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鹿茸提取物对UVB诱导光老化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唐靖惠 王毅 +3 位作者 马淑骅 孙娅楠 贺改英 何忠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9-974,共6页
研究鹿茸提取物(PAEs)对UVB诱导光老化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通过HE染色和含水量测试仪检测光老化小鼠皮肤形态和含水量变化,采用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和液晶偏光影像技术研究小鼠皮肤胶原纤维病理变化,RT-qPCR方法分析不同类型胶原蛋白... 研究鹿茸提取物(PAEs)对UVB诱导光老化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通过HE染色和含水量测试仪检测光老化小鼠皮肤形态和含水量变化,采用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和液晶偏光影像技术研究小鼠皮肤胶原纤维病理变化,RT-qPCR方法分析不同类型胶原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结果发现PAEs显著抑制UVB引起的小鼠皮肤厚度,增加光老化小鼠皮肤角质层和深层含水量。PAEs明显提高光老化小鼠真皮胶原纤维荧光信号强度,降低胶原纤维方位角的变异程度,促进光老化小鼠真皮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调控MMP-1和TIMP-2 mRNA表达。结果表明PAEs可以明显保护UVB引起皮肤的光老化,在抗衰老产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提取物 光老化 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双光子成像技术在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痤疮表皮炎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贺改英 唐靖惠 +3 位作者 孙娅楠 马淑骅 杨伟峰 王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04-710,共7页
通过双光子激发荧光(Two-Photon Excitation Fluorescence,TPEF)成像技术和其他方法检测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P.acnes)引起痤疮表皮炎症的变化。取对数生长期的P.acnes注射至小鼠耳部,通过TPEF成像技术检测表皮厚度、... 通过双光子激发荧光(Two-Photon Excitation Fluorescence,TPEF)成像技术和其他方法检测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P.acnes)引起痤疮表皮炎症的变化。取对数生长期的P.acnes注射至小鼠耳部,通过TPEF成像技术检测表皮厚度、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细胞的变化,同时通过耳朵厚度测量和HE染色方法对耳朵和表皮厚度进行检测。TPEF成像技术发现P.acnes感染耳朵引起表皮厚度显著增加,颗粒层细胞内部分子发生重排,棘层和基底层细胞形态改变。耳朵厚度测量和HE染色发现P.acnes感染后耳朵和表皮厚度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成像技术 痤疮丙酸杆菌 痤疮 表皮 炎症
下载PDF
二次谐波和偏振光影像技术在烧烫伤小鼠瘢痕胶原纤维病理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贺改英 唐靖惠 +3 位作者 马淑骅 孙娅楠 杨伟峰 王毅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05-412,共8页
本试验通过二次谐波和偏振光影像技术检测烧烫伤小鼠瘢痕胶原纤维排列和密度的变化。在小鼠背部造烧烫伤深度模型,模仿临床烧烫伤处理方法去除结痂,6个月时通过二次谐波和液晶偏振光影像技术从活体皮肤水平面和离体组织矢状面检测烧烫... 本试验通过二次谐波和偏振光影像技术检测烧烫伤小鼠瘢痕胶原纤维排列和密度的变化。在小鼠背部造烧烫伤深度模型,模仿临床烧烫伤处理方法去除结痂,6个月时通过二次谐波和液晶偏振光影像技术从活体皮肤水平面和离体组织矢状面检测烧烫伤小鼠瘢痕和瘢痕周围乳头层以及网状层胶原纤维排列和密度的变化。二次谐波成像结果显示,正常皮肤乳头层和网状层胶原纤维呈随机排列的网状结构,排列一致性低,胶原纤维排列稀疏,面密度少,而瘢痕和瘢痕周围乳头层以及网状层胶原纤维排列一致性和面密度均明显增加。液晶偏振光影像技术结果表明,与正常皮肤比较,瘢痕和瘢痕周围乳头层以及网状层胶原纤维方位角变异程度明显降低,相位差值增加。本试验通过二次谐波和偏振光影像技术发现,瘢痕和瘢痕周围乳头层以及网状层胶原纤维的排列和密度均发生了改变,而且二次谐波与液晶偏振光影像技术检测的结果趋势相同,这为将来仅通过二次谐波成像技术无创鉴别瘢痕组织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在人体上诊断瘢痕和评估瘢痕治疗效果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谐波成像技术 偏振光影像技术 烧烫伤 瘢痕 胶原纤维
下载PDF
双光子成像技术在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修复评估中的应用
4
作者 贺改英 勾文峰 +7 位作者 王毅 侯文彬 唐靖惠 马淑骅 孙娅楠 杨伟峰 方蔷 李祎亮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26-930,共5页
目的采用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成像技术,无创、活体评估X射线引起大鼠皮肤放射性损伤发展和修复过程。方法24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25 Gy组、35 Gy组和45 Gy组,每组6只。照射后不同时间评估皮肤损伤程度,通过TPEF... 目的采用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成像技术,无创、活体评估X射线引起大鼠皮肤放射性损伤发展和修复过程。方法24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25 Gy组、35 Gy组和45 Gy组,每组6只。照射后不同时间评估皮肤损伤程度,通过TPEF成像技术在体检测表皮细胞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和真皮胶原纤维荧光信号的病理改变。结果第10天,各辐射组大鼠出现红斑和脱皮;第15~20天,随着辐射剂量地增加,辐射组出现递进性的渗出、水肿和溃疡;第25天,25 Gy组开始修复,其他组仍有渗出和溃疡。第10天,25、35和45 Gy组表皮细胞NAD(P)H荧光信号减少,乳头层和网状层荧光信号值减少,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45、28.303、26.989、6.654、7.510、7.997,P<0.05);第30天,25 Gy组表皮细胞NAD(P)H和真皮胶原纤维开始修复,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细胞出现荧光信号,35、45 Gy组未出现NAD(P)H荧光信号;25 Gy组乳头层和网状层荧光信号均逐渐增高,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t=115.133、17.431,P<0.05),而45 Gy组未出现荧光信号。结论TPEF技术可以无创、活体检测X射线照射后表皮细胞和真皮胶原纤维信号损伤和修复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肤损伤 双光子成像 表皮细胞 胶原纤维 损伤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