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锁定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2
1
作者 商澜镨 周方 +3 位作者 姬洪全 张志山 刘晓光 田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1-716,共6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优劣,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157例,获得随访78例,其中男...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优劣,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157例,获得随访7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59例,年龄15~90 岁,平均60.5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53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6例.根据AO分型,A型49例,B型21例,C型8例.行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24例(微创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4例(非微创组).术后行体格检查、X线片检查随访,使用VAS评分评估术后1周、术后6个月以上肩关节疼痛程度,使用Constant-Murley评分和ASES评分评估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上患者肩关节功能水平.结果:78例获得随访患者随访时间为6~85个月,平均33.8个月.根据秩和检验分析显示:手术时间(P=0.002)、术后住院日(P=0.001)、患者满意度(P=0.029)、术后1周肩关节疼痛VAS评分(P=0.024)、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P=0.012)、术后3个月ASES评分(P=0.001)微创组与非微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愈合时间(P=0.446)、术后6个月以上肩关节疼痛VAS评分(P=0.894)、术后6个月以上Constant-Murley评分(P=0.122)、术后6个月以上ASES评分(P=0.351)微创组与非微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内固定松动2例(8.3%),外展受限1例(4.2%),非微创组未愈合1例(1.9%),内固定松动1例(1.9%),外展受限1例(1.9%),均无内固定断裂、肱骨头坏死.结论: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式是影响肩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在患者早期(术后1周)疼痛控制和早期(术后3个月)功能恢复方面较传统手术更有优势,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患者满意度上均优于传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并发症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23
2
作者 商澜镨 祝斌 刘晓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近年来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盘源性腰痛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关于该手术并发症的种类、原因、对策,国内尚缺乏系统与...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近年来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盘源性腰痛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关于该手术并发症的种类、原因、对策,国内尚缺乏系统与全面的总结。我们必须认识到PELD手术并发症对于每位医师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故为系统全面的了解、阐述和应对PELD手术并发症,本文将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疾病 内镜 并发症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可吸收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商澜镨 田耘 刘晓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7-273,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与GeneX~骨水泥的治疗结果差异,为PKP手术椎体填充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与GeneX~骨水泥的治疗结果差异,为PKP手术椎体填充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89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行问卷、X线片及CT检查随访,通过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Cobb角恢复率、计算机软件辅助CT数据分析、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减少情况、Oswestry评分以及并发症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两组间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Cobb角恢复率、椎体体积恢复率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eX~组的椎体高度、Cobb角、椎体体积丢失多于PMMA组。PMMA组发生骨水泥渗漏者3例,邻近椎体再骨折1例,GeneX~组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均无神经症状,均无致死性并发症。结论:GeneX~骨水泥对于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与PMMA相当,作为椎体成形材料近期维持椎体高度良好,可以迅速提高椎体的强度和刚度,且其并发症少,但术后中、远期对椎体高度的维持并不十分满意,故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可使用GeneX~骨水泥作为椎体填充材料,而对于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重且伴有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可使用PMMA骨水泥作为椎体填充材料,并应避免术后早期负重,更佳的生物可替代材料仍然需要进一步寻找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下载PDF
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6
4
