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殷虚书契考释》“王著罗窃”的由来及驳辩 被引量:1
1
作者 商志() 《殷都学刊》 2006年第4期8-16,共9页
《殷虚书契考释》本罗振玉之作。一部分人却认为是王国维所作,罗是窃取者。然据多方真实可靠资料可知,王著罗窃之说十分谬误。漏洞百出,不可凭信。
关键词 罗振玉 王国雏 殷虚书契考释
下载PDF
灵芬一束 留世馨逸——记黄宾虹《宋陈师道诗意图册》
2
作者 商志() 《东南文化》 2003年第12期6-18,共13页
I have a works by Huang Binhong in such early time, The fiharic picture is cleanly drilld and works out the plot different unusually the 6 books of models tableaus , although that the writing is build Jing Fanjian is ... I have a works by Huang Binhong in such early time, The fiharic picture is cleanly drilld and works out the plot different unusually the 6 books of models tableaus , although that the writing is build Jing Fanjian is shade of colour distinct, although the meaningis sprinkled but the distinctly skilled beautiful leisure style unanimously , exprsss out north and south the great river the rich and fertile bright and beautiful scenery with hills and waters meaning musical , displays Huang Birthing early phase paints the incomparably thin artistic style of work of h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陈师道诗意图册》 黄宾虹 绘画艺术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记罗振玉先生绘《松寿》图及其他
3
作者 商志 商志() 《大学书法》 2021年第3期10-13,共4页
父亲曾庋藏罗振玉太姻伯手绘《松石图》,并以金文题曰:"松寿"两字。此图用洒金精品纸本,用水墨绘作,画心长幅64.4cm,宽幅33.5cm。有题跋三:(一)"甲子春三月,贞松老人作此遣兴。"朱印二:正方宽1.3cm之"罗振玉&q... 父亲曾庋藏罗振玉太姻伯手绘《松石图》,并以金文题曰:"松寿"两字。此图用洒金精品纸本,用水墨绘作,画心长幅64.4cm,宽幅33.5cm。有题跋三:(一)"甲子春三月,贞松老人作此遣兴。"朱印二:正方宽1.3cm之"罗振玉""文字侍从"。(二)"余本不善画,以意为之也。近于‘百在斋’见黄文节公画卷,笔意荒率,逸气映然,此皆得之八法,古人每云能书即能画,洵不虚也。乙丑秋杪,贞松篝镫记。"盖以宽1.2cm"振玉之印"方章。(三)"头颅今在何,相见不相识。欲知故人心,苍苍岁寒至。松翁罗振玉雨窗题于辽东‘鲁诗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鲁诗 逸气
下载PDF
春秋时期阖闾都城之宫城考
4
作者 商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97-101,共5页
数年前曾写《春秋时期姑苏城营建制度初探》,为纪念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年而作,今再补阖闾时宫城考,以补前文,以正前舛。(一) 文献记载,春秋时代吴王阖闾在苏州始建都于周敬王六年,即阖闾元年(公元514),至今已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此结... 数年前曾写《春秋时期姑苏城营建制度初探》,为纪念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年而作,今再补阖闾时宫城考,以补前文,以正前舛。(一) 文献记载,春秋时代吴王阖闾在苏州始建都于周敬王六年,即阖闾元年(公元514),至今已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此结论已为学术界公认。根据《越绝书》、《吴越春秋》以及《吴地记》、《吴郡志》等云:春秋时代的阖闾城有郭城、大城和小城,其城郭结构和规模基本是依据西周时代营建制度中的王城规划制度而建筑的,是以《周礼·考工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越绝书 宫城 吴越春秋 春秋时代 阖闾 考工记 苏州 文献记载 西周时代
下载PDF
香港地区新石器文化分期及与珠江三角洲地带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商志() 毛永天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5-284,共30页
目次一、香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问题二、香港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与后段文化层的层位关系三、香港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与后段文化层的层位关系四、香港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与晚期前段文化层的层位关系五、从珠江口两岸新石器时代中、晚... 目次一、香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问题二、香港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与后段文化层的层位关系三、香港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与后段文化层的层位关系四、香港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与晚期前段文化层的层位关系五、从珠江口两岸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的层位论及香港有关遗址层位的内在联系六、香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器物特征七、香港地区新石器时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早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香港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史前遗址 文化层 文化分期 地层 涌浪 陶器
