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对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和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勇 唐雪珊 李丽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观察在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中行陡峭轴角膜切口和颞侧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和视力的变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合并角膜散光≤0.50 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共60例(60眼)根据术中切口不同分成A、B两组。A组30例行陡... 目的观察在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中行陡峭轴角膜切口和颞侧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和视力的变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合并角膜散光≤0.50 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共60例(60眼)根据术中切口不同分成A、B两组。A组30例行陡峭轴切口,B组30例行颞侧角膜切口。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散光、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A组UCVA均优于B组(均为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均为P<0.05)。A组UCVA术后3个月优于术后1个月、术后1个月优于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BCVA于术后1个月基本稳定。术后1周、1个月、3个月,A组角膜散光均低于B组(均为P<0.05)。A组角膜散光术后3个月为(0.26±0.20)D,略低于术前的(0.32±0.13)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B组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为(0.62±0.45)D,高于术前的(0.23±0.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SIA为(1.28±0.63)D,高于B组的(0.77±0.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SI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术前角膜散光≤0.50 D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选择陡峭轴切口并不能矫正术前角膜散光,但能减小术后总角膜散光,且可以有效提高术后UCVA,术后效果优于颞侧角膜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角膜散光 陡峭轴角膜切口 白内障 视力 术源性散光
下载PDF
不同轴向透明角膜切口对低角膜散光度数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唐雪珊 杨勇 梁皓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257-226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轴向透明角膜切口对低角膜散光度数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术前角膜散光≤0. 5 D的98例(100眼)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根据术前角膜散光轴位将其分成3组,A组29例(30眼)行陡轴切口,... 目的探讨不同轴向透明角膜切口对低角膜散光度数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术前角膜散光≤0. 5 D的98例(100眼)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根据术前角膜散光轴位将其分成3组,A组29例(30眼)行陡轴切口,B组33例(33眼)行平坦轴切口,C组36例(37眼)行中间轴切口。记录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及角膜散光度大小和轴向变化,并采用Jaffe矢量分析法计算角膜术源性散光(SIA)。结果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3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A组角膜散光均低于B组及C组(均P <0. 05)。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3组SI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A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的角膜散光轴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B、C两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的角膜散光轴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当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0. 5 D时,选择陡轴向的切口可获得较佳的术后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且角膜散光度更小,术后轴位较稳定,能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透明角膜切口 散光轴位 角膜散光 视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