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草药对硒性白内障防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商福 张士元 +1 位作者 董冰 陈翠真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用亚硒酸钠诱发大鼠产生白内障,同时用中药予以防治,发现方剂6号和方剂7号对硒性白内障具有显著的防治效应,且能拮抗硒引起的晶体内一些生化变化。方剂6号和方剂7号可望成为治疗人类早期白内障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 中草药 白内障 预防
下载PDF
比较不同类型白内障形成过程中非蛋白质巯基与蛋白质巯基的动态变化及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商福 张家萍 张昌颖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2期237-241,共5页
本文报道了在亚硒酸钠、平阳霉素及半乳糖诱发大鼠产生白内障过程中晶状体中非蛋白质巯基及蛋白质巯基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了其变化机理及相互关系。在亚硒酸钠诱发白内障过程中,给药24h后晶状体中非蛋白质巯基减少到正常的二分之一,以后... 本文报道了在亚硒酸钠、平阳霉素及半乳糖诱发大鼠产生白内障过程中晶状体中非蛋白质巯基及蛋白质巯基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了其变化机理及相互关系。在亚硒酸钠诱发白内障过程中,给药24h后晶状体中非蛋白质巯基减少到正常的二分之一,以后又逐渐回升,但始终未达到正常水平,至第7天,非蛋白质巯基又再度减少。在平阳霉素及半乳糖诱发白内障过程中,晶状体中非蛋白质巯基分别在给药后的第7天及第3天开始大量减少,以后继续减少,至第15天时,其含量分别为正常的十分之一及五分之一。在体外,亚硒酸钠有促进还原型谷胱甘肽自氧化的作用,半乳糖对此作用无影响,而平阳霉素可阻止其进行,但能加强亚硒酸钠的促进作用。在三种白内障晶状体中,蛋白质巯基开始减少的时间均较非蛋白质巯基为晚,这表明只有非蛋白质巯基减少到一定程度后蛋白质巯基才会被大量氧化,同时也说明非蛋白质巯基具有保护蛋白质巯基免受氧化的作用。只有这种保护作用减弱后,才会使蛋白质巯基遭受氧化而导致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蛋白质巯基 非蛋白质巯基
下载PDF
晶状体细胞膜功能及结构在三种实验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商福 张家萍 张昌颖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4期196-199,共4页
以晶状体中的水分,钠、钾含量及Na^+、K^+-ATP酶活性为指标评价晶状体细胞膜的功能。成熟期三种实验性白内障晶状体中的水分及钠含量均增加,钾含量减少。未熟期只有半乳糖诱发的白内障晶状体中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Na^+、K^+-ATP酶活性... 以晶状体中的水分,钠、钾含量及Na^+、K^+-ATP酶活性为指标评价晶状体细胞膜的功能。成熟期三种实验性白内障晶状体中的水分及钠含量均增加,钾含量减少。未熟期只有半乳糖诱发的白内障晶状体中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Na^+、K^+-ATP酶活性在三种白内障发展的不同时期均升高。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正常晶状体细胞膜上有四种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70KD,28KD,23KD及19KD。而在三种白内障晶状体中,分子量为70KD及28KD的两种蛋白质消失,另两种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增加。结果表明,在三种实验性白内障晶状体中,细胞膜的功能及结构均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细胞膜功能 细胞膜蛋白质 晶状体
下载PDF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体及血清硒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商福 陈翠真 +2 位作者 董冰 宋维贤 魏文斌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1993年第4期11-12,共2页
迄今为止,有关硒自内障的报告很多,但它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关系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氧化损伤是白内障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正常代谢或某些应激状态下,晶体内会产生过氧化氢和脂质过氧化物并且主要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来消除这些过氧化物。... 迄今为止,有关硒自内障的报告很多,但它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关系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氧化损伤是白内障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正常代谢或某些应激状态下,晶体内会产生过氧化氢和脂质过氧化物并且主要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来消除这些过氧化物。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参与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一般认为,晶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硒含量呈正相关。曾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NIUM SENILE CATARACT LENS SERUM
下载PDF
正常与患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脲溶性蛋白质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商福 张家萍 张昌颖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2期242-248,共7页
