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尼玛盆地古近纪湖相油页岩正构烷烃特征及其古环境与古气候意义
1
作者 汪素风 陈云 +6 位作者 伊海生 唐闻强 周羽漩 崔荣龙 伍新和 白蓉 杨芸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2-554,共13页
尼玛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中部特殊区域,自新生代以来沉积了大套连续的湖相暗色油页岩,其富含生物分子化石,对重建青藏高原古气候和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尼玛盆地古近系牛堡组康嘎勒剖面正构烷烃及相关参数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尼玛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中部特殊区域,自新生代以来沉积了大套连续的湖相暗色油页岩,其富含生物分子化石,对重建青藏高原古气候和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尼玛盆地古近系牛堡组康嘎勒剖面正构烷烃及相关参数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剖面油页岩正构烷烃分布从底到顶由单峰前峰型向单峰后峰型过渡,具2个旋回周期;碳优势指数相对稳定,但TAR、ACL、P_(aq)及nC≤21/nC≥25变化较大,表明湖泊沉积有机质由内源为主的低等藻类向高等水生植物和外源陆生高等植物转变,且区域气候环境由温凉湿润向炎热干旱逐步演化。综合分析认为,尼玛盆地在始新世的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西风环流和季风系统的共同影响。且西风环流和季风的强度变化与全球气候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全球变暖时,西风环流势力减弱,西风环流和残余洋水汽为高原中部提供的有效降水减少,气候相对干旱;而在全球降温时,西风环流和印度季风增强,残余洋水汽的叠加又为高原中部提供了充足的有效降水,气候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油页岩 西风环流 印度季风 尼玛盆地
下载PDF
湖相致密储层有利层段的沉积与湖平面变化的耦合关系及其控制因素:以柴西尕斯地区上干柴沟组下段为例
2
作者 郑永盛 唐闻强 +5 位作者 伊海生 裴梓薇 杨梅 邢浩婷 杨芸 汪素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488,共14页
探讨有利层段的沉积与湖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湖相致密储层的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一定参考。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地区上干柴沟组下段为例,利用自然伽马(GR)曲线资料,进行Fischer图解和铀含量(U)-有机碳(TOC)回归拟合法,重建渐新世沉... 探讨有利层段的沉积与湖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湖相致密储层的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一定参考。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地区上干柴沟组下段为例,利用自然伽马(GR)曲线资料,进行Fischer图解和铀含量(U)-有机碳(TOC)回归拟合法,重建渐新世沉积时期湖平面变化过程,结合磁化率资料,讨论了湖平面变化的气候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尕斯地区上干柴沟组下段泥质含量和TO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反映其在沉积过程中经历了两次湖退和湖进过程,有利于烃源岩和储层的形成;(2)湖平面上升期形成的高水位沉积体系,对应于致密砂岩类储层中优质烃源岩的富集层段,能有效形成源-储共生配置;(3)渐新世湖平面变化受西风条件下的气候的控制,西风带来的水汽,形成相对湿润的气候条件,引起湖平面的上升,有利于烃源岩的形成,且与有利层段的沉积呈现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湖相致密储层 湖平面变化 有利层段 Fischer图解 自然伽马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古近系牛堡组三段天文周期旋回分析及古湖平面演化研究:以尼玛盆地尼1井为例
3
作者 陈云 伊海生 +5 位作者 陈璐洁 伍新和 唐闻强 汪锐 杨芸 张承志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5-564,共10页
青藏高原中部尼玛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上的新生代陆相裂谷盆地。交通不便和勘探程度较低等因素导致其高精度沉积旋回特征和地层学一直鲜有研究。尼1井是盆地内第一口地质探井,通过对该井古近系牛堡组三段的自然伽马测... 青藏高原中部尼玛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上的新生代陆相裂谷盆地。交通不便和勘探程度较低等因素导致其高精度沉积旋回特征和地层学一直鲜有研究。尼1井是盆地内第一口地质探井,通过对该井古近系牛堡组三段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频谱分析,证实了天文轨道周期对盆地内湖相地层的沉积具有显著影响。滤波分析显示牛堡组三段保存了41个短偏心率(~100 kyr)周期,76个斜率(~54 kyr)周期和178个岁差(~23 kyr)周期,平均沉积速率为92.03 m/Ma,沉积时限~4.1 Myr。此外,结合Fischer图解与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确定牛堡组三段湖平面经历了1次长周期的升-降变化过程。综合分析,认为尼玛盆地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主要受天文旋回周期影响下的湖平面变化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玛盆地 米兰科维奇旋回 频谱分析 湖平面演化 烃源层分布
