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GE-A1和MAGE-A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国丽茹 王淑彬 +3 位作者 桑梅香 陈丽 孟令振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2-408,共7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抗原基因-A1(MAGE-A1)和MAGE-A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78例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和15例车祸死亡捐献者的正常脑组织标本。用RT-PCR...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抗原基因-A1(MAGE-A1)和MAGE-A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78例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和15例车祸死亡捐献者的正常脑组织标本。用RT-PCR法检测胶质瘤组织中MAGE-A1和MAGE-A3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用MSP-PCR术检测MAGE-A1和MAGE-A3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分析两者表达与甲基化之间的关系;用RT-PCR法检测胶质瘤U251和U87细胞中MAGE-A1和MAGE-A3表达以及经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作用后两者的表达水平。结果:78例胶质瘤组织中MAGE-A1和MAGE-A3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4%和38.46%,而在15例正常脑组织中未发现2种m RNA表达。MAGE-A1阳性组患者5年生存率较阴性组低(P<0.05)。MAGE-A1和MAGE-A3基因启动子区去甲基化水平与其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均P<0.01)。未经5-Aza-CdR和TSA处理的U87细胞未见MAGE-A1和MAGE-A3 mRNA的表达,U251细胞则有少量表达。单独给予TSA不能引起MAGE-A1和MAGE-A3基因的表达激活,单独给予5-Aza-CdR或与TSA合用可以引起该2个基因的表达激活,且两者合用的作用优于单独给药。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MAGE-A1和MAGE-A3基因表达,MAGE-A1基因表达与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DNA启动子区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是MAGE-A1和MAGE-A3基因表达激活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U87细胞 U251细胞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A1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A3 DNA甲基化 组蛋白乙酰化
下载PDF
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国丽茹 刘青蕊 +3 位作者 张捧娃 王娇兰 米小昆 崔鹏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9期1356-1357,共2页
目的研究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122例脑梗死伴假性延髓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的... 目的研究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122例脑梗死伴假性延髓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病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75%,治愈率39.06%,对照组有效率60.34%,治愈率20.6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吸入性肺炎发病率9.38%,对照组27.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延髓麻痹 脑梗死 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纤维蛋白原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国丽茹 刘青蕊 陈金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7-19,2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溶血磷脂酸(LP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探讨其在进展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2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程演变,分为进展组(64例)和非进展组(141例),测定各组LPA、NSE及纤维蛋白原含... 目的通过检测溶血磷脂酸(LP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探讨其在进展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2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程演变,分为进展组(64例)和非进展组(141例),测定各组LPA、NSE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对比。结果 LPA、NSE、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进展组:(8.62±2.02)μmol/L,(13.56±8.67)μmol/L,(4.62±1.13)g/L;非进展组:(4.93±1.03)μmol/L,(7.49±3.25)μmol/L,(3.62±0.88)g/L;对照组:(2.55±1.13)μmol/L,(2.85±1.33)μmol/L,(3.57±0.86)g/L,进展组LPA、NSE均高于非进展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纤维蛋白原进展组高于非进展组及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进展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LPA、NSE及纤维蛋白原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明显增高,可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的预警因子,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溶血磷脂酸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丁苯肽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国丽茹 米小昆 +1 位作者 崔鹏 刘青蕊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0期1820-1821,共2页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丁苯肽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早期的CT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国丽茹 刘青蕊 +1 位作者 陈金虎 李来友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早期的成像特点。方法采用四排螺旋CT对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CT和CT灌注成像检查,并于48小时后复查常规CT,定量分析梗死中心区与缺血半暗带区、病灶区与对侧相应区...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早期的成像特点。方法采用四排螺旋CT对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CT和CT灌注成像检查,并于48小时后复查常规CT,定量分析梗死中心区与缺血半暗带区、病灶区与对侧相应区脑血流量(cerebralblood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bloodvolume,CBV)、达峰时间(timetopeak,TP)并进行比较。结果33例患者中,首次常规CT有11例显影,灌注CT有29例显影,其中除1例过度灌注外,其余均为病侧CBF、CBV较对侧减低,TP较对侧延长,病灶整体区CBF(16.79±4.96)ml.min-1.100g-1显著低于对侧(28.11±6.97)ml.min-1.100g-1(P<0.01),CBV(3.44±0.87)ml/g低于对侧(4.66±1.48)ml/g(P<0.05),TP(26.01±5.04)s较对侧(22.31±5.36)s延长(P<0.05);梗死中心区CBF(6.21±2.71)ml.min-1.100g-1,CBV(1.40±0.86)ml/g,显著低于半暗带区CBF(19.28±4.73)ml.min-1.100g-1,CBV(3.94±1.22)ml/g(均P<0.01),TP(31.61±3.52)s较半暗带区(23.80±5.90)s显著延长(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灌注CT能够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显示病变,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及缺血程度,确定半暗带的存在及灌注情况,并可进行定量研究,对临床早期选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脑梗塞 脑缺血
