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商鑫飞 乔彩娜 +1 位作者 曹凯 刘克敏 《中国康复》 2022年第10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索自我主动训练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背屈活动度、静态平衡、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及对踝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仅采用自我主动训练,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索自我主动训练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背屈活动度、静态平衡、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及对踝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仅采用自我主动训练,观察组采用肌肉能量技术联合自我主动训练,肌肉能量技术训练包含等长收缩后放松、收缩放松、交互抑制、收缩放松拮抗肌收缩、离心性收缩等。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化的坎伯兰踝关节不稳评价量表(CAIT)进行评定,Active Balancer EAB-100平衡仪测量重心移动轨迹总长度(WL)和重心移动范围总面积(CIRCU A),负重弓步试验(WBLT)评估踝关节背屈活动度。结果:治疗6周后,2组CAIT评分及WBLT参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均P<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重心移动轨迹总长度和重心移动范围总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肌肉能量技术可以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的背屈活动度、静态平衡、姿势控制能力、疼痛及主观不稳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踝关节自我主动训练 肌肉能量技术
下载PDF
偏瘫患者患侧负重下两种膝关节控制训练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腾 商鑫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1期98-99,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膝关节控制训练方法的效果,为偏瘫患者在康复训练中选择膝关节控制的训练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10月下肢运动功能脑卒中恢复(Brunstrom)分级在第Ⅳ~Ⅴ阶段的16例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比较两种膝关节控制训练方法的效果,为偏瘫患者在康复训练中选择膝关节控制的训练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10月下肢运动功能脑卒中恢复(Brunstrom)分级在第Ⅳ~Ⅴ阶段的16例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训练膝关节控制,4周后比较训练效果。结果 A组训练前后的患腿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gl-Meyer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训练前后的患腿负重时间、Fugl-Meyer评分、BB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后的患腿负重时间、Fugl-Meyer评分、BB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短时间内两种训练方法的效果没有明显区别,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对提高膝关节控制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 膝关节 偏瘫
下载PDF
被动牵张对运动后腓肠肌疲劳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腾 商鑫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7期17-17,19,共2页
目的:探讨被动牵张对运动过后腓肠肌疲劳恢复是否有明显的效果。方法:让20名健康人双足站立快速进行踮脚运动,尽快活动到关节的最大范围,充分的运动腓肠肌,待受试者主观感到疲劳,并且右侧下肢踮起时记录右侧腓肠肌的肌电信号,之后其中... 目的:探讨被动牵张对运动过后腓肠肌疲劳恢复是否有明显的效果。方法:让20名健康人双足站立快速进行踮脚运动,尽快活动到关节的最大范围,充分的运动腓肠肌,待受试者主观感到疲劳,并且右侧下肢踮起时记录右侧腓肠肌的肌电信号,之后其中一组进行静态休息、另一组进行被动牵张后,再次记录肌电信号,记录的肌电参数运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结果:疲劳的腓肠肌在静态休息和被动牵张后疲劳都有一定消除(P<0.05),但被动牵张组在肌电指标的变化上更为明显,疲劳恢复得更快(P<0.05)。结论:被动牵张更加有效地改善了腓肠肌的疲劳状态,缩短了疲劳恢复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牵张 腓肠肌 疲劳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持续性与间歇性静力牵伸对提高腘绳肌柔韧性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李腾 商鑫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16期150-150,152,共2页
目的:通过对腘绳肌持续性静力牵伸和间歇性静力牵伸两种牵拉方法的比较,探讨这两种牵拉方法对腘绳肌柔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正常青年人,双侧下肢分别采用被动的持续性静力牵伸和间歇性静力牵伸法对腘绳肌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牵伸... 目的:通过对腘绳肌持续性静力牵伸和间歇性静力牵伸两种牵拉方法的比较,探讨这两种牵拉方法对腘绳肌柔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正常青年人,双侧下肢分别采用被动的持续性静力牵伸和间歇性静力牵伸法对腘绳肌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牵伸方法牵拉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提高腘绳肌的柔韧性,持续性静力牵伸法比间歇性静力牵伸法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绳肌 柔韧性 静力牵伸
下载PDF
髌骨松动术同时行股四头肌激痛点松解对缓解社区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丁倩 陈雪梅 +4 位作者 高岩 顾蕊 商鑫飞 闵红巍 刘克敏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年第10期1075-1079,共5页
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先后组(45例)和同时组(45例)。先后组先行髌骨松动术再行股四头肌激痛点松解,同时组患者采用髌骨松动术... 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先后组(45例)和同时组(45例)。先后组先行髌骨松动术再行股四头肌激痛点松解,同时组患者采用髌骨松动术同时行股四头肌激痛点松解。每次为5组手法治疗,1周3次为1个疗程,均接受1个疗程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时、治疗结束后3个月测量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两组均无脱落,无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前两组VAS得分、Lysholm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时,同时组的VAS得分(2.24±0.93)分低于先后组(3.36±1.12)分,同时组的Lysholm得分(89.76±6.61)分高于先后组(74.07±16.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即时同时组VAS得分评价为“无痛/轻度疼痛”者占比88.9%(40/45),高于先后组的64.4%(29/45),Lysholm得分“优秀/良好”者占比91.1%(41/45)亦高于先后组的44.4%(20/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的各评分仍存在组间差异。提示髌骨松动术同时行股四头肌激痛点松解的手法组合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膝骨关节炎 关节松动术 激痛点疗法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