下载PDF
柴西开特米里克地区干柴沟组米氏旋回及湖平面变化特征
4
作者 徐为鹏 伊海生 +6 位作者 唐闻强 陈云 陈晓冬 邢浩婷 宋伟 崔荣龙 乔富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2-721,共10页
目前,柴达木盆地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普遍基于山前浅水沉积相地层进行讨论,而深水相地层中是否有记录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有待探讨。本次研究通过对开2井上干柴沟组(N_(1))和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频谱分析和滤... 目前,柴达木盆地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普遍基于山前浅水沉积相地层进行讨论,而深水相地层中是否有记录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有待探讨。本次研究通过对开2井上干柴沟组(N_(1))和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频谱分析和滤波分析,探讨了盆地西部开特米里克地区深湖相地层的米兰科维奇沉积旋回特征。结果显示,该地区上干柴沟组(N_(1))和下干柴沟组(E_(3)^(2))地层旋回周期与米兰科维奇地球轨道周期参数具有良好的对应性,说明天文轨道周期旋回对该地区地层沉积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Fischer图解及地层岩性特征,确定了干柴沟组上、下界线附近(约38.1~32.8Ma)湖平面经历了一次相对长周期的升降变化。下干柴沟组上段处于湖平面上升阶段,主要受米氏旋回中的偏心率周期控制,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对应湖平面高位期。上干柴沟组处于湖平面下降阶段,主要受米氏旋回中的轴斜率周期控制,气候相对寒冷干旱,对应湖平面低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自然伽马 米氏旋回 Fischer图解 湖平面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侏罗系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
5
作者 杜春阳 唐闻强 +5 位作者 杜秋定 杨嘉宝 徐博 火宁 泽仁拉姆 丁晓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1-514,共14页
冷湖地区侏罗系地层油源丰富,储层致密化程度高,为查明低孔低渗储层成因机制,剖析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全岩X衍射矿物分析、物性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研究区侏罗系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冷湖地区侏罗系地层油源丰富,储层致密化程度高,为查明低孔低渗储层成因机制,剖析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全岩X衍射矿物分析、物性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研究区侏罗系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物性与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侏罗系储层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原生孔隙残留少,微孔隙占比高,孔隙度平均为9.96%,渗透率平均为2.26×10−3μm2,属于特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2)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以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为主,成岩演化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成岩序列可概括为:机械压实改造-少量早期方解石胶结-长石、岩屑轻微溶蚀-石英I期加大-有机酸流体侵入、长石岩屑强烈溶蚀-黏土矿物广泛出现-石英Ⅱ期加大-长石、岩屑、黏土矿物伊利石化-少量含铁碳酸盐胶结。(3)多种成岩作用综合制约着致密砂岩储层的发展进程。煤系地层富含水生、陆生动植物遗体,沉积后至成岩早期有机质分解产生腐殖酸并形成酸性环境,早期碳酸盐胶结物不甚发育,碎屑颗粒间欠缺方解石胶结物支撑,压实作用导致原生孔隙大幅降低;成岩中期广泛存在的黏土矿物占据孔隙空间,分割大孔隙为无数微孔隙,黏土矿物的胶结作用进一步加剧了储层致密化;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性流体对长石的持续溶蚀形成较多次生孔隙,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本项研究深化了柴北缘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与成岩作用特征的认识,对开展进一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湖地区 致密砂岩 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下载PDF