下载PDF
Susac综合征1例报道 被引量:2
6
作者 国丽茹 张文哲 +1 位作者 陈丽 刘小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56-557,560,共3页
Susac 综合征(susac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内皮疾病,可表现为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认知功能障碍等,极容易误诊[1].其中许多病人以头痛为主诉就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机制异常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脑、视网膜... Susac 综合征(susac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内皮疾病,可表现为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认知功能障碍等,极容易误诊[1].其中许多病人以头痛为主诉就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机制异常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脑、视网膜和耳蜗的微动脉阻塞有关[2].目前临床上对 Su-sac 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血管等药物治疗[3].头痛是疼痛科医生常见的症状和疾病,当病人出现头痛、脑病、视网膜病变或听力损害的病人,应仔细追问病史,考虑到该病的可能,以防出现漏诊,延误治疗时机影响预后.近日我科收治 1 例以头痛为主诉就诊的 Susac 综合征病人,经过及时诊断和积极的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AC综合征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血管内皮细胞 视网膜病变 认知功能障碍 抗血小板聚集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灌注CT与脑电地形图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国丽茹 刘青蕊 刘秋英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3年第4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灌注CT与脑电地形图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发病24小时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脑电地形图与灌注CT检查,并对两者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灌注CT、脑电地形图均可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早... 目的:探讨灌注CT与脑电地形图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发病24小时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脑电地形图与灌注CT检查,并对两者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灌注CT、脑电地形图均可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率,并可对病灶的范围和程度进行量化评价。结论:灌注CT、脑电地形图均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两者各有优缺点,结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诊断 灌注CT检查 脑电地形图
下载PDF
舒芬太尼滴鼻与皮下注射吗啡治疗癌性爆发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陈丽 邢冬 +1 位作者 国丽茹 刘小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4-876,共3页
爆发痛是一种难治性癌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Mercadante等[1]研究分析了4016名癌痛病人的数据,爆发痛发作的平均每日数为2.4次,平均强度为7.5,平均持续时间为43.3 min,在68.9%的病人中观察到爆发痛,有86.0%的病人表达... 爆发痛是一种难治性癌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Mercadante等[1]研究分析了4016名癌痛病人的数据,爆发痛发作的平均每日数为2.4次,平均强度为7.5,平均持续时间为43.3 min,在68.9%的病人中观察到爆发痛,有86.0%的病人表达日常活动明显受到干扰。针对爆发痛的药物治疗国内仍以传统的即释吗啡作为主要的解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痛 舒芬太尼 癌性 平均持续时间 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依从性 吗啡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青蕊 赵静 +1 位作者 国丽茹 米小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分析缺血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变化,并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观察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CST)位置关系,以评估预后。方法 45例由于皮质脊髓束受损所致运动功...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分析缺血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变化,并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观察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CST)位置关系,以评估预后。方法 45例由于皮质脊髓束受损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分为超急性期(<6h)、急性期(6h~3d)、亚急性期(4d~8w)和慢性期(>8w),分析其DTI参数的变化特点,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患侧FA值在超急性期无明显变化,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逐渐降低,与健侧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患侧ADC值在超急性期、急性期明显减低,亚急性期逐渐恢复接近于健侧,慢性期再度增高;DTT成像显示CST受损严重其预后较差。结论不同时期脑梗死病灶其FA、ADC值有一定规律变化,DTT图像可无创性的显示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作为评估预后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成像 临床预后
下载PDF
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脑血管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39例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颖 齐惠 +5 位作者 李来有 国丽茹 史欣 周庆茹 李欣 张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30期3251-3253,共3页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在治疗重症脑血管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病例均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观察49例重症脑血管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用美罗培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美罗...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在治疗重症脑血管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病例均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观察49例重症脑血管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用美罗培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脑血管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49例的有效率为61.2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结论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脑血管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脑血管病 多重耐药菌感染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阈值与年龄及皮层功能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青蕊 段宏伟 +2 位作者 赵静霞 李风銮 国丽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0期1525-1526,共2页
