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中窝入路颞骨岩部胆脂瘤切除与面神经功能保护
1
作者 王建泽 王若雅 +8 位作者 刘达 孙健斌 塞娜 王国建 申卫东 戴朴 杨仕明 韩东一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1-337,共7页
目的 探讨经颅中窝入路颞骨岩部胆脂瘤切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要点及面、听功能保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1年1月我科经颅中窝入路手术治疗的颞骨岩部胆脂瘤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面神经修复方法、面、听功能保... 目的 探讨经颅中窝入路颞骨岩部胆脂瘤切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要点及面、听功能保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1年1月我科经颅中窝入路手术治疗的颞骨岩部胆脂瘤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面神经修复方法、面、听功能保护、手术效果,总结分析颅中窝入路颞骨岩部胆脂瘤切除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要点。结果 接受颞骨岩部胆脂瘤外科切除的186例病例中,有56例患者采用颅中窝或颅中窝-乳突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该组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分别为:听力下降(54/56,96.4%),面神经麻痹(42/56,75.0%)及耳漏(30/56,53.6%)。依据Sanna分型:迷路上型39例(69.6%),广泛型11例(19.6%),岩尖型6例(10.7%)。术前47例患者存在骨导听力,其中22例术后保留骨导听力,骨导听力保留率46.8%。手术涉及面神经的有36例(64.3%),其中20例行面神经减压术,1例行面神经端端吻合术,15例行面神经改道吻合术。术前面神经功能按House-Braekmann(H-B)法分级:Ⅰ级14例,Ⅱ级3例,Ⅲ级3例,Ⅳ级4例,V级10例,Ⅵ级22例。术后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Ⅰ级15例,Ⅱ级11例,Ⅲ级11例,Ⅳ级9例,V级1例,Ⅵ级9例。术后随访2-16年,1例患者术后5年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硬膜外出血、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颅中窝入路是彻底切除迷路上、岩尖及部分广泛型岩部胆脂瘤、同时保留功能正常面神经和残留听力的最佳选择。面神经受损的患者可以依据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采取减压、改道吻合或神经桥接移植以重建面神经功能。通过颅中窝入路切除岩部胆脂瘤,部分患者的听力有可能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部胆脂瘤 颅中窝入路 面神经麻痹 手术
下载PDF
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相关致病机制探讨
2
作者 吴谢东 王国建 +4 位作者 黄莎莎 塞娜 李晓红 李晓鸽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 对一临床表型为双侧全聋、特征性面容、先天性心脏病史先证者行全外显子检测,并完善CNV片段验证,明确致病性染色体变异。方法 采集家系成员临床表型,包括家系成员病史特征、面容特征、体格检查、影像学特征、听力学特征等,对先证... 目的 对一临床表型为双侧全聋、特征性面容、先天性心脏病史先证者行全外显子检测,并完善CNV片段验证,明确致病性染色体变异。方法 采集家系成员临床表型,包括家系成员病史特征、面容特征、体格检查、影像学特征、听力学特征等,对先证者行客观听力检测,包括听性脑干反应骨导阈值,听性脑干反应气导阈值,40Hz听觉相关电位,畸变耳声发射等。抽取家系成员静脉血行基因检测。结果 先证者携带22q11.2染色体区域2.77Mb片段缺失,为新发变异,依据ACMG及CNV鉴定标准行致病性分析,明确该变异为该家系致病性突变。结论探究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致病机制,并为该综合征患者提供耳科学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2 TBX1 CNV
下载PDF
中耳畸形相关综合征的分子病因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谢东 王国建 +2 位作者 黄莎莎 塞娜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8-733,共6页
传导性耳聋(Conductive Hearing Loss,CHL)的病因以中耳炎、鼓室占位、外伤、中耳畸形及耳硬化症为主。其中,中耳畸形的发病机制包含胚胎发育异常,并具有一定的遗传相关性。中耳畸形可合并其他系统发育异常或功能障碍,以综合征为表现形... 传导性耳聋(Conductive Hearing Loss,CHL)的病因以中耳炎、鼓室占位、外伤、中耳畸形及耳硬化症为主。其中,中耳畸形的发病机制包含胚胎发育异常,并具有一定的遗传相关性。中耳畸形可合并其他系统发育异常或功能障碍,以综合征为表现形式,其临床表型复杂。近年来,相关综合征的分子病因学更多地被发现及探讨。本文探讨中耳胚胎发育过程,归纳相关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并就其致病基因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畸形 传导性聋 分子病因学
下载PDF
小鼠耳蜗血管纹血-迷路屏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塞娜 张桐 +1 位作者 吴军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5-211,共7页
