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个体化管理和营养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艳丽 张琚 +4 位作者 翟佳 喻成伟 陈叶 毛李丹 邱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研究个体化管理和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至12月确诊为GDM的孕妇90例和同期血糖正常的孕妇9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个体化管理和营养治疗后,比较GDM孕妇和对照组孕妇血糖、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 目的研究个体化管理和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至12月确诊为GDM的孕妇90例和同期血糖正常的孕妇9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个体化管理和营养治疗后,比较GDM孕妇和对照组孕妇血糖、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GDM组孕妇空腹及餐后1h和2h血糖分别为(5.25±0.44)mmol/L,(8.30±0.89)mmol/L和(7.75±1.51)mmol/L;治疗后分别为(4.78±0.30)mmol/L,(7.22±0.46)mmol/L和(6.44±0.59)mmol/L,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86、10.204和7.604,均P<0.05)。治疗前后,GDM组孕妇HbA1c值分别为(4.91±0.58)%和(4.69±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4,P<0.05)。个体化营养治疗后,GDM组和对照组孕妇空腹及餐后1h和2h血糖分别为(4.78±0.30)mmol/L,(7.22±0.46)mmol/L,(6.44±0.59)mmol/L和(4.80±0.32)mmol/L,(7.16±0.42)mmol/L,(6.29±0.44)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19、0.962和1.967,均P>0.05)。两组孕妇剖宫产率、早产率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194、0.122和0.000,均P>0.05),两组巨大儿的出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得出P=0.275)。结论个体化管理和营养治疗可有效降低GDM孕妇的血糖,并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营养治疗 运动治疗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正常孕妇的夏季和冬季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艳丽 翟佳 +3 位作者 喻成伟 陈叶 毛李丹 张琚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和正常孕妇夏季和冬季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6~8月(夏季)和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冬季)就诊的孕妇各100例,其中每个季节GDM孕妇(GDM组)和正常孕妇(对照组)各50例。测定各组...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和正常孕妇夏季和冬季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6~8月(夏季)和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冬季)就诊的孕妇各100例,其中每个季节GDM孕妇(GDM组)和正常孕妇(对照组)各50例。测定各组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的水平。结果 夏季GDM组、夏季对照组、冬季GDM组、冬季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20.2±7.0)ng/ml、(24.1±8.6)ng/ml、(16.0±7.5)ng/ml和(19.7±5.8)ng/ml,均未达到维生素D的正常标准。冬季及夏季GDM组的25-(OH)D水平分别低于冬季及夏季对照组(P〈0.05);两组夏季的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冬季(P〈0.05)。4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在84~96%,但4组维生素D正常、不足和缺乏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GDM孕妇维生素D缺乏比正常妊娠孕妇更为严重,冬季比夏季严重。冬季时孕妇尤其是GDM孕妇要更加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25-羟基维生素D 维生素D 孕妇 季节 夏季 冬季
下载PDF
成都地区3~5岁学龄前儿童骨健康调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琚 喻成伟 +3 位作者 曾果 景小凡 孟德姣 曾乔颖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2期2200-2201,2204,共3页
目的:调查成都学龄前儿童骨健康状况,探索衡量骨健康水平的指标和方法。方法:于2008-2010年间在成都不同区域四所幼儿园随机选取539例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检,测量身高、坐高、前臂长、手掌长、上臂长、股膝长、膝高、足长及骨密度。结... 目的:调查成都学龄前儿童骨健康状况,探索衡量骨健康水平的指标和方法。方法:于2008-2010年间在成都不同区域四所幼儿园随机选取539例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检,测量身高、坐高、前臂长、手掌长、上臂长、股膝长、膝高、足长及骨密度。结果:骨密度和骨骼长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岁男生骨密度高于女生(P<0.05),4、5岁儿童的骨密度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4、5岁男生身高高于女生(P<0.05);男生坐高略高于女生,无统计学差异;身高坐高指数在不同年龄和性别基本相同;各年龄段前臂长、上臂长、膝高、手掌长和足长均为男生大于女生(P<0.05);3岁男生骨膝长短于女生,4、5岁儿童骨膝长无性别差异。结论:幼儿骨骼长度随年龄增长的速度比骨密度快,男女生骨骼发育速度的差距在四肢末端骨骼更明显,如手掌长、足长、前臂长和膝高,在大骨骼不明显;幼儿期躯干增长速度比下肢快,对身高增长的贡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发育 骨密度 学龄前儿童 现况调查