本文研究了正常及三种类型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脲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及性质的变化,发现在每种类型白内障晶状体中,水溶性蛋白质均减少,水不溶性蛋白质则都相对增加。经SephadexG-200柱层析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发现,晶状体中脲溶性蛋白... 本文研究了正常及三种类型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脲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及性质的变化,发现在每种类型白内障晶状体中,水溶性蛋白质均减少,水不溶性蛋白质则都相对增加。经SephadexG-200柱层析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发现,晶状体中脲溶性蛋白质主要是由二硫键交联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经巯基乙醇还原后,绝大部分高分子聚合物可分解成低分子量蛋白质,其分子量与水溶性的γ晶体蛋白相同。这提示晶状体中脲溶性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很可能是以二硫键交联而成的γ晶体蛋白聚合物。此结果与本实验室所得白内障晶状体水溶性蛋白质的变化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脲溶性蛋白质
下载PDF
亚硒酸钠诱导的晶状体蛋白质聚合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商福 张家萍 张昌颖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4期476-481,共6页
不仅在体内,而且在体外亚硒酸钠可引起晶状体蛋白质聚合。将亚硒酸钠加到pH7.4的晶状体蛋白质溶液中,在37℃保温30min后观察到蛋白质溶液变混浊,随时间的延长混浊程度加重并有沉淀形成。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发现,加硒保温后形成的... 不仅在体内,而且在体外亚硒酸钠可引起晶状体蛋白质聚合。将亚硒酸钠加到pH7.4的晶状体蛋白质溶液中,在37℃保温30min后观察到蛋白质溶液变混浊,随时间的延长混浊程度加重并有沉淀形成。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发现,加硒保温后形成的不溶性蛋白质中有大量的高分子聚合物。当加入二硫苏糖醇后混浊的蛋白质溶液变清,其中的高分子聚合物也基本消失,我们还发现;在亚硒酸钠使晶状体蛋白质变混浊的同时,蛋白质巯基减少,而蛋白质结合的硒量增加,且二者之间有较固定的比例关系,即蛋白质上每增加一个硒原子,蛋白质巯基就减少4.26个。当用二硫苏糖醇还原后,68%的硒从蛋白质中释放出来。这些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可引起大鼠晶状体水溶性蛋白质聚合,其可能方式如下:4PSH+SeO_3^-→PSSP+PS-Se-SP+H_2O+2OH^-这可能是亚硒酸钠诱发白内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亚硒酸钠 晶状体蛋白 聚合
下载PDF
氧化与白内障 被引量:5
7
作者 商福 陈翠真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89年第5期297-300,共4页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多年来很多学者从晶体的病理形态到分子基础对白内障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现有资料表明,晶体的氧化损伤与白内障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由于导致白内障的因素很多,引起晶体氧化损伤的原因...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多年来很多学者从晶体的病理形态到分子基础对白内障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现有资料表明,晶体的氧化损伤与白内障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由于导致白内障的因素很多,引起晶体氧化损伤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有些致障因素本身就是氧化剂,使晶体产生氧化损伤,有些致障因素是晶体内一些抗氧化酶的抑制剂,使晶体的抗氧化机能下降而被氧化损伤,还有一些致障因素可以同晶体蛋白共价结合,使晶体蛋白的构象发生变化而增加其氧化易感性。本文就氧化损伤与糖性白内障,中毒性白内障、辐射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发生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氧化 晶体 病理
下载PDF
大鼠硒性白内障晶状体及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商福 陈翠真 +2 位作者 董冰 孟宪敏 张士元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98-303,共6页
观察了亚硒酸钠诱发的大鼠白内障晶状体及血清中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发现在诱发后的第3、7及14 d。晶状体的氨基酸含量与同龄对照组相比,大部分呈现略高→明显升高→明显下降的变化趋势,少部分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血清中各... 观察了亚硒酸钠诱发的大鼠白内障晶状体及血清中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发现在诱发后的第3、7及14 d。晶状体的氨基酸含量与同龄对照组相比,大部分呈现略高→明显升高→明显下降的变化趋势,少部分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血清中各种氨基酸的变化幅度较小。这提示在白内障形成过程中伴有膜通透性改变,晶体蛋白水解及氨基酸代谢紊乱的发生。同时也说明致白内障因素首先影响晶状体细胞膜的功能,继而导致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白内障 氨基酸 牛磺酸
下载PDF
钙与白内障的形成 被引量:5
9
作者 商福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1年第5期297-299,共3页