目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小鼠血管纹组织形态、血-迷路屏障的组成,为耳蜗血管纹血-迷路屏障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快速分离出完整的小鼠血管纹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 目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小鼠血管纹组织形态、血-迷路屏障的组成,为耳蜗血管纹血-迷路屏障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快速分离出完整的小鼠血管纹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对血管纹上各层组织、细胞进行标记,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详细观察其形态结构特点,观察血-迷路屏障的组成及形态特点。结果完整解剖出小鼠的血管纹组织呈自然弯曲状态,颜色为半透明淡红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三层细胞,边缘细胞呈近圆形的多边形,致密排列,其紧密连接蛋白呈线性分布;基底细胞呈扁长形连成一片;毛细血管网夹于边缘细胞与基底细胞之间贯穿血管纹全程,周细胞伴行血管并包裹毛细血管;中间细胞的血管周巨噬细胞呈树枝样,其足突伸出与微血管壁紧密接触。结论边缘细胞、中间细胞、基底细胞及毛细血管网构成耳蜗血管纹的基本结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周细胞、血管周巨噬细胞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共同组成血-迷路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纹 血-迷路屏障 血管周巨噬细胞 周细胞 形态学
下载PDF
噪声引起小型猪耳蜗炎症复合体的激活及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塞娜 袁硕龙 +10 位作者 郭维维 唐朝颖 张桐 赵伟豪 陈林军 徐良慰 时晰 张悦 邱仕伟 杨仕明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4-482,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炎症复合体及相关通路在猪耳蜗中的激活,探讨噪声介导炎症复合体激活的关键分子机制,为噪声性耳聋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采用小型猪为研究对象,建立噪声性耳聋模型,测试噪声暴露前后动物的ABR阈值,应用蛋白质组学iT... 目的通过研究炎症复合体及相关通路在猪耳蜗中的激活,探讨噪声介导炎症复合体激活的关键分子机制,为噪声性耳聋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采用小型猪为研究对象,建立噪声性耳聋模型,测试噪声暴露前后动物的ABR阈值,应用蛋白质组学iTRAQ、生物信息学、western blot、荧光实时定量PCR等技术,研究噪声刺激引起耳蜗炎症复合体的激活以及作用机制。结果正常小型猪ABR阈值为35.4±2.6 dB SPL,噪声后一天ABR阈值平均提高到72.1±4.1dB SPL,在4k Hz处听力损失最严重,高频听力损失较低频严重;噪声后七天平均ABR阈值恢复至52.8±4.7dB SPL,4k Hz以上听力恢复较低频稍差。iTRAQ实验共鉴定到蛋白质2158种,噪声暴露后较正常组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共227个,富集在免疫过程的差异表达蛋白包括:ASC, caspase-1, IL-1 beta,CD59等。富集的KEGG pathway包括:阿尔兹海默病信号通路,帕金森病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通路等。结论噪声暴露后可能激活耳蜗内NLRP3受体介导的炎症复合体,通过caspase-1活化IL-1β、IL-18,并间接促进TNF-α等炎症因子上调,加剧耳蜗内炎症反应,导致耳蜗内重要结构的损伤,这一机制可能是噪声引起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耳聋 炎症复合体 蛋白质组学iTRAQ 白介素-1Β NLRP3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相关内耳免疫及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6
作者 塞娜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26,共6页
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是由于内耳与听觉皮层之间的听觉通路一个或多个部分的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常见临床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局部缺氧缺血、病毒感染以及微创伤等,但具体的病理机制仍不清楚。免疫和炎症介导的... 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是由于内耳与听觉皮层之间的听觉通路一个或多个部分的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常见临床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局部缺氧缺血、病毒感染以及微创伤等,但具体的病理机制仍不清楚。免疫和炎症介导的内耳疾病被认为是导致SNHL的机制之一,并且抗炎和免疫治疗对部分SNHL的听力恢复有效。此外,糖皮质激素治疗SNHL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可能机制包括抗炎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内耳免疫/炎症反应在SNHL,主要是噪声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感染性聋、老年性聋和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以及免疫/炎症介导的SNHL的治疗。将免疫/炎症因子和免疫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作为治疗靶点,综述调节内耳免疫系统以修复组织并改善SNHL患者听力可能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聋 免疫反应 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糖皮质激
