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远端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时远端不同锁定钉状态的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陈庆贺 邓玲珑 喻爱喜 《骨科》 CAS 2024年第3期235-242,共8页
目的探究胫骨远端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时远端不同锁定钉状态的稳定性及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择一名健康成年男性的胫骨CT Dicom数据,应用mimics、geomagic和solidworks软件构建胫骨、髓内钉、锁定钉的3D模型,然后按照髓内钉远端不... 目的探究胫骨远端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时远端不同锁定钉状态的稳定性及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择一名健康成年男性的胫骨CT Dicom数据,应用mimics、geomagic和solidworks软件构建胫骨、髓内钉、锁定钉的3D模型,然后按照髓内钉远端不同锁定状态分为试验组(两枚横向锁定钉和一枚纵向锁定钉)和对照组(两枚横向锁定钉),分别给予轴向、侧向和扭转方向的不同大小的载荷,以模拟正常人体胫骨和内固定系统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应力分布没有明显差异,二者都集中在骨-螺钉结合部位,但试验组在轴向、侧向和扭转方向的不同大小的载荷下的最大等效应力均略低于对照组,在轴向300、600、900 N载荷下,试验组的最大等效应力为24.84、49.68、74.52 MPa,对照组的为27.80、55.51、83.27 MPa;在扭转2、4、6 N/m的载荷下,试验组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44.87、290.92、431.80 MPa,对照组为146.01、292.03、434.80 MPa;在侧向300、600、900 N载荷下,试验组的最大等效应力为209.79、419.58、629.37 MPa,对照组为210.47、420.94、631.41 MPa。在形变位移方面,两组的内固定系统都没有发生明显形变,且试验组的最大位移均略小于对照组。在轴向300、600、900 N载荷下,试验组的最大位移为0.0229、0.0458、0.0687 mm,对照组的为0.0241、0.0481、0.0723 mm;在扭转2、4、6 N/m的载荷下,试验组的最大位移为0.2178、0.4288、0.5978 mm,对照组为0.2185、0.4369、0.6072 mm;在侧向300、600、900 N载荷下,试验组的最大位移为0.9492、1.8985、2.8477 mm,对照组为0.9525、1.9050、2.8576 mm。结论通过应力和位移对比分析,在使用髓内钉固定胫骨远端骨折时,髓内钉远端固定两枚横向锁定钉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稳定性,与使用三枚锁定钉相比,两枚锁定钉能减少额外的手术时间和不必要的辐射暴露。在实际情况中还需要手术医生结合临床的具体情况为病人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有限元分析 髓内钉 锁定钉
下载PDF
带血管蒂腓骨头移植重建内外踝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7
2
作者 喻爱喜 张建华 +3 位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郑晓辉 余贵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8-529,538,共3页
目的:为设计带血管蒂的腓骨头移植重建内外踝提供依据。方法:在60根成人干燥胫腓骨标本上,对腓骨头和内外踝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腓骨头与外踝形态比较,最大周径:腓骨头为(7.3±0.9)cm,外踝为(6.7±0.6)cm;关节面横宽:腓骨头为... 目的:为设计带血管蒂的腓骨头移植重建内外踝提供依据。方法:在60根成人干燥胫腓骨标本上,对腓骨头和内外踝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腓骨头与外踝形态比较,最大周径:腓骨头为(7.3±0.9)cm,外踝为(6.7±0.6)cm;关节面横宽:腓骨头为(1.4±0.2)cm,外踝为(1.6±0.2)cm;关节面纵长:腓骨头为(1.5±0.2)cm,外踝为(2.0±0.2)cm;关节面夹角:腓骨头为(144°±11°),外踝为(162°±10°);腓骨头或外踝与腓骨干倾斜角:腓骨头为(173°±7°),外踝为(171°±6°);内踝关节面横宽纵长均为(1.3±0.2)cm。结论:腓骨头与外踝形态相似,设计带血管的腓骨头移植重建外踝具有可行性,而与内踝差别较大,不适宜用腓骨头移植重建内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头 内踝 外踝 移植
下载PDF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骨折及骨不连 被引量:7
3
作者 喻爱喜 陈振光 +1 位作者 余国荣 谭金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10-311,共2页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难愈性骨折及骨不连。方法  1995年以来应用该骨膜瓣修复肱骨难愈性骨折及骨不连 2 3例 ,其中粉碎性、多段骨折等难愈合性骨折 12例 ,骨不连 11例 ,合并桡神经损伤 7例。手术方式为开...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难愈性骨折及骨不连。方法  1995年以来应用该骨膜瓣修复肱骨难愈性骨折及骨不连 2 3例 ,其中粉碎性、多段骨折等难愈合性骨折 12例 ,骨不连 11例 ,合并桡神经损伤 7例。手术方式为开放复位 ,内或外固定及应用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覆盖骨断端。结果 术后经 6~2 4个月随访 ,除 2例骨不连患者对关节活动不满意外 ,其余病例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骨膜瓣成骨好。难愈性骨折愈合时间为 2~ 3个月 ,骨不连愈合时间为 3~ 5个月 ,桡神经功能均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不连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 修复
下载PDF
TRAIL诱导骨肉瘤HOS-8603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跨膜电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喻爱喜 周志刚 +1 位作者 张仲宁 祝少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586-588,共3页
