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略论中医阴阳概念特点及其理论焦点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喻自成
-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
-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1997年第3期3-5,共3页
-
-
关键词
中医阴阳学说
概念特点
理论焦点
病理
-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承扁仓之芳业 播仁术于四方
- 2
-
-
作者
喻自成
-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
-
出处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2-23,共2页
-
-
关键词
李今庸
人才培养
学术思想
学术研究
中医学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K82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肝泰Ⅷ号丸抗鸭乙肝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张北平
喻自成
赵庆君
-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湖北中医学院
-
出处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4-26,共3页
-
基金
湖北省教委资助课题[鄂教科技(1995)027号]
-
文摘
目的,观察肝泰Ⅷ号丸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选1日龄樱桃谷鸭,人工感染DHBV后,分设正常对照组、肝泰Ⅷ号丸大、中、小3个剂量组,阿昔洛韦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连续2周每天给药。各组动物均分别在感染后第7天、用药后14天和停药后第3天,静脉取血,分离血清,作鸭血清斑点杂交,以杂交斑点OD值作为DHBV-DNA水平值。实验结束时取新鲜肝组织左叶作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结果:肝泰Ⅷ号丸各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押制DHBV-DNA的作用,尤以大剂量组明显,且无明显肝毒性作用。结论:肝泰Ⅷ号丸具有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有剂量反应关系;肝泰Ⅶ号丸对肝脏无明显毒性作用。
-
关键词
鸭乙型肝炎病毒
动物实验
肝泰Ⅷ号丸
中药
-
Keywords
Duck Hepatitis B Virus Animal Experiment Gantai Ⅷ Pill
-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肝泰Ⅷ号丸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作用的影响
- 4
-
-
作者
喻剑华
喻自成
赵庆君
黄兆胜
-
机构
浙江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湖北中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3-475,共3页
-
文摘
目的:观察肝泰Ⅷ号丸抗大鼠慢性肝损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成六组,采用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制造肝损伤模型。自造模之日起,实验组分别予以大、中、小剂量肝泰Ⅷ号丸混悬液灌胃,对照组予以联苯双酯灌胃.第8周末实验结束时,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并作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肝泰Ⅷ号丸各剂量组均有显著降低ALT、AST的作用(P<0.01);2.肝泰Ⅷ号丸各剂量组均有显著降低MDA(P<0.01)、升高GSH-Px作用(P<0.05,P<0.01);3.肝泰Ⅷ号丸各剂量治疗组有显著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作用(P<0.01).4.肝泰Ⅷ号丸各剂量治疗组均能显著降低TNF-α(P<0.01)。5.组织病理的结果:肝泰Ⅷ号丸各剂量治疗组可改善肝脏病理变化,抑制肝纤维化形成。结论:肝泰Ⅷ号丸具有确切的抗肝损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降低血清TNF-α的作用有关。
-
关键词
实验性肝损伤
中医药疗法
肝泰Ⅷ号丸
肿瘤坏死因子-Α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脏性探微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喻自成
-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6-27,共2页
-
文摘
脏性,系指人体脏腑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过程中所体现并概括出来的一种特殊性,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脏性理论是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临床指导意义。
-
关键词
脏性
理论
脏腑
中医生理学
-
分类号
R223.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