基于测井曲线频谱分析米氏旋回特征——以柴西尕斯地区上干柴沟组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唐闻强 伊海生 +3 位作者 陈云 张承志 泽仁拉姆 邢浩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360-4368,共9页
柴达木盆地保存了巨厚的完整连续的新生代沉积层序,为研究沉积旋回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位于盆地西部尕斯地区的上干柴沟组是典型的陆相碎屑岩地层之一,由多层砂岩和泥岩频繁相互叠置而成,高精度的沉积旋回研究鲜有讨论。综合运用频谱及... 柴达木盆地保存了巨厚的完整连续的新生代沉积层序,为研究沉积旋回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位于盆地西部尕斯地区的上干柴沟组是典型的陆相碎屑岩地层之一,由多层砂岩和泥岩频繁相互叠置而成,高精度的沉积旋回研究鲜有讨论。综合运用频谱及滤波方法来深入分析地处柴西尕斯地区的YP2、YQ17井自然伽马测井数据。结果显示,天文轨道周期比值和中高频旋回厚度之间比值的对应性相对较好。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速率及古气候两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讨论,发现尕斯地区上干柴沟组的地层中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其中,短偏心率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为10.48~11.26 m;轴斜率长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为5.85~5.87 m;轴斜率短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为4.22~4.57 m;岁差长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为2.42~2.61 m;岁差短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为1.97~2.1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马 米兰科维奇旋回 频谱分析 沉积速率 古气候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基于化学动力学和包裹体分析技术研究川东石炭系成藏史
7
作者 唐闻强 李凤杰 +1 位作者 王星 门宏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17-121,共5页
川东石炭系油气藏的源岩生烃史及运聚史研究的不够充分,缺少定量化的动态指标依据,影响了川东石炭系新的接替区域的勘探.利用化学动力学方法对其主力烃源岩下志留系泥岩进行生烃史模拟,同时结合包裹体分析技术进行流体注入史研究,分析... 川东石炭系油气藏的源岩生烃史及运聚史研究的不够充分,缺少定量化的动态指标依据,影响了川东石炭系新的接替区域的勘探.利用化学动力学方法对其主力烃源岩下志留系泥岩进行生烃史模拟,同时结合包裹体分析技术进行流体注入史研究,分析二者的匹配关系,模拟石炭系油气藏的动态调整过程.研究认为石炭系油气藏为三期成藏,第一期晚二叠世~晚三叠世,下志留统烃源岩早成熟阶段,开始初步生气,形成早期的小规模天然气藏;第二期晚三叠~早侏罗世时期,为烃源岩大量生油阶段,形成古油藏;第三期燕山时期,古油藏遭遇高温裂解生气阶段,并经历后期的调整改造,最终形成现今的气藏分布.显示化学动力学和包裹体分析技术可有效提高油气藏成藏史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动力学 包裹体 川东 石炭系
下载PDF
尕斯库勒油田N_1-N_2~1油藏注水利用率评价
8
作者 唐闻强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6期87-87,共1页
尕斯N1-N21油藏地层能量较弱,注入水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油藏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本文运用存水率、水驱指数两项指标,结合油藏初始含水率和目前藏的综合含水率,对该油藏的注水利用率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注水利用率 存水率 水驱指数
下载PDF
惠民凹陷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芸 杨仓 +2 位作者 张承志 唐闻强 李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28,50,共7页
采用常规静态实验和动力学模拟方法,判识惠民凹陷石炭—二叠统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评价煤系烃源岩生气能力,建立煤岩生烃动力学参数,动态模拟生气过程。研究认为,惠民凹陷石炭—二叠纪煤系烃源岩属于中—好烃源岩,生烃潜力巨大,具有... 采用常规静态实验和动力学模拟方法,判识惠民凹陷石炭—二叠统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评价煤系烃源岩生气能力,建立煤岩生烃动力学参数,动态模拟生气过程。研究认为,惠民凹陷石炭—二叠纪煤系烃源岩属于中—好烃源岩,生烃潜力巨大,具有煤气成藏的物质基础,主要经历早三叠期和侏罗—白垩系二次生气高峰期,新生界沉积后基本没有生烃发生;煤成气藏未来的勘探重点在曲堤潜山构造带的东北部构造高点部分和局部高点部位、王判镇潜山带小而丰的甜点型气藏、济阳地堑东部的白桥断层遮挡的断块圈闭和西南缓坡带的靠近曲堤地堑一侧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民凹陷 煤系烃源岩 生烃潜力 生烃动力学 模拟实验
