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食管良性狭窄的超声内镜特征分析
1
作者 唐运萍 魏绪霞 +1 位作者 薛宁 徐俊杰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食管良性狭窄的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2月—2022年2月诊断为食管良性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EUS结果及治疗结局,总结儿童食管良性狭窄EUS特征。结果共纳入42例食... 目的分析儿童食管良性狭窄的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2月—2022年2月诊断为食管良性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EUS结果及治疗结局,总结儿童食管良性狭窄EUS特征。结果共纳入42例食管良性狭窄患儿,其中19例(45%)为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EUS示食管管壁层次分界模糊,环狭窄口周围管壁厚度不均,内镜下治疗次数0~12次(平均2.1次);5例(12%)腐蚀性食管狭窄及1例(2%)物理性食管狭窄,EUS示狭窄部未见明确管壁分层,内镜下治疗次数2~9次(平均5.3次);1例(2%)EUS示环食管壁见斑片状不规则低回声,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为气管软骨食管异位症;不明原因食管狭窄16例(38%),EUS示食管管壁层次分界不清,6例行内镜下治疗。随访过程中绝大部分(95%,40/42)患儿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对于儿童食管良性狭窄,EUS有助于判断食管狭窄病变管壁受累程度、可能的病因及病变处食管毗邻关系,为下一步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提供依据,从而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良性狭窄 超声内镜 儿童
下载PDF
嗜酸性胃肠炎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唐运萍 徐俊杰 +1 位作者 魏绪霞 李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嗜酸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儿均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肠黏膜病理检测示嗜酸粒细胞浸润,经低敏膳食和氨基酸配方粉喂养及抗过敏治疗,症状即明显好转。结论嗜酸... 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嗜酸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儿均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肠黏膜病理检测示嗜酸粒细胞浸润,经低敏膳食和氨基酸配方粉喂养及抗过敏治疗,症状即明显好转。结论嗜酸性胃肠炎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其主要特征,致病因素不明确,治疗缺乏循证医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胃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2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唐运萍 刘艳 黄志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例AIH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均是男性,分别为6岁1个月、6个月18天,均以黄疸为首发症状,伴转氨酶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其中例1血清Ig G升...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例AIH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均是男性,分别为6岁1个月、6个月18天,均以黄疸为首发症状,伴转氨酶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其中例1血清Ig G升高,肝脏病理表现为界面性肝炎,均排除其他病因,对激素联合硫唑嘌呤应答良好;例2患儿单用激素效果欠佳。结论儿童AIH临床少见,对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应答良好,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临床分析 儿童
下载PDF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 被引量:5
4
作者 魏绪霞 徐俊杰 +1 位作者 唐运萍 薛宁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9期70-72,75,共4页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消旋卡多曲在婴幼儿腹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腹泻的婴幼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治疗。对2组...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消旋卡多曲在婴幼儿腹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腹泻的婴幼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治疗。对2组患儿疗效、临床症状缓解(大便好转、退热、止泻)时间及治疗前、治疗72 h后症状积分(腹泻、腹痛、腹胀、大便异常)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好转、退热及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儿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2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各项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消旋卡多曲能提高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效果,且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服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酷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常乐康 消旋卡多曲 病毒性腹泻 婴幼儿 疗效
下载PDF
IDO基因稳定转染HepG_2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春亮 冯惠枝 +5 位作者 刘燕 卜晓倩 申慧琴 张瑞 唐运萍 王琦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建立稳定转染IDO基因的HepG2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IDO基因在肝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脂质体将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1-IDO和空载质粒pcDNA3.1转染入HepG2细胞,经G418进行筛选后,挑取单克隆进行培养,用反转录酶聚合... 目的建立稳定转染IDO基因的HepG2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IDO基因在肝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脂质体将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1-IDO和空载质粒pcDNA3.1转染入HepG2细胞,经G418进行筛选后,挑取单克隆进行培养,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获得的表达细胞株。结果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空质粒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HepG2细胞无IDO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而重组质粒组的HepG2细胞表达IDO基因和蛋白。结论 pcDNA3.1-IDO质粒体外稳定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可以有效地使IDO基因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表达,成功建立了稳定转染基因IDO的HepG2细胞系,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IDO) HEPG2细胞 稳定转染
