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唾液酸酶活性及其毒力基因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喻施文
樊晓淼
+2 位作者
陈晨
刘培成
李琛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及其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0.2、0.5、2、5、10 mg/mL)处理P. gingivalis W83(实验组),用未加...
目的探讨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及其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0.2、0.5、2、5、10 mg/mL)处理P. gingivalis W83(实验组),用未加药物的P. gingivalis W83作对照(对照组),采用荧光法检测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的作用。5 mg/mL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作用于P. gingivalis W83,Real-time PCR法检测毒力基因fimA、fimR、fimS、kgp、rgpA和rgpB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当其质量浓度为0.2、0.5、2、5、10 mg/mL时,对唾液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11.4%、32.23%、40.21%、73.54%、84.3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5 mg/mL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处理)的fimA、fimR、fimS、kgp、rgpA和rgpB基因表达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可有效抑制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其抑制作用会降低细菌毒力基因表达,有望成为预防及治疗牙周炎的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唾液酸酶
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miR-138-5p在微炎症环境中对人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作用研究
2
作者
鄢晓媛
张泽颖
+4 位作者
喻施文
邱秋劲
尉鹏功
郭佳杰
仇丽鸿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44-451,共8页
目的 研究miR-138-5p在微炎症环境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于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原代培养并分离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 研究miR-138-5p在微炎症环境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于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原代培养并分离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29、CD105、CD146及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14、CD45的细胞阳性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鉴定是否为hDPSCs及其成骨分化能力。根据ALP染色结果确定提高h DPSCs ALP活性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有效质量浓度,按照hDPSCs培养条件的不同分为生长培养液(GM)组(仅使用GM培养)、成牙本质向分化诱导培养液(OM)组(仅使用OM培养)、OM+LPS组(使用含有效质量浓度LPS的OM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hDPSC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成牙本质向分化相关指标[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及miR-138-5p的表达差异。将上述3组分别分为敲减miRNA阴性对照小干扰RNA(以下简称“NC”)亚组及敲减miR-138-5p小干扰RNA(以下简称“i-138”)亚组,通过qRT-PCR检测各亚组的成牙本质向分化相关指标,以及通过ALP染色检测敲减miR-138-5p后对微炎症环境中h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的影响。结果 分离出的原代细胞中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29、CD105的细胞阳性率超过95%,表达CD146的细胞阳性率超过30%,而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14、CD45的细胞阳性率低于2%,且OM培养下细胞的ALP染色强于GM。ALP染色结果显示,含有0.01μg/mL质量浓度LPS的OM能有效促进h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qRTPCR结果显示,OM+LPS组IL-6和TNF-α相对表达量均高于O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细胞培养7 d后,OM组DSPP、miR-138-5p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GM组;细胞培养4、7 d后,OM组DMP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GM组;细胞培养1、4、7 d后,OM+LPS组DSPP与DMP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OM组;细胞培养4、7 d后,OM+LPS组miR-138-5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O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敲减miR-138-5p后,i-138 OM组和i-138 OM+LPS组分别与NC OM组和NC OM+LPS组相比,miR-138-5p、DSPP、DMP1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且ALP染色强度均减弱。结论 微炎症环境可促进hDPSCs的成牙本质向分化,miR-138-5p可能在此过程中对h 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炎症
微小RNA
人牙髓干细胞
成牙本质向分化
脂多糖
原文传递
题名
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唾液酸酶活性及其毒力基因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喻施文
樊晓淼
陈晨
刘培成
李琛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辽宁省口腔医学研究所牙周病学研究室辽宁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口腔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辽宁省口腔医学研究所牙周病学研究室辽宁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口腔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1-2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0785)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010496-301)
文摘
目的探讨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及其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0.2、0.5、2、5、10 mg/mL)处理P. gingivalis W83(实验组),用未加药物的P. gingivalis W83作对照(对照组),采用荧光法检测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的作用。5 mg/mL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作用于P. gingivalis W83,Real-time PCR法检测毒力基因fimA、fimR、fimS、kgp、rgpA和rgpB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当其质量浓度为0.2、0.5、2、5、10 mg/mL时,对唾液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11.4%、32.23%、40.21%、73.54%、84.3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5 mg/mL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处理)的fimA、fimR、fimS、kgp、rgpA和rgpB基因表达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可有效抑制P. gingivalis唾液酸酶活性,其抑制作用会降低细菌毒力基因表达,有望成为预防及治疗牙周炎的新型药物。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唾液酸酶
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
Keywords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sialidase
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miR-138-5p在微炎症环境中对人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作用研究
2
作者
鄢晓媛
张泽颖
喻施文
邱秋劲
尉鹏功
郭佳杰
仇丽鸿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
出处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44-45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0752)。
文摘
目的 研究miR-138-5p在微炎症环境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于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原代培养并分离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29、CD105、CD146及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14、CD45的细胞阳性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鉴定是否为hDPSCs及其成骨分化能力。根据ALP染色结果确定提高h DPSCs ALP活性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有效质量浓度,按照hDPSCs培养条件的不同分为生长培养液(GM)组(仅使用GM培养)、成牙本质向分化诱导培养液(OM)组(仅使用OM培养)、OM+LPS组(使用含有效质量浓度LPS的OM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hDPSC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成牙本质向分化相关指标[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及miR-138-5p的表达差异。将上述3组分别分为敲减miRNA阴性对照小干扰RNA(以下简称“NC”)亚组及敲减miR-138-5p小干扰RNA(以下简称“i-138”)亚组,通过qRT-PCR检测各亚组的成牙本质向分化相关指标,以及通过ALP染色检测敲减miR-138-5p后对微炎症环境中h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的影响。结果 分离出的原代细胞中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29、CD105的细胞阳性率超过95%,表达CD146的细胞阳性率超过30%,而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分子CD14、CD45的细胞阳性率低于2%,且OM培养下细胞的ALP染色强于GM。ALP染色结果显示,含有0.01μg/mL质量浓度LPS的OM能有效促进h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qRTPCR结果显示,OM+LPS组IL-6和TNF-α相对表达量均高于O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细胞培养7 d后,OM组DSPP、miR-138-5p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GM组;细胞培养4、7 d后,OM组DMP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GM组;细胞培养1、4、7 d后,OM+LPS组DSPP与DMP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OM组;细胞培养4、7 d后,OM+LPS组miR-138-5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O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敲减miR-138-5p后,i-138 OM组和i-138 OM+LPS组分别与NC OM组和NC OM+LPS组相比,miR-138-5p、DSPP、DMP1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且ALP染色强度均减弱。结论 微炎症环境可促进hDPSCs的成牙本质向分化,miR-138-5p可能在此过程中对h DPSCs成牙本质向分化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
微炎症
微小RNA
人牙髓干细胞
成牙本质向分化
脂多糖
Keywords
microinflammation
microRNA
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
odontogenic differentiation
lipopolysaccharide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唾液酸酶活性及其毒力基因表达影响研究
喻施文
樊晓淼
陈晨
刘培成
李琛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9
2
原文传递
2
miR-138-5p在微炎症环境中对人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作用研究
鄢晓媛
张泽颖
喻施文
邱秋劲
尉鹏功
郭佳杰
仇丽鸿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