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 被引量:12
1
作者 钱鼎烽 尚军 +5 位作者 韩琼 吴奎业 黄通 唐铁轮 贺俊成 孙赞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ATS)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6月对29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行UVATS。操作孔位于腋前线附近第4或5肋间,应用...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ATS)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6月对29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行UVATS。操作孔位于腋前线附近第4或5肋间,应用切口保护器,不使用肋骨牵开器,观察孔位于腋后线附近第7或8肋间,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结果手术均顺利,未增加操作孔或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160.7±46.2)min,术中出血量(253.5±101.7)ml。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2±0.9)分,术后拔管时间(2.9±0.7)d,术后胸腔引流量(557.2±193.8)ml,术后住院时间(4.9±1.2)d。术后发生肺复张不全1例,肺持续漏气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并发症发生率10.3%(3/29),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29例术后平均随访20.8月(4~36个月),19例术前痰检阳性者术后均转阴,无结核播散,薄层高分辨率CT未见复发或新发病灶。结论 UVATS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 单操作孔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经胸单切口“套间”术式治疗肺囊型棘球蚴病合并肝囊型棘球蚴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2
作者 钱鼎烽 艾克拜 +1 位作者 吴奎业 唐铁轮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单切口"套间"术式Ⅰ期手术治疗肺囊型棘球蚴病合并肝囊型棘球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07~2016-12我院收治的伴发支气管并发症的肺肝并发囊型棘球蚴病患者23例,均行经胸单切口"套间"术式Ⅰ期手术治... 目的:探讨经胸单切口"套间"术式Ⅰ期手术治疗肺囊型棘球蚴病合并肝囊型棘球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07~2016-12我院收治的伴发支气管并发症的肺肝并发囊型棘球蚴病患者23例,均行经胸单切口"套间"术式Ⅰ期手术治疗,分析术后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康复,术后无严重胸腹部并发症,随访6个月~12年均无棘球蚴复发。结论:经胸单切口"套间"术式Ⅰ期手术治疗伴发支气管并发症的肺肝并发囊型棘球蚴病是安全、有效的,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囊型棘球蚴病 经胸单切口“套间”术式 支气管并发症 肝囊型棘球蚴病 Ⅰ期手术
下载PDF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清泉 唐铁轮 +1 位作者 黄通 张永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3期7-8,共2页
结直肠癌属于消化道肿瘤之一,极易转移到肝脏。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SCLM)指的是结直肠癌确诊时或原发灶根治术切除后半年内出现肝转移,治疗分为可切除与不可切除两种,内容涉及腹腔镜技术、转化治疗、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术等。随着不... 结直肠癌属于消化道肿瘤之一,极易转移到肝脏。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SCLM)指的是结直肠癌确诊时或原发灶根治术切除后半年内出现肝转移,治疗分为可切除与不可切除两种,内容涉及腹腔镜技术、转化治疗、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术等。随着不断提出的新理念及新技术,SCLM治疗的观念逐渐转向多学科综合性治疗,且治疗方式也愈来愈多样化。现就SCLM外科治疗的临床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除 射频消融术 结直肠癌肝转移 治疗进展
下载PDF
跨膜蛋白16A在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唐铁轮 陈启仪 +3 位作者 马春星 倪玲 姜军 李宁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16A(TMEM16A)在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6月间在南京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行外科手术切除的30例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结肠手术标本作为实验组(取材部位:乙状结肠全层标本);选...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16A(TMEM16A)在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6月间在南京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行外科手术切除的30例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结肠手术标本作为实验组(取材部位:乙状结肠全层标本);选取30例经病理证实的非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作为对照组(取材部位:取距肿瘤至少5cm以上的正常结肠组织)。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T—PCR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MEM16A和c.kit在结肠中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结肠标本中,均见TMEM16A蛋白及c-kit的表达,在结肠中的表达部位分布基本一致。实验组结肠组织中TMEM16A和c—kit的免疫荧光表达、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MEM16A:吸光度值为1.84±0.25比3.65±0.32,灰度比为0.66±0.07比1.04±0.17,mRNA相对表达量为0.41±0.05比1.00.c-kit:吸光度值为3.38±0.24比5.06±0.31,灰度比为0.64±0.06比0.98±0.09,mRNA相对表达量为0.18±0.08比1.00;均P〈0.05)。结论TMEM16A在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组织中表达降低。可能通过调控c—kit的表达来调节结肠平滑肌的运动,并可能成为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功能性便秘:跨膜蛋白16A c—kit CAJAL间质细胞
原文传递
应用肠神经节消融术制备一种新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马春星 唐铁轮 +3 位作者 陈启仪 倪玲 姜军 李宁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1-496,共6页
目的:通过结肠神经节消融术建立一种新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方法选用5~6周龄雌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实验Ⅰ、Ⅱ、Ⅲ和Ⅳ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假手术组及实验组大鼠在麻醉下,通过腹腔手术分别给予生... 目的:通过结肠神经节消融术建立一种新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方法选用5~6周龄雌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实验Ⅰ、Ⅱ、Ⅲ和Ⅳ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假手术组及实验组大鼠在麻醉下,通过腹腔手术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0.05%、0.1%、0.25%、0.5%苯扎氯铵溶液处理全结肠30 min。术后2周开始记录各组大鼠24 h排粪粒数、粪便干重和胃肠传输时间,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等方法对结肠病理改变、肠道神经细胞、Cajal间质细胞、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浓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Ⅱ组和实验Ⅲ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粪便重量明显减少,胃肠运输时间明显延长(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肠肌层神经细胞减少,黏膜层出现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环形肌变薄,黏膜下层Cajal间质细胞减少,符合慢传输型便秘病理改变。实验Ⅲ组5-HT浓度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采用0.25%苯扎氯铵消融结肠神经节可成功构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动物模型,该模型制作简单、结果稳定且较为符合慢传输型便秘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动物模型 大鼠 苯扎氯铵 5-羟色胺 CAJAL间质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