下载PDF
金维太^(TM)·金唯儿~?产妇配方谷粉对产妇催乳优乳的临床对照研究
4
作者 张琚 杜晓红 +5 位作者 李润 喻成伟 王艳丽 彭敏 毛李丹 陈叶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75-77,79,共4页
目的探讨产妇配方谷粉对产妇催乳和优化乳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产后3天内泌乳不足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母婴同室、按需哺乳,进行常规产后营养指导,实验组口服产妇配方谷粉,20 g/袋,2袋/天,共14天;分别... 目的探讨产妇配方谷粉对产妇催乳和优化乳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产后3天内泌乳不足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母婴同室、按需哺乳,进行常规产后营养指导,实验组口服产妇配方谷粉,20 g/袋,2袋/天,共14天;分别于产后1、3、7、14天通过问卷收集产妇泌乳相关信息,并于产后1天和14天采集产妇全乳汁进行母乳成分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泌乳量、乳房充盈度及母乳成分。结果实验组产后3、7、14天泌乳量、乳汁充盈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14天母乳中脂肪、蛋白质和总能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14天,干预组产妇泌乳证侯的次症"面色少华"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疗效痊愈29例(72.5%)、显效7例(17.5%)。结论产妇配方谷粉可改善产后初期泌乳不足,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并优化乳汁营养成分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维太 金唯儿 产妇配方谷粉 产后 泌乳不足 催乳 优乳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正常孕妇围孕期体重增加值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琚 曾果 +6 位作者 周蓉 吴方银 刘婧 代正燕 王艳丽 喻成伟 高岩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6期680-685,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性糖尿病(GDM)孕妇与正常孕妇围孕期体重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及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3家医院的营养门诊和产科门诊建卡,进行产前检查,并最终完成随访,符合... 目的探讨妊娠性糖尿病(GDM)孕妇与正常孕妇围孕期体重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及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3家医院的营养门诊和产科门诊建卡,进行产前检查,并最终完成随访,符合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719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GDM孕妇为124例,纳入GDM组,正常孕妇为595例,纳入对照组。对不同年龄、不同孕前人体质量指数(BMI)值的GDM组与对照组孕妇的体重变化,进行为期1年的纵向随访研究。2组孕妇平均生育年龄、分娩孕周、平均身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GDM组的中、晚孕期和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6±3.1)kg vs(9.5±3.0)kg,(4.5±3.0)kg vs(6.4±2.4)kg,(14.3±3.0)kg vs(16.6±4.5)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0,P=0.004;t=7.470,P<0.001;t=5.340,P<0.001)。GDM组的早孕期体重增加值高于对照组,为(1.3±2.2)kg vs(0.7±2.5)kg,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101,P=0.036)。GDM组组内,≥35岁孕妇孕前BMI值高于<35岁孕妇,≥35岁孕妇中孕期和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值低于<35岁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2、2.052、2.081,P=0.029、0.042、0.040)。在≥35岁孕妇中,GDM组的孕前BMI值大于对照组,而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15、2.732,P=0.009、0.008)。GDM组中,孕前BMI<18.5kg/m^2、18.5kg/m2≤BMI<24.0kg/m^2及BMI≥24.0kg/m^2 GDM孕妇的产后第3、42天体重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357、24.378,P<0.001),并且产后第3、42天的体重,随着孕前BMI的增长而增长。结论建议对GDM孕妇的孕前、孕期和产后体重推荐值进行标化,科学规范预防和治疗GDM,尤其关注高龄孕妇和孕前BMI超重和肥胖的孕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平均体重 体重增长 围孕期 孕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