下载PDF
贝尔面瘫的研究进展及诊疗现状 被引量:52
7
作者 朱玉华 郑雪丽 +2 位作者 塞娜 刘达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773,共6页
贝尔面瘫为不明原因的、72小时内发生的急性单侧面神经麻痹,是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尽管贝尔面瘫是自限性疾病,但仍有部分患者面神经功能不能完全恢复、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诊治现状,针对... 贝尔面瘫为不明原因的、72小时内发生的急性单侧面神经麻痹,是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尽管贝尔面瘫是自限性疾病,但仍有部分患者面神经功能不能完全恢复、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诊治现状,针对贝尔面瘫的诊断、面神经功能评估、激素和抗病毒药物治疗、面神经减压手术适应证的选择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贝尔面瘫的规范诊疗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贝尔面瘫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宽频带白噪声暴露对巴马香猪和豚鼠听力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侯琨 吴南 +6 位作者 塞娜 王方园 唐朝颖 史询贝 李佳楠 陈立伟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通过12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对巴马香猪和豚鼠各进行单次3小时的暴露,观察比较该种噪声对两种模型动物听力损伤的特点,找到更适用于研究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8只6月龄ABR听阈正常的巴马香猪,和8只5~6周龄ABR听阈正常... 目的通过12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对巴马香猪和豚鼠各进行单次3小时的暴露,观察比较该种噪声对两种模型动物听力损伤的特点,找到更适用于研究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8只6月龄ABR听阈正常的巴马香猪,和8只5~6周龄ABR听阈正常的豚鼠,设置4个ABR测听记录点:噪声暴露前,噪声暴露后即刻(P0)、1天(P1)、7天(P7)。全部测听结束后,取材制作耳蜗标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豚鼠组在12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暴露后即刻的ABR阈值与暴露1天的ABR阈值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巴马香猪组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豚鼠组在噪声暴露前和噪声暴露后7天的ABR阈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巴马香猪组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相对于豚鼠,巴马香猪耳蜗标本扫描电镜提示了更多的纤毛异常。结论120d B SPL宽频带白噪声暴露会对巴马香猪和豚鼠造成一定程度的听力损伤。其中巴马香猪较豚鼠表现更为明显的听力损失,且毛细胞出现了更多的病理改变,由此本研究表明在120d B SPL宽频带白噪声单次暴露3小时的条件下,巴马香猪是一个更适于白噪声与听力损伤的研究的动物模型,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噪声性耳聋提供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噪声 巴马香猪 豚鼠 动物模型 毛细胞
下载PDF
Mitf-M基因突变对猪耳蜗血管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林军 邱士伟 +6 位作者 龙熙 陈磊 唐朝颖 塞娜 郭维维 杨仕明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研究Mitf-M基因突变是否会引起血管纹毛细血管、边缘细胞的变化,从而进一步了解Mitf-M基因突变引起Waardenburg综合征的病变机制。方法取出生后7d、10d、30d、40d的野生型和Mitf-M突变型猪共24头,分离解剖耳蜗外侧壁,运用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Mitf-M基因突变是否会引起血管纹毛细血管、边缘细胞的变化,从而进一步了解Mitf-M基因突变引起Waardenburg综合征的病变机制。方法取出生后7d、10d、30d、40d的野生型和Mitf-M突变型猪共24头,分离解剖耳蜗外侧壁,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观察野生型和Mitf-M突变型猪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边缘细胞在出生后不同时期的免疫荧光的差异。结果 Mitf-M突变型猪与野生型猪在出生后7d、10d及30d,血管纹毛细血管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而在40d,Mitf-M突变型猪相对野生型猪的血管纹毛细血管出现明显的减少,并有统计学意义。