下载PDF
呋喃唑酮片灌肠在儿科感染性腹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魏绪霞 岳林明 +2 位作者 徐俊杰 唐运萍 薛宁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3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呋喃唑酮片灌肠在儿科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本院近年来治疗的12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及治疗组60例,对比两组的腹泻消失时间、大便常规转为正常时间、临床治愈时间、疗效、住... 目的分析呋喃唑酮片灌肠在儿科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本院近年来治疗的12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及治疗组60例,对比两组的腹泻消失时间、大便常规转为正常时间、临床治愈时间、疗效、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的腹泻消失时间为(3.38±0.62)d、大便常规转为正常时间为(4.32±0.41)d及临床治愈时间为(5.38±0.59)d,均短于对照组的(5.02±1.12)、(7.08±1.03)、(7.98±0.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为(5.5±2.4)d,住院费用为(4450.5±278.45)元,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7.3±2.8)d,住院费用为(5587.4±317.75)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呋喃唑酮灌肠能有效提高患儿感染性腹泻的治愈率,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唑酮片 灌肠 感染性腹泻
下载PDF
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病1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华 李晓莺 +2 位作者 霍美玲 唐运萍 张乐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6期56-57,6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并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4月—2015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172例患有胆汁淤积性肝病儿童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对各种病因的儿童患者进行统计发现,造成儿童胆汁...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并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4月—2015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172例患有胆汁淤积性肝病儿童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对各种病因的儿童患者进行统计发现,造成儿童胆汁淤积的原因主要原因有胆道闭锁造、CMV感染造成、PNAC、胆总管囊肿以及其他原因。胆道闭锁占有比例最高。A组为胆道闭锁组,其白便表现高于C组(P<0.05);C组其他病因组早产因素总体大于A组。使用GGT值>50 U/L以及彩超诊断胆道闭锁具有一定优势(P<0.05)。C组病情好转率大于A组(P<0.05)。结论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对辅助检查的敏感性不同,预后与病因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消化内镜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华 张丽 唐运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6期135-136,共2页
目的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采用消化内镜等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106例早期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通过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和消化内镜诊断,观察胃、十二指肠、结肠黏膜等的病变特点。结果 60例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出现胃部和十... 目的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采用消化内镜等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106例早期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通过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和消化内镜诊断,观察胃、十二指肠、结肠黏膜等的病变特点。结果 60例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出现胃部和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41例,占总例数的38.7%;十二指肠降部及球降交界部位发生溃疡48例,占总例数的45.3%;患儿出现结节样增生情况11例,占总例数的10.4%;6例患儿胃窦部有可见浅表溃疡,占总例数的5.6%。30例接受肠镜检查的患儿,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充血、水肿等情况,其中,22例患儿的回肠末端黏膜有充血、水肿情况,还有淤点及淤斑的出现,占总例数的20.8%。结论消化内镜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和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 早期诊断 价值
下载PDF
高原娟姗牛β-酪蛋白A2纯合基因型的筛选鉴定
9
作者 唐运萍 伏蓉 +6 位作者 李会民 孙蕊仙 司华新 王婧羽 杨发光 丁立 隋世燕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6,共6页
为了筛选出A2A2基因型娟姗牛,组建A2型奶牛育种核心群,为A2牛奶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从云南欧亚乳业公司鹤庆有机牧场核心群选取385头娟姗牛进行尾静脉采血,提取血液中基因组DNA,检测浓度和纯度后,将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并送公司测序,... 为了筛选出A2A2基因型娟姗牛,组建A2型奶牛育种核心群,为A2牛奶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从云南欧亚乳业公司鹤庆有机牧场核心群选取385头娟姗牛进行尾静脉采血,提取血液中基因组DNA,检测浓度和纯度后,将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并送公司测序,同时对血清中β-酪蛋白的含量进行检测。经不同公司各自使用不同引物进行检测,结果一致。在所有娟姗牛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A2A2基因型198头、A1A1基因型29头、A1A2基因型158头;3种基因型奶牛分别占51.43%、7.53%和41.04%,A2基因频率达71.95%。娟姗牛β-酪蛋白的平均含量为5.58μg/mL,A2A2型和A1A2型奶牛的β-酪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A1A1型奶牛(P<0.05),但是A2A2型和A1A2型奶牛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通过DNA测序检测突变位点核苷酸能够鉴定出A2A2基因型娟姗牛,β-酪蛋白含量测定不能分辨出A2A2型和A1A2型娟姗牛。与ELISA蛋白检测方法相比,DNA测序法具有快速准确、成本较低等优点,可作为牛群分型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娟姗牛 Β-酪蛋白 A2基因型 基因分型 鉴定
