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的生命交响乐
1
作者 祝平安 商睿() 《西藏旅游》 2024年第1期70-73,共4页
在青藏高原之上,大自然以其博大包容之心,接纳了万物生灵的生存习性与规则。这里,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雪豹以及藏狐等众多野生动物尽情展示着生命的活力与激情,它们在这个舞台上演绎出的生命交响乐从未停歇,生生不息。尽管青藏高... 在青藏高原之上,大自然以其博大包容之心,接纳了万物生灵的生存习性与规则。这里,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雪豹以及藏狐等众多野生动物尽情展示着生命的活力与激情,它们在这个舞台上演绎出的生命交响乐从未停歇,生生不息。尽管青藏高原的广袤地势和寒冷气候给人们带来挑战,但也正因如此,西藏得以保留其原生态的风貌,作为中国保护野生动物事业最为显著的成果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牦牛 野生动物 藏野驴 藏羚羊 寒冷气候 原生态 青藏高原 交响乐
原文传递
喜马拉雅边境游
2
作者 周维强 陈钢() +1 位作者 张柏强() 商睿() 《西藏旅游》 2023年第10期80-87,共8页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日喀则在地势.上属于青藏高原抬升最明显的区域,形成了世界上独有的藏文化与高原环境旅游目的地,许多旅游资源就品位与等级而言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日喀则市有江孜宗山抗英遗址、曲美雄谷抗英纪念碑...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日喀则在地势.上属于青藏高原抬升最明显的区域,形成了世界上独有的藏文化与高原环境旅游目的地,许多旅游资源就品位与等级而言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日喀则市有江孜宗山抗英遗址、曲美雄谷抗英纪念碑、康马乃宁曲德抗英遗址、亚东烈士陵园等红色遗迹。如今,让我们一起开启-段西藏红色边境游,走进珠峰故乡鉴往知来,传承红色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环境 旅游目的地 烈士陵园 日喀则市 喜马拉雅 鉴往知来 红色基因
原文传递
天边阿里 人文瑰宝
3
作者 周文强 米玛次仁() +3 位作者 洛桑() 大象() 商睿() 贡觉群培() 《西藏旅游》 2023年第9期72-81,共10页
阿里在藏语里的意思为“领土、属地”,远古时期隶属象雄王国,后被唐朝吐蕃王朝所取代。唐朝末期吐蕃瓦解,象雄后裔成立古格王朝。象雄文化、古格文化是阿里地区重要的两个代表历史文化,有着医学、宗教信仰、历算和艺术等发展与成就,文... 阿里在藏语里的意思为“领土、属地”,远古时期隶属象雄王国,后被唐朝吐蕃王朝所取代。唐朝末期吐蕃瓦解,象雄后裔成立古格王朝。象雄文化、古格文化是阿里地区重要的两个代表历史文化,有着医学、宗教信仰、历算和艺术等发展与成就,文化底蕴丰富,对西藏阿里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今遗留在普兰与札达等地极具文化价值的壁画、寺庙、洞窟、“擦擦” 、都城遗址……淋漓尽致地彰显出地区神秘的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王朝 象雄王国 古格王朝 擦擦 西藏阿里地区 发展与成就
原文传递
G216纵穿羌塘 进藏第十线
4
作者 周维强(文) 山伯多吉() +3 位作者 董书畅() 陈钢() Kalavinka() 商睿() 《西藏旅游》 2023年第11期44-51,共8页
西藏与新疆之间,隔着2500多公里长的昆仑山脉,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在的新藏高速,都有意绕开这条山脉。但是,古人冲破这道障碍,开辟克里雅古道,传承至今,我国的基础建设又开辟了更加安全的G216。这条公... 西藏与新疆之间,隔着2500多公里长的昆仑山脉,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在的新藏高速,都有意绕开这条山脉。但是,古人冲破这道障碍,开辟克里雅古道,传承至今,我国的基础建设又开辟了更加安全的G216。这条公路全长3000多公里,南起西藏吉隆口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屏障 丝绸之路 克里雅 西藏 G2
原文传递
西藏的虎
5
作者 白云苍狗 肖枫() +1 位作者 商睿() 张静() 《西藏旅游》 2022年第4期134-139,共6页
传统的科学认知中,世界屋脊并非虎的原生栖息地,更非发源地。但从分类学意义而言,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却是栖息在青藏高原的雪豹,虎—雪豹支系与美洲虎—豹—狮支系,共同构成了幸存至今的猫科动物豹亚科豹属豕族。2014年,在阿里札... 传统的科学认知中,世界屋脊并非虎的原生栖息地,更非发源地。但从分类学意义而言,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却是栖息在青藏高原的雪豹,虎—雪豹支系与美洲虎—豹—狮支系,共同构成了幸存至今的猫科动物豹亚科豹属豕族。2014年,在阿里札达盆地出土了最早的豹亚科--布氐豹(Panthera blytheae)化石,其地质年龄距今约四五百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科动物 分类学意义 豹亚科 豹属 雪豹 科学认知 札达盆地 亲缘关系
原文传递
澜沧江畔的西方文明
6
作者 昙天 商睿() +1 位作者 陈钢() 邰明姝() 《西藏旅游》 2020年第12期106-111,共6页
