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作性睡病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郝茂林 商笑 +2 位作者 冯建利 刘菲 杜怡峰 《医学综述》 2016年第7期1305-1309,共5页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睡眠障碍,多数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传统的兴奋药物用于治疗日间过度嗜睡,抗抑郁剂用于猝倒发作的治疗。一些新型药物如莫达非尼、阿莫达非尼和羟丁酸钠已经应用于临床,另外一些新药正在试验过程中,主要包括下视...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睡眠障碍,多数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传统的兴奋药物用于治疗日间过度嗜睡,抗抑郁剂用于猝倒发作的治疗。一些新型药物如莫达非尼、阿莫达非尼和羟丁酸钠已经应用于临床,另外一些新药正在试验过程中,主要包括下视丘分泌素激动剂、黑色素受体拮抗剂和组胺H_3受体拮抗剂。目前发作性睡病的患者主要根据症状选择药物,当然要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下视丘脑分泌素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与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郝茂林 刘菲 +1 位作者 商笑 杜怡峰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2期4101-4104,共4页
心脏疾病与脑血管病之间有很多共同的危险因素,一个脏器疾病的治疗及转归直接影响其他脏器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脑血管病与肾脏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两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心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损害超... 心脏疾病与脑血管病之间有很多共同的危险因素,一个脏器疾病的治疗及转归直接影响其他脏器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脑血管病与肾脏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两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心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损害超过3个月、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或者尿蛋白排泄作用增强。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更易发生脑卒中事件,越来越多的证据推测慢性肾脏病是脑血管的危险因子,同时与脑小血管病及认知障碍有密切关系。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害更严重、转归更差;药物治疗也受到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脑血管病 治疗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郝茂林 商笑 杜怡峰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4期2585-2588,共4页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睡眠障碍性疾病。近年来经过不断研究,发作性睡病被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该病与HLA-DQB1*06:02基因和下丘脑分泌素密切相关,同时2个新的易患基因也已明确。诊断标准的制订更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一些新药的研...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睡眠障碍性疾病。近年来经过不断研究,发作性睡病被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该病与HLA-DQB1*06:02基因和下丘脑分泌素密切相关,同时2个新的易患基因也已明确。诊断标准的制订更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一些新药的研制成功和给药方式的改进也提高了发作性睡病的疗效。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对发作性睡病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好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HLA-DQB1*06:02基因 下丘脑分泌素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分段广义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商笑 胡钢墩 +1 位作者 李春树 刘梦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32-335,共4页
压缩感知理论是根据信号本身具有的稀疏性提出的新型信号采样理论.为提升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采样信号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研究该算法的信号重构算法.分段广义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就是以通过改变原始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筛选原子为依据,达到对正交... 压缩感知理论是根据信号本身具有的稀疏性提出的新型信号采样理论.为提升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采样信号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研究该算法的信号重构算法.分段广义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就是以通过改变原始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筛选原子为依据,达到对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改进的目的.改进算法将原子筛选过程分为2个阶段,不需要已知信号的稀疏度且优化了算法的运行时间,有更准确地恢复初始信号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的运行时间和对信号的恢复效果均优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信号重构 原子筛选 分阶段
下载PDF
成年起病的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报道
5
