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各地貌单元沉积构造和粒度分区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喻薛凝 战庆 王张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共11页
根据165个柱状样顶部1m的沉积构造和粒度分析结果,对长江口各地貌单元的沉积物特征进行了规律性总结,以应用于钻孔沉积相的判断。结果显示,河口心滩、上河口段落潮槽和拦门沙为主要砂质沉积区,属于牵引流沉积,分粒级频率曲线的峰值主要... 根据165个柱状样顶部1m的沉积构造和粒度分析结果,对长江口各地貌单元的沉积物特征进行了规律性总结,以应用于钻孔沉积相的判断。结果显示,河口心滩、上河口段落潮槽和拦门沙为主要砂质沉积区,属于牵引流沉积,分粒级频率曲线的峰值主要出现在63~125μm及125~250μm粒级,且峰值在125~250μm粒级的样品向海逐渐增多。而残留砂沉积物粒径大、分选好,特征明显。其余地貌单元均以泥质沉积为主,典型特征有:(1)潮坪层偶发育,砂质纹层密集;(2)在分粒级频率曲线中,口内涨潮槽主峰以〈4μm为主,口外涨潮槽变粗为31~63μm占主导,且砂质薄层增多;(3)下河口段落潮槽纹层很多,极薄纹层占主导;(4)南汇边滩分粒级曲线常见双峰现象,平均中值粒径在泥质沉积区最大,部分沉积物位于C-M图的递变悬浮段;(5)三角洲前缘复式河槽沉积物明显细于其他前缘沉积,反映了滞流点附近的弱水动力特征;(6)前三角洲为均质泥,纹层少见,为长江口区最细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纹层 分粒级频率曲线 C-M图 滞流点 长江口
下载PDF
1976-2019年西藏杰玛央宗冰川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4
2
作者 拉巴卓玛 喻薛凝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0年第3期17-29,54,共14页
青藏高原是中低纬度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其冰川不仅是各大江大河的源头,也是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器。近年来,由冰川变化带来的次生灾害如冰崩、冰湖溃决等现象越来越多,因此,研究冰川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对反映区域气候变化及防灾减灾... 青藏高原是中低纬度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其冰川不仅是各大江大河的源头,也是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器。近年来,由冰川变化带来的次生灾害如冰崩、冰湖溃决等现象越来越多,因此,研究冰川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对反映区域气候变化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1976-2019年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2000年SRT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2000-2016年高亚洲冰川厚度变化数据集以及冰川周边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气象站气候要素数据,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水文分析等方法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藏雅鲁藏布江正源杰玛央宗冰川开展了长时间序列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近43年杰玛央宗冰川面积减少1.61 km^2,面积变化率为7.01%,冰川末端高程抬升,冰川长度缩减,冰川表现负物质平衡,冰川末端冰湖范围明显扩大,冰湖面积增加0.55 km^2,库容量增加25.3×10^6 m^3。结合普兰县气象站气候数据发现冰川与最高、最低和年平均气温的关系最显著,气温升高是冰川变化的主要原因,该地区冰川基本可以反映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的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玛央宗冰川 卫星遥感 西藏高原
下载PDF
2000—2020年兴都库什东部冰川区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骆建伟 柯长青 喻薛凝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9-170,共12页
利用SRTM DEM和ASTER立体像对数据获取的DEM分析了2000—2020年兴都库什东部的冰川物质平衡,并结合CRU TS 4.04气象数据探讨了气温、降水、地形和冰湖对南、北冰川区物质平衡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0年兴都库什东部冰川区... 利用SRTM DEM和ASTER立体像对数据获取的DEM分析了2000—2020年兴都库什东部的冰川物质平衡,并结合CRU TS 4.04气象数据探讨了气温、降水、地形和冰湖对南、北冰川区物质平衡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0年兴都库什东部冰川区物质平衡为(-0.02±0.04)m w.e.·a^(-1),冰川整体呈现微弱的负物质平衡状态。从坡向来看,南坡以正物质平衡冰川居多,北坡以负物质平衡冰川居多。从南、北两个子区域来看,北部冰川区物质平衡为(0.07±0.04)m w.e.·a^(-1),南部冰川区物质平衡为(-0.32±0.04)m w.e.·a^(-1)。北部冰川面积规模大,所处海拔区间高,南部则相反。北部冰川区处于较高的海拔区间且冬季气温较低,导致夏季升温所产生的冰川消融的影响被削弱,冰川物质平衡的分布与降水分布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南部冰川区出现的强烈物质亏损主要是由于夏季气温的急剧升高和冰川处于较低的海拔区间。南、北区域冰前湖和冰面湖面积不断扩大的空间差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该地区冰川物质平衡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物质平衡 ASTER 气温 降水 冰湖 兴都库什
下载PDF
InSAR与激光雷达测高集成的马兰山冰川物质平衡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庞书剑 柯长青 +3 位作者 周兴华 张其兵 范宇宾 喻薛凝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94-2105,共12页
冰川物质平衡是反映冰川消融与积累关系的重要指标,也是联系冰川与气候变化的纽带,对于评估冰川动态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兰山冰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作为东昆仑山系中消融最为剧烈的冰川之一,为了评估其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物... 冰川物质平衡是反映冰川消融与积累关系的重要指标,也是联系冰川与气候变化的纽带,对于评估冰川动态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兰山冰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作为东昆仑山系中消融最为剧烈的冰川之一,为了评估其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物质平衡变化,利用TerraSAR-X/TanDEM-X合成孔径雷达数据、ICESat-2激光雷达高度计数据、SRTM DEM数据,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和激光雷达测高技术对其2000年—2020年高程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估算了物质平衡。结果表明:近20年来,该区域41条冰川平均表面高程变化-5.64±0.96 m,物质平衡为-0.24±0.06 m·w·e/a,呈明显负平衡状态。其中,2000年—2012年冰川的消融速度(-0.30±0.04 m·w·e/a)要略快于2012年—2020年消融速度(-0.22±0.11 m·w·e/a)。结合GPCC(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Centre)降水与GHCN_CAMS(Global Historical Climatology Network)气温再分析数据集可知:自2000年以来,马兰山冰川整体受夏季气温升高影响,消融剧烈,年降水量微弱增加仅弥补了少部分由升温带来的物质亏损。此外,由于2012后气温增速变慢,夏季气温波动降低,导致了冰川在2012年—2020年间消融速度有所减缓。根据Landsat-7遥感影像发现,马兰山南坡存在一条跃动冰川,跃动发生于2007年—2012年间,冰川末端在此期间异常增厚并前进了约25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 干涉测量 TanDEM-X ICEsat-2 气候变化 冰川跃动 马兰山冰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