白内障与血钙浓度密切相关,血钙过高或过低对晶体均有害。几乎所有白内障晶体中钙浓度均升高。高浓度钙会使晶体蛋白聚合,也可激活中性蛋白水解酶,促进晶体蛋白降解而导致晶体混浊。晶体细胞膜的通透性受其周围环境钙浓度的影响,高钙或... 白内障与血钙浓度密切相关,血钙过高或过低对晶体均有害。几乎所有白内障晶体中钙浓度均升高。高浓度钙会使晶体蛋白聚合,也可激活中性蛋白水解酶,促进晶体蛋白降解而导致晶体混浊。晶体细胞膜的通透性受其周围环境钙浓度的影响,高钙或低钙均使膜的通透性增加而破坏晶体细胞内环境。钙是通过膜上的钙通道进入晶体细胞的。利用钙通道阻断剂可限制钙进入晶体细胞,从而达到防治白内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下载PDF
抗白内障药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0
作者 商福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白内障是致盲的最主要原因,抗白内障药物的研究已成为防盲工作的重点之一。虽已有上百种抗白内障药物问世,但目前在临床使用中,其疗效均有争议。一些动物实验证明有效的药物,还缺少长期临床观察资料。另外,当前在临床上用以评价抗白内... 白内障是致盲的最主要原因,抗白内障药物的研究已成为防盲工作的重点之一。虽已有上百种抗白内障药物问世,但目前在临床使用中,其疗效均有争议。一些动物实验证明有效的药物,还缺少长期临床观察资料。另外,当前在临床上用以评价抗白内障药物疗效的客观标准,也尚待完善。随着对白内障形成机理的了解不断深入,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断剂等将用于临床,中草药也将成为抗白内障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白内障药
下载PDF
两种实验白内障晶状体及血清多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翠真 商福 +1 位作者 董冰 张士元 《眼科研究》 CSCD 1992年第1期16-19,共4页
研究亚硒酸钠或半乳糖诱发大鼠白内障形成中晶状体和血清的Fe、Al、Zn、Cu、Mg、Ca 和P 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用两种因子诱发白内障后,Ca/P 比值明显升高;在亚硒酸钠诱发的白内障晶状体中Zn 和Ca 含量增加,Zn、Cu、Mg、Ca 和P 元... 研究亚硒酸钠或半乳糖诱发大鼠白内障形成中晶状体和血清的Fe、Al、Zn、Cu、Mg、Ca 和P 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用两种因子诱发白内障后,Ca/P 比值明显升高;在亚硒酸钠诱发的白内障晶状体中Zn 和Ca 含量增加,Zn、Cu、Mg、Ca 和P 元素与半乳糖诱发的白内障发展有密切关系。结果证明,这些元素可能是白内障的继发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亚硒酸钠 半乳糖 动态变化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omicin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自噬-溶酶体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詹姣 何洁儿 +2 位作者 商福 吴明星 张新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8-513,共6页
【目的】研究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对自噬-溶酶体途径(ALP)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ARPE-19共分为3组,分别为DMEM空白对照组、DMEM+DMSO阴性对照组、DMEM+Epoxomicin实验组。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 【目的】研究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对自噬-溶酶体途径(ALP)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ARPE-19共分为3组,分别为DMEM空白对照组、DMEM+DMSO阴性对照组、DMEM+Epoxomicin实验组。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泛素化蛋白的表达,观察UPP功能的改变情况;观察LC3,LAMP1、LAMP2的表达,评价自噬作用和溶酶体的功能变化情况;观察HDAC6,p62的表达,初步探索UPP抑制对ALP改变的分子机制。【结果】采用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omicin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后,细胞内泛素化蛋白质聚集物增多;自噬溶酶体途径被激活,自噬标志物LC3表达增高,溶酶体膜相关蛋白LAMP1、LAMP2蛋白水平表达亦增高;抑制UPP后HDAC6和p62表达升高,可能参与ALP的激活过程。【结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抑制后,自噬溶酶体途径被激活且参与蛋白质聚集物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 蛋白酶体 自噬 溶酶体 蛋白质聚集物
下载PDF
无损伤的白内障定量检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文勇 商福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1年第3期160-163,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伤的白内障检查成为现实。激光拉曼光谱法可无损伤地测定晶体的一些变化,如蛋白质巯基和二硫键含量,水含量和晶体蛋白质的构象变化等。核磁共振扫描可测定完整晶体内一些重要代谢中间体的变化,如ATP,NADPH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伤的白内障检查成为现实。激光拉曼光谱法可无损伤地测定晶体的一些变化,如蛋白质巯基和二硫键含量,水含量和晶体蛋白质的构象变化等。核磁共振扫描可测定完整晶体内一些重要代谢中间体的变化,如ATP,NADPH等。核磁共振成象技术还可测定晶体的生理状态。晶体照相与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相结合,可以客观地测定晶体的形态变化。由于白内障形态的多样性,采用的图象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用紫外光照相可获得晶体中荧光物质的分布图。这些技术,在白内障早期诊断和抗白内障药物疗效评价方面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诊断 无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