原文传递
香港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商志() 韩德勤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59,共9页
早在20年代初,就有港英政府的官员、医生、传教士等外籍人士在香港从事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从1921年到1996年的75年中,香港考古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学者们对这个地区自史前时代到历史时期各个阶段的物质文化发展,已经有了比较系统... 早在20年代初,就有港英政府的官员、医生、传教士等外籍人士在香港从事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从1921年到1996年的75年中,香港考古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学者们对这个地区自史前时代到历史时期各个阶段的物质文化发展,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在香港,青铜时代的遗址已发现90个(图一),其中近半数得到试掘或发掘,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近10年来,香港、深圳、珠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时代早期 香港地区 遗址 珠江三角洲地区 发掘 新石器时代晚期 大湾 大梅沙 考古工作 考古学
原文传递
香港大屿山白芒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4
7
作者 邓聪 商志() 黄韵璋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4-64,99,共12页
90年代初,为配合香港大屿山北部和赤(鱼立)角岛屿兴建新机场及其附属建设,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受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的委托,承担了北大屿山沿岸的考古调查。从1991年4月至1992年8月,中文大学与内地考古工作... 90年代初,为配合香港大屿山北部和赤(鱼立)角岛屿兴建新机场及其附属建设,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受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的委托,承担了北大屿山沿岸的考古调查。从1991年4月至1992年8月,中文大学与内地考古工作者合作在大屿山北部先后调查了38处地点,发现新石器时代至唐宋时代遗址16处,其中沙柳塘、沙螺湾——咸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存 遗址 新石器时代 香港大屿山 砾石 片麻岩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文化研究 二期文化 出土
原文传递
香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与断代 被引量:4
8
作者 商志() 吴伟鸿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1-19,共9页
从1921年英国人戈斐侣开始在香港地区调查考古遗址和地表采集遗物,至今已历75载;而自1933年芬戴礼发掘南丫岛大湾遗址、1937—1938年戈斐侣分别发掘大屿山石壁东湾和龙鼓洲遗址也有60年。从此以后,香港远古历史的研究,尤其是史前史的探... 从1921年英国人戈斐侣开始在香港地区调查考古遗址和地表采集遗物,至今已历75载;而自1933年芬戴礼发掘南丫岛大湾遗址、1937—1938年戈斐侣分别发掘大屿山石壁东湾和龙鼓洲遗址也有60年。从此以后,香港远古历史的研究,尤其是史前史的探索与研究,引起国际考古学界的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香港考古学领域中,考古发掘逐渐扩大,研究工作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晚期 香港 考古遗址 考古学文化 考古发掘 分期 大湾 青铜时代早期 文化层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文物》月刊出刊500期纪念笔谈
9
作者 彭卿云 杨瑾 +18 位作者 石兴邦 史树青 安志敏 安金槐 任式楠 朱启新 苏东海 陈方正 张学海 郭大顺 高至喜 徐湖平 商志() 宿白 彭适凡 蒋赞初 谢辰生 谭维四 樊锦诗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32,共20页
《文物》月刊已经出满500期。这个可观的整数,好似一座座路标,记录着《文物》月刊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48年的历程,也有如一级级台阶,印刻着《文物》月刊不断登攀、不断进取的足迹。而今,当她紧随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跨向新世纪的时候,广... 《文物》月刊已经出满500期。这个可观的整数,好似一座座路标,记录着《文物》月刊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48年的历程,也有如一级级台阶,印刻着《文物》月刊不断登攀、不断进取的足迹。而今,当她紧随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跨向新世纪的时候,广大海内外同仁、读者深感其往者之可喜可骄,其来者之可追可求,衷心祝愿她再展风姿,在新的世纪再登高峰。 48年的历程,几经风雨,几度忧欢。创刊的喜悦,改刊的周折,停刊的迷惘,颂歌与非议同在,成功与挑战共存,可谓甘苦备尝。然而,几代人的心血,几千年文明的魅力,终于把它培育成为举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工作 中国文物考古 编辑部 文物考古工作 学术研究 月刊 资料性 文物事业 参考资料 学术性
原文传递
环珠江口史前沙丘遗址的特点及有关问题 被引量:10
10
作者 商志() 谌世龙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48-52,67,共6页