在7d、40d,Mitf-M突变型猪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的细胞骨架均无明显破坏,边缘细胞数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Mitf-M基因突变不引起血管纹边缘细胞骨架的破坏及边缘细胞数量的减少,且Mitf-M突变型猪在出生后早期30d内血管纹毛细血管没有明显变化,在40d后Mitf-M突变型猪较野生型猪的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出现明显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F 血管纹 边缘细胞 血管纹毛细血管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噪声性耳蜗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纪帅 韩维举 +2 位作者 塞娜 唐朝颖 张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噪声性耳蜗损伤的影响。方法 45只豚鼠随机分为EGCG+噪声组、生理盐水+噪声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EGCG+噪声组和生理盐水+噪声组豚鼠在接受噪声暴露(120dB SPL...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噪声性耳蜗损伤的影响。方法 45只豚鼠随机分为EGCG+噪声组、生理盐水+噪声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EGCG+噪声组和生理盐水+噪声组豚鼠在接受噪声暴露(120dB SPL,4h)前一日及每次暴露前1h分别腹腔注射EGCG(25mg/1 000g)和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噪声暴露后即刻和第1、3、7、14天检测三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第14天分离各组豚鼠耳蜗,行耳蜗基底膜、血管纹铺片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豚鼠耳蜗基底膜、血管纹细胞形态及外毛细胞运动蛋白(Prestin)、3-硝基酪氨酸(3-NT)分布的变化。结果噪声暴露后,EGCG+噪声组各时间点的ABR反应阈均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生理盐水+噪声组,从第3天开始,与两组间ABR反应阈差异缩小,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Prestin蛋白显绿染的耳蜗三排外毛细胞排列整齐,无细胞缺失,3-NT主要分布于毛细胞胞质及表皮板;与生理盐水+噪声组相比,噪声暴露后,EGCG+噪声组豚鼠外毛细胞形态较好,Prestin染色清晰;基底膜、血管纹处损伤轻,细胞排列规则,3-NT分布减少。结论预防性腹腔注射EGCG可减轻噪声引起的耳蜗损伤,对噪声性听力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豚鼠 噪声性聋 抗氧化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草原熏皮蒙古袍制作的田野调查——以熏制皮料为主要考察内容 被引量:3
11
作者 塞娜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7-103,共7页
服饰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需求,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意义。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乌珠穆沁熏皮袍,在经历了几百年历史后走到今天,已经出现濒临灭绝的困境。本文通过调查和采访当地手工艺人了解了熏皮的制作工艺和传承... 服饰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需求,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意义。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乌珠穆沁熏皮袍,在经历了几百年历史后走到今天,已经出现濒临灭绝的困境。本文通过调查和采访当地手工艺人了解了熏皮的制作工艺和传承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珠穆沁熏皮袍 手工艺 文化遗产 传承
下载PDF
噪声损伤引起小鼠耳蜗炎症复合体NLRP3激活及氢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达 塞娜 +6 位作者 秦含黛 王建泽 孙健斌 张桐 郭维维 于宁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噪声损伤引起小鼠耳蜗炎症复合体NLRP3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的激活,以及氢气吸入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30只8周龄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噪声组和噪声+氢气组。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比较各组小鼠耳蜗NLRP3及半胱氨酸蛋白酶-... 目的探讨噪声损伤引起小鼠耳蜗炎症复合体NLRP3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的激活,以及氢气吸入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30只8周龄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噪声组和噪声+氢气组。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比较各组小鼠耳蜗NLRP3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的分布和含量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耳蜗淋巴液IL-1β、IL-6和IL-10浓度。