下载PDF
美洲大蠊小肽预处理对H_(2)O_(2)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抑制作用
10
作者 孙蕊仙 唐运萍 +3 位作者 杨礼莲 伏蓉 王婧羽 隋世燕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1-4,1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美洲大蠊小肽预处理对H_(2)O_(2)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KGN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GN细胞,分为空白组、H_(2)O_(2)组和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各组均常规培养24 h,空白组不予特殊处理,H_(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美洲大蠊小肽预处理对H_(2)O_(2)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KGN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GN细胞,分为空白组、H_(2)O_(2)组和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各组均常规培养24 h,空白组不予特殊处理,H_(2)O_(2)组加入250μmol/L H_(2)O_(2)作用6 h;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分别加入50、100、150μg/mL美洲大蠊小肽进行预处理,然后加入250μmol/L H_(2)O_(2)作用6 h。采用CCK-8法检测空白组、H_(2)O_(2)组和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分别预处理6、12、24 h的细胞存活率,并比较各组(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均预处理12 h)细胞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表达。结果H_(2)O_(2)组细胞存活率低于空白组(P<0.05)。预处理6 h的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细胞存活率与H_(2)O_(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处理12、24 h的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H_(2)O_(2)组(P均<0.05)。与预处理6 h比较,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预处理12、24 h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P均<0.05);预处理12、24 h的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空白组比较,H_(2)O_(2)组细胞MDA、NO、ROS表达均升高(P均<0.05);与H_(2)O_(2)组比较,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细胞MDA、NO、ROS表达均降低(P均<0.05),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美洲大蠊小肽预处理能够减轻H_(2)O_(2)诱导的KGN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以50μg/mL作用12 h为最佳预处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小肽 过氧化氢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人卵巢颗粒细胞
下载PDF
滇龙胆中药有效成分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唐运萍 刘卫红 +4 位作者 孙蕊仙 杨礼莲 李睿 宋艳秋 隋世燕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87,共6页
目的 探讨土壤理化因子与滇龙胆中药有效成分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采集大理市、保山市、临沧市和毕节市4个产地7个样点滇龙胆植株及根际土壤,测定土壤理化因子、滇龙胆中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当药苷、马钱苷酸)的含量。通过... 目的 探讨土壤理化因子与滇龙胆中药有效成分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采集大理市、保山市、临沧市和毕节市4个产地7个样点滇龙胆植株及根际土壤,测定土壤理化因子、滇龙胆中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当药苷、马钱苷酸)的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龙胆苦苷含量与土壤pH、全钾、多酚氧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獐牙菜苦苷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呈极显著正相关;当药苷含量与全钾和多酚氧化酶呈显著正相关;马钱苷酸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龙胆苦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全钾、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影响獐牙菜苦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多酚氧化酶、全磷等;影响当药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有机质、脲酶;影响马钱苷酸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pH、多酚氧化酶。结论 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滇龙胆中药品质的重要因素,且各土壤因子之间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有效成分 土壤因子 相关性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消化道多枚磁性异物致胃肠道穿孔二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唐运萍 徐俊杰 +1 位作者 胡元军 王合锋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56,共3页
患儿误食多枚磁铁早期症状多不典型,但在胃肠道内相互吸引会导致严重的胃肠道损伤。对于上消化道磁性异物,早期内镜下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首选。同时,应加强父母和基层医院对磁性异物危害性的高度认识,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关键词 儿童 消化道磁性异物 内镜下治疗
原文传递