目的研究年龄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s,MEPs)中,两侧生理刺激阈值的不同。方法76例健康者,右利手63例,依年龄不同分为3组:青年组22例(19~39岁);中年组20例(40~59岁);老... 目的研究年龄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s,MEPs)中,两侧生理刺激阈值的不同。方法76例健康者,右利手63例,依年龄不同分为3组:青年组22例(19~39岁);中年组20例(40~59岁);老年组21例(60~82岁)。左利手13例,为青年组健康者(19~39岁)。应用8字形磁刺激器分别刺激左右侧运动皮层,记录对应拇短展肌(abductorpollicisbrevismuscle,APBM)运动诱发电位,测定其在静息和随意收缩时刺激阈值的变化。结果右利手青年组和中年组,右侧APBM运动诱发电位的皮层刺激阈值明显低于左侧APBM(P<0.01);而老年组双侧刺激阈值无明显区别;左利手青年组,左侧APBM运动诱发电位的皮层刺激阈值明显低于右侧。结论推测TMS运动诱发电位双侧皮层刺激阈值在各年龄组的不对称变化主要与运动皮层的功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运动 诱发电位 阈值 年龄 运动皮层 无创性神经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血脂及血流变学异常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青蕊 陈金虎 +1 位作者 国丽茹 韩颖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流变学异常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影响。方法对1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病情演变,分为进展组(32例)和非进展组(71例),分析其血脂和血流变学对病情进展的影响,并与正常组(30例)对比。结果进展组空腹血...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流变学异常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影响。方法对1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病情演变,分为进展组(32例)和非进展组(71例),分析其血脂和血流变学对病情进展的影响,并与正常组(30例)对比。结果进展组空腹血糖、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非进展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均低于非进展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病时血糖、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降低可作为病情进展的预测和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脂血症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脑CT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青蕊 国丽茹 +1 位作者 陈金虎 韩颖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脑CT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03例发病2.5~24小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APCI患者32例,分析脑CT早期变化特点,并与71例非进展性脑梗死进行对比。结果:10... 目的:探讨脑CT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03例发病2.5~24小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APCI患者32例,分析脑CT早期变化特点,并与71例非进展性脑梗死进行对比。结果:103例患者,70例脑CT出现异常(68.0%),其中进展组27例(84.4%)出现脑梗死早期表现,明显高于非进展组(43例,60.6%)。进展组患者病情进展至高峰时,脑CT显示,16例(50%)出现梗死体积增大,5例(15.6%)有出血性梗死,3例(9.4%)有新部位的梗死,8例(25%)梗死体积无明显变化。结论:脑CT可作为早期诊断APCI的预测指标,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直接原因可能与梗死体积增大、出血性脑梗死和再梗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脑CT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鼻内滴入舒芬太尼与皮下注射吗啡用于治疗癌性爆发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冬 陈丽 +2 位作者 国丽茹 王澜涛 刘小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评估鼻内滴入舒芬太尼与皮下注射吗啡相比,在癌性爆发痛中的镇痛效果、安全性以及病人的满意度情况。方法:172例急诊就诊的癌性爆发痛病人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数字编号,分为皮下注射吗啡(SIM)组、鼻内滴入舒芬太尼(INS)组,每... 目的:评估鼻内滴入舒芬太尼与皮下注射吗啡相比,在癌性爆发痛中的镇痛效果、安全性以及病人的满意度情况。方法:172例急诊就诊的癌性爆发痛病人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数字编号,分为皮下注射吗啡(SIM)组、鼻内滴入舒芬太尼(INS)组,每组86人,记录不同治疗方式病人爆发痛发生时(T0)和经治疗后5 min(T1)、10 min(T2)、20 min(T3)、30 min(T4)和60 min(T5)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情况、不良事件和病人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实施后,5 min、10 min和20 min时观察到INS组的NRS评分明显下降,优于SIM组(P<0.05);治疗后30 min分钟和60 min时NRS评分的降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得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滴入舒芬太尼治疗癌性爆发痛起效快、操作方便、镇痛效果确切,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解救癌性爆发痛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痛 吗啡 舒芬太尼 鼻内滴入 皮下注射
下载PDF
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在球麻痹致吞咽困难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捧娃 李来有 国丽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9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VitalStim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VitalStim电刺激配合吞咽训练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单纯吞咽训练。治疗前后采用洼田... 目的:观察VitalStim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VitalStim电刺激配合吞咽训练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单纯吞咽训练。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VitalStim电刺激配合吞咽训练改善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吞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VitalStim电刺激 吞咽训练
下载PDF
谈谈图书馆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国丽茹 《河北科技图苑》 2001年第2期75-76,共2页
