一概念的源流及其发展沿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美国“校园小说”的兴起和发展,探索美国早期“校园小说”曾经遭遇过的质疑与挑战,并概括了早期美国“校园小说”代表性主题的呈现。本文认为,美国“校园小说”... 本文在梳理了“校园小说”这一概念的源流及其发展沿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美国“校园小说”的兴起和发展,探索美国早期“校园小说”曾经遭遇过的质疑与挑战,并概括了早期美国“校园小说”代表性主题的呈现。本文认为,美国“校园小说”从其兴起之日起,即承担了一定的历史书写和文化记忆的重任,是美国文学殿堂中的一颗闪亮的珍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小说 美国文学 历史书写 文化记忆
下载PDF
《北迁季节》中的文化杂糅与精神危机 被引量:1
2
作者 唐艳榕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小说《北迁季节》中的穆斯塔法是一个既有双重身份亦面临着双重危机的人物。作为一个文化杂糅者的典型代表,他不仅在扭曲的文化背景下遭受折磨,也陷于精神的困境无法自拔,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以穆斯塔法为例,借助弗洛伊... 小说《北迁季节》中的穆斯塔法是一个既有双重身份亦面临着双重危机的人物。作为一个文化杂糅者的典型代表,他不仅在扭曲的文化背景下遭受折磨,也陷于精神的困境无法自拔,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以穆斯塔法为例,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探索后殖民语境下殖民地人民面临的双重边缘化——文化与精神,进而揭示殖民统治对殖民地人民造成的严重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杂糅 精神危机 精神分析
下载PDF
《藻海无边》中的哥特元素与他者再现之关系解读
3
作者 唐艳榕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78-79,174,共3页
简·里斯的《藻海无边》不仅是对《简·爱》这一经典文本的重构,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女性哥特小说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作为哥特式小说的常驻元素,“疯癫”这一充满暴力性的情绪在《藻海无边》中成为了他者的标签。... 简·里斯的《藻海无边》不仅是对《简·爱》这一经典文本的重构,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女性哥特小说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作为哥特式小说的常驻元素,“疯癫”这一充满暴力性的情绪在《藻海无边》中成为了他者的标签。加勒比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巫术元素,不仅与哥特息息相关,也与边缘化的他者紧密相连。通过以安托瓦内特、克里斯托芬和“他”为例,本文将分析小说中极具哥特色彩的“疯癫”以及巫术元素,进而探讨小说中哥特元素与他者再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特 再现 他者 《藻海无边》
下载PDF
《镜与光》中的流言及其政治操弄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红旗 唐艳榕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47,共7页
流言是一种社会、文化和政治现象。16世纪早期的英国社会之所以成为各种流言的温床,是因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不稳定性。流言的产生和泛滥源自各方势力的参与和操弄,也是各种诉求和利益的曲折表达。通过对小说《镜与光》中流言的分析梳理,... 流言是一种社会、文化和政治现象。16世纪早期的英国社会之所以成为各种流言的温床,是因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不稳定性。流言的产生和泛滥源自各方势力的参与和操弄,也是各种诉求和利益的曲折表达。通过对小说《镜与光》中流言的分析梳理,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克伦威尔时期英国朝野的权臣争斗尔虞我诈和拉帮结派,还有苦难民众的怨声载道,从而更加具体地观察到一幅更为立体化的16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与光》 流言 政治操弄 历史书写
原文传递
“问道于盲”——《等待野蛮人》中的视觉中心主义及其消解
5
作者 唐艳榕 《外国语言文学》 2021年第2期149-159,共12页
《等待野蛮人》的叙事紧紧围绕着视觉这一主题展开,其中备受读者关注的是小说中的半盲女孩如何被单方面地置于凝视机制之下,无力反抗。但更值得思考的是,身处弱势地位的半盲女孩,为何能够在这场充满权力压制的视觉博弈中功成身退。文章... 《等待野蛮人》的叙事紧紧围绕着视觉这一主题展开,其中备受读者关注的是小说中的半盲女孩如何被单方面地置于凝视机制之下,无力反抗。但更值得思考的是,身处弱势地位的半盲女孩,为何能够在这场充满权力压制的视觉博弈中功成身退。文章从视觉霸权的逐渐确立与解构入手,分析《等待野蛮人》中的半盲女孩如何以失明为武器,挣脱视觉领域的凝视压迫,消解视觉文化中隐含的权力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霸权 视觉中心主义 《等待野蛮人》 半盲女孩 凝视
原文传递
《托马斯与比尤拉》:非裔身份边缘化之在美国
6
作者 唐艳榕 《唐山文学》 2019年第4期163-164,共2页
丽塔·达芙的诗歌多以黑人的成长和历史为中心,探索其在美国遭受的文化冲击及身份危机,为美国黑人文坛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诗集《托马斯与比尤拉》为例,分析黑人在美国面临的多重边缘化——空间边缘化;社会地位边缘化;文化边缘化... 丽塔·达芙的诗歌多以黑人的成长和历史为中心,探索其在美国遭受的文化冲击及身份危机,为美国黑人文坛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诗集《托马斯与比尤拉》为例,分析黑人在美国面临的多重边缘化——空间边缘化;社会地位边缘化;文化边缘化,以及渴望建构新身份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 社会地位 黑人女性 流散族群 边缘化
原文传递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荒原蚁丘》
7
作者 唐艳榕 《大观(论坛)》 2018年第7期16-17,共2页
作为钦努阿·阿契贝的代表作之一,《荒原蚁丘》自问世以来就因其崇高的文学成就备受关注。文章旨在以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剖析小说叙事中对传统观念中男性与女性二元对立的解构,以及对解放叙事的消解,从而揭示小说独特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荒原蚁丘》 解构主义 二元对立 解放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