检测各组听性脑干反应阈值以评估听功能。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在内耳毛细胞中表达,噪声后二者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氢气干预7天后相比噪声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噪声组耳蜗淋巴液IL-1β(P<0.05)、IL-6升高(P<0.01),IL-10降低(P<0.05)。氢气干预后与噪声组相比IL-1β显著降低(P<0.05)、IL-6显著降低(P<0.01),IL-10显著增加(P<0.01)。噪声暴露后小鼠听性脑干反应阈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噪声组和噪声+氢气组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在噪声暴露后1天无显著差异(P>0.05),在7天后氢气组阈值较低,在24kHz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噪声损伤后小鼠耳蜗炎症复合体NLRP3表达增加,引起caspase-1激活及下游炎症因子IL-1β、IL-6释放,是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吸入氢气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复合体的表达,减轻噪声损伤引起的耳蜗炎症反应,促进听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耳聋 炎症复合体 氢气
下载PDF
Mitf-m敲除小鼠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13
作者 王克双 王晓东 +4 位作者 任丽丽 陈磊 塞娜 郭维维 杨仕明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使用RNA-Seq技术分析Miif-m敲除鼠与野生鼠的血管纹转录组,研究Mitf-m基因敲除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取Miif-m敲除鼠(Mitfmi-△M/mi-△M;MM组)与野生鼠(Miif-m+/+;ww组)的血管纹进行总RNA提取;... 目的使用RNA-Seq技术分析Miif-m敲除鼠与野生鼠的血管纹转录组,研究Mitf-m基因敲除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取Miif-m敲除鼠(Mitfmi-△M/mi-△M;MM组)与野生鼠(Miif-m+/+;ww组)的血管纹进行总RNA提取;制备cDNA文库,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系统行高通量测序。利用软件Tophat2.2.0将cleanreads比对到参考基因组;分别用软件RSeQS-2.3.2和cufflinks来检测测序结果的均一性和基因表达水平。使用edgeR和DESeq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DEGs);选择下调DEGs,用KOBAS2.O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途径的富集分析。结果MM组与WW组在参考基因组上mapping的cleanreads数分别为42463888和39718542,分别有88.7%和87.4%的reads是唯一映射,说明RNA-Seq结果可靠。DEGs筛查结果表明,相对于WW组,Mftf-m敲除鼠血管纹有45个DEGs,上调表达基因有7个,下调表达基因有38个。GO富集分析发现下调表达基因与黑色素的合成和代谢过程、色素沉着有关,值得关注的是与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Kcnj10和Kcnj13相关。KEGG富集分析显示下调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黑色素生成通路。结论RNA-Seq分析拓展了Mftf-m基因调控网,为探究Mitf-m突变所致听力-色素综合征的分子机制及特异性研究Mitf不同转录子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f-m基因 血管纹 RNA-Seq技术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2种吻合术修复面神经缺损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范术杭 孙健斌 +8 位作者 王琴 塞娜 季琦 朱玉华 申卫东 戴朴 杨仕明 韩东一 韩维举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2种吻合术修复面神经缺损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科行面神经吻合术(直接或改道)修复面神经缺损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37.53±11.33)岁,均为单侧发病;术... 目的:探讨分析2种吻合术修复面神经缺损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科行面神经吻合术(直接或改道)修复面神经缺损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37.53±11.33)岁,均为单侧发病;术前H-BⅣ级2例、Ⅴ级9例、Ⅵ级19例;面瘫患者术前面瘫时间6个月以内21例,6~12个月6例,1年以上3例;面瘫原因包括胆脂瘤14例、面神经肿瘤6例、外伤6例、中耳手术损伤4例。手术入路包括颅中窝入路9例,迷路-耳囊入路8例,乳突-上鼓室入路7例,耳后颈侧入路6例。结果:随访2年以上。术中采用直接吻合10例:缺损位于颞骨外段6例,水平-锥段4例;改道吻合20例:缺损位于迷路-膝状神经节11例,内听道至膝状神经节及水平段近端4例,内听道3例,水平-锥段2例。术后H-B面神经评分为Ⅱ级2例、Ⅲ级20例、Ⅳ级8例,73.3%(22/30)患者能达到H-BⅢ级或更好。结论:面神经直接吻合术和改道吻合术均可修复面神经缺损,2种术式疗效无明显差异。多数患者能达到H-BⅢ级或更好。术前面神经功能评级及术前面瘫时间是影响面神经吻合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缺损 面神经吻合术 周围神经修复