目的研究TRAIL诱导HOS-8603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关系。方法MTT法测定TRAIL对HOS-8603细胞的抑制率;将HOS-8603细胞分别用TRAIL、TRAIL+1.0μg/ml环孢菌素A(CsA)处理,然后用透射电镜观察HOS-8603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TRAIL诱导HOS-8603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关系。方法MTT法测定TRAIL对HOS-8603细胞的抑制率;将HOS-8603细胞分别用TRAIL、TRAIL+1.0μg/ml环孢菌素A(CsA)处理,然后用透射电镜观察HOS-8603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亚G1期细胞百分率及PI和Rh123双染色后细胞的ΔΨm。结果MTT还原试验表明:作用24小时后,2.5μg/mlTRAIL的抑制率为29%;5μg/mlTRAIL的抑制率为83%。HOS-8603细胞经TRAIL作用后,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随着TRAIL作用时间增加,HOS-8603细胞凋亡数增加和ΔΨm降低(F=33.831P<0.01),两者呈直线相关。CsA不仅能抑制TRAIL诱导HOS-8603细胞ΔΨm降低,而且能减少凋亡细胞数的增加(t=7.103,P<0.01)。结论TRAIL诱导HOS-8603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依赖途径是通过使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ΔΨm降低来实现;CsA能部分抑制这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L 细胞凋亡 HOS-8603细胞系 环孢菌素 线粒体跨膜电位
下载PDF
踝足部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被引量:6
5
作者 喻爱喜 余国荣 +2 位作者 邓凯 陶圣祥 潘振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踝足部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骨瓣等组织瓣移植修复踝足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78例,其中吻合血管(肌)皮瓣移植术21例,带血管蒂(肌)皮瓣移位术53例,吻合血管骨瓣移植术4... 目的研究踝足部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骨瓣等组织瓣移植修复踝足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78例,其中吻合血管(肌)皮瓣移植术21例,带血管蒂(肌)皮瓣移位术53例,吻合血管骨瓣移植术4例。组织瓣全部成活,随访3月~1年,骨愈合时间8~10周,踝足部大部分恢复保护性感觉,行走正常。结论踝足部组织缺损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骨瓣移植、移位术修复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修复 效果
下载PDF
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显微外科修复 被引量:3
6
作者 喻爱喜 陈振光 +1 位作者 余国荣 谭金海 《临床外科杂志》 1998年第4期199-200,共2页
为了解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显微外科修复的效果,回顾性研究了1981年以来我院收治的25例患者。病变部位:单发局限型肱骨3例.股骨8例;单发广泛型肱骨1例,股骨7例.胫骨6例。采用7种带不同血管蒂的骨(膜)瓣移位、移植术修复,随访时间... 为了解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显微外科修复的效果,回顾性研究了1981年以来我院收治的25例患者。病变部位:单发局限型肱骨3例.股骨8例;单发广泛型肱骨1例,股骨7例.胫骨6例。采用7种带不同血管蒂的骨(膜)瓣移位、移植术修复,随访时间半年至17年,仅1例复发,无恶变病例,平均骨愈合时间8~10周.原有骨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矫正,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显微骨移植对单发型骨纤维结构不良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结构不良 显微外科 骨膜瓣 骨瓣移植 移位
下载PDF
微型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7
作者 喻爱喜 余国荣 +1 位作者 谭金海 曾中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02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 探讨微型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4种不同类型微型岛状皮瓣修复 2 7例 3 1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 1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外 ,其余皮瓣均成活。随访 3个月~ 1年 ,手指外形满意 ... 目的 探讨微型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4种不同类型微型岛状皮瓣修复 2 7例 3 1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 1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外 ,其余皮瓣均成活。随访 3个月~ 1年 ,手指外形满意 ,触痛觉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岛状皮瓣 软组织缺损 手指
下载PDF
断指再植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喻爱喜 陈振光 +1 位作者 余国荣 谭金海 《临床误诊误治》 1998年第6期373-373,共1页
断指再植术系手外科的常见手术之一,有关失败原因的分析临床报道较少。本文将我院1987~1995年间施行的复杂性断指再植61例共115指,兹就其中12指再植失败的原因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本组12指中绞窄伤3指,撕脱伤1... 断指再植术系手外科的常见手术之一,有关失败原因的分析临床报道较少。本文将我院1987~1995年间施行的复杂性断指再植61例共115指,兹就其中12指再植失败的原因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本组12指中绞窄伤3指,撕脱伤1指,砸伤2指;切割伤4指;酒精浸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诊断 手术分析
下载PDF
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1
9
作者 喻爱喜 陈振光 +2 位作者 余国荣 谭金海 曾中华 《医学新知》 CAS 2003年第3期129-130,共2页