以腹泻、便血为首发症状的婴儿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运萍 陶倩 +4 位作者 白月霞 李华 魏绪霞 杨海英 徐俊杰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269-1272,共4页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原称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殖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时期,以婴幼儿多见,发病率低,约为3?5/106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例大约为2:1[1]。LCH可引起单...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原称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殖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时期,以婴幼儿多见,发病率低,约为3?5/106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例大约为2:1[1]。LCH可引起单病灶、单系统多病灶或广泛多病灶,并可累及骨骼、皮肤、淋巴结、皮肤、肺,引起皮疹、骨损害、尿崩症或肺浸润等一系列临床症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 腹泻 便血 婴儿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检查在儿童上消化道狭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运萍 杨露 +3 位作者 薛宁 李华 魏绪霞 徐俊杰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在儿童上消化道狭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狭窄患儿48例,包括食管狭窄27例(其中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18例,化学腐蚀性食管狭窄3例,异...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在儿童上消化道狭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狭窄患儿48例,包括食管狭窄27例(其中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18例,化学腐蚀性食管狭窄3例,异物所致食管狭窄1例,病因不明食管狭窄5例),贲门失弛缓症4例,胃输出端狭窄12例,十二指肠狭窄5例。所有患儿均在麻醉状态下行超声内镜检查进行术前评估,根据上消化道狭窄部位、狭窄口大小及超声内镜下改变,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18例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超声内镜显示食管管壁层次分界不清,环狭窄口周围管壁厚度不均;3例腐蚀性食管损伤患儿超声内镜显示食管损伤程度不一;异物所致食管狭窄1例患儿超声内镜显示异物回声;病因不明食管狭窄5例患儿超声内镜示管壁层次分界不清。贲门失弛缓症4例患儿超声内镜显示贲门固有肌层厚度为0.9~4.0 mm。胃输出端狭窄12例患儿超声内镜显示狭窄部位层次不清、厚薄不均。十二指肠狭窄5例患儿中,4例为先天性发育异常,超声内镜显示狭窄部位局部组织呈均匀回声;1例为消化性溃疡所致十二指肠狭窄,超声内镜显示幽门黏膜隆起处管壁层次模糊。结论超声内镜检查可以明确儿童上消化道狭窄病变的起源及层次,有助于诊断和术前风险的评估,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狭窄 儿童 超声内镜检查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小儿贲门失弛缓症1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露 徐俊杰 +2 位作者 魏绪霞 唐运萍 薛宁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77,共2页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是一种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小儿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餐后反流、胸骨后疼痛,反复肺部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等。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儿童 吞咽困难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原文传递
洱海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富营养化的特征分析与评价
16
作者 唐运萍 隋世燕 +4 位作者 刘卫红 孙蕊仙 伏蓉 司华新 宋艳秋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42,共10页
为了解云南省洱海底泥重金属分布状况和污染程度,在洱海湖区13个采样点共采集到11组底泥样品,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8种重金属(Mg、Mn、As、Hg、Cd、Pb、Zn、Cu)的含量,分析其在洱海湖区的分... 为了解云南省洱海底泥重金属分布状况和污染程度,在洱海湖区13个采样点共采集到11组底泥样品,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8种重金属(Mg、Mn、As、Hg、Cd、Pb、Zn、Cu)的含量,分析其在洱海湖区的分布特征与含量水平,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所造成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估,同时测定了洱海底泥有机碳、总氮和总磷等环境因子指标.结果表明,洱海底泥不同重金属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呈现为Mn>Mg>Pb>Zn>Cu>As>Cd>Hg的顺序.虽然底泥中检出的Hg和Cd含量相较其他重金属元素低,但两者含量均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其中Hg和Cd的最高含量分别是云南省土壤背景值的5.79、4.94倍.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Hg>Cd>Pb>Zn>Cu>As.重金属Hg和Cd的污染程度最高,造成的潜在生态危害水平最大,下关镇、小关邑、南湖心等下游地区为主要污染区域,总体呈现南部>北部的趋势.此外,洱海底泥富营养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明显低于云南省滇池这个底泥污染严重的湖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重金属 底泥 地积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富营养化
原文传递
五例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SLC25A13基因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俊杰 高敏 +6 位作者 律玉强 唐运萍 魏旭霞 杨露 张开慧 刘毅 盖中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明确5例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患儿的5LC25A13基因进行外显子捕获检测,对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用PolyPhen-2软件对新突变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儿均携带SLC25A13基因的复合... 目的明确5例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患儿的5LC25A13基因进行外显子捕获检测,对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用PolyPhen-2软件对新突变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儿均携带SLC25A13基因的复合突变,共发现8个突变位点,其中2个既往未见报道(C.1357A^G和C.1663dup23)。5例患儿的父母均为突变携带者。结论SLC25A13基因的突变可能是5例患儿的发病原因,所携带的突变以851de14和16381660dup为主。新发现的c.1357A〉G和C.1663dup23突变丰富了SI.C25A13基因的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 SLC25A13基因 新一代测序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