原文传递
面神经血管瘤20例诊治特点分析
15
作者 塞娜 孙健斌 +7 位作者 范术杭 朱玉华 袁永一 申卫东 戴朴 杨仕明 韩东一 韩维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4期3541-3547,共7页
目的总结面神经血管瘤的临床特点、手术策略、面神经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面神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面神经功能、影像特征,选择合适的手... 目的总结面神经血管瘤的临床特点、手术策略、面神经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面神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面神经功能、影像特征,选择合适的手术策略。术后进行面神经功能随访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20例面神经血管瘤患者,男10例,女10例,年龄18~56(36.4±10.7)岁。主要临床症状依次为面神经麻痹(18例,90.0%)、听力下降(11例,55.0%)、耳鸣(8例,40.0%)、面肌痉挛(4例,20.0%)等。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听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其中经乳突-上鼓室入路5例,经迷路入路5例,经中颅窝入路10例。术中探查见65.0%(13/20)的患者为多节段受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16例,80.0%)、水平段(11例,55.0%)及迷路段(7例,35.0%)最常受累。对19例患者同期行面神经修复或减压术,其中面神经改道吻合2例,耳大神经桥接移植8例,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2例,面神经减压7例。术后随访时间17~159(81.9±39.3)个月,无失访。术前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分级:Ⅰ级2例(10.0%),Ⅳ级5例(25.0%),Ⅴ级7例(35.0%),Ⅵ级6例(30.0%);术后面神经功能:Ⅰ级1例(5.0%),Ⅲ级10例(50.0%),Ⅳ级8例(40.0%),Ⅴ级1例(5.0%)。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好于术前(H=13.683,P<0.001)。结论对于原因不明的周围性面瘫、听力下降、面肌痉挛的患者应考虑到面神经血管瘤的可能。特征性的颞骨CT表现有助于面神经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切除后可根据面神经缺损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修复面神经,术后可获得较好的面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疾病 面神经血管瘤 诊断 耳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犊牛粘膜病的诊治
16
作者 孙淑清 周爱萍 +5 位作者 吴扎娜 塞娜 董巧林 雷振宇 李开 刘志玲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0年第3期15-16,共2页
1998年入冬前,包头市某奶牛场产11头犊牛,出生后几天全部出现体温升高,腹泻排血便等症状,经综合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出生后3~5天发病,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精神沉郁,呼吸急促,畏寒战... 1998年入冬前,包头市某奶牛场产11头犊牛,出生后几天全部出现体温升高,腹泻排血便等症状,经综合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出生后3~5天发病,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精神沉郁,呼吸急促,畏寒战栗,鼻腔中有浆液性和脓性粘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粘膜病 症状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17
作者 刘达 王建泽 +10 位作者 孙健斌 李众 张桐 塞娜 朱玉华 申卫东 黄德亮 戴朴 杨仕明 韩东一 韩维举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4-551,共8页
目的:总结分析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的诊断要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5例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13例,年龄22~61岁。总... 目的:总结分析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的诊断要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5例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13例,年龄22~61岁。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要点、手术入路、面神经及后组颅神经功能、疗效及复发等。结果: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包括面神经麻痹、听力下降、声音嘶哑、呛咳、耳鸣、局部包块等。影像学检查是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CT表现为颈静脉孔区骨质边缘不规则破坏;颅脑MRI表现为颈静脉孔区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的病变。