下载PDF
基于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旋回识别及古气候判断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云 唐闻强 +3 位作者 张承志 伍新和 杨芸 邢浩婷 《测井技术》 CAS 2021年第4期416-423,共8页
尼玛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由于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问题,导致尼玛盆地沉积旋回和层序地层研究程度极低。收集盆地内第1口探井(尼1井)的地球物理数据,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对尼1井牛堡组一段进行频谱分析,共识别出405 kyr周期旋回37个、1... 尼玛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由于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问题,导致尼玛盆地沉积旋回和层序地层研究程度极低。收集盆地内第1口探井(尼1井)的地球物理数据,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对尼1井牛堡组一段进行频谱分析,共识别出405 kyr周期旋回37个、100 kyr周期旋回148个、54 kyr周期旋回274个、41 kyr周期旋回362个和23 kyr周期旋回646个,各周期对应旋回沉积厚度分别为17.7305、4.4623、2.3680、1.7873、1.0886 m,平均沉积速率44.03 m/Ma,沉积时限14.8 Ma。在此基础上,结合带通滤波变化趋势分析,认为该地区的气候反常现象由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隆升引起,风化作用与焚风作用共同控制了高原内部的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米兰科维奇旋回 频谱分析 沉积速率 古气候特征 尼玛盆地 牛堡组
下载PDF
小管径油管排砂采油工艺技术研究
11
作者 袁虎 唐闻强 +2 位作者 赵龙 钟原 杜锴 《青海石油》 2014年第3期98-106,共9页
跃进Ⅱ号油田储层是一套胶结疏松的砂岩,主要包括N21、N1和E31三个油藏。受油藏先天条件的制约,造成油井出砂严重,制约了油田发展。投产初期油井就开始出砂,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出砂速度也不断增加,油井出砂现象日趋严重,除E31油藏... 跃进Ⅱ号油田储层是一套胶结疏松的砂岩,主要包括N21、N1和E31三个油藏。受油藏先天条件的制约,造成油井出砂严重,制约了油田发展。投产初期油井就开始出砂,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出砂速度也不断增加,油井出砂现象日趋严重,除E31油藏油井不出砂外,N1、N21油藏的油井几乎全部出砂,而且N21油藏出砂最为严重。受出砂影响从投产以来油井免修期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油井常因出砂严重造成砂埋油层、凡尔漏失甚至失灵、砂卡导致油井无法正常生产。本文通对大量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研究,总结分析了跃进Ⅱ号油田的出砂规律及对油井生产的影响,建立不同层系油井出砂情况数据库,通过优化设计、优选采油工艺、通过用小直径油管代替常规Ф73mm油管,减小了油流通道,增加流速,提高携砂能力,达到排砂的目的,有效的延长油井免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直径油管 携流排砂 经济效益 免修期
下载PDF
油藏套损机理研究及应用
12
作者 王星 刘光杰 唐闻强 《中国化工贸易》 2013年第9期36-37,共2页
随着油藏不断深入开发,目的工区油藏套损井日益加剧,严重影响油藏正常生产,本文旨在对套损机理进行研究分析,结合油藏套损井,剖析影响油藏套损的主要因素,结合油藏实际进行对注水压力进行调整并加强固井质量后,油藏套损井加剧的... 随着油藏不断深入开发,目的工区油藏套损井日益加剧,严重影响油藏正常生产,本文旨在对套损机理进行研究分析,结合油藏套损井,剖析影响油藏套损的主要因素,结合油藏实际进行对注水压力进行调整并加强固井质量后,油藏套损井加剧的势态得到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损 注水压力 固井质量 蠕变 地层滑移 孔隙压力
下载PDF
浅谈砂-泥岩界面碳酸盐溶解-沉淀反应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13
作者 杨芸 张承志 唐闻强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219-219,共1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石油地质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化,无论是石油所处的区域还是其内部结构都逐步的形成系统,在石油地质中沉积在盆地中的砂-泥岩界面的碳酸盐溶解-沉淀反应对石油的开采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本文就针对砂-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石油地质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化,无论是石油所处的区域还是其内部结构都逐步的形成系统,在石油地质中沉积在盆地中的砂-泥岩界面的碳酸盐溶解-沉淀反应对石油的开采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本文就针对砂-泥岩界面碳酸盐溶解-沉淀产生的反应对石油地质的意义进行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界面 碳酸盐溶解-沉淀 石油地质
