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活性磷腈碱催化制备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 被引量:1
1
作者 唐逸铮 段金汤 +2 位作者 张才亮 冯连芳 顾雪萍 《有机硅材料》 CAS 2022年第3期9-15,共7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和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_(4)^(Vi))为共聚单体、高活性磷腈碱t-BuP4为催化剂进行开环聚合,制得高摩尔质量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D_(4)与D^_(4)(Vi)质量比...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和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_(4)^(Vi))为共聚单体、高活性磷腈碱t-BuP4为催化剂进行开环聚合,制得高摩尔质量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D_(4)与D^_(4)(Vi)质量比、封端剂用量对反应收率、产物摩尔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热重分析仪表征了产物结构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共聚反应收率先升后降,共聚产物的数均摩尔质量先升后降,摩尔质量分布系数(PDI)在2.0附近波动;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共聚反应收率提高,共聚产物的摩尔质量升高并趋于稳定,PDI在1.9~2.2之间波动;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共聚反应收率提高并趋于稳定,共聚产物摩尔质量先升后降,PDI在2.0~2.2之间波动;随着单体中D^_(4)(Vi)质量分数的提高,共聚反应收率在80.1%~90.2%之间波动,共聚产物的乙烯基链节摩尔分数实测值比理论值偏低,共聚产物数均摩尔质量降低,PDI在1.7~2.2之间波动;随着封端剂用量的增加,共聚反应收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共聚产物的数均摩尔质量降低,PDI在1.9~2.3之间波动。综合考虑,较佳的反应参数为催化剂用量5×10^(-6)、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30 min、D_(4)与D^_(4)(Vi)质量比95∶5、封端剂用量0.004%,此时共聚反应收率为90.2%,共聚产物数均摩尔质量为3.42×10^(5)g/mol,PDI为2.2;磷腈碱可作为环硅氧烷开环聚合的一类新型高效催化剂使用,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阴离子开环聚合 磷腈碱 共聚反应 高活性催化剂
下载PDF
2016年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7
2
作者 蒋巧丽 许永久 +4 位作者 俞存根 张浩良 肖祎 唐逸铮 张亚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78-3084,共7页
根据2016年8月长江口邻近海域27个站位的浮游动物样品数据,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3种,隶属于6门12大类群另有浮游幼体及鱼卵... 根据2016年8月长江口邻近海域27个站位的浮游动物样品数据,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3种,隶属于6门12大类群另有浮游幼体及鱼卵仔鱼15种.其中,桡足类为绝对优势类群,共鉴定出48种,占44.4%;水母类为第二优势类群,共鉴定出12种,占11.1%.该海域出现的主要贡献类群为桡足类、海樽类、毛颚类、枝角类和水母类,平均丰度依次为273.9、115.0、67.1、63.6和61.1 ind·m-3,其中绝对优势类群为桡足类,贡献率占20.3%.根据环境因子聚类结果,将该海区分为冲淡水影响区和外海水团影响区,.单因子相似性分析检验发现两个区域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平均差异性为,4.0%).SIMPER分析发现对差异性的贡献比例依次是桡足类20.3%、海樽类18.0%、枝角类14.1%、毛颚类13.4%和水母类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环境因子 贡献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