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性——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体会
1
作者 喻特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4年第5期105-109,共5页
《邓小平文选》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部至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文献。文选中的许多文章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原则,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也是我因新时期法制建设... 《邓小平文选》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部至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文献。文选中的许多文章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原则,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也是我因新时期法制建设的指针。一“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搖。”(《邓小平文选》第318页,以下引用本书只注页码)邓小平同志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确立为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制 邓小平文选 权威性 新时期 制定法律 司法机关 社会主义民主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同志 三中全会
下载PDF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被引量:3
2
作者 蒋碧昆 喻特厚 孙光才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11-18,共8页
(一)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一九五四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对此作了明文规定(第八十五条)。根据这个宪法原则,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 (一)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一九五四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对此作了明文规定(第八十五条)。根据这个宪法原则,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又分别从审判与检察方面确认为我国人民司法的重要原则,即“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社会主义法律 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法制 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适用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组织法 基本原则
下载PDF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保障社会主义四化
3
作者 蒋碧昆 喻特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79年第2期32-34,共3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正在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为了保障四个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和胜利实现,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任何损害和削弱无产阶级专政的言论或行动,只会严重地阻碍社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正在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为了保障四个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和胜利实现,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任何损害和削弱无产阶级专政的言论或行动,只会严重地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马克思早在他的光辉著作《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地指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 马克思主义 劳动 工人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 思想体系 阶级斗争 阶级冲突 四化
下载PDF
无产阶级专政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学习“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的体会
4
作者 王心诚 喻特厚 +1 位作者 余劲魂 蒋叶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60年第5期11-15,共5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我们: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级应当采取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粉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代替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斗争在新条件下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
关键词 列宁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 克思主义 帝国主义国家 国家政权 暴力革命 修正主义者 中国人民
下载PDF
对敌人专政 对人民民主——纪念毛主席"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十周年
5
作者 宋长德 阳远红 喻特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59年第7期1-6,共6页
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民主专政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在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著作中,对于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曾经结合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作了深刻的阐述,特别是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天才著作... 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民主专政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在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著作中,对于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曾经结合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作了深刻的阐述,特别是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天才著作中,更集中地、全面地论证了这个问题."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7月1日,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而写的.正是这个时候,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反对三大敌人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新的历史形势给人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人民革命在取得全国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它的性质如何?它的历史任务和作用是什么?等等.必须给予明确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 历史任务 毛泽东同志 民生 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人民 反革命 人民内部矛盾 中国革命实践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6
作者 喻特厚 操敬德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4期9-12,共4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其特征是在竞争的基础上,国家通过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法制化的行政手段调整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中...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其特征是在竞争的基础上,国家通过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法制化的行政手段调整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资格需要法律来确认,市场主体的行为需要法律来规范,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需要运用法律来调控。市场经济不论是其内在要求还是外在形式,都是以法律为边界的经济,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而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进行总体上、法理上的研究。"本文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问题作点粗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主体 内在要求 资源配置 市场体系 权利 法制化 法律规范
原文传递
现阶段经济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趋势
7
作者 喻特厚 李群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1990年第3期80-82,共3页
在当前深入开展打击经济领域犯罪的斗争中,进一步研究近几年来经济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趋势,对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有着重要意义。一、特点 1.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集体经济组织名义进行的经济犯罪突出,并且由于... 在当前深入开展打击经济领域犯罪的斗争中,进一步研究近几年来经济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趋势,对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有着重要意义。一、特点 1.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集体经济组织名义进行的经济犯罪突出,并且由于它们往往打着"改革、搞活"、"为公"的旗号和"机关、单位"的牌子,以合法的身分去从事非法的活动,因而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2、国家工作人员钻改革措施不配套的空子而进行经济犯罪的案件急剧上升。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前仍带有摸索前进的特点,因而难免会有一些政策上的不成熟和监督体制上的不完善,这就给一些经济犯罪分子(主要指国家工作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犯罪 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工作人员 犯罪分子 改革措施 监督体制 深入开展 趋势 特点 经济领域犯罪
原文传递
略论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8
作者 喻特厚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25-28,共4页
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向我们提出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亟待我们研究相探讨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笔者仅就如何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关问题略抒管... 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向我们提出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亟待我们研究相探讨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笔者仅就如何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关问题略抒管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封建遗毒。在封建专制社会,法律公开确认和保护封建主阶级及其内部各阶层的种种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制 封建遗毒 执行法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关问题 国家机关 司法机关 民主权利 封建主阶级 实践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