搞好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 ,是全社会都要关心的大事。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应发挥好倡导作用、组织作用。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素质教育 青少年 倡导作用 组织作用 服务作用
下载PDF
脑CT及脑电地形图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金虎 刘青蕊 +1 位作者 国丽茹 史欣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5年第4期193-195,200,共4页
目的:观察脑CT及脑电地形图(BEAM)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03例发病2.5~24小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APCI患者32例,分析脑CT和BEAM早期变化特点,并与71例非进展... 目的:观察脑CT及脑电地形图(BEAM)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03例发病2.5~24小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APCI患者32例,分析脑CT和BEAM早期变化特点,并与71例非进展性脑梗死进行对比。结果:脑CT:103例患者,70例脑CT出现异常(68.0%)。进展组32例患者,27例(84.4%)出现脑梗死早期表现,明显高于非进展组(43例,60.6%),病情进展至高峰时,脑CT显示,16例(50%)出现梗死体积增大,5例(15.6%)有出血性梗死,3例(9.4%)有新部位的梗死,8例(25%)梗死体积无明显变化。BEAM检查:两组患者异常率为91.4%。进展组患者病变区δ频带平均功率值高于非进展组,并且异常部位波及范围较大。结论:脑CT和BEAM可作为早期诊断APCI的预测指标。导致病情进展的直接原因可能与梗死体积增大、出血性脑梗死和再梗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脑CT 脑电地形图
下载PDF
长程脑电图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早期预测中重度脑功能损害患者预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晴 刘青蕊 +1 位作者 崔鹏 国丽茹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1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对急性脑功能损害患者进行长程脑电图(Long-term electroencephalogram,L-EEG和脑干听觉透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查,以探讨其早期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明确临床诊断的40例急性脑功能损害患者... 目的:对急性脑功能损害患者进行长程脑电图(Long-term electroencephalogram,L-EEG和脑干听觉透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查,以探讨其早期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明确临床诊断的40例急性脑功能损害患者进行L-EEG和BAEP监测,并按Synek和Hall标准进行分级,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临床预后评估,综合分析比较L-EEG联合BAEP与GCS早期预测脑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GCS早期预测中重度脑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综合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6.9%、64.3%和72.5%,L-EEG联合BAEP敏感性、特异性和综合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2.3%、85.7%和90.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L-EEG联合BAEP检查对中重症脑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早期判断有着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功能损害 脑电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评估预后
下载PDF
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遗留功能障碍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琴 王淑彬 +3 位作者 苏璇 袁睿 高萌晞 国丽茹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12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调查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遗留功能障碍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5-9月就诊于石家庄市桃园、裕强、东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问卷星平台形成,并由社区一线全科医生收集患者一... 目的调查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遗留功能障碍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5-9月就诊于石家庄市桃园、裕强、东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问卷星平台形成,并由社区一线全科医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脑卒中相关资料,筛选脑卒中功能障碍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2例,其中男性122例(52.6%),女性110例(47.4%);全部患者中有后遗症者99例(42.7%),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脂异常、冠心病、长期精神紧张、规律运动、脑卒中复发、血糖水平是否稳定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后遗功能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异常、冠心病、长期精神紧张、有过脑卒中复发为脑卒中遗留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规律运动、血糖水平稳定为保护因素,通过控制饮食、适当有氧运动以及药物干预使患者的血糖、血脂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对于预防及减轻遗留功能障碍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后遗症 横断面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MAGE-A4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张潇 国丽茹 +3 位作者 李彦青 张学新 范晓杰 刘青蕊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341-345,共5页
目的观察MAGE-A4 mRN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病理级别、KPS评分等临床参数及总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AGE-A4 mRNA在78例脑胶质瘤组织、12例正常脑组织和7例正常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分... 目的观察MAGE-A4 mRN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病理级别、KPS评分等临床参数及总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AGE-A4 mRNA在78例脑胶质瘤组织、12例正常脑组织和7例正常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性别、年龄、KPS评分及病理级别等临床参数及总生存期关系。结果 MAGE-A4 mRNA在正常睾丸组织、正常脑组织及胶质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0%、4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E-A4 mRNA表达与病理分级相关(P<0.05);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与病理分级、KPS评分相关(P<0.05)。结论 MAGE-A4在脑胶质瘤组织中有特异性表达,并且与病理级别显著相关,而在正常脑组织中没有表达,故MAGE-A4可以作为脑胶质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胶质瘤患者KPS评分和病理分级,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MAGE-A4 病理分级 免疫治疗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