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使肌肉增强与不运动使肌肉萎缩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增原光彦 黄海 胡健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0年第3期35-38,共4页
一、绪言运动是动物的主要特征,因此对机体中承担这一重要功能的肌肉收缩机制的研究,在远古时代就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可以说从古希腊克劳迪厄尔斯·盖伦已经开始对肌肉的外部特征进行了科学的测量。但是,真正对肌肉生理学的研... 一、绪言运动是动物的主要特征,因此对机体中承担这一重要功能的肌肉收缩机制的研究,在远古时代就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可以说从古希腊克劳迪厄尔斯·盖伦已经开始对肌肉的外部特征进行了科学的测量。但是,真正对肌肉生理学的研究应归属于19世纪。首先是从细胞生理学着手,大量运用了骨骼肌为试验材料,对肌肉的构造和机能等方面开始了比较简单的研究工作。1786年意大利生理学家加尔万(Galvani)首先发现了青蛙大腿肌的电生理现象。此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 肌动球蛋白 主要特征 试验材料 意大利 蛋白质 肌肉收缩 生理机制 肌肉生理学 肌肉萎缩
下载PDF
骨骼肌持续动态慢张力收缩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洪广 增原光彦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3期24-28,92-93,共7页
在研究打太极拳时腿部肌肉收缩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骨骼肌持续动态慢张力收缩这种特有的收缩形式,部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得出当用50Hz和2000Hz刺激肌肉时,可引起毛细管数目、密度增加,以及内毛细管距离缩短;肌纤维形态... 在研究打太极拳时腿部肌肉收缩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骨骼肌持续动态慢张力收缩这种特有的收缩形式,部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得出当用50Hz和2000Hz刺激肌肉时,可引起毛细管数目、密度增加,以及内毛细管距离缩短;肌纤维形态的改变在50Hz组,细胞核的数量和胞核的大小两组都增加,导致单位组织的体积增加.而太极拳动作既非象50Hz刺激又非象2000Hz刺激,它是一种骨骼肌在各附着关节上做大幅度缓慢而持久并同时变换张力和收缩角的一种收缩,关于这种收缩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收缩 毛细管 太极拳 骨骼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