西方人对西藏的探索人类社会是在相互的冲突和交流、取长补短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自从1624年耶稣会教士安德拉德来到阿里传教那天起,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激烈碰撞,并引起了重大影响。西方人以极大的热忱来到雪域高原传播基督福音,同时,他们... 西方人对西藏的探索人类社会是在相互的冲突和交流、取长补短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自从1624年耶稣会教士安德拉德来到阿里传教那天起,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激烈碰撞,并引起了重大影响。西方人以极大的热忱来到雪域高原传播基督福音,同时,他们也是西方世界最早介绍西藏特别是藏传佛教的历史见证者,揭开了藏传佛教的神秘面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雪域高原 历史见证者 西方文明 耶稣会 东西方文化 安德拉德 教士
原文传递
双湖 人与自然的共生
7
作者 小朱飞刀(文/) 商睿() 《西藏旅游》 2020年第6期146-151,共6页
眼前的世界仿佛一个巨大无比的迷宫,阻断道路的不是城墙,而是绵延不绝的山脉。前行的路越加模糊,到了后来干脆没有了路,只剩草原中气若游丝的车辙,在这种地方导航是没有用的,因为在部分地区没有手机信号,除非提前下载好离线地图。但即... 眼前的世界仿佛一个巨大无比的迷宫,阻断道路的不是城墙,而是绵延不绝的山脉。前行的路越加模糊,到了后来干脆没有了路,只剩草原中气若游丝的车辙,在这种地方导航是没有用的,因为在部分地区没有手机信号,除非提前下载好离线地图。但即便这样也不保险,因为有些地方连GPS信号都没有。旺玛平措却无丝毫犹豫,一会儿向左拐,一会儿向右拐,越野车在无边无际的荒原里奋力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号 人与自然 离线地图 绵延不绝 GPS信号 越野车 犹豫
原文传递
冬日羊湖梦幻蓝
8
作者 贝尔(文/) 张静() 商睿() 《西藏旅游》 2022年第4期44-49,共6页
西藏的湖,是天上的水,宛如翠玉撒地。我心中最美的高原湖泊,莫过于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羊湖的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色彩。藏族人民经常用民歌来称赞羊卓雍措:“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
关键词 高原湖泊 羊湖 梦幻 仙境 繁星 西藏
原文传递
纳木措 此湖只应天上有
9
作者 白朵 胡澍() +1 位作者 商睿() 流云() 《西藏旅游》 2020年第5期112-117,共6页
纳木措面积:202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700米类别:咸水湖概述:纳木措,意为“天湖”。作为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它令人震撼的美,现今已成为西藏的一张名片。但这张名片上的纳木措,只是当雄县纳木措扎西半岛景区。即从拉萨出发,到扎西半... 纳木措面积:202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700米类别:咸水湖概述:纳木措,意为“天湖”。作为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它令人震撼的美,现今已成为西藏的一张名片。但这张名片上的纳木措,只是当雄县纳木措扎西半岛景区。即从拉萨出发,到扎西半岛一日或两日游,再返回到拉萨的路线。事实上,整个纳木措,是横跨班戈和当雄两县的西藏第二大湖,湖泊面积巨大。资深的旅游达人可以越野车环湖,更深一步地体验纳木措的磅碍和厚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雄县 西藏 名片 拉萨
原文传递
与拉萨的初见
10
作者 唐御伦 张静() +1 位作者 商睿() 陈国曦() 《西藏旅游》 2022年第5期152-157,共6页
与内地不同的日光飞机从重庆离港,很快钻进云层,渐渐只能看见窗外的滚滚云海。小憩醒来,已是出发的一个多小时后了。趴在舷窗望去,从云朵的缝隙仿佛能看见地面的高山和大河,这个发现让第一次入藏的我有点小兴奋。
关键词 入藏 离港 日光
原文传递
色林措 新晋西藏第一大湖
11
作者 白朵 无晴() 商睿() 《西藏旅游》 2020年第5期106-111,共6页
寂寞的第一大湖如果你经过阿里大北线,在位于申扎、尼玛、班戈、双湖四县的交界处,就会遇见“魔鬼湖”色林措。很多普通游客一定听说过纳木措,也一定要来个拉萨?纳木措一日或两曰游,不然岂不枉来西藏一趟?甚至,大家都认为纳木措就是西... 寂寞的第一大湖如果你经过阿里大北线,在位于申扎、尼玛、班戈、双湖四县的交界处,就会遇见“魔鬼湖”色林措。很多普通游客一定听说过纳木措,也一定要来个拉萨?纳木措一日或两曰游,不然岂不枉来西藏一趟?甚至,大家都认为纳木措就是西藏面积最大的湖。不过,曾经的确是,但是2001年,色林措湖面面积超过纳木措,新晋西藏第一大湖,也成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面面积 纳木措 尼玛
原文传递
堆叠的路
12
作者 昙子 商睿() 《西藏旅游》 2020年第12期140-145,共6页
作为遗产的山路道路无法被卷尺测量,道路无法被数据化。旅行,就是要抛开A点和B点的KM数据,纵向领受每条路的深厚意蕴。尤其是那些边地土路,多半不是被人蓄意设计的,人类像一条才刚发源的河流,在山川平原间蜿蜒流行,择取最合人心的方向... 作为遗产的山路道路无法被卷尺测量,道路无法被数据化。旅行,就是要抛开A点和B点的KM数据,纵向领受每条路的深厚意蕴。尤其是那些边地土路,多半不是被人蓄意设计的,人类像一条才刚发源的河流,在山川平原间蜿蜒流行,择取最合人心的方向继续前行。所有道路,都契合行走的美感和初衷,任何道路都不会显得突兀或刚硬。在这些道路上,我们才发现,道路的目的除了抵达,还涵括了山河草木本具的尊严和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化 卷尺 深厚意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