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喻曦子 宋俊龙 +2 位作者 李铃睿 陈创 孙圣荣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348-1352,共5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DM)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15日期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首次甲状腺手术且病理诊断为PTC的患者,分析DM对PTC患者临床病理... 目的探究糖尿病(DM)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15日期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首次甲状腺手术且病理诊断为PTC的患者,分析DM对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992例PTC患者,其中伴DM者133例,不伴DM者2859例。伴或不伴DM的PTC患者在有淋巴结转移、多发、双侧及腺外侵犯者中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伴DM的PTC患者相比,伴DM者女性占比较低(58.65%比76.71%,P<0.01)、年龄>55岁(92.48%比66.32%,P<0.01)及发生包膜侵犯(67.21%比63.11%,P=0.04)者占比更高、肿瘤更大[(1.18±0.94)cm比(1.00±0.87)cm,P=0.01]。多因素分析校正了年龄和性别后发现,伴DM的PTC患者肿瘤更大的风险是不伴DM者的1.51倍[95%CI(1.06,2.16),P=0.02]、有包膜侵犯的风险是不伴DM者的1.75倍[95%CI(1.16,2.64),P<0.01]。结论伴DM的PTC患者中女性占比较低,高龄(年龄>55岁)人群占比更高,而且肿瘤体积更大、易出现包膜侵犯,提示血糖对甲状腺的形态和功能有影响,因而对于伴DM的PTC患者除了不可忽视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定期检查,同时也应该注意血糖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糖尿病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家族史与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喻曦子 陈创 +3 位作者 宋俊龙 冯红芳 涂毅 孙圣荣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57-761,共5页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家族史(family history of malignant tumor,FHOMT)与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01-01至2019-09-30期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乳腺...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家族史(family history of malignant tumor,FHOMT)与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01-01至2019-09-30期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首次甲状腺手术,且病理诊断为PTC的患者。根据FHOMT的有无、肿瘤类型及亲属类型分组比较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在2123例患者中,无FHOMT患者1932例,有FHOMT患者191例。最常见的FHOMT是肺癌家族史(1.80%)。与无FHOMT的PTC患者相比,有FHOMT的PTC患者发病年龄更晚(P=0.000),中央组淋巴结转移比例更低(P=0.004),侵犯包膜的比例更小(P=0.021)。呼吸相关FHOMT的PTC患者发病年龄更晚(P=0.000)。一级亲属为男性PTC患者的发病年龄更晚(P=0.000),一级亲属为女性PTC患者发生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低(P=0.007)。结论有FHOMT的PTC患者与无FHOMT的PTC患者相比,在发病年龄、中央组淋巴结转移以及侵犯包膜上存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 恶性肿瘤家族史 肿瘤种类 亲属类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