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SIRT1/FOXO3a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闫朝勃 伍先明 +5 位作者 张宁 杨志虹 朱洲 喻华梅 贾晓琪 杨孝芳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6-383,共8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血脂代谢、胸主动脉病理形态及胸主动脉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转录因子O3a(FOXO3a)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防治AS的潜在机制。方法:10只C57BL/6J小鼠予普通饲料喂养设为... 目的:观察艾灸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血脂代谢、胸主动脉病理形态及胸主动脉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转录因子O3a(FOXO3a)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防治AS的潜在机制。方法:10只C57BL/6J小鼠予普通饲料喂养设为对照组,30只ApoE^(-/-)小鼠饲喂高脂饲料复制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艾灸组,每组10只。于造模第1天对各组小鼠进行干预,艾灸组小鼠于“膻中”“神阙”、双侧“内关”“血海”处行温和灸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连续5次,干预12周。辛伐他汀组予辛伐他汀灌胃(2.5 mg·kg^(-1)·d^(-1)),每日1次,每周连续5次,干预12周。干预期间观察记录小鼠的体质量及一般情况;干预结束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胸主动脉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ox-LDL含量及SOD活性;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胸主动脉SIRT1和FOXO3a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8周、第12周的体质量,血清TC、TG、LDL-C、ox-LDL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HDL-C含量、SOD活性、胸主动脉SIRT1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HE染色显示胸主动脉血管内膜增厚,内皮细胞变性、肿胀和脱落。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及艾灸组小鼠第8周、第12周的体质量,血清TC、TG、LDL-C、ox-LDL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SOD活性、胸主动脉SIRT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辛伐他汀组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两组胸主动脉结构较为完整,管腔较为规则,中膜内弹性膜排列较为整齐,内膜可见少量的内皮细胞变性和肿胀。与辛伐他汀组比较,艾灸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胸主动脉病理结构变化大致相同。结论:艾灸可以降低AS模型小鼠的体质量,调节血脂水平,并修复血管内膜,减轻内皮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SIRT1/FOXO3a信号通路改善氧化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温和灸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叉头框转录因子O3a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通过调节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对哮喘大鼠气道上皮的影响
2
作者 喻华梅 杨孝芳 +4 位作者 陈盼碧 唐徐韵 杜狄佳 秦中银 龙润锦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支气管哮喘(BA)大鼠肺组织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气道上皮细胞(AEC)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治疗BA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支气管哮喘(BA)大鼠肺组织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气道上皮细胞(AEC)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治疗BA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穴位埋线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和氢氧化铝混悬液腹腔注射制备BA模型。穴位埋线组予“肺俞”“定喘”和“膻中”埋线治疗1次。地塞米松组予地塞米松磷酸钠(1.5 mg/kg)腹腔注射治疗,每日1次,治疗2周。记录各组大鼠每分钟打喷嚏次数;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肺组织中AEC超微结构的变化,测量支气管壁和支气管平滑肌的厚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p38 MAPK、IL-4和INF-γ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支气管变形明显,AEC内出现大量自噬泡结构,线粒体减少;地塞米松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支气管变形缓解,AEC内空泡结构减少,线粒体数量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每分钟打喷嚏次数、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明显增加(P<0.01),肺组织中p-p38 MAPK和IL-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FN-γ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治疗后打喷嚏次数、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明显减少(P<0.01),肺组织中p-p38 MAPK和IL-4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IFN-γ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穴位埋线可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降低IL-4的表达、升高IFN-γ的表达,从而缓解BA大鼠AEC受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哮喘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气道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温和灸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TNF-α和IL-10的影响
3
作者 喻华梅 陆永军 +6 位作者 杨孝芳 颜学军 韦祎 欧大芳 黄彦姬 朱洲 张思露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目的 观察温和灸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 IBS-D)大鼠治疗效果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温和灸对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 目的 观察温和灸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 IBS-D)大鼠治疗效果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温和灸对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温和灸组,每组6只,西药组予匹维溴铵灌胃(15 mg/kg)口服,温和灸组选取双侧“天枢”“上巨虚”“太冲”进行温和灸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仅抓取、束缚,不做其他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比较稀便率(LSR)、腹壁撤退反射(AWR)最小容量阈值、旷场实验结果;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TNF-a和IL-10的含量。