下载PDF
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2(OAE 2)期间的百年到千年周期
14
作者 刘钰源 唐闻强 +2 位作者 周羽漩 王晨浩 马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84-1596,共13页
太阳周期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调节因素之一。深时地质时期由于时间跨度长以及高分辨率数据的缺乏,导致太阳周期的研究还存在欠缺。本研究以北美西部内陆海白垩纪Iona-1钻孔岩芯Eagle Ford组(42~153.41 m)为对象,以泥灰岩中明暗纹层的... 太阳周期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调节因素之一。深时地质时期由于时间跨度长以及高分辨率数据的缺乏,导致太阳周期的研究还存在欠缺。本研究以北美西部内陆海白垩纪Iona-1钻孔岩芯Eagle Ford组(42~153.41 m)为对象,以泥灰岩中明暗纹层的高分辨率(230μm)灰度数据为载体,开展了详细的旋回地层学分析。结果表明,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2(OAE 2)期间存在781~1150 a、188~242 a、79~126 a、38~50 a的周期信号。通过与过去9400年以来重建的太阳总辐照度(TSI)对比,这些周期被解释为太阳周期中的Eddy周期(约1000 a)、de Vries-Suess周期(200~250 a)、Gleissberg周期(88~120 a),其中38~50 a的周期虽然在全新世太阳活动记录中未发现,但地质时期存在类似的周期,认为可能是Bruckner周期(30~50 a)。Bruckner周期仅在OAE 2期间存在,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导致不同时间段对该周期的差异性响应。结合深时中已发现的一些太阳周期记录,本研究认为太阳活动在过去几十亿年中有效地影响了气候变化,从而影响沉积过程。太阳活动对陆地气候和大气-海洋过程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了海洋有机物含量、氧化还原条件和生物群落的差异。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北美西部内陆海白垩纪沉积物中毫米级明暗纹层的形成。上述研究成果可为深入了解OAE 2气候效应以及现今温室效应下的极端气候变化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大洋缺氧事件2(OAE 2) 百年周期 千年周期 太阳活动
原文传递
一种定量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性质的新方法——相关系数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侯振学 李波 +3 位作者 唐闻强 李旖旎 徐大年 王文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84-1991,共8页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物性差、孔隙结构差的特点,测井解释面临着低阻气层、高阻水层以及相似物性条件下产能相差大的难点.常规碎屑岩储层中使用的根据孔隙度及电阻率判断流体性质的方法完全失效,经典的定性的测录井结合及阵列声波"含...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物性差、孔隙结构差的特点,测井解释面临着低阻气层、高阻水层以及相似物性条件下产能相差大的难点.常规碎屑岩储层中使用的根据孔隙度及电阻率判断流体性质的方法完全失效,经典的定性的测录井结合及阵列声波"含气指示"法也符合率较低,制约了致密气的勘探及开发.为了明确致密砂岩储层的流体性质,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神府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常规测井资料深入挖掘,以经典的阿尔奇公式为理论依据,使用密度孔隙度与电阻率测井分别对已经测试的气层、水层及干层进行回归分析,求取幂函数的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在产气的储层中,密度孔隙度与电阻率测井相关性较差,而测试为干层和水层的储层则相关性较好;水层及含水干层密度孔隙度与电阻率具有负相关性,而含气干层具有正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已经测试的24个层位的密度孔隙度与电阻率进行回归分析并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干层及水层相关系数在0.2以上,而工业气层相关系数小于0.2.该方法在致密砂岩测井解释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解释的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流体识别 定量评价 相关系数 致密砂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