根据病变范围选择手术入路,15例患者中颞下窝A入路12例,颞下窝B入路2例,乳突及颈部联合入路1例。5例面神经严重受侵患者在手术切除肿瘤的同时行耳大神经移植桥接术重建面神经功能,术前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分级Ⅴ级4例、Ⅵ级1例,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至Ⅲ级2例、Ⅳ级3例。术前Ⅸ、Ⅹ脑神经功能障碍者5例,术后有2例恢复功能,3例无改善。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波形蛋白及S-100蛋白染色阳性、细胞角蛋白染色阴性)确诊为软骨肉瘤。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随访28~234个月,15例患者均存活,其中2例复发,复发时间均为术后7年,给予再次手术切除。结论:颈静脉孔区软骨肉瘤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其影像学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最终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伴有面神经麻痹患者应尽早手术切除肿瘤并积极修复面神经。软骨肉瘤术后有复发风险,患者应接受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软骨肉瘤 颈静脉孔 面神经麻痹 耳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面神经鞘瘤110例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塞娜 韩维举 +7 位作者 王萌萌 秦璇 张桐 申卫东 刘军 戴朴 杨仕明 韩东一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9,共9页
目的分析总结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手术策略、面神经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外科手术治疗的110例面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0例,女60例,年龄16~67岁... 目的分析总结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手术策略、面神经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外科手术治疗的110例面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0例,女60例,年龄16~67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面神经功能、影像特征,选择合适的手术策略。术后进行面神经功能随访,与术前比较,分析治疗效果。使用Kruskal-WallisH检验对术前不同面神经功能患者的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0例面神经鞘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面神经麻痹、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眩晕、面肌痉挛等。其中20例曾被误诊为贝尔面神经麻痹,6例曾被误诊为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并行乳突根治术,3例误诊为梅尼埃病,1例误诊为岩部胆脂瘤,4例误诊为听神经瘤。手术探查见81.8%(90/110)的患者肿瘤累及面神经多个节段,其中最多见的受累部位是面神经垂直段65.5%(72/110),其次是迷路段/膝状神经节61.8%(68/110)和水平段55.5%(61/110)。根据颞骨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大小和累及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其中经乳突入路73例,经迷路入路14例,经中颅窝入路13例,经乙状窦后入路3例,经乳突、颅中窝联合入路3例,经乳突、颈部联合入路4例。除2例仅行面神经减压术外,其余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对87例有条件行面神经修复的患者同时行面神经修复术,其中面神经改道吻合6例,耳大神经移植55例,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26例;其余患者因完全性面神经麻痹时间长、面部肌肉萎缩等原因未行面神经修复手术。术前面神经功能按House-Brackmann(H-B)法分级:Ⅰ级20例,Ⅱ级7例,Ⅲ级12例,Ⅳ级11例,Ⅴ级39例,Ⅵ级21例。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78例患者,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Ⅰ级2例,Ⅱ级1例,Ⅲ级21例,Ⅳ级20例,Ⅴ级22例,Ⅵ级12例(均未行面神经修复术)。术前H-BⅠ~Ⅲ级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要好于术前Ⅳ~Ⅴ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508,P<0.05)。结论对原因不明的面神经麻痹、听力下降、耳鸣患者应考虑到面神经鞘瘤的可能,颞骨CT等影像学检查可避免误诊并确定肿瘤大小、累及范围,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依据。完全切除肿瘤后可根据面神经缺损情况选择改道吻合、耳大神经移植、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修复面神经功能,术前面神经功能较好、面神经麻痹时间较短的患者,切除肿瘤后修复面神经可获得更好的面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面神经 耳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噪声引起的豚鼠血-迷路屏障损伤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塞娜 张桐 +1 位作者 吴军 韩维举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3-370,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噪声暴露前、后豚鼠耳蜗血管纹上表达和分布的差异,探索MMP在噪声破坏血-迷路屏障完整性中的作用以及广谱MMP抑制剂多西环素对血-迷路屏... 