史前沙丘遗址主要指分布于沿海或岛屿的沙滩、沙堤、沙洲上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我国主要见于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沙丘遗址分布的局限性及文化内涵的特异,对于这一类型遗址的发掘报告和研究性论文还较少。近几年来,我们在深圳咸头岭、大... 史前沙丘遗址主要指分布于沿海或岛屿的沙滩、沙堤、沙洲上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我国主要见于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沙丘遗址分布的局限性及文化内涵的特异,对于这一类型遗址的发掘报告和研究性论文还较少。近几年来,我们在深圳咸头岭、大黄沙,香港东湾诸遗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发掘,并且在深圳、珠海、香港等地进行了考古调查。本文试图通过对深、珠和港、澳地区沙丘遗址的分析,将这一类型遗址的文化特点及相关问题作一研究,以期引起考古界的重视。一、环珠江口沙丘遗址的区域和特点在环珠江口的深圳、珠海和香港、澳门一带,沙丘遗址的分布比较广泛。深圳除大黄沙、咸头岭遗址外,还有分布于大鹏湾的大梅沙、小梅沙、下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文化层 环珠江口 沙丘 史前 新石器时代遗址 珠江三角洲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文化内涵 聚落形态 深圳
原文传递
苏南地区青铜器合金成分的特色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7
11
作者 商志()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48-55,共8页
1954年在江苏丹徒县大港地区发现了宜侯矢簋,揭开了建国后研究吴国历史与文化的序章。35年来,在长江下游古代吴地发现了众多的青铜器。根据已发表的材料,以江南地区为主发现的容器、乐器、武器和工具四大类青铜器近600件,倘若将小件的... 1954年在江苏丹徒县大港地区发现了宜侯矢簋,揭开了建国后研究吴国历史与文化的序章。35年来,在长江下游古代吴地发现了众多的青铜器。根据已发表的材料,以江南地区为主发现的容器、乐器、武器和工具四大类青铜器近600件,倘若将小件的镞、环、车马器等统计在内,总数超过2000件。近年来,学术界对古代吴地的青铜器从造型、花纹、铭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对这些青铜器所含的合金成分及配方比例的变化较少论述。应该指出,在50年代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苏南地区 合金成分 中原地区 江南地区 含铅量 含锡量 青铜文化 铸造技术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苏南地区古代青铜器合金成分的测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曾琳 夏锋 +1 位作者 肖梦龙 商志()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37-47,共11页
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普遍使用青铜器。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和使用历史悠久,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保存的我国青铜器,有铭文的就达近万件,没有铭文的(含武器、车马器及工具)估计可达10万件以上。关于我国古代青铜... 世界上的文明古国普遍使用青铜器。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和使用历史悠久,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保存的我国青铜器,有铭文的就达近万件,没有铭文的(含武器、车马器及工具)估计可达10万件以上。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技术及其成分测定等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做过大量的工作,但多侧重于对中原地区出土器物及传世品的分析。近40年来,我国各地考古工作广泛展开。大量的发现证明,在新石器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地区 古代青铜器 成分测定 铸造技术 历史悠久 相对误差 新石器时代 世界历史 文物 编号
原文传递
记商承祚教授藏长沙子弹库楚国残帛书 被引量:4
13
作者 商志()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32-33,35+98+102,共5页
这次发表的帛书残片,已被商承祚先生珍藏了半个世纪。先生在1964年写的《战国楚帛书述略》中说:"还有些残帛书,徐桢立生前曾拿出给我看过,从残帛断片,了解内容,仍是些占辞术语。据徐老先生说,是得自蔡季襄手中的一部分。"又说... 这次发表的帛书残片,已被商承祚先生珍藏了半个世纪。先生在1964年写的《战国楚帛书述略》中说:"还有些残帛书,徐桢立生前曾拿出给我看过,从残帛断片,了解内容,仍是些占辞术语。据徐老先生说,是得自蔡季襄手中的一部分。"又说:"此残帛文字,日后我另有文报导。"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著文公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 弹库 残片 楚国 沙子 春秋战国时期 红外线 术语 汉书·艺文志 天文学
原文传递
商承祚先生藏居延汉简 被引量:2
14
作者 商志() 李均明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43-45,101,共4页
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今甘肃省境内的额济纳河沿岸以及黑城地区的汉代塞城和障堡亭燧等遗址获得简牍10000余枚,俗称"居延汉简"。这批汉简的绝大部分现藏于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少量木简分散各处,其中:
关键词 居延汉简 西北科学考察 历史语言研究所 额济纳河 中央研究院 甘肃省 著录 汉代 木简 简文
原文传递
马王堆一号汉墓“非衣”试释 被引量:35
15
作者 商志() 《文物》 1972年第9期43-47,74+76-78,共9页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现的一幅内容丰富的彩绘帛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帛画中画面最大、最完整,艺术性最高的一幅(图版一)。现就其名称、作用和内容试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神话传说 帛画 图版 内容丰富 说文解字 彩绘 黄老之术 蓬莱 我国古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