作者 商笑 姜川 +5 位作者 肖珍珍 王宝洁 李琪 赵楠楠 郝茂林 冯建利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612,共3页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CM)缺陷及其辅酶钴胺素(维生素B_(12))代谢障碍导致机体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障碍,使代谢产物甲基丙二酸、丙酸及甲基枸橼酸等异常蓄积,从而引起神经、肝...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CM)缺陷及其辅酶钴胺素(维生素B_(12))代谢障碍导致机体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障碍,使代谢产物甲基丙二酸、丙酸及甲基枸橼酸等异常蓄积,从而引起神经、肝脏、肾脏等多系统损害^([1])。MMA多见于婴幼儿,成年起病罕见。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曾收治1例发病年龄为44岁的MMA患者,现总结其诊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为临床同道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 肌电图 脊髓前角细胞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血肿抽吸术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商笑 崔元孝 +1 位作者 刘晓雨 冯肖亚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4,共5页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联合血肿抽吸治疗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及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体外分离HUC-MSCs,移植前以BrdU标记。向尾状核注入2μLⅣ型胶原酶建立脑出血模型,将120只造模成功的SD大鼠...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联合血肿抽吸治疗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及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体外分离HUC-MSCs,移植前以BrdU标记。向尾状核注入2μLⅣ型胶原酶建立脑出血模型,将120只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组、血肿抽吸组、细胞移植组、细胞移植联合血肿抽吸组(联合治疗组),进行相应的处理后,于1、3、7、14和30 d 5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出血周围p53基因的表达及HUC-MSCs在脑组织的分布,并用改良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结果与脑出血组比较,血肿抽吸组、细胞移植组和联合治疗组的mNSS评分、p53表达量均下降(P均<0.05);7 d时,联合治疗组的mNSS评分及p53表达量低于脑出血组和血肿抽吸组(P均<0.05),14 d、30 d时则低于其余3组(P均<0.05)。结论 HUC-MSCs移植联合血肿抽吸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的损伤,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血肿抽吸术 P53基因 脑出血 大鼠
原文传递
艾地苯醌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郭章玉 崔元孝 商笑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以单药丙戊酸钠口服;研究组加服艾地苯醌30mg,每日3次,共用12周。在应用艾地苯醌前后分别采用简易智...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以单药丙戊酸钠口服;研究组加服艾地苯醌30mg,每日3次,共用12周。在应用艾地苯醌前后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对60例癫痫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治疗组MMSE评分、WCST各项评分及QOLIE-31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MMSE评分、WCST评分中正确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治疗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QOL)总分、生活满意度、精力及认知评分方面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WCST各项评分及QOLIE-31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能有效改善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癫痫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微创血肿抽吸术后大鼠脑出血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崔元孝 唐茜茜 +3 位作者 郭章玉 商笑 张清华 冯肖亚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39,45,共5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变化规律及微创血肿抽吸干预治疗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75只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血肿抽吸组,各组又分为12 h... 目的探讨脑出血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变化规律及微创血肿抽吸干预治疗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75只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血肿抽吸组,各组又分为12 h、1 d、2 d、3 d、7 d 5个时间点。假手术组注入尾状核2μL生理盐水,脑出血组注入大鼠尾状核2μLⅣ胶原酶。血肿抽吸组是在脑出血模型制作6 h后进行血肿抽吸。各组分别于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各组大鼠脑出血周围HSP70、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SP70、Caspase-3含量脑出血组较血肿抽吸组及假手术组均明显增高(P<0.05),血肿抽吸组比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HSP70表达在12 h出现,3 d达高峰,随后表达逐渐减少。Caspase-3蛋白的表达在12 h出现,在3 d时达高峰,第7天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Caspase-3蛋白高表达说明在脑出血第3天神经细胞凋亡和损害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HSP70高表达对出血脑组织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且对Caspase-3蛋白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在早期对脑出血进行微创血肿抽吸干预治疗可以减少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脑出血 细胞凋亡 微创血肿抽吸术
原文传递
脑囊虫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郝茂林 商笑 杜怡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8-69,共2页
脑囊虫病是猪囊尾蚴寄生于颅内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经由多种方式进入胃的绦虫卵,在十二指肠中孵化成囊尾蚴,其钻人肠壁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寄生在脑实质、脑室、蛛网膜下腔或脊髓内,导致神经系统相关症状。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应用... 脑囊虫病是猪囊尾蚴寄生于颅内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经由多种方式进入胃的绦虫卵,在十二指肠中孵化成囊尾蚴,其钻人肠壁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寄生在脑实质、脑室、蛛网膜下腔或脊髓内,导致神经系统相关症状。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应用,目前脑囊虫病的确诊率已显著提高,驱虫治疗和外科手术的应用改善了脑囊虫病患者的预后。我们对其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