作者 祝斌 刘晓光 +5 位作者 李水清 贾东林 王凯 黄鑫 商澜镨 赵文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评估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至12月于我中心接受内镜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纳入本研究。运用"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记录穿刺判定椎间孔成型必要性、术中椎... 目的:评估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至12月于我中心接受内镜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纳入本研究。运用"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记录穿刺判定椎间孔成型必要性、术中椎间孔成型情况。结果:共75例病人纳入本研究。年龄14~71岁,平均42.0±14.1岁。41例行L4-5节段手术,35例穿刺判定不需行椎间孔成形术,其中32例实现了满意减压,3例病人术中需要行椎间孔成形术。34例L5-S1节段手术,16例穿刺定位符合免椎间孔成型要求,其中15例实现了满意减压,1例术中需行关节突成型。术后随访,2例(2.7%)急性椎间盘再突出。无神经损伤发生,无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无血管间隙减压技术在实现良好的减压效果的同时,可以避免对关节突的破坏,减少术中出血及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经椎间孔入路 无血管间隙 椎间孔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教学培训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彦 商澜镨 +1 位作者 刘晓光 祝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的脊柱内镜手术培训模式和调查问卷形式回访培训学员,评估培训效果,探索较为理想的教学培训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中心培训的78位学员的基本信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 目的:通过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的脊柱内镜手术培训模式和调查问卷形式回访培训学员,评估培训效果,探索较为理想的教学培训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中心培训的78位学员的基本信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培训学员脊柱内镜手术的开展情况、影响开展的相关原因、对不同培训内容的重要性评价、早期开展脊柱内镜手术的主要技术困难、进入技术成熟期所需要的手术例数等信息。结果:中心共培训学员78人,其中30~40岁学员占比76.9%,三级医院学员占比60.3%,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占比89.7%。共回收有效的调查问卷50份。其中未能顺利开展脊柱内镜手术者11人,已经开展但是仍完全需要专家会诊手术者14人,可以独立开展脊柱内镜手术者25人。未能开展或未能独立开展的原因包括外部及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如病人的接受度低、医院设备购买压力、病源不足等,自身因素如技术水平不足等。已开展学员认为理论授课和具体手术操作学习(观摩手术和示范手术)对于自身的技术成长最为重要。78.6%的学员在10-50例后可比较熟练的进行脊柱内镜手术。结论:本中心脊柱内镜手术教学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立标准化的模式仍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手术 教学培训 标准化 学习曲线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在疼痛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任振宇 商澜镨 +1 位作者 翟所迪 刘晓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40-943,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是一种多功能肽,在细胞分化、生长发育、维持能量和代谢稳态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报道IGF参与疼痛调控,但发挥促痛作用还是镇痛作用,还存在争议。其次,IGFs在骨关节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是一种多功能肽,在细胞分化、生长发育、维持能量和代谢稳态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报道IGF参与疼痛调控,但发挥促痛作用还是镇痛作用,还存在争议。其次,IGFs在骨关节与肌肉疾病、肿瘤调控中也有作用,本文就IGF2在上述领域的作用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疼痛 痛觉调控 骨关节疾病 肿瘤
下载PDF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和纤维肌痛病人的身体变化及感官敏感度 被引量:4
7
作者 Ten Brink AF Peters L +2 位作者 Kompouli PI 商澜镨(译) 李水清(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6-169,共4页
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CRPS)和纤维肌痛都是病因不明的慢性疼痛性疾病。除了诊断标准中的症状外,病人还可主诉视力以及其他感觉或身体机能的变化。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症状是否与年龄增长、持续的慢性疼痛或慢性疼痛的常见共患病(如抑郁... 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CRPS)和纤维肌痛都是病因不明的慢性疼痛性疾病。除了诊断标准中的症状外,病人还可主诉视力以及其他感觉或身体机能的变化。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症状是否与年龄增长、持续的慢性疼痛或慢性疼痛的常见共患病(如抑郁或焦虑)有关。本文作者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纳入CRPS(n=390)、纤维肌痛(n=425)以及同时患有CRPS和纤维肌痛(n=88)的病人,评估他们的躯体症状、身体变化以及感官敏感度的频率和类型的改变,并与其他慢性疼痛病人对照组(n=331)和无疼痛对照组(n=441)相比较。该调查评估了躯体症状(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身体变化、疼痛/不适/困扰的诱发因素和疼痛的加剧因素。将年龄、性别、抑郁症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疼痛持续时间、每天疼痛时间和与疼痛相关的诊断数量作为协变量分析其协方差。在控制协变量后,CRPS和/或纤维肌痛病人的躯体症状、身体变化包括运动及生理反应的变化、疼痛、不适、困扰的诱发因素和疼痛加剧因素均多于其他慢性疼痛及无疼痛对照组的病人。纤维肌痛与视力、听力、泌尿/肠道功能及饮食的改变相关。CRPS与头发、皮肤和指甲的改变相关,且与感染和愈合相关。同时患有CRPS和纤维肌痛的病人表现出这两种疾病的特征,除此之外,基本无其他症状。本研究的发现提示:尽管其具体的机制可能不同,但CRPS和纤维肌痛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 躯体症状 病理生理学基础 疼痛综合征 广泛性焦虑障碍 疼痛时间 慢性疼痛 在线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