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偏好参数估计中协整模型的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磊 喻崇武 +1 位作者 虞洪 张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8-21,共4页
费和偏好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基石。协整方法在偏好估计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以往文献在构建和选择协整方程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文章以习惯形成、耐用品消费、非平稳偏好和技术冲击为例,说明方程的形式取决于干扰差异而非其... 费和偏好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基石。协整方法在偏好估计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以往文献在构建和选择协整方程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文章以习惯形成、耐用品消费、非平稳偏好和技术冲击为例,说明方程的形式取决于干扰差异而非其本身,并总结了构建协整方程的一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整方程 参数估计 消费偏好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偏好:基于协整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喻崇武 葛玉良 尹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122,共12页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偏好的认识不仅有利于理解宏观刺激政策的效果,也有助于计算一些关于中国经济的基本模型。通过对1980-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数据采用协整模型估计发现:(1)衣着类、居住类、...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偏好的认识不仅有利于理解宏观刺激政策的效果,也有助于计算一些关于中国经济的基本模型。通过对1980-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数据采用协整模型估计发现:(1)衣着类、居住类、医疗保健类和文教娱乐类商品和服务相对于食品类商品和服务的期内替代弹性分别为0.279、0.403、0.362和0.235,且与食品呈互补关系;(2)在中国农村市场上居住类商品和服务遭受着最大的正向供给冲击;(3)医疗保健类和文教娱乐类商品和服务与食品体现着类似的习惯形成效应;(4)随着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更加倾向于将支出分配给食品类和居住类商品和服务,而对文化教育则显得不够重视;(5)曲率参数估计结果较大,这主要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及低利率政策双重因素的共同结果。上述发现的政策含义有三点:其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短期重点在于食品和居住两类商品和服务;其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中期关键在于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其三,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核心在于改善农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弹性 协整 农村居民
下载PDF
“大跃进”饥荒中粮食的供给、分配与消费 被引量:4
3
作者 喻崇武 张磊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38,共10页
几十年来"大跃进"饥荒成因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历史文件资料并结合实证研究,从粮食总供给、超额征购、人民公社内部分配和消费三个层次对近20多年关于饥荒成因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单一的FA... 几十年来"大跃进"饥荒成因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历史文件资料并结合实证研究,从粮食总供给、超额征购、人民公社内部分配和消费三个层次对近20多年关于饥荒成因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单一的FAD因素和Entitlement因素很难解释整个饥荒;超额征购是农业浮夸和工业化加速两方面原因的结果,但农业浮夸主要影响饥荒前期;公共食堂更可能是一系列其他政策变量的代表,集体积累及其对饥荒的影响可能被高估,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并非公共食堂绑定政策;由于整个时期关键政策和影响因素的变化,将饥荒从1959年划分为触发和持续两个阶段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跃进” 饥荒 粮食 供给 分配 消费
下载PDF
气候伦理儒家原则的经济学阐释--基于博弈论的角度
4
作者 喻崇武 王国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27-36,共10页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性问题,很多学者已将其追溯到伦理学层面。系统梳理儒家哲学的自然观和气候伦理原则,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儒家哲学以"和为贵""明分使群"和公平正义的气候伦理原则进行了经济学阐释。依...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性问题,很多学者已将其追溯到伦理学层面。系统梳理儒家哲学的自然观和气候伦理原则,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儒家哲学以"和为贵""明分使群"和公平正义的气候伦理原则进行了经济学阐释。依据气候品生产技术差异划分国际成员,在非合作博弈中能够实现"明分使群"的伦理思想,但均衡结果不满足公平正义的原则。这将导致各国缺乏改进技术的动力并呈现相似且较低的技术水平。在基于"和"伦理拓展的合作匹配博弈中,通过合理设置匹配计划能够解决该问题,同时实现"明分使群"和公平正义两个原则。最终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都能充分发挥优势,各国均实现福利帕累托改进,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技术进步、福利提升和气候改善形成相互促进、循环演进的有机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哲学 气候变化 伦理原则 博弈论
下载PDF
基本面量化投资的理论逻辑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喻崇武 《中国物价》 2022年第6期61-64,共4页
基本面量化投资是基本面分析与量化投资深度融合的产物,近几年在业界和学界都备受关注。本文从股票价值和价格的视角,考查基本面量化投资的研究演进、理论逻辑以及该领域研究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研究发现,股票的价值取决于公司的现金... 基本面量化投资是基本面分析与量化投资深度融合的产物,近几年在业界和学界都备受关注。本文从股票价值和价格的视角,考查基本面量化投资的研究演进、理论逻辑以及该领域研究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研究发现,股票的价值取决于公司的现金流、预期增长与风险;价格受到与这些基本面因素相关的新闻以及非理性投资者行为的影响,但在不同时间尺度股价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目前基本面量化投资以多因子模型为主要载体,分别利用价值因子和质量因子选择便宜的和高质量的股票;当前基本面量化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股票价值、价格及其决定因素理解不足,缺乏一个能够将价值和价格统一起来的核心框架以及未能良好地处理时间尺度问题。最后,关于我国基本面量化投资提出了未来展望,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和投资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面量化投资 股票价值 股票价格 研究展望
下载PDF
基础设施投资是否还能促进经济增长?——基于1994~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05
6
作者 廖茂林 许召元 +1 位作者 胡翠 喻崇武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73,共11页
本文利用1994~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不同增长阶段中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多种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特征。具体表现为,1994~199... 本文利用1994~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不同增长阶段中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多种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特征。具体表现为,1994~1999年间,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但较弱的促进作用;2000~2011年间,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2012年以后,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已经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分地区和分类别的基础设施投资也都体现出这一阶段性特征。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效应的大幅度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形成实际基础设施的能力降低,而且基础设施的直接产出近年来开始下降;二是投资形成固定资本形成的比率显著降低,大量投资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三是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依靠政府的直接投入或大量补助,对民间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较大增加了全社会的资本错配程度。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挤出效应 投资效率
原文传递
“大跃进”危机的触发:“浮夸风”与急功近利 被引量:1
7
作者 喻崇武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0-183,共14页
本文旨在从制度与发展策略的角度,分析"大跃进"危机的触发机制,解释"大跃进"前期中国经济呈现的一系列典型事实。依据历史资料,本文在政治集权和计划经济背景下,构建了一个两部门增长模型。研究发现:(1)由于农业&qu... 本文旨在从制度与发展策略的角度,分析"大跃进"危机的触发机制,解释"大跃进"前期中国经济呈现的一系列典型事实。依据历史资料,本文在政治集权和计划经济背景下,构建了一个两部门增长模型。研究发现:(1)由于农业"浮夸风"和工业化急功近利的影响,中央决策者采用了过高的工农业投资路径、农业资源转移路径和农民消费路径;(2)过高消费路径与农村余粮间的不匹配触发了饥荒;(3)赶超战略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农业产出和生产率未如预期增加。数值模拟表明,模型结果合理地解释了"大跃进"前期的典型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跃进”危机 农业“浮夸风” 工业化急功近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