目的通过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噪声暴露前、后豚鼠耳蜗血管纹上表达和分布的差异,探索MMP在噪声破坏血-迷路屏障完整性中的作用以及广谱MMP抑制剂多西环素对血-迷路屏障噪声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治噪声性聋提供参考。方法45只健康成年豚鼠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4 d)、单纯噪声暴露组(15只,120 dB SPL白噪声每天暴露4 h,连续2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4 d)及噪声暴露+多西环素组(15只,120 dB SPL白噪声每天暴露4 h,连续2 d;腹腔注射多西环素50 mg/kg/d,连续4 d)。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荧光实时定量PCR等方法分析对比对照组、单纯噪声暴露组及噪声暴露+多西环素组豚鼠耳蜗血管纹上MMP-2和MMP-9的分布和表达差异。观察三组豚鼠血管纹上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变化,探索噪声损伤对血管纹的影响。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分析三组豚鼠听力学差异。静脉注射伊文思蓝,观察血管纹毛细血管渗漏情况在三组间的差异,了解噪声导致血-迷路屏障通透性改变的情况。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噪声暴露组与噪声暴露+多西环素组在噪声暴露后2 h听力改变无明显差异;噪声暴露后7 d、14 d和28 d,噪声暴露+多西环素组听力恢复明显好于单纯噪声暴露组(P值均<0.05)。免疫荧光染色发现对照组MMP-2和MMP-9在血管纹上仅有少量表达,ZO-1呈致密线性表达;单纯噪声暴露组可见血管纹上MMP-2和MMP-9表达显著增加,ZO-1结构松散、不连续;噪声暴露+多西环素组血管纹上MMP-2和MMP-9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比单纯噪声暴露组明显减少(P值均<0.05),ZO-1仅出现少量破口,但整体仍保持致密的线性结构。血管纹毛细血管中伊文思蓝染料在单纯噪声暴露组的渗漏显著增加,噪声暴露+多西环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MMP-9引起的紧密连接蛋白结构的损伤可能是噪声暴露后豚鼠血-迷路屏障破坏的重要机制,多西环素可抑制MMP的分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血-迷路屏障的完整性,减轻噪声暴露导致的听力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噪声性 血管纹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多西环素 紧密连接蛋白
原文传递
耳大神经移植桥接修复面神经缺损84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健斌 秦璇 +6 位作者 塞娜 朱玉华 申卫东 戴朴 杨仕明 韩东一 韩维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4期3526-3534,共9页
目的评价耳大神经移植桥接修复面神经缺损的疗效,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耳大神经移植桥接修复各种病因导致面神经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采用单... 目的评价耳大神经移植桥接修复面神经缺损的疗效,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耳大神经移植桥接修复各种病因导致面神经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面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84例患者,男39例(46.4%),女45例(53.6%),年龄(38.6±12.6)岁。引起面神经缺损的原发疾病包括面神经肿瘤54例(64.3%),其他肿瘤5例(6.0%),中耳手术医源性损伤19例(22.6%),胆脂瘤6例(7.1%)。术前面瘫时间[M(Q_(1),Q_(3))]6(1,12)个月。术前面神经功能按House-Brackmann(HB)分级Ⅰ级7例(8.3%),Ⅱ级6例(7.1%),Ⅲ级11例(13.1%),Ⅳ级14例(16.7%),Ⅴ级19例(22.6%),Ⅵ级27例(32.1%)。术后HBⅢ级46例(54.8%),Ⅳ级26例(31.0%),Ⅴ级12例(14.3%),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整体较术前下降(Z=-4.264,P<0.001)。术前较高面神经功能分级(OR=1.423,95%CI:1.031~1.966,P=0.032)和术前较长面瘫时间(OR=1.020,95%CI:1.007~1.034,P=0.003)是术后较高面神经功能分级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侧别、面瘫发生方式、面肌电图结果、手术入路、近端吻合口位置、面神经缺损长度、吻合口固定方式均与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耳大神经移植桥接修复面神经缺损的最好疗效为HBⅢ级,半数以上患者可恢复至该水平。术前较高面神经功能分级和术前较长面瘫时间是较差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疾病 移植 颅神经肿瘤 神经修复 耳大神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