目的 了解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应用 7种类型的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39例 :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 4例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 2例 ;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9例 ;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 目的 了解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应用 7种类型的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39例 :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 4例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 2例 ;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9例 ;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5例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8例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6例 ;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 5例。结果 除 1例皮瓣边缘坏死 ,经短期换药伤口愈合外 ,其余 38例皮瓣完全成活 ,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手术操作简便 ,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 手部 足部 皮肤缺损 显微外科 血管蒂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带血供阔筋膜瓣转位重建膝交叉韧带的解剖及初步临床应用
10
作者 喻爱喜 陈振光 +2 位作者 吴北海 陈秀清 陶圣祥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565-566,580,共3页
目的 :为带血供的阔筋膜瓣转位重建膝交叉韧带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并观察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 ,解剖及观测大腿前外侧面阔筋膜的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及分布特点 ,2例新鲜标本模拟手术。结果 :... 目的 :为带血供的阔筋膜瓣转位重建膝交叉韧带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并观察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 ,解剖及观测大腿前外侧面阔筋膜的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及分布特点 ,2例新鲜标本模拟手术。结果 :膝上外侧动脉起始外径 (1.7± 0 .3)mm ,干长 (2 .8± 0 .2 )cm ,起始后沿股骨后外侧向前外侧上行分为升支和降支 ,供血分布于大腿阔筋膜。临床应用该术式重建膝后交叉韧带断裂伤 1例 ,效果满意。结论 :以膝上外侧血管为蒂阔筋膜瓣转位重建交叉韧带术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损伤 阔筋膜瓣 交叉韧带
下载PDF
带血供骨膜移植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喻爱喜 《医学新知》 CAS 1997年第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骨膜移植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隐血管蒂逆行股骨内侧髁骨(膜)皮瓣的解剖和临床意义
12
作者 喻爱喜 张仲宁 +3 位作者 陶圣祥 张建华 戴冀斌 李明善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8期502-503,共2页
目的 为隐血管蒂股骨内侧髁骨 (膜 )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小腿中上段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2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解剖观察了隐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情况。结果 在 84.3 3 %的情况下隐动... 目的 为隐血管蒂股骨内侧髁骨 (膜 )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小腿中上段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2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解剖观察了隐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情况。结果 在 84.3 3 %的情况下隐动脉起源于膝降动脉 ,膝降动脉发出关节支后主干延续为隐动脉。隐动脉终末支在小腿内侧胫骨粗降水平与膝下内侧动脉皮支和胫后动脉肌间隙支有恒定的吻合。结论 隐血管蒂股骨内侧髁骨 (膜 )皮瓣逆行移位可以修复小腿中上段骨与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血管 骨(膜)瓣 岛状皮瓣 逆行转位 小腿
下载PDF
应用新型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13
作者 喻爱喜 陈振光 +2 位作者 余国荣 林本丹 谭金海 《临床外科杂志》 1998年第5期286-286,共1页
研究新型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效果,经临床应用26例,效果令人满意。文中对该新型支架的特点、手术要点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治疗 开放性骨折 胫腓骨骨折
下载PDF
骨外固定技术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喻爱喜 陈振光 +1 位作者 余国荣 谭金海 《医学新知》 CAS 1998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骨外固定技术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小腿离断并软组织广泛挫伤再植成功1例
15
作者 喻爱喜 余国荣 陈振光 《医学新知》 CAS 1996年第1期45-45,共1页
我院于1994年5月为1例左小腿完全离断并软组织广泛挫伤的患者行断肢再植术,手术成功。术后17个月随访,除患肢短缩4.5cm外,其余足、(足母)、趾感觉、运动功能均恢复正常。 患者男,12岁,1994年5月1日因左小腿被重物砸伤离断9h急诊入院,术... 我院于1994年5月为1例左小腿完全离断并软组织广泛挫伤的患者行断肢再植术,手术成功。术后17个月随访,除患肢短缩4.5cm外,其余足、(足母)、趾感觉、运动功能均恢复正常。 患者男,12岁,1994年5月1日因左小腿被重物砸伤离断9h急诊入院,术中清创探查见左小腿踝上约12cm处完全断离,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周围软组织广泛挫裂伤,部分肌肉发黑坏死,胫腓骨缩短约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肢再植 小腿离断 软组织挫伤
下载PDF
“漂浮膝”21例治疗分析
16
作者 喻爱喜 陈振光 +1 位作者 余国荣 谭金海 《华中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53-54,共2页
为了解“漂浮膝”手术治疗的效果,回顾性分析了1988年以来我院收治的21例资料.本组选用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18例经8个月~3年的随访,除1例股骨发生骨不连外,其余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14例,部分受限3例,严重受限1例.强调手术... 为了解“漂浮膝”手术治疗的效果,回顾性分析了1988年以来我院收治的21例资料.本组选用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18例经8个月~3年的随访,除1例股骨发生骨不连外,其余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14例,部分受限3例,严重受限1例.强调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固定方式宜用外固定架或Ender钉,以及重视术后膝关节的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膝 外固定架 膝关节脱位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 被引量:22