结果 (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和AWR最小容量阈值降低,LSR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温和灸组体质量和AWR最小容量阈值增加,LSR减低(P<0.05);(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总穿格数、直立次数、修饰次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温和灸组次数均增加(P<0.05);(3)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和结肠组织中TNF-α含量升高,IL-10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温和灸组血清和结肠组织中TNF-α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P<0.05)。结论 温和灸治疗可缓解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的腹痛、腹泻不适,改善其精神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NF-α和IL-10水平,纠正炎症因子失调,增强免疫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灸 肝郁脾虚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基于干细胞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探讨温和灸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高敏感的影响
4
作者 陈迎龙 尚雪梅 +6 位作者 喻华梅 朱洲 金灵敏 陈盼碧 陆永军 王蓉 杨孝芳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4-932,共9页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干细胞生长因子(SCF)/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信号通路及内脏高敏感的影响,探讨温和灸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干细胞生长因子(SCF)/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信号通路及内脏高敏感的影响,探讨温和灸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温和灸组,每组6只。采用冰醋酸灌肠+束缚应激方式建立肝郁脾虚证IBS-D大鼠模型。西药组予匹维溴铵灌胃(15 mg/kg),每日1次;温和灸组选取双侧“天枢”“上巨虚”“太冲”予温和灸治疗,每次20 min,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检测稀便率(LSR);检测引起腹部回缩反射(AWR)达3分时的最小容量阈值;旷场实验检测大鼠直立次数、修饰次数及总穿格数;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中肥大细胞(MC)计数;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和P物质(S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SCF、c-kit的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SCF、c-kit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AWR达3分时的最小容量阈值降低(P<0.05),LSR升高(P<0.01),总穿格数、直立次数、修饰次数均减少(P<0.05),结肠组织中MC数量明显增加(P<0.01),血清中5-HT、SP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SCF、c-kit的mRNA、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温和灸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AWR达3分时的最小容量阈值明显增加(P<0.01),LSR降低(P<0.05),总穿格数、直立次数、修饰次数均增加(P<0.05),结肠组织中MC计数减少(P<0.05),血清中5-HT、SP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和灸组大鼠结肠组织SCF、c-kit的mRNA、蛋白表达降低(P<0.05)。正常组大鼠结肠组织结构完整,无糜烂及水肿;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层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西药组大鼠结肠组织可见少量淋巴细胞聚集;温和灸组大鼠结肠组织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聚集。结论:温和灸可降低肝郁脾虚证IBS-D模型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性,改善其腹痛、腹泻及精神状态等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CF/c-kit信号通路的表达,减少MC数量,降低5-HT、S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灸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干细胞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 内脏高敏感
原文传递
针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脑肠肽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洲 杨孝芳 +5 位作者 喻华梅 陈盼碧 金灵敏 李娅 韩丹 尚雪梅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42-1150,共9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脑肠肽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和针刺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冰醋酸灌肠+束缚应激... 目的:观察针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脑肠肽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和针刺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冰醋酸灌肠+束缚应激”方式建立IBS-D大鼠模型,共14 d。造模成功后药物组予匹维溴铵(15 mg/kg)灌胃,1次/d;针刺组予针刺“百会”及双侧“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太冲”,20 min/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测定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测定大鼠横向运动行走距离、纵向运动直立次数和粪便粒数,HE染色法观察大鼠下丘脑及结肠组织病理形态,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肥大细胞(MC)并计数,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下丘脑、结肠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结肠组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结果:HE染色示,模型组大鼠结肠固有层有炎性细胞浸润,其余各组有所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行走距离及直立次数,血清IL-10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粪便粒数及结肠组织MC数量显著增加(P<0.01),血清TNF-α含量,下丘脑、结肠组织CGRP mRNA、CRF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针刺组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行走距离及直立次数,血清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粪便粒数及结肠组织MC数量显著减少(P<0.05,P<0.01),血清TNF-α含量,下丘脑、结肠组织中CGRP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同时针刺组下丘脑、结肠组织CR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以上指标药物组和针刺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可改善IBS-D大鼠一般状态及情绪状态、炎性反应及相关脑肠肽表达,减轻IBS-D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脑肠肽进而影响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针刺 脑肠肽 炎性反应 肥大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