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建南盆地北部海底麻坑地貌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灵 王彬 +2 位作者 李健 喻凯琦 赵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84,共13页
海底麻坑是与流体逸散相关的一种海底凹陷地貌,在全球海域的陆架、陆坡和深海平原等均有广泛发育。文章利用高分辨率的多波束测深数据和三维地震资料,在中建南盆地北部识别出330个规模不等的海底麻坑,按照麻坑形态可将其分为:圆形、椭... 海底麻坑是与流体逸散相关的一种海底凹陷地貌,在全球海域的陆架、陆坡和深海平原等均有广泛发育。文章利用高分辨率的多波束测深数据和三维地震资料,在中建南盆地北部识别出330个规模不等的海底麻坑,按照麻坑形态可将其分为: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及新月形麻坑。研究区内海底麻坑直径可达1500~7900m,最大深度可达175m,其中圆形麻坑规模(直径、深度)小于椭圆形、长条形和新月形麻坑,表明圆形麻坑处于麻坑发育早期阶段。三维地震资料显示不同类型海底麻坑的下伏地层中均发育有断层、气烟囱、裂隙等流体逸散通道,为该区域海底麻坑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海底麻坑演化过程中,底流对海底麻坑的地貌形态具有改造作用。当圆形麻坑下伏地层流体活动强烈时,流体可沿着运移通道直接向麻坑内壁渗漏,使得其内壁塌陷,逐渐演化成椭圆形麻坑。由于椭圆形麻坑处于底流活动影响的早期阶段,其受底流改造作用较弱。在持续性底流活动的强烈改造作用下,紧密排列的圆形或椭圆形麻坑逐渐拉伸演变成长条形麻坑。当底流作用于孤立的圆形麻坑时,在底流的上游侧沉积速率增加,麻坑在上游侧接受沉积被掩埋,下游侧地层被侵蚀,从而形成新月形麻坑。根据研究区海底麻坑成因机制分析,文章首次提出了一种展示中建南盆地不同类型海底麻坑演化过程模型,该模型有助于理解中建南盆地流体逸散过程和底流活动,并且可为其他区域海底麻坑演化过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麻坑 地貌特征 成因机制 演化过程 中建南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