17
作者 潘振宇 喻爱喜 +1 位作者 余国荣 陶圣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3-634,共2页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6年5月,收治12例手掌皮肤缺损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17~45岁。挤伤3例,电锯伤2例,绞伤4例,电烧伤1例...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6年5月,收治12例手掌皮肤缺损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17~45岁。挤伤3例,电锯伤2例,绞伤4例,电烧伤1例,爆炸伤2例。缺损范围5cm×4cm~7cm×7cm。采用VSD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用前臂内、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皮瓣范围6cm×5cm~8cm×8cm。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因血肿压迫出现静脉危象,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患者皮瓣Ⅰ期愈合。供区成活良好。患者获随访4~15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功能评定标准:腕关节、掌指关节功能均为优;1例肌腱功能评分为良,其余为优;感觉评定S11例,S22例,S35例,S3+2例,S42例。结论VSD能减少创面感染机会,为皮瓣修复提供良好组织床。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手掌部组织缺损,具有耐磨、无挛缩、重建感觉以及色泽与原皮肤相近等优点,是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 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手掌 皮肤缺损 修复
下载PDF
腓浅血管蒂胫腓骨膜瓣的解剖和临床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发惠 陈振光 +3 位作者 郑和平 刘经南 余国荣 喻爱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7-29,共3页
在5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跳动脉穿支的骨膜支及其与腓浅动脉间的吻合。穿支发2~6支外径在0.5mm以下的骨膜支,分布至胫腓骨远端前面。穿支的升支与腓浅动脉吻合恒定。设计以腓浅血管为蒂的胫腓骨远端骨膜瓣移位,为胫骨... 在5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跳动脉穿支的骨膜支及其与腓浅动脉间的吻合。穿支发2~6支外径在0.5mm以下的骨膜支,分布至胫腓骨远端前面。穿支的升支与腓浅动脉吻合恒定。设计以腓浅血管为蒂的胫腓骨远端骨膜瓣移位,为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修复增加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案,经临床1例应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浅血管 排动脉穿支 骨膜瓣 胫骨 骨折 解剖学
下载PDF
骨间返动脉为蒂尺骨上段骨膜瓣移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振光 余国荣 +5 位作者 喻爱喜 谭金海 张友云 丁成荣 胡群山 潘伯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为尺骨中上段和肱骨下段骨不连提供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6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了骨间返动脉的走行、分布和吻合。结果:骨间返动脉起始部距尺骨们咀最突出点的长度为6.89±1.13cm,... 目的:为尺骨中上段和肱骨下段骨不连提供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6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了骨间返动脉的走行、分布和吻合。结果:骨间返动脉起始部距尺骨们咀最突出点的长度为6.89±1.13cm,其动脉外径为1.37±0.29mm,骨膜支外径为0.54±0.27mm。骨间运动脉终末支至时后部与桡侧返动脉、桡侧副动脉背侧支和中副动脉等构成吻合。结论:以骨间运动脉为蒂的尺骨上段骨膜的移位可作为修复尺骨中上段和肱骨下段骨不连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 骨间返动脉 骨不连 骨膜瓣 移位 解剖学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时机选择与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3
20
作者 肖卫东 喻爱喜 +3 位作者 潘振宇 陶圣祥 漆白文 胡祥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643-648,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不同手术时机对临床疗效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80例,按不同手术时间分为A组60例(手术时间为骨折后24h内)、B组60例(手术时间为骨折后1~3d)和C组6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不同手术时机对临床疗效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80例,按不同手术时间分为A组60例(手术时间为骨折后24h内)、B组60例(手术时间为骨折后1~3d)和C组60例(手术时间为骨折后3d以上)。比较3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及总体疗效。结果:B组术后3、6和9个月Harris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C组(P<0.05); A组术后Harris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同时点C组(P <0.05),术后6和9个月Harris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同时点B组(P <0.05);总体疗效比较,A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A与B,B与C组间比较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5例发生并发症,B组7例发生并发症,C组14